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红尘修行:证道之路 >第212章 民间私藏,血火守书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12章 民间私藏,血火守书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继续以林渊视角)

  辞别苏州,我并未急于赶往扬州。舆图之上,除了那些声名显赫的官家藏书楼,亦有几处用淡墨标注的所在,它们如散落的星辰,隐于山野乡间,不为世人所知。

  “真正的文脉,如地下之潜龙。”师父的话在耳边回响,我收起舆图,继续向前走去。

  我沿江而行,渡过大江,进入了徽州地界。

  雨丝悄无声息地落在我的青衫上,洇开深色的水痕。我站在徽州的山道上,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群山。手中的舆图已经被雨水浸湿,但那几处淡墨标注的地点却依然清晰。

  此地多山,民风强悍,宗族聚居,自古便有筑建坞堡以自保的传统。

  时局越是动荡,这些隐藏于崇山峻岭之间的家族便越是坚壁清野,宛如一个个独立的王国。

  这一日,天色阴沉,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地压在连绵的青山之上,空气中弥漫着山雨欲来的潮湿与沉闷。

  我缓缓地沿着山坡行至一处名为“墨家村”的所在。

  “好一个天青色等烟雨!”我心道。

  躺在草地上,尽情的享受青草的芬芳,放松这几天疲惫的身体。

  此地与其说是村,不如说是一座小小的城堡。它背靠一处陡峭的绝壁,三面则由一条湍急的溪流环绕,形成天然的护城河。高大的青石围墙将整个村落包裹得严严实实,墙头之上,箭垛与望楼林立,几名手持长矛的精壮汉子正警惕地来回巡视。

  如此森严的戒备,与江南城镇那不设防的安逸,形成了天壤之别。

  然而,当我走近那座由巨木搭建的吊桥时,自墙内传出的,却并非金铁之声,而是琅琅的读书声。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那声音,稚嫩、清脆,带着孩童特有的天真,却又整齐划一,充满了某种庄严的仪式感。

  在这风雨欲来的压抑天地间,这阵读书声如同一股清泉,瞬间与我产生了共情,洗涤着我的尘心。

  我心中微动,对着望楼之上的守卫,遥遥地行了一个书生礼。

  “在下游学书生林渊,途经贵地,听闻此间书声朗朗,心向往之。敢问可否入村,讨一碗水喝,听一节课业?”

  楼上的汉子打量了我许久,见我一身儒衫,文弱无害,又听我言辞恳切,便对着下方喊了几句本地的方言。片刻后,那厚重的吊桥,伴随着“嘎吱嘎吱”的声响,缓缓地放了下来。

  一名管家模样的中年人迎了出来,他对我还了一礼,态度虽客气,眼神中却带着审慎:“后生,村中近日不太平,多有匪患。族长有令,不纳外客。不过看你也是读书人,便在村口茶寮歇歇脚,喝碗水,自去吧。”

  我没有强求,道了声谢,便依言走进了村口那座简陋的茶寮。

  茶寮中,几位正在歇脚的村民见我面生,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我为自己倒了碗粗茶,静静地听着他们闲谈。

  从他们的言谈中,我渐渐拼凑出了这墨家村的轮廓。

  此村乃是宋代大儒朱熹一支旁系后人的聚居地,数百年来,耕读传家,族中代有才俊。他们不求闻达于诸侯,只求守住先祖的教诲与留下的数千卷藏书。那座位于村落中心的“守拙堂”,便是他们的家族书库,也是他们的精神祠堂。

  然而,近来时局动荡,流寇四起,许多溃败的官兵也化作了兵痞,四处劫掠。

  这墨家村因颇有资财,又藏有书籍(在乱世,纸张亦是珍贵的物资),早已被几股势力盯上。

  族长墨仪,一位年过六旬的老秀才,不得不变卖家产,加高了围墙,组织族中青壮日夜巡逻,才勉强维持着这片乱世中的书香。

  我端着茶碗,目光穿过茶寮的木窗,望向村落中心那座飞檐翘角的祠堂。我能“看”到,一股纯粹、厚重、充满了浩然之气的文运,如一缕青色的狼烟,自那祠堂的上空,冲天而起,顽强地抵御着四周那弥漫开来的,代表着混乱与杀伐的灰色戾气。

  这,便是我要找的火种。

  就在这时。

  “铛!铛!铛——”

  一阵急促、尖锐、充满了惊恐与绝望的铜锣声,毫无征兆地从村落的望楼之上,疯狂地敲响!

