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招募三个女员工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时间来到了中午十二点。

  东单市场依旧十分喧闹。。

  只不过,苏建国的蔬菜店,已经没有人了。

  苏建国站在\"苏记蔬菜行\"门口,看着空荡荡的店铺,满意地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今天又是不到中午就卖光了所有蔬菜,生意比他预想的还要好。

  \"哥,都收拾好了。\"

  苏建军从店里走出来,手里拿着扫把。

  \"今天这七百斤菜,又卖了个精光。\"

  苏建国正要说话,忽然看见一个穿着笔挺中山装的中年男人朝店铺走来,身后跟着一个年轻服务员。

  那服务员正是昨天在全聚德见过的。

  \"请问,是苏老板吗?\"

  中年男人微笑着伸出手。

  \"我是全聚德的经理,姓赵。\"

  苏建国连忙握手。

  \"赵经理好,我是苏建国。\"

  赵经理的目光在空荡荡的店铺里扫了一圈,有些遗憾地说。

  \"看来我来晚了,蔬菜都卖完了?\"

  \"真是不巧,最后一批刚卖完。\"

  苏建国歉意地说,忽然想起什么。

  \"不过库里还有十斤黄瓜,是留着自家吃的。您要是需要...\"

  \"要,当然要!\"

  赵经理眼睛一亮。

  \"昨天小张带回去的黄瓜,我们厨师长赞不绝口,说比南方的特供品还要新鲜爽口。我今天特意来考察,没想到生意这么好。\"

  苏建国让苏建军去后院取来那十斤黄瓜。

  赵经理拿起一根,掰开闻了闻,又尝了一小口,连连点头。

  \"好,真好!这黄瓜的清香和脆嫩,确实与众不同。\"

  他转向苏建国,正色道。

  \"苏老板,我想跟您谈个长期合作。我们全聚德每天需要五十斤这样的黄瓜,您看能不能保证供应?价格就按市场价,一块钱一斤。\"

  苏建国心头一跳。

  每天五十斤的固定订单,这可是笔大生意!

  他迅速在心里盘算着大棚的产量,然后肯定地点头。

  \"没问题,赵经理。从明天开始,我每天专门给您留五十斤最好的黄瓜。\"

  两人当场签订了简单的供货协议。

  赵经理付了十斤黄瓜的钱,又额外给了五块钱定金,这才满意地离开。

  \"哥,这可是大买卖啊!\"

  苏建军兴奋地搓着手。

  \"一天五十斤,一个月就是一千五百斤,一千五百块钱!\"

  苏建国笑着拍拍弟弟的肩膀。

  \"走,今天哥请你下馆子,咱们好好庆祝庆祝!\"

  \"别别别。\"

  苏建军连忙摆手。

  \"昨天刚吃过全聚德,哪能天天大鱼大肉的。再说了,嫂子肯定在家做好饭了,咱们回去吃吧。\"

  苏建国知道弟弟的脾气,也不再坚持。

  \"那行,回家吃。不过今天这生意确实值得高兴。\"

  兄弟俩收拾好店铺,锁上门,朝家的方向走去。

  回到家,王秀兰果然已经做好了中午饭,正要给苏建国两人送去。

  热气腾腾的面条,配上刚炒的韭菜鸡蛋,简单却温馨。

  苏玉珍在那边大口吃着面条。

  苏玉芬则是正给两个孩子分面条,见父亲和叔叔回来,连忙起身盛饭。

  \"怎么这么快回来了?我还想着给你们送过去呢!\"

  王秀兰一边收拾,一边问道。

  \"嗯,都卖没了!\"

  苏建国把全聚德的订单说了,全家人都惊喜不已。

  苏建军接过自家大嫂送过来的一大碗面条。

  呼噜呼噜地的吃了起来。

  吃到一般,苏建军忽然想到了什么。

  他放下碗,眉头微皱。

  \"哥,我有个事儿想跟你说。\"

  \"什么事?\"

