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不敢想的好日子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这天气明天就不进山了,大家还继续找柴禾好过冬吧。”

  比昨天提前了半个小时出山,乔九如看着到了下午后,越下越大的雪,决定明天不进深山了。

  反正,小山谷里的山货已经捡完了,鱼应该是还有不少。但也不能一次性捞灭绝了,来年还能再来捕鱼呢。

  而现在又多了这么多的东西,这个冬天他们也能过得很不错了。

  “对,趁着这个雪还下得不大,明天赶紧多打些柴。”

  “吃的咱们够够的了,柴禾也不能少了,不然也撑不住。”

  “今年能有这些收获,我已经很满足了。”

  “我也是。”

  “现在的日子以前不敢想。”

  “这个冬天我们都不用发愁了。”

  “是啊,再也不用发愁了。”

  ……

  老冯和蔡庆文,周美华他们十分的同意乔九如的这个安排,现在他们都愿意听她和苏怀远的。

  就像做学术一样,哪个厉害听哪个的,他们也心服口服。

  乔九如和苏怀远虽然和他们说那两百块钱是给他们的封口费,但是大家心里都清楚,这是人家夫妻俩有心要帮他们。

  就是没有这两百块钱,他们就是知道了看见了,绝对不会告发出去。

  从深山里出来也比往常要早个二十多分钟,可能是下雪的原因,一路上他们一个人也没有碰到。

  在山里的时候就先把各家的东西分配好了,所以到了山脚下后,又约定好了明天去找柴禾的时间后,就分头回去了。

  下午下了雪,周晚晚没敢带着大宝和小宝出来迎接他们,而是一直等在家门口。

  “爷爷奶奶,爸爸,回来了。”

  “妈妈,回来了回来了,奶奶,爷爷,爸爸。”

  大宝和小宝两个小家伙从下午睡醒了之后,吃了一点白面馒头,学了一会儿童谣,就拿着一个多汁的甜甜的山梨坐在屋门口等着爷奶和爸爸了。

  他们已经懂事了,知道爷爷奶奶和爸爸去山里了,他们太小了不能去,也不能拖后腿呢。

  不过,他们在家里特别的想爷爷和奶奶,天都快要黑了,眼尖的他们终于发现了往家里赶的人。

  两个小家伙几乎是无比激动兴奋的跳了起来,然后就不顾一切的跌跌撞撞的朝乔九如他们跑过去。

  周晚晚听见声音追出来的时候,两个小家伙已经跑得很远了。

  “大宝小宝。”

  乔九如连忙放下挑着的东西,一把抱住了冲过来的两个小家伙。

  两个小家伙都穿得厚厚的呢,乔九如摸了一下他们的小手,发现暖乎乎的,就放心了。

  周晚晚已经把饭菜都做好了,还在锅里暖着,就等着公婆和丈夫回家吃饭了。

  今天的鱼比昨天的要少,只分了二十条,剩下的就是两大麻袋的板栗,以及其他的山货,还有两大捆柴。

  “今晚继续把这鱼做成鱼丸,然后给华珠他们送过去,只留下四条先冻上慢慢炖着吃。”

  乔九如边吃饭边对这些鱼进行了安排和分配,大概再过些日子,生产队就要组织大家伙到河里打鱼了,到时候他们肯定能也分上两条。

  一家人对这样的安排没有任何意见,就这几天捞到的鱼,咸鱼都熏了十几条了,鱼丸更是满满当当的冒着尖的放在一个大木盆里。就是天天吃,至少能吃上一个月。

  吃完晚饭后,周晚晚和苏则去杀鱼,乔九如和苏怀远就带着两个小家伙开始给牛棚的人分物资。

  羊肉是他们从空间里拿出来,就是之前用兔子找老二和老五换回来的羊。一人分个三斤,这十个人分下来也才三十斤的样子。

  幸好,今天这雪下来了,这些羊肉吃不完多放几天也不会坏。

  棉花也是一人给了四斤出头,从空间里拿出来的时候,就装进了麻袋里面。

  另外,面料是最少的,毕竟当初乔九如和苏怀远很努力的囤了,不过也囤得不够多。现在分一些出来给大家后,剩下的布料也只够他们四个大人做上一身新衣服,可以给大宝和小宝做两身。

  不过,一人一身新衣服也可以了,足够他们撑到平反回城后了。

  七三年再过几天就马上要来了,那离七六年还会远吗?!

