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仅仅五天的保卫战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奉天殿内,气氛压抑得能拧出水来。

  巨大的天幕悬于殿外,将未来那座煌煌帝都——北京的景象,清晰地投射在洪武君臣眼前。

  高耸的城墙如同连绵的山脊,足有九丈(约27米)之高!城堞森严,垛口如林,在秋日的阳光下泛着冷硬的青灰色光泽。这庞然巨物,仅仅是矗立在那里,便自有一股令人望而生畏的雄浑气势。

  然而,此刻包围着这座坚城的瓦剌大军,却呈现出一种与这肃杀环境格格不入的……懒散。

  画面拉近。

  只见瓦剌士兵们三五成群,或倚着抢来的、明显不合身的明军华丽盔甲打盹;

  或围坐在篝火旁,用明军精钢打造的锋利腰刀,随意地切割着烤得焦香的牛羊肉,油脂滴落火中,噼啪作响;

  更有人直接躺在缴获的、堆积如山的丝绸锦缎上,鼾声如雷。

  他们坐下的战马倒是膘肥体壮,毛色油亮,显是这几日饱食了明军遗弃的精料。

  至于攻城的器械?

  天幕的视野缓缓扫过瓦剌军阵。除了那些用来装载抢掠财物的、临时拼凑的大车,竟连一架像样的云梯、一辆冲车都看不到!几个瓦剌兵甚至无聊地用抢来的明军制式长矛,在泥地上胡乱划拉着,毫无临战的紧张感。

  “呵!”一声毫不掩饰的嗤笑打破了殿内的沉寂。

  永昌侯蓝玉抱着双臂,嘴角挂着惯有的轻蔑弧度,“攻城?连他娘的梯子都懒得造几架!这架势,像是要打下这九丈高墙的样子?”

  他下巴一抬,指向天幕上那些懒散的瓦剌兵,“瞧瞧,这群土包子,怕是抢够了金银细软,急着回草原上分赃快活呢!”

  这话如同投入滚油的水滴,瞬间在勋贵武将中炸开了锅。

  “蓝帅说的是!”长兴侯耿炳文粗着嗓子附和,脸上也露出不屑,“一群没见过世面的蛮子!抢点破烂就乐得找不着北了!就凭这散兵游勇,想啃下北京城?做梦!”

  “就是!看他们那身披挂,明光铠套在皮袄外面,不伦不类,跑都跑不利索,还想爬墙?”颍国公傅友德也捋着胡须摇头。

  就连一向沉稳的魏国公徐达,紧锁的眉头也微微舒展了些许,沉声道:“也先此举,虚张声势远大于实际攻城之意。土木堡之胜来得太过轻易,其部众已无战心,只图眼前之利。这北京城……眼下看似危急,实则稳如泰山。”

  武将们的议论,也感染了殿内不少文臣。方才还忧心忡忡的面孔,此刻也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神情。是啊,瓦剌连攻城的架势都懒得摆,这仗还怎么打?北京城,看来是保住了。

  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紧绷的肩背也微不可察地放松了一丝。他虽未言语,但那双锐利如鹰隼的眼睛,依旧死死盯着天幕上巍峨的北京城墙,以及城墙下那群形同乌合的瓦剌兵。

  一丝疑虑,如同水底的暗流,悄然划过心底:太顺利了……真的会如此简单吗?

  天幕的画面并未因洪武君臣的放松而变得平缓。镜头猛地一转,聚焦到北京城西北方向的德胜门!

  城楼巍峨,旌旗猎猎。城下,一支约万人的瓦剌骑兵,正以一种近乎游猎的姿态,懒洋洋地向城门逼近。

  马蹄践踏着城郊的田野,带起滚滚烟尘。领头的瓦剌将领,趾高气扬,挥舞着弯刀,似乎想用这种威吓的姿态迫使城头守军屈服。

  奉天殿内,蓝玉嘴角的讥笑更浓了:“呵,又来这套?吓唬谁呢?城头一阵乱箭就能……”

  他话音未落,异变陡生!

  德胜门厚重的城门并未开启,但城门附近,那些看似被遗弃、门窗洞开的低矮民居里,猛地爆发出震天动地的轰鸣!

  “轰轰轰轰——!!!”

  那不是寻常的弓弦霹雳,而是连绵不绝、如同九天雷霆狂怒咆哮的巨响!火光如同地狱的熔岩,瞬间从那些黑洞洞的门窗中喷涌而出!浓密的、刺鼻的白烟如同狰狞的巨兽,翻滚着吞噬了城门前的空地!

  天幕清晰地捕捉到了那毁天灭地的一幕:冲在最前方的瓦剌骑兵,如同被无形的巨锤狠狠砸中!披着华丽明光铠的人马,在狂暴的冲击波和密集的霰弹铁雨中,瞬间被撕扯得支离破碎!人仰马翻,血肉横飞!凄厉的惨嚎声、战马的悲鸣声,隔着时空仿佛都能刺穿耳膜!

  混乱的烟尘火光中,一个穿着格外华丽、头戴金冠的身影(天幕适时标注:也先之弟,孛罗亲王)格外显眼。他座下的骏马被巨响惊得人立而起,将他重重掀翻在地。还不等他挣扎爬起,数道拖着灼热尾焰、如同毒蛇般的火光(火箭或小型火铳发射的弹丸)精准地攒射而至!

  “噗嗤!轰!”

  血肉爆裂!那象征着瓦剌亲王尊贵身份的金冠,连同其下的头颅,如同一个被重锤击碎的西瓜,在洪武君臣眼前轰然炸开!红的、白的,四散飞溅!那无头的尸身抽搐了几下,便淹没在后续骑兵践踏而起的烟尘和混乱的人马尸体之中!

  “嘶——!”