  苏建国也是坐上桌,夹了一筷子韭菜鸡蛋。

  \"咱们大棚里的菜,虽然现在长势不错,但按这个速度卖下去,最多再有一个月就见底了。\"

  苏建军忧心忡忡地说。

  \"到时候马上过年了,正是卖菜的好时候,可咱们没菜了,这不是白白浪费赚钱机会吗?\"

  苏建国咀嚼的动作慢了下来。

  弟弟说得对,这个问题他其实也想过。

  现在店里生意火爆,但货源确实是个隐患。

  \"你说得对。\"

  苏建国放下筷子,认真思考着。

  \"大棚的产量有限,而且反季节种植风险大,万一遇到寒流...\"

  \"爸。\"

  苏玉芬插话道。

  \"咱们是不是该想办法扩大种植?或者找别的村合作?\"

  苏建国摇摇头。

  \"倒是可以扩建大棚,咱们有经验,重复搞出来不难,只是,现在店面太忙,我根本抽不出来时间。。\"

  他沉思片刻,忽然眼睛一亮。

  \"倒是有个想法。\"

  全家人都不由自主地凑近了些。

  \"现在店里生意好,但咱们人手太紧张。我天天在店里盯着,根本没时间想别的。\"

  苏建国解释道。

  \"我打算招几个帮手,让你妈主要负责收钱,其他人负责称重、打包。这样我就能腾出手来,想想怎么解决货源问题。\"

  \"这主意好!\"

  王秀兰赞同道。

  \"这几天我收钱都忙不过来,有时候人多,手忙脚乱的。\"

  \"招人好是好,可上哪儿找可靠的人呢?\"

  苏建军提出疑问。

  苏建国微微一笑。

  \"街道办。现在政府鼓励个体经营,街道办有专门的就业服务,肯定有合适的人选。\"

  谁知道,就在这时,一个细弱但清晰的声音响起。

  \"那个,我也能干。\"

  全家人齐刷刷转头,惊讶地看着突然开口的苏玉珍。。

  \"你说什么?\"

  苏建国怀疑自己听错了。

  苏玉珍深吸一口气。

  \"我说,我可以去店里干活。\"

  苏建国\"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哎哟,咱们家大小姐要干活了?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苏玉珍的脸瞬间通红,但还是认真道。

  \"我真能干,我上过高中,会算账,也能招呼客人。反正我现在也没事做...\"

  闻言,苏建国开始上下打量着小女儿,眉头皱得更紧了。

  自家这小女儿,就从来没让他省心过。

  这突如其来的想要干活,属实让苏建国有些摸不到头脑。

  就在这时,苏玉芬突然开口。

  \"爹,让玉珍试试吧。\"

  苏建国诧异地看向大女儿。

  \"玉芬,你...\"

  \"我可以把大毛二毛带到店里。\"

  苏玉芬想了想继续道。

  \"白天做完豆腐,我就能去店里帮忙。玉珍有我在旁边照应着,出不了大错。\"

  苏建国摸着下巴上的胡茬,陷入思考。

  自家小女儿在家一直养着,也不是个事儿,倒不如让她试试。

  终于,苏建国长长地呼出一口气。

  \"行吧。\"

  他看着小女儿,眼神严厉。

  \"不过我有条件。\"

  苏玉珍紧张地坐直了身子。

  \"第一,这是正经活计,不是闹着玩的。每天必须按时到店,不能迟到早退。\"

  苏玉珍连连点头。

  \"第二,你要好好学,怎么招呼客人,怎么算账。一个月内必须都学会。\"

  \"我一定好好学!\"

  苏玉珍的声音很是激动。

  苏建国伸出三根手指。

  \"第三,试用期一个月。干得好,一个月给你开十块钱工资。干不好...\"

  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

  \"你就回家待着,别给我添乱。\"

  \"十块?\"

  苏玉珍脱口而出,随即意识到失言,赶紧闭上嘴。

  她在心里算了一笔账,国营商店的售货员一个月有十八块呢。

  苏建国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

  \"怎么,嫌少?你知道现在多少人找不到工作吗?\"

