笔下中文网 > 风起明末 >第四百四十九章:铜墙铁壁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四百四十九章:铜墙铁壁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靖南军中军动了?”

  朔风猎猎,带起旌旗万千。

  劲风鼓荡之间,万民军中军阵中绣着“李”字的玄黑色大纛伴正猎猎而动。

  背负着旗帜的令骑正跪伏在李岩的身前,向他汇报着来自扬州城北的消息。

  “看来陈望已经收到了北直隶的消息。”

  李岩神色严峻,缓缓起身。

  陈望野心勃勃,虽然身处明廷之中,但是早就心怀他意,所以筹谋了很多的事情。

  靖南镇之中有一个名为情报司的机构,李岩很清楚。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陈望在很多时候往往能够料敌机先,靠的就是情报上的优势。

  李岩也曾经想要效仿设立类似情报司的机构。

  但是这样的机构需要大量的银钱投入,还需要可靠的人手,更需要一定的势力和经验丰富的老手带领。

  而这几点,恰恰却是李岩缺少的。

  万民军缺钱缺人,从各城之中官绅士族家中追赃索饷的银钱,大部分都要补助给军队。

  万民军一直以来都没有长期可以发展的地盘。

  凤阳、徐州这些地方刚刚攻下没有多久,就又丢失。

  长江以南的江南地区,他们也才占据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这么短暂的时间,根本就做不了什么事情。

  清军的动向瞒不住陈望,这是李岩早就清楚的事情。

  但是李岩没有想到,清军的信使刚到,陈望便已经下令直属的军队开始调动。

  这无疑是郑明了陈望已经早先一步收到了来自北方的消息。

  靖南镇情报司能力的恐怖,让李岩的心中不由暗自发寒,他的信心在连番的打击之下被消磨的几乎将要殆尽。

  “传令三军,固守营地,绝不可浪战。”

  李岩深吸了一口气,他目视着不远处的扬州城,沉声道。

  明廷京师的情况,他还算了解。

  在经过了天灾、瘟疫的连番打击,明廷原本就薄弱的军事实力再度大打折扣。

  清军此番南掠,几乎倾尽全国之师。

  明廷外无强援,内无镇守之军,粮草缺乏,军饷不足,早已经是风中残烛。

  崩溃。

  只是早晚的事情。

  明廷。

  坚持不了太久。

  扬州之战,他们没有必要胜。

  只要不败,就是胜利。

  换句话说,扬州之战已经没有必要打下去了。

  只要拖住,拖到清军攻陷明廷的京师,陈望就没有办法维持对于扬州的攻势。

  “袁时中麾下的倡义营现在在什么地方。”

  李岩走到望台中央摆放着舆图的位置。

  “昨日靖南镇以两师之兵猛攻扬州,袁将军领兵屯驻于扬州以东最北沿的棱堡驰援城中。”

  舆图旁原本正在忙碌的万民军将校当下弯腰行礼,恭敬道。

  “最北沿……”

  李岩的目光逐渐上移。

  “靖南镇以九师围困扬州,以汉中两师,山东两师,居扬州以北,为中军,所部兵力超过六万。”

  “这些时日山东镇下刘泽清的部队一直是进攻扬州的主力军。”

  袁时中靠近了一些,指着舆图,向着李岩禀报着这些时日探查出来的情报。

  “五日前,贺一龙领兵出战,趁靖南军兵退之时突袭靖南军军阵,阵斩刘泽清,小败靖南军一阵,收复扬州北段城墙。”

  “但是随后靖南军遣左光先领汉中镇第四师出阵,汉中镇铳兵犀利,火炮众多,我军刚刚收复的扬州北城再度沦陷。”

  袁时中紧蹙着眉头,叹息道。

  “陈望的算盘打的好啊。”

  李岩冷哼了一声。

  “陈望的算盘一直都是如此,拿着我们万民军当成他的磨刀石。”

  “他看不上刘泽清这样的丘八,也看不上刘泽清麾下的那些兵痞,一早打定的主意就是让刘泽清死在战场上。”

  “但是这回,他终究要自食其果!”

