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第613章 田州对峙,首次灭僵(一)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613章 田州对峙,首次灭僵(一)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孔府还藏着一招暗棋:

  凡来府中做佃户的人家,孩子可免费入私塾接受启蒙教育。

  这招直击人心,有家小的流民大多首选孔府,毕竟谁不盼着孩子能识文断字、改变命运?

  刘泽清、唐通等人见状,也与退役军官们商议出对策:

  专招光棍汉,承诺落户后“送媳妇”。

  至于媳妇的来路,他们打得是关外部落的主意——

  据说关外鞑子经战乱后损失惨重,许多部落的女人正缺衣少食地苦捱寒冬,正好“招”来配给佃户。

  就这样,在各种优惠条件的吸引下,湖广流民如潮水般涌向陕西、河南,西南山地的人口被抽走大半;

  只留下空荡荡的村寨,为灭僵布道队的行进减少了些许阻碍,却也透着几分萧瑟的荒凉。

  如今的关外大地,能在严寒与战乱中存活下来的,只剩下精壮的女人。

  老弱病残早在去年冬天的酷寒与饥荒中倒下了,这账却算不到大明头上——

  皆因大清摄政王疯狂征召部落劳动力投入战事,才让无数家庭失去顶梁柱,最终在绝境中溃散。

  所以从去年九月起,就有不少鞑子部落的女人冒着风雪,偷偷越过边境逃进陕西行省。

  那些在平凉府、庆阳府有田产的地主,干脆直接派人在边境接应,这些女人所求不多,不过是一口能活下去的热饭。

  巩昌府的唐通虽消息稍晚,却也立刻派了人赶往边关,一番周折后竟也接到了几千名鞑子女人。

  这事很快传到刘泽清耳中,他急得当即带着一车车粮食直奔边境——

  手下的军官们个个是光棍汉,连他自己也是孤身一人,要不然也不会急着认干儿子承欢膝下了。

  论起境遇,刘泽清比唐通可要“悲剧”得多。

  他当年虽做到山东总兵的高位,却因名声狼藉,好人家的姑娘不愿嫁他,连青楼里的红倌人都对他避之不及,连带着刘家族人也跟着被街坊邻里戳脊梁。

  如今有了大片土地,族人只顾着埋头开荒垦植,倒没人再闲言碎语。

  说起来,刘家族人的垦植本事确实厉害,七十多个男丁硬是把一万亩荒地都种上了粟米,田垄间整整齐齐,透着股踏实劲儿。

  至于种子,全靠皇帝新设立的佃种司。

  司里精选的种子出牙率极高,只是价格比市场上的普通粮食高出一倍。

  即便如此,能提前赊账领种,已让许多人家喜出望外。

  更划算的是,赊粮食种子时,还能半价领藩薯苗、土豆苗,几乎跟白送一样。

  刘家人半信半疑地试种了几分地,收获时惊喜不已——

  这两种作物对土地肥力要求不高,哪怕是贫瘠的坡地也能扎根,产量却比粟米高出一大截,沉甸甸的块茎堆在仓里,让全家人心里都踏实了不少。

  有了粮食打底,再看着边境接来的女人,刘泽清总算觉得,这日子终于有了盼头。

  乾德二年六月,一支身着皇家标识的队伍踏着暑气而来——

  皇家蓄塘队抵达渭水上游南岸,热火朝天地开挖起一片广阔的蓄塘,还细心地留下了贯通田垄的引水口。

  唐通与刘泽清的田庄恰在受益范围内,看着清澈的渠水顺着新修的水道缓缓流进干涸的农田,两人乐得合不拢嘴,连眼角的皱纹里都盛满了笑意。

  有了稳定的水源,贫瘠的土地很快就能变得肥沃,今年的收成总算有了着落。

  如今河南、陕西的地主们提起乾德皇帝,心情都复杂得很。

  朝廷还没开始征收土地管理费,皇帝却已先一步派人造访各地:

  天旱时便用秘法增雨解旱,见土地缺水就组织人手挖塘修渠。

  这些工程的花费,稍有盘算的人都心知肚明——绝非一家一户能承担得起,便是几家合力也未必能办成。

  可皇帝不仅悄无声息地做完了,既没找朝堂上的“股东”们摊派银子,也没在诏书中特意邀功,就这么默默把实惠送到了田垄里。

  对于这位乾纲独断的皇帝,众人实在不知该如何评价。

  说他仁慈有道德吧,他确实不与民争利,还总掏内帑贴补民生;

  可要说亲近朝臣吧,他又总爱绕开朝堂直接办事,搞得满朝文武时常无事可做,空有一腔力气却没处使,反倒显得有些“无能”。

  这般不按常理出牌的君主,让习惯了官场规矩的地主们既安心又不安——

  安心的是日子确实越过越稳,不安的是猜不透这位皇帝下一步又要闹出什么“新鲜事”来。

  踏入贵州地界,周遭异常安静。

  山林间只有鸟儿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喧叫,虫豸在草丛里低鸣,却听不到半点野兽的咆哮,更遑论人声——

  连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都显得格外清晰。这片土地像是被抽走了所有生气,只剩下自然本身的呼吸。

  灭僵队成员还是按规程将战车的防御装置尽数展开,车轮碾过落叶的声响在寂静中格外突兀。

  其实这般谨慎实属多余,贵州境内早已空无一人:

  百姓要么拖家带口去往武昌府,要么在更早的混乱中离散,如今放眼望去,只有空荡荡的村寨和疯长的杂草。

  云南的境况也相差无几。

  唯有广西境内还残留着人间烟火,却已染上血色。

  自古以“狼兵”闻名的田州府,此刻正陷入两难:

  府兵既要与涌入境内的安南难民对峙,

  又亲眼目睹了活僵噬人的惨剧——

  那些仓皇逃来的安南人,转瞬间就可能在病毒侵蚀下变成狰狞的活僵,扑向昔日的同胞。

  安南难民的遭遇堪称凄惨。

  追来的并非安南本土的活僵,而是此前攻入贵州的那支尸群,它们循着血气闯入广西西南的田州府地界,将矛头对准了这群异乡逃难者。

  活僵部队与田州府狼兵就此形成对峙,田州府以壮族人为主,族群单一,又因常年贫困而格外团结。

  各部头人当机立断,率领族中最精壮的青壮男子死守防线,同时安排老弱妇孺向湖广方向内迁。

  田州府的战线拉得极长,境内早已坚壁清野,村寨尽空。

  信使快马加鞭奔向柳州府、南宁府、桂林府、廉州府,却并非请求支援,只是加急汇报战况:

  “速撤!赶紧带着百姓向内陆撤离!”

  他们深知,面对这不知疲倦、不畏伤痛的活僵,坚守只是为了给族人争取逃亡时间,唯有远离这片土地,才能求得一线生机。
  http://www.bixia5.cc/book/14053/61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