  这日子就像老冯他们所说的,越来越有盼头了,越来越有希望了。

  除了棉花和布料,乔九如和苏怀远还给大家准备了大米五斤,白面十斤。

  晚上十一点左右,蔡庆文他们就按照约定好的时间悄咪咪的过来搬东西了。

  当他们看到这么多的羊肉和布料,棉花和细粮时,忍不住又红了眼眶,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感激,感动……一切都尽在不言中,也全部记在心里了。

  “老蔡,趁着现在雪还没那么大,你快把给你女儿的东西和钱准备好,我好让华珠去趟公社给她寄过去。”

  苏怀远拍了拍好友的肩膀,不忘叮嘱他,他和阿如打算明天早起赶去大山村给女儿送鱼丸和鱼,还有其他的东西。

  “我,我现在就回去准备,一会给你们送东西过来。”

  蔡庆文听了之后,激动得抹了好几次眼角的泪水,感激的连声应道,立马打算回去后和妻子合计好就连夜送过来。

  “行,那我们就明天一大早给华珠送过去,让她明天就去公社一趟。”

  “大家还有什么要买的东西吗?!如果方便,我也让华珠给你们带回来。”

  老蔡的事情早办早安心,苏怀远之前就听妻子说过了,那孩子在南方那边过得也不好。主要是身上没几个钱,也没什么行李,比其他的知青过得都难。

  “我想买两盒火柴,两斤盐,一些针线,一斤红糖。”

  “我也是两斤盐,针线,一斤红糖。”

  “家里没草纸了,这次有钱了,要两斤草纸,两斤盐,针线和红糖也要。”

  “对对对,要草纸。”

  “我看大家还是回家统计好,一会我再过来时,一起和老苏说。”

  “行,我那还有纸和笔。”

  ……

  大家激动兴奋的来了,又激动兴奋的走了,一扫从前的死气沉沉,好像重新焕发了生机一样。

  蔡庆文老冯他们大包小包的回去之后,牛棚里的人都沸腾了。

  棉花,羊肉,细粮,布料!!!

  一人四斤多的棉花,续上两斤进棉衣里,两斤进棉裤里,以后的几年都不会觉得冷了。

  至于布料,哪怕只能做一个上衣,那也可以穿上好几年。就是裤子烂了,也有旧的布来缝补了。

  更不用说羊肉,一个人三斤,两个人就是六斤,要是三个人就是九斤。

  只要省一点,这六斤的羊肉,他们能吃上一个多月呢。

  蔡庆文和周美华比牛棚里的任何一个人都要激动兴奋,他们分到了东西后,知道可以让老苏的女儿帮忙给他们的女儿寄东西了。就连忙拿出了一百块钱,还有五六斤的山货,还有刚分到手的三斤棉花,以及两条熏得六七成的鱼。

  “对了,药膏,还有药膏。”

  周美华兴奋得在屋里团团转,恨不得把他们现在拥有的东西给女儿寄一半过去。

  还好,竟然还让她突然间想起了这个好东西。那就是生产队做出来的药膏,秋收的时候,靠着天天涂它他们才没有像以往那么辛苦了。

  不过,周美华手里的药膏只剩下半瓶了。她连忙跑去隔壁问老冯他们,还好找到了两瓶满满的,其中有一个瓶还是没有用过呢。
  http://www.bixia5.cc/book/9026/26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