  李岩注视着身前的舆图,他的声音冷冽。

  这一切,何尝不是在他的预料之中。

  陈望统合南国诸镇,又收拢了西军一众残兵。

  按照陈望一贯的作风,必然是想要拿扬州作为练兵场,磨砺麾下这些新附的兵马,就像是当初在襄阳、徐州、凤阳这些地方一样。

  正因为如此,所以他才有一点喘息之机,可以和清军联合起来。

  若是陈望一开始就不管不顾,全力猛攻扬州,与他们白刃交锋。

  根本不会形成眼下的僵持的局面。

  “扬州以东为靖南之河南镇,编号为第四、第五、第六三师,十二营兵马,三师皆为西军降卒,按照靖南镇编制,三是师合有兵马三万六千人,统兵主将为西军李定国。”

  靖南镇的编制并不算太难探听,毕竟旗号就放在那里,靖南镇的旌旗号幡还有编制现在都已经与明军相去甚远。

  “扬州以西为靖南之湖广镇,编号为第二、第三、第四三师,三师皆为关内援剿兵马改编,按照靖南镇编制同样有兵马超过三万六千人,统兵主将是左良玉。”

  “不过经由探查,扬州西面靖南镇湖广三师,共有十四营,实际兵力超过四万人。”

  这些时日,陈望把扬州城当做一个巨大的练兵场,不断的投入兵力锻炼。

  靖南军的实际伤亡并不高,差不多在四五千之数。

  当然,这并不包括刘泽清麾下的一万多名营兵伤亡。

  刘泽清麾下那些兵痞的战斗力几乎聊胜于无,不过是填线的炮灰,大部分都阵亡在填壕的路上。

  “贺一龙和刘希尧麾下伤亡如何?”

  李岩神色微沉,询问道。

  “两人麾下的兵马伤亡抵近万人,扬州城内的守军士气低落,汉中镇的第四师占据城北,在城墙之上架设火炮,可以直接轰击到东西两城。”

  袁时中的目光在舆图之上游离着,他的神色凝重,沉声回道。

  “贺一龙和刘希尧组织麾下的精兵连冲了四五阵,但是都被汉中镇的营兵打退。”

  “根据这些时日的探报查得,汉中镇下的兵马铳兵的人数应当在七成左右,临阵对敌,铳响声不绝,几无停息之时,冲阵军兵往往未及近前便已伤亡大半不堪再战。”

  “而且最为重要的是,汉中镇下的铳兵铳枪之上装备着数尺长的铳刺,装备铳刺的铳枪还不影响击发。”

  “就算是顶着伤亡冲到近前,也根本没用,我的军的军阵早已经凌乱,根本就不是那些铳兵的对手。”

  无论是西路的靖南军还是东路的靖南军,他们都能打的有来有回。

  但是唯独北城,由陈望直领的中军汉中镇,他们根本就找不到任何的破绽。

  步兵强攻,除非是数倍以上的兵力,不然抵到近前也没用。

  骑兵强攻,就算是蒙古人,也没有那么多的骑兵可以霍霍在正面冲阵的路上。

  远程对射,汉中镇下铳炮齐全,火铳连绵不绝,火炮威力极大,且数量繁多,一个营便有数十门火炮。

  而他们有什么?

  整个万民军之中的火炮除去水师之外,能达到汉中镇标准的火炮统共不过百门,余下的按照汉中镇的标准,充其量只能算做是铳。

  至于汉中镇下的那种重炮,更是一门都没有。

  “火炮杀伤虽然不大,但是对于军心士气的打击可谓无解。”

  谈起汉中镇下的火炮,袁时中的心中不由的生出了些许的绝望,他的语气沉重。

  “有着城墙、堡垒的遮蔽还好,但是野战对敌,没有遮蔽,我军往往还没有接战,很多军阵便已经在火炮的轰击陷入崩溃。”

  “能够顶着火炮的轰击抵至近前的兵马少之又少。”

  “汉中镇所有的战法,现在都围绕着火炮而进行。”

  袁时中这些时日一直在前线,在凤阳之时,也是他领着兵马和汉中镇作战,所以他很清楚这些事情。

  “汉中镇军阵严谨,临阵之时,以火炮先攻,火铳为盾,骑兵为矛。”

  “军阵越是严密,火炮杀伤便越大,士气受挫便越重,然而我军若是军阵疏离,却是可以降低火炮对于军心士气的影响,也可以降低伤亡。”

  “但是……”

  李岩久经沙场何尝不知道袁时中想要说什么。

  “但是我军军阵一旦疏离,游戈在两翼的汉中镇骑兵便会立即出击。”

  “失去了严整军阵的步兵根本没有抵抗骑兵的冲击,只会沦为待宰的羔羊。”

  袁时中面色凝重的点了点头。

  “前些时日,如何针对汉中镇的战法,我们想了很久的时间。”

  李岩抬起头,看向袁时中。

  “最终得出的结论是?”