  苏玉芬赶紧打圆场。

  \"爹,玉珍不是那个意思。十块挺好的,刚开始嘛。\"

  苏玉珍低下头,声音细如蚊呐。

  \"我知道了,爹。\"

  苏建国这才满意地点点头,转向大女儿。

  \"玉芬,从明天开始,你就专心做豆腐,店里也不用去了,到时候让人把豆腐拉过去就行,你白天就在家看孩子就行。。\"

  \"啊?爹?\"

  苏玉芬有些震惊。。

  苏建国却是无所谓的摆摆手。

  “毕竟大毛二毛还小,无非就是多招个人的事儿。”

  知道自家爹是心疼自己,苏玉芬眼角有些丝润。

  事情就这么决定,众人继续开吃。

  吃完饭。

  苏建国送走了苏建军。

  自己则披上外套推着自行车出了门。

  他要去街道办,解决店铺人手问题。

  街道办离得不远,苏建国骑着自行车,一会就到了。

  时间已经来到了下午,街道办门前还是有不少人在排队处理事情。

  苏建国没有排队,直接走了进去,在一个个办公室中,找到了自己要找的。

  他敲了敲挂着\"就业服务\"牌子的门。

  \"请进。\"

  里面传来一个女声。

  推门进去,一个约莫三十出头的女干部正在整理文件。

  她抬头看见苏建国,微笑着问。

  \"同志,有什么事吗?\"

  \"您好,我是东单市场'苏记蔬菜行'的老板,姓苏。\"

  苏建国自我介绍道。

  \"店里生意忙不过来,想招几个员工,想问问街道办能不能帮忙推荐。\"

  女干部一听,立刻热情地站起来。

  \"苏老板快请坐!现在上面大力支持个体经济发展,你们能提供就业岗位,我们当然要全力配合。\"

  她给苏建国倒了杯热水,然后从文件柜里拿出一叠资料。

  \"这些都是我们辖区待业青年的档案,您看看有没有合适的。\"

  苏建国仔细翻阅着这些档案。

  大多数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有中学毕业没考上大学的,也有从农村回城的知青。

  他特别留意那些评价中写着\"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

  \"这个叫王丽的小姑娘怎么样?\"

  女干部指着一份档案说。

  \"高中毕业,在家待业半年了,街道组织的义务劳动每次都积极参加。\"

  苏建国看了看,点点头。

  \"不错。还有这个李红梅,档案里写着她父亲早逝,家里靠母亲做临时工维持,很懂事。\"

  经过一番筛选,苏建国最终选定了三个女孩,都是十八九岁的年纪,家庭条件一般,但评价都不错。

  \"这三个都挺好。\"

  苏建国对女干部说。

  \"能不能请她们明天早上六点前到店里面试?因为六点一开市就忙起来了,没时间面试。\"

  女干部爽快地答应。

  \"没问题,我今晚就通知她们。苏老板真是考虑周到。\"

  她又补充道。

  \"现在上面有政策,个体工商户招用待业青年,可以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您如果需要,我们可以帮忙办理相关手续。\"

  苏建国感激地说。

  \"那太好了,谢谢上面的支持。\"

  离开街道办时,苏建国心里踏实了许多。

  招到合适的员工后,他就能腾出时间来解决其他的问题,甚至可以考虑扩大经营。

  走在回家的路上,他已经开始盘算着明天的面试和接下来的计划。

  转天。

  这一次,苏建国没有去那么早。

  头天关门的时候,都把店铺收拾干净了。

  一直到了早上五点多,

  苏建国才裹紧了棉袄,离开家门,推着自行车拐进了通往东单市场的小路。

  \"这天儿可真够冷的。\"

  苏建国一遍骑车,一遍感叹道。

  进入市场,转过最后一个街角。

  苏建国远远就看见自家\"苏记蔬菜行\"门前似乎站着个人影。

  他眯起眼睛仔细看去,那是个瘦小的身影,在店门口来回踱步,时不时搓手跺脚。

  \"这么早就有顾客等着了?\"