  奉天殿内,响起一片倒抽冷气的声音!饶是蓝玉、傅友德这等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悍将,也被这近距离、高效率的残酷杀戮震得瞳孔一缩!

  “神机营!”徐达猛地低喝出声,眼中爆发出惊人的亮光,“是神机营的火器!藏于空屋,诱敌深入,骤然发难!好算计!好狠辣!”

  朱棣更是看得双拳紧握,呼吸急促。

  他死死盯着天幕上那喷吐死亡烈焰的空屋,又望向城头隐约可见的、沉着指挥的身影(于谦),一股难以言喻的激荡在胸中冲撞!

  这就是火器的威力!这就是依托坚城、巧妙设伏的威力!北京城!这是他未来营建、苦心经营的帝都!它在浴血奋战!

  瓦剌军瞬间崩溃了。侥幸未死的骑兵魂飞魄散,如同没头苍蝇般乱窜,一部分仓惶向西南方的西直门涌去,试图寻找突破口。

  然而,等待他们的,是严阵以待的都督孙镗部!城头箭如雨下,滚木礌石倾泻!紧接着,石亨率领的、刚刚在德胜门制造了血腥屠宰场的部分神机营精锐,如同下山猛虎般从侧翼杀出!前后夹击之下,瓦剌军丢下更多尸体,狼狈不堪地再次退却。

  天幕的时间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

  瓦剌军在各门尝试性的进攻接连受挫,损兵折将。德胜门孛罗亲王被轰杀的惨状,如同瘟疫般在军中蔓延。而更让也先焦头烂额的是,天幕清晰地显示,远方地平线上,隐隐有代表大明援军的烟尘腾起!

  仅仅五天!

  五天之后,围城的瓦剌大军如同退潮般,裹挟着那位灰头土脸的“太上皇”朱祁镇,乱哄哄地拔营而起,丢下无数抢来又嫌累赘的笨重财物,向着良乡方向,仓惶向西退去!那景象,与其说是撤军,不如说是溃逃!

  “呼……”龙椅之上,朱元璋长长地、缓缓地吐出了一口积压在胸中的浊气。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后背甚至渗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他下意识地抬手,用龙袍的袖口擦了擦额角。

  “退了……总算是退了。”老朱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更多的是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还好,还好!这瓦剌蛮子,果然就没存着死磕的心思!抢够了,也尝到了咱火器的厉害,又怕被包了饺子,溜得比兔子还快!”

  阶下,徐达深以为然地点点头,补充道:“上位明鉴。也先此人,野心有余,根基不足。瓦剌各部,本就是以利相合。土木堡骤得泼天富贵,人心早已散了。各部头领只想着保住抢来的财货,返回草原称王称霸,谁还愿意在这坚城之下白白送死?这北京城能守住,于谦当机立断、将士用命固然紧要,但说到底,也是也先自己三心二意,压不住阵脚了。”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名将的洞察,“所谓北京保卫战,与其说是于谦力挽狂澜,不如说是也先……根本就没打算倾尽全力打这一仗。”

  朱元璋听着徐达的分析,缓缓点头,脸上的庆幸之色却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沉、更凝重的忧虑。

  他缓缓抬起头,目光再次投向天幕。此刻,天幕的画面正定格在那座历经短暂战火、依旧巍峨耸立的北京城上。九丈高的城墙在夕阳的余晖下投下巨大的阴影,显得雄壮,却也……孤立。

  “五天……”朱元璋喃喃自语,声音低沉得如同梦呓,手指无意识地在冰冷的龙椅扶手上敲击着,“徐达,蓝玉,你们说……这次是侥幸,是瓦剌人抢够了,不想打了,自己退了。可后世子孙,若是把这‘五天退敌’当成了守城的圭臬,当成了万全之法……”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寒意:“万一!万一后世再遇到强敌!不是也先这种鼠目寸光的强盗!而是真正志在天下、坚韧不拔的枭雄!他们不急着抢东西,他们就是要这大明的江山,要这北京城!他们不搞什么五日游,他们围城!一年!两年!甚至更久!”

  朱元璋猛地站起身,手指几乎要戳破天幕,指向那虚幻的北京城轮廓:“断了漕运!占了九边!用精锐骑兵在城外旷野上,像打猎一样,将来援的军队一支一支地吃掉!耗光城里的粮食!耗光守军的士气!耗光百姓的希望!到了那时……”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看到了那绝望的未来景象,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这九丈高的城墙,再坚固,再巍峨,它……它还能守得住吗?它不就成了一座巨大的……坟墓?!”

  最后两个字,如同冰锥,狠狠刺入奉天殿内每一个人的心脏!

  方才因瓦剌退兵而升起的轻松气氛荡然无存。一股沉重的、冰冷的寒意,随着朱元璋的话语,悄然弥漫开来。勋贵们脸上的笑容僵住了,文臣们更是面色发白。

  徐达和蓝玉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上位的话,绝非危言耸听!北京孤悬北疆,地利之弊,他们这些打老了仗的人,焉能不知?今日这“五日奇迹”,掩盖的,是未来可能绵延二百年的致命隐患!

  朱棣站在武将班列中,仰望着天幕上那座由他未来一手营建、此刻却仿佛被父皇话语赋予了不祥阴影的帝都,心头百味杂陈。是骄傲?是责任?还是……一丝难以言喻的沉重?

  天幕中北京城的轮廓隐没在幽蓝的虚空背景中。

  奉天殿内,唯有朱元璋那关于“孤城”、“围困”、“坟墓”的忧思,如同沉重的铅块,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久久不散。

  一场仅仅五天的“胜利”,带来的不是欢庆,而是大明开国皇帝对未来国运,那深不见底的忧虑。
  http://www.bixia5.cc/book/11801/22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