  “无解。”

  袁时中神色灰暗,叹息了一声。

  “起码对于我们来说,是无解之局。”

  “唯一的解法,是我们拥有了汉中镇相差不多的武备和火炮。”

  “以堂堂之阵,战而胜之。”

  “个人武勇在面对汉中镇兵之时毫无用处,战局的胜负,只在于军兵的训练,勇气,武备。”

  一路走到现在,袁时中已经是成为了李岩左右手的存在,和李际遇的地位相仿。

  虽然最初跟随着李岩起家的是瓦罐子和一斗谷。

  但是瓦罐子和一斗谷两人的成长却是远不及袁时中。

  瓦罐子和一斗谷在河南起兵鏖战数年的时间,却从未攻陷过任何一座城池,麾下的兵马也一只都是在两三万人徘徊。

  但是袁时中才起兵初期便连破州县,麾下从者十数万,而后更是在与官兵的大战之中连战连捷,在军事的天赋远超瓦罐子和一斗谷两人。

  唯一的一场兵败,还是兵败于孙传庭的手下。

  而且还是因为孙传庭先行借助了卢象升的声名,瓦解了其麾下大部分兵马的斗志。

  纵横大名府、连败官兵,聚众十数万,盛极一时。

  在加入了万民军之中,袁时中可谓是如鱼得水,一路升任制将军,执掌万民军中军之倡义营。

  白洋河之战,经炮击不溃,覆压而去抵近血战,一战而溃虎大威镇下兵马。

  袁时中清楚的知晓,己方的不足,汉中镇的强劲。

  “无解之局……”

  李岩抬起了头,远眺着北方的原野。

  天边的尽头,赤红色的浪潮正在不断的翻涌。

  隐隐约约的鼓声正从远方的地平线缓缓传扬而来。

  “要想胜过靖南军……”

  “确实是无解之局……”

  袁时中清楚的事情,李岩也同样的清楚。

  “但是……”

  “我们目的只是不败,这却并非是痴人说梦。”

  李岩握紧了拳头,目视着远方,一字一顿道。

  “陈望如今之势,看似日之方中,在前上处,坐拥雄兵,鹰视天下,执掌神器指日可待。”

  “然而,这天下却并非只有我等与陈望两家相争。”

  李岩的目光游离,语气坚定。

  “陈望位处四战之地,难以集中力量,只要我军能够坚持一月时间,等到清军南下,川中混乱,潼关动摇之际,便是陈望撤军扬州之日。”

  李岩将手缓缓的按在身前的舆图之上,他的声音低沉而又坚决。

  “连番的胜利助长的不仅仅是靖南军的士气,还助长了他们的骄傲。”

  “若是陈望一开始便猛攻扬州,不想着以扬州作为练兵的场地,失去扬州,我们也没有办法在江北立足。”

  “但是陈望实在是太过于骄傲,他骄傲的认为我们在他的兵锋之下必将不堪一击……”

  李岩目光深沉,凌冽的杀意在他的眼眸之中扭转,他另外一只的手紧握着腰间的雁翎刀,彷佛要将一切的事物都揉碎一般。

  “这一次,我要让他知道!”

  “让他知道,我们万民军,早已不是他陈望手中提线的木偶,早已经不再是任人宰割的鱼肉!”

  李岩的眼眸之中饱含着恨意,他等着这一天实在是太久了,久到到他一直以来辗转反侧,久到他一直以来彻夜无眠。

  陈望当初因为实力的缘故没有攻下的扬州,终究将会成为他一生的悔恨。

  这些时日以来,虽然他们一直在攻伐南国。

  但是李岩从来没有忘记过扬州。

  在扬州的周边,共修有大小棱堡七十二座,那是足足征调了十数万民夫所营建出来的防线。

  这些时日以来,所有营造出来的火炮火器,都被送往了这些棱堡之中充实防御。

  李岩不相信,短短一月的时间,靖南军可以打破他这么久以来苦心营建的铜墙铁壁!
  http://www.bixia5.cc/book/8611/49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