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灯回东宫,人回不回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徐惠踏着残月的微光,缓步归向东宫。

  手中那盏温润如息的小灯在夜风中轻摇,灯芯蜷缩的焦婴已化作一道火焰印记,中央“承”字若隐若现,仿佛在诉说着无数未尽的故事。

  宫门守卫欲阻,她不语,只将灯举至胸前。

  刹那间,灯焰轻跳,映出门楣上一道陈年焦痕——正是当年李承乾幼时失火所留。

  守卫瞳孔一缩,默默退开,仿佛那道残痕在诉说着什么不为人知的往事。

  她缓步穿廊,每过一处,檐下灯笼皆无风自亮,仿佛旧主归来。

  灯影中,徐惠的眼泪在眼角闪烁,映着最后一缕残火,她心中五味杂陈。

  行至暖阁前,她驻足,低语:“殿下,灯回来了……可你还回得来么?”话音落,灯焰微颤,竟在地砖上投出一道人影——背对她,披太子冠冕,却无头颅。

  那身影仿佛在低语,却又听不清楚。

  孙思邈在东宫密室设“守灯三规”,语气低沉而坚定:“第一,灯不离东宫正殿;第二,每日以乳香熏灯三刻,取太子幼时气息;

  第三,凡入殿者,须验肌肤有无烧痕。”他亲书符箓九道,贴于殿柱,又命人将三百飞骑军血书残卷焚化,灰烬混入灯油。

  符箓贴上的一刹那,灯焰微跳,仿佛在回应他的用心。

  薛仁贵立于殿外,召集旧部,暗设“影骑十二人”,皆为曾亲历地宫、身带火伤者,夜夜轮值,不着甲,不佩刀,只执一盏素灯。

  他对亲兵低语:“不是防贼……是防皇帝派人来灭灯。”言毕,目光坚定不移,仿佛在守护着什么不可侵犯的信仰。

  程务挺奉命巡查东宫,实则携更漏簿而来。

  他见殿外十二盏素灯静静燃烧,守灯者皆低眉闭目,如守灵人。

  他悄然翻开名册,将“徐氏才人,禁足”改为“徐氏奉诏守灯”,又在“灯物来源”栏写下:“东宫旧物,火自生,非人为。”幕僚低声提醒:“若被查出篡改,您可是死罪。”

  程务挺望着殿内那道孤灯,声音极轻:“我娘烧死那年,没人给她改过名字……这一回,我不想再当看火的人。”说罢,他的

  高履行深夜潜入徐惠居所,欲取走埋骨红绸与《贞观八年产簿》残卷。

  他颤抖着手翻箱,忽听身后轻响——武才人手持一盏小灯立于门边,灯焰幽蓝。

  “您烧过她们的名字,烧不过她们的魂。”她将灯放下,露出灯底刻字:“武氏娘,葬义坊,年三十,血未净。”高履行踉跄后退,嘶声:“我是为了保她!”

  武才人摇头:“您保的是官帽,不是外甥女。灯母在东宫,您若毁证,火——会认亲。”话音落,窗外风起,檐灯齐晃,一缕灰烬自屋角飘落,在地上拼出“桃根”二字。

  他瘫坐于地,终于哭出声来。

  夜已深,东宫内一片寂静。

  徐惠坐在灯前,目光坚定。

  她轻轻用银针穿过一缕青丝,嘴角浮现出一丝决然。

  就在这时,殿门轻轻一响,门外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殿下,灯回了,人,也该回了。”

  她抬头,目光与来者对视,子时,东宫内万籁俱寂,徐惠独坐灯前,目光坚定。

  她轻轻拿起银针,穿过一缕青丝,将它缠绕进灯芯。

  随着青丝的深入,灯焰忽然一涨,仿佛被某种神秘力量唤醒,映出一道虚幻的影子——李承乾的残魂,唇动无声,似在诉说着无尽的思念与期许。

  她眼中闪烁着泪光,毫不迟疑地取出血玉簪熔化后的红痕环,轻轻套在灯颈上。

  低语声在寂静中回荡:“你说灯要亮,得有人守……那我守到它认我为止。”话音未落,灯焰骤然收缩,化为一点猩红的火苗,随即,整个东宫的九重殿宇间,所有熄灭多年的檐灯,竟一盏接一盏地自行亮起,如星光般璀璨。

  远处宫墙之上,裴行俭立于夜风中,笔尖微顿,于《贞观异闻录》末页写下:“火不择主,只择痛;灯不照权,只照人。贞观十九年,东宫无主,而灯长明。”

  他忽觉袖口微热,低头一看——那盏随身小灯,竟也无风自燃,映照出四周的夜色,宛如一线希望在黑暗中燃起。
  http://www.bixia5.cc/book/14048/27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