  苏建国心里嘀咕着,脚下蹬得更快了。

  走近了才发现,那是个十八九岁的姑娘,穿着一件打着补丁的藏蓝色棉袄,围着一条洗得发白的围巾,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她的脸颊和鼻尖冻得通红,睫毛上甚至结了一层薄霜。

  \"姑娘,你在这儿等什么呢?\"

  苏建国停好自行车,掏出钥匙问道。

  那姑娘听到声音猛地转身,眼睛里闪过一丝惊慌,随即又亮起希望的光芒。

  \"您、您是苏老板吗?\"

  她的声音有些发抖,不知是因为寒冷还是紧张。

  \"我是苏建国。\"

  苏建国点点头,一边开门一边打量这个陌生的姑娘。

  \"你是...\"

  \"我叫李红梅!\"

  姑娘急忙说道,声音突然提高了几分。

  \"是街道办王主任让我今天来面试的!说您店里要招人!\"

  苏建国这才想起来,昨天确实在街道办选了几个待业青年的档案,其中就有这个李红梅。

  他记得档案上写着,她父亲早逝,家里全靠母亲做临时工维持生计。

  \"面试不是约的六点吗?你怎么这么早就来了?\"

  苏建国推开门,示意她先进屋暖和暖和。

  李红梅跟着进了店,搓了搓冻僵的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我怕迟到...第一次找工作,不知道路上要多久,就提前出来了。\"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

  \"我家住得远,在城西那片儿。\"

  苏建国心里一动。

  城西到东单市场,少说也得走一个多小时。

  这姑娘怕是三点多就出门了。

  \"坐吧,别站着了。\"

  苏建国指了指柜台旁的凳子,自己则去后屋倒了杯热水递给她。

  \"先暖暖手。\"

  李红梅双手接过水杯,感激地看了苏建国一眼。

  \"谢谢苏老板。\"

  借着灯光,苏建国这才看清她的模样。

  一张瓜子脸,眼睛不大但很有神,皮肤有些粗糙,一看就是吃过苦的。

  \"说说你自己吧。\"

  苏建国拉了把椅子坐下。

  李红梅放下水杯,挺直了腰板。

  \"我今年十八岁,初中毕业。家里就我和我妈两个人,我妈在纺织厂做临时工,一个月挣二十八块五。\"

  她的声音渐渐平稳下来。

  \"我在家帮人缝过衣服,也在饭馆洗过碗,什么活都能干。\"

  苏建国点点头。

  \"为什么想来我这儿工作?\"

  李红梅的眼睛亮了起来。

  \"我听街道办王主任说,您这儿生意特别好,而且...\"

  她犹豫了一下。

  \"而且您给工人的工资高,待遇好。\"

  苏建国笑了。

  \"王主任还说什么了?\"

  \"说您是个实在人,不欺负工人。\"

  李红梅的声音低了下去。

  \"我之前在饭馆洗碗,老板总找借口扣工钱...\"

  苏建国沉默了片刻。

  他知道现在个体经济刚起步,确实有些老板欺负工人不懂法,随意克扣工资。

  他苏建国虽然是个体户,但从不干这种缺德事。

  \"我这儿的工作可不轻松。\"

  苏建国正色道。

  \"每天凌晨五点就要到店,一直忙到下午。要搬菜、称重、招呼客人,手脚要麻利,算账要清楚。\"

  李红梅立刻点头。

  \"我能干!我力气大,算数也好,初中时数学考过全班第三!\"

  苏建国看着她急切的样子,心里已经有了决定。

  \"先说说工资待遇吧,一个月二十五块,试用期一个月。干得好,转正后三十块。\"

  李红梅的眼睛一下子瞪大了,嘴唇微微颤抖。

  \"二、二十五块?\"

  她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怎么,嫌少?\"

  苏建国故意问道。

  \"不不不!\"

  李红梅连连摆手。

  \"太多了!国营饭店的正式工才拿十八块呢!\"

