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得到汪老师的赞赏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我要一架钢琴。”

  电子琴能响,可撑不起这首歌。

  缺的不是音准,是那点能震到骨子里的震颤。

  他直接说了。

  张天韵一甩大衣就冲了出去。

  没多久,两个老师傅扛着电子钢琴喘着回来。

  后面还跟着一群看热闹的。

  一人擦着汗说:“小张总,这玩意死沉,要不换三角琴?调音刚做了一半……”

  “来不及了,就它。”

  张天韵打断,扫了一圈围观的人。

  “听说开场要换原创?”

  “喏,就那个。”

  “疯了吧?从没听过的歌,敢放开场?”

  “晚会不是练手场,万一冷场,谁兜得住?”

  “是啊,杨墨的节目撤了就撤了,后面节目顶上更稳。”

  旁边有人搭腔,语气谨慎。

  杨墨是谁?

  乐坛老将,名字本身就是保险。

  而周轩?

  虽然是很有名了,但这原创歌曲,还唱……

  “两小时都不到,就算歌不错,排练都排不完。”

  这句话落地,一群人点头。

  两小时,合一遍伴奏都勉强。

  更别说调光、走位、对耳返。

  周轩坐在琴前,白衬衫没掖好一角,袖口卷到手肘。

  还没出声,已经像幅画。

  四周的声音杂了。

  有人抱臂冷笑。

  有人低头刷手机假装不关心。

  多数人等着看。

  等他开口走音,等他狼狈收场。

  张天韵没回头。

  站他旁边,背对着人群,像堵墙。

  只要周轩一开口,那些声音就会消失。

  不是第一次了。

  以前多少人被周轩打脸?

  如今,他十分钟改编,照样敢押。

  应该……

  不会砸吧?

  人群安静下来。

  周轩低头看着琴键,黑白分明,指尖轻轻落下。

  C大调的音稳稳地响起来。

  第一个和弦出来时,角落里的键盘老师抬了下眼皮。

  那人五十岁上下,常年坐在乐队最后一排。

  可这会,他肩膀一紧,手停在调音器上,没再动。

  “行,有点东西。”

  张天韵举起手机,镜头对准琴前的身影。

  周围的人也陆续抬手。

  屏幕一片片亮起。

  原本等着看热闹的人,不自觉地收了笑,屏住气。

  周轩没停。

  音符从指间淌出。

  前奏简单,却铺开一片空旷的意境。

  仿佛时间被拉长,历史在远处浮起轮廓。

  有人放下手机,有人挺直腰背。

  几个原本倚在门边的工作人员站直了,耳机滑到了肩上。

  【……民族血脉又几万里】

  【几世纪六百年里】

  【龙的传人历经风雨……】

  “风雨”二字压着喉咙出来,尾音微颤。

  不是技巧,是真有重量落在声带上。

  场子静了。

  没人说话,也没人走动。

  人群中,一位刚彩排完的男歌手猛地抬头。

  他手里的调音棒掉了都没察觉,嘴唇微微张着。

  这不只是唱得好。

  这人会呼吸,会控场,会讲故事。

  第一段主歌结束,原本浮躁的气氛彻底沉下来。

  那些举起手机的人,不再是为了录个热闹。

  有人终于开口。

  “还行啊……”

  “感染力在那,这比啥都强。”

  “现在年轻人,能写这种歌的不多了。”

  “是啊,满耳朵都是情啊爱啊,谁还记得音乐能干什么?”

  “可他记得。”

  “关键是,写得还真好。”

  这句话没人接,但也没人反驳。

  主歌结束,周轩手指一沉,琴声骤然拔起。

  节奏加快,和弦密集推进,鼓点悄然切入。

  像远处战鼓闷响。

  他的手在琴键上翻飞,不是弹,是推,是赶。

  整首歌唱完,余音散在房间里。

  没人动,也没人说话。

  张天韵还举着手机,手指发抖。

  咧着嘴,笑得透亮。

  周轩转过头看张天韵。

  张天韵回过神,举起手机晃了晃,又竖起大拇指。

  “全拍了,特别棒。”

  “我去找老总,换节目。你们先排练。”

  一次自弹自唱。

  令所有人信服。

  《天地龙鳞》,直直夯进人心里。

  音乐老师眼里的光藏都藏不住,心里早下了定论。

  这孩子,有戏。

  “这歌一上台,全场得炸锅。”

  现在我们能躺着点饭,熬夜刷视频。

  动动手指,就买衣服送到家门口……

  哪一样,不是踩在他们的脊梁上才有的?

  “啪啪啪——”

  掌声炸响。

  “我靠,这耳朵要当场怀孕了!换这首当开场曲?我第一个支持!”

  “平时不声不响,一出手直接封神?”

  “周轩,我跪了,膝盖奉上!”

  一群人呼啦一下围上去。

  你一句我一句说个不停,眼里全是震惊和佩服。

  “这歌要是不放在开场,我立马退票重买站票。”

  一个女生攥着纸巾,眼圈红着,说话还带点鼻音。

  周轩还没来得及回应,人群忽然安静下来。

  有人往两边让,像是让出一条道。

  皮鞋踩地,一声一声。

  中年男人走过来,大衣挺括,领口别着一枚银灰色徽章。

  他推了下眼镜,目光扫了一圈。

  最后,停在周轩脸上。

  “汪老师。”

  好几声低唤同时响起。

  有人停下说话,有人下意识站直。

  音乐圈的人认识这张脸,汪风。

  国家大剧院唱《长征》唱到谢幕十五分钟的男人。

  周轩猛地起身,琴凳晃了一下,差点翻倒。

  他站定,手指蜷了蜷。

  “唱得不错。”

  “词写得有骨,你也撑得住。”

  汪风说话声音不大,也不刻意压低,可每个人都听清了。

  周轩喉结动了动,嘴上说“哪里”,其实耳朵嗡嗡响。

  汪风插着口袋,微微前倾。

  “副歌别转音太多。”

  “你想想,为什么?”

  周轩一怔。

  他低下头。

  刚才的编排在脑中过了一遍。

  花腔、滑音、尾音拖拍……

  录音棚里这些能加分,现场却像在踩钢丝。

  乐队还没合完谱,灯光程序乱一次,节奏就断。

  “时间紧,稳妥点好。”

  汪风嗯了一声:“最后一段副歌,试试头声加力。”

  周轩心跳漏了一拍。

  头腔共鸣,强混声,上高音不破不虚。

  这招用好了是亮剑,用不好是摔跤。

  他刚皱眉,汪风已摆手:“锦上添花,不做也行。”

  周轩没动,站了几秒,忽然往前一步,弯下腰,深鞠一躬。

  腰没立刻抬起来。

  把那份重,稳稳接住了。
  http://www.bixia5.cc/book/11569/43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