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羡慕与挣扎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感谢lulu投了2张月票。)李望田穿着一身半旧的葛布衣裳,背着一个单薄的包袱,手里紧紧攥着一封信。
那是郑梅娘给他的。
其中不是别的,就是郑梅娘早就写好的与李望正的和离书。
对李望田来说,这薄薄的一封信,却比他这辈子扛过的任何一袋粮食都沉,压得他脊梁都似乎弯了些。
李家屯的村口,他环顾四周,李家屯里的族亲们大多都站得远远的,目光复杂的看着他。
在这其中,有怜悯,有鄙夷,有松了口气的漠然,却无一人上前与他道别,更无人说要与他同行。
他好似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这数月以来在李家屯养病的李望田,哪怕这病养好了,他的心却是也跟着那病一块儿死了。
在李家屯和众多族人一起过了年,出了正月十五,他就提出自己要回幽州的事儿。
只他才刚提了这话,却是无人应和他。
也是,八年了,各奔东西,活着的人早就在此地扎了根儿,哪里又想跟他回幽州去呢?
再说了,幽州那里,其实也没几个他们李家屯现如今的李氏族人的亲人了啊。
南下东牟,再回幽州,是李望田他早就决定好的,如此,待得到了五月,也就只他一人要离开。
最终,还是郑梅娘她寻了兴盛楼的金掌柜,拖金掌柜帮着寻了一个南下东牟的商队,让李望田跟着商队走,多少都是个保证。
“这一路虽说有商队照应,但你一人在路上还是注意着些的好。
银子你都放好了,不论何时,有银子总不会陷入绝境。”
郑梅娘走上前去,看着李望田如此叮嘱道。
最后,郑梅娘她想了想,还是对着李望田开了口:“望正他是个好汉子,你帮我把信给他看了,他应是会懂的。
望田兄弟劳累你了,你也看到了,我们娘仨个过得挺好的,让望正他放心吧。”
李望田他能说什么?
他只是点了点头,保证自己一定会把这封信带到。
最后李望田回头望了一眼他生活数月的李家屯,就佝偻着背,上了李世良赶的马车。
李世良亲自赶着马车,把李望田送去了三山港,看着李望田上了船,李世良这才和船上的管事道了谢,拱了拱手离开码头,取了马车往李家屯回。
未等李世良回到李家屯,孙小六他就已经带着一队玄甲军,驾着几辆大车,来到了郑梅娘家门前。
他们是奉李十月之命,来接郑梅娘、李夏天一家去建安的。
不过,在孙小六来到李家屯之前,他此行金州的另一项使命也早已完成。
他将在建安从黄万昌那里查抄的一部分金银、关键罪证以及黄万昌等人的头颅,在安全运抵金州后,第一时间就呈交给了镇北王刘潭。
当时,刘潭看着那些用石灰腌制好的首级和一本本账本,这些确凿的罪证,他面上对孙小六夸了又夸,还说李十月不愧是他麾下的一员良将。
但其实,刘潭看着这些东西,他对李十月那是既欣赏其能力,内心深处却是对李十月的忌惮又加深了一分。
最重要的是,孙小六把牛三更交给李十月的那方绢布,在单独面见刘潭的时候,完整的交给了刘潭。
最终,刘潭只答应再拨五百新兵和一批虽不多但足以解燃眉之急的粮草给孙小六,让他带回建安去。
更重要的是,他给了孙小六一封盖了镇北王印章的手书,上头赋予了李十月“临机专断,先斩后奏”之权。
这是刘潭的阳谋——既是他这个镇北王对李十月的支持,也是他将更大的责任和风险都压在了李十月的肩膀上。
怎么说?
双刃剑吧。
不过,这本就是李十月她想要的。
同时,刘潭也在当时对孙小六透露了一条重要信息:年底,他将亲赴建安巡查。
这句话,既是承诺,也是警告。
意味着李十月她必须在年底之前,拿出足以令刘潭满意的成绩——无论是杀寇、安民,还是其他。
在府城办完了事儿,孙小六他就带着人马不停蹄的往李家屯去。
当孙小六他们进了村子,往郑梅娘家门口去的时候;
李家屯的人们从四面八方的都围拢过来,他们看着孙小六他们这些精神抖擞、装备齐整的士兵,眼神里充满了羡慕与挣扎。
羡慕自然是有此等武力,在此地上那就没什么好害怕的了;
挣扎么?
自然是,到底要不要跟着郑梅娘他们一起去建安投奔李十月?
如今,到底还值不值得他们抛家舍业的,去建安继续跟在李十月身边过活?
而郑梅娘她这会子早已收拾妥当,看着这个住了八九年的小院儿,她的神色平静而坚定。
院子里还站着李夏天,她的腿边上一左一右各站着两个孩子;
平平和安安姐弟俩已经不是小娃娃了,他们对于“搬家”这事儿,已经是有了些许模糊的明白了。
而李夏天的身后还站着蒋淮,他面色沉静,看不出喜怒。
他们一家子是必然要走的。
抉择的时刻,落在了其他人身上。
“婶子?我们都收拾好了!”
羊崽和王十三各赶着一辆宽大的马车来到了郑梅娘的家门口。
瞧见了院子里帮着郑梅娘收拾装车的孙小六,羊崽和王十三也赶紧喊着“六哥”上前和孙小六行礼。
“哟,你们这没少装啊?”
孙小六看着王十三赶得那马车上头摞得得有半人高的物什,就有些惊讶的问道。
“六哥,我师傅和我们一起走!
嘻嘻!那拉物什的车上有不少都是我们师徒三人的家伙事儿。”
是的,金大平决定要跟着李月娘还有羊崽这两个徒弟一起走,毕竟当初拜师的时候,李十月可是应下了,金大平收的是关门弟子,将来要由李月娘和羊崽给金大平养老送终的。
而李月娘要走,她阿娘于珍娘自然是要跟着一起去的。
因为于珍娘她知道,只有跟在李十月的身边,李十月说得族中女娘不外嫁只招赘这事儿才能成。
否则,她若是带着李月娘留在李家屯,李世阳这个族长,认不认李十月所说可就不一定了。
既然如此,她们母女二人自然是要跟着郑梅娘往建安去寻李十月的才是。
而这会子,在羊崽和王十三所赶得马车后头,就还有人不停的赶着马车过来集合。
http://www.bixia5.cc/book/8874/55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