  她的眼睛里闪着泪光。

  \"苏老板,我一定好好干!\"

  苏建国满意地点点头。他给这个工资是有考虑的。

  现在这个时期,四九城国企工厂,平均工资是四十左右。

  一般的国营单位,工资不可能超过三十。

  他给的待遇,比国营单位高,肯定能留住人。

  \"那行,今天就开始上班吧。\"

  苏建国站起身。

  \"一会儿还有两个人来面试,你...\"

  他的话被一阵\"突突\"声打断。

  苏建军开着拖拉机到了店门口,车斗里装满了新鲜的蔬菜。

  \"哥!今天这菜长得可好了!\"

  苏建军跳下车,看到李红梅愣了一下。

  \"这位是...\"

  \"新招的员工,李红梅。\"

  苏建国介绍道。

  \"红梅,这是我弟弟苏建军,负责每天从村里运菜过来。\"

  李红梅赶紧鞠了一躬。

  \"苏叔叔好!\"

  苏建军哈哈大笑。

  \"不错,不错!\"

  他转向苏建国。

  \"哥,这姑娘看着挺机灵。\"

  \"来,先卸车。\"

  苏建国卷起袖子,招呼李红梅一起帮忙。

  让苏建国惊讶的是,李红梅干起活来确实麻利。

  她不像一般城里姑娘那样娇气,搬起菜筐来又快又稳,还能准确地把不同蔬菜分类摆放。

  \"红梅,你以前真没干过这活?\"

  苏建军一边卸车一边问。

  李红梅擦了擦额头的汗。

  \"我在老家帮舅舅收过庄稼,有点经验。\"

  三人配合默契,不一会儿就把几百斤蔬菜卸完并摆放整齐。

  苏建国暗自点头,这姑娘确实是个干活的好手。

  六点整,另外两名应聘者也准时到达。

  一个是叫王丽的圆脸姑娘,另一个是叫张美丽的瘦高个。

  苏建国把三人召集到一起,简单说明了工作内容和要求。

  \"每天早上五点前到店,先帮着卸车、摆菜。六点开市后,王丽负责称重,红梅负责招呼客人,美丽负责打包。下班收市后打扫卫生。\"

  苏建国环视三人。

  \"有问题吗?\"

  三个姑娘齐声回答。

  \"没问题!\"

  \"秀兰,你以后就专门收钱。\"

  苏建国转向刚到的王秀兰。

  \"玉芬呢?\"

  \"在后面呢,和玉珍一起推豆腐过来。\"

  王秀兰打量着三个新员工,满意地点点头。

  不一会儿,苏玉芬和苏玉珍推着三轮车到了。

  车上装着刚做好的豆腐,还冒着热气。

  \"爸,今天做了两百斤!\"

  苏玉芬兴奋地说。

  苏建国拍拍大女儿的肩膀。

  \"好,不错!以后你就专心在家做豆腐,不用来店里了。大毛二毛还小,你在家看着他们。\"

  苏玉芬愣了一下。

  \"那店里...\"

  \"这不是招了三个人么?\"

  苏建国指了指三个新员工。

  \"你每天做好豆腐,让人拉过来就行。\"

  他又看向小女儿。

  \"玉珍,你也跟着一起干活,不要以为是我的女儿,就可以偷懒。。\"

  苏玉珍撇撇嘴,但没敢反驳,只是小声嘀咕。

  \"我才不会偷懒...\"

  苏建国装作没听见,继续安排工作。

  \"建军,你每天还是负责运菜,卸完就可以回村了。\"

  他看向妻子。

  \"你管钱,每天收市后对账。\"

  王秀兰点点头。

  \"放心吧,当家的。\"

  随着市场开市,第一批顾客已经涌了进来。

  苏建国站在一旁,看着三个新员工迅速进入状态。

  李红梅尤其出色,她记性好,算数快,有的时候,可以同时应付几个顾客的问价。

  手脚也特别麻利,称重打包一气呵成。
  http://www.bixia5.cc/book/13278/23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