  茶寮内的村民脸色瞬间煞白!

  “贼……贼寇来了!”一人失声惊呼,手中的茶碗“啪”地一声摔碎在地!

  下一刻,整个墨家村都像是被捅了的马蜂窝,瞬间炸开了锅!

  哭喊声,叫骂声,孩童的啼哭声,桌椅被撞翻的声音……交织成一片混乱的交响!

  我放下茶碗,缓缓地站起身,走出了茶寮。

  只见村外的山道之上,不知何时,已出现了一支黑压压的队伍。

  那是一群穿着早已破烂不堪的鸳鸯战袄,手持着五花八门兵器的溃兵。

  他们大约有两三百人,一个个面黄肌瘦,眼神中却闪烁着野兽般的贪婪与疯狂。

  为首的是一个满脸络腮胡的独眼壮汉,他肩上扛着一柄沾着暗褐色血迹的九环大刀,正狞笑着,用刀尖指着那座拼命想要拉起的吊桥。

  “墨家村的龟孙子们!听好了!”他的声音,粗嘎得如同两块正在摩擦的铁皮,“识相的,乖乖打开寨门,献出粮食、女人和所有的金银财宝!大爷我或可饶你们一条狗命!若敢说半个不字……”

  他将九环大刀重重地往地上一顿!

  “今日,便让你们这破村子,血流成河,鸡犬不留!”

  “休想!”

  望楼之上,传来一声苍老却无比坚定的怒喝!

  族长墨仪,那位年过六旬的老秀才,此刻竟亲自披上了一件早已锈蚀的铁甲,手中拄着一柄环首刀,那张布满了皱纹的脸上,写满了与敌偕亡的决绝!

  “我墨家村,只有站着死的读书人,没有跪着生的软骨头!儿郎们!弓箭手准备!”

  “找死!”

  那独眼壮汉勃然大怒!他一挥手,身后的溃兵便如同潮水一般,发出一阵阵野兽般的嚎叫,扛着简陋的攻城梯,向着那座并不算坚固的寨门,蜂拥而来!

  一场血腥的、力量悬殊的攻防战,瞬间爆发!

  滚石,檑木,滚烫的金汁……从墙头之上,不要钱般地倾泻而下!

  溃兵们惨叫着倒下,却又被后面更加疯狂的人潮淹没。他们早已没了人性,只剩下最原始的,对生存与掠夺的渴望。

  寨门,在那简陋撞木的反复冲击之下,发出了不堪重负的呻吟。

  墙头之上,墨家村的青壮们,虽然个个奋勇,但他们毕竟不是真正的军人。面对这些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兵痞,他们的抵抗,显得那样的无力与悲壮。

  我静静地站在村口,看着这一切。

  我的手,缓缓地握住了腰间那柄,用作装饰的普通铁剑的剑柄。

  我没有立刻出手。

  我在等。

  等一个,能让我看清这火种,究竟有多么让凡人珍惜的时刻。

  “轰隆——”

  一声巨响!

  寨门,终究是被撞开了!

  如狼似虎的溃兵,如同决堤的洪水,瞬间涌入了那并不宽阔的村道!

  杀戮,开始了。

  手无寸铁的村民,在那些早已杀红了眼的兵痞面前,如同待宰的羔羊。

  鲜血,瞬间染红了青石板路。

  “守住祠堂!死也要守住祠堂!”

  族长墨仪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嘶吼!他带着最后几十名族人,退守到了那座名为“守拙堂”的书库之前,组成了一道,脆弱,却又无比坚定的最后防线。

  他那把环首刀,早已卷了刃。他那身铁甲,也已被鲜血浸透,分不清是敌人的,还是自己的。

  但他依旧,如同一尊愤怒的石狮,死死地守护着身后的那扇门。

  因为那门后,不仅是他们家族数百年的藏书,更是他们墨家村,所有妇孺最后的避难之所。

  “老东西!给我滚开!”

  那独眼壮汉,狞笑着,一步步向他逼近。他手中的九环大刀,在昏暗的天色下,反射着令人心悸的寒光。

  墨仪喘着粗气,他看着眼前的恶魔,那双本该是浑浊的老眼中,竟燃起了一团明亮得骇人的火焰!

  他没有再说话。

  他只是,用尽全身的气力,举起了手中的刀,向着那独眼壮汉,发起了此生最后一次,也是悲壮的一次冲锋!

  然而,他那早已力竭的身体,如何是这悍匪的对手。

  独眼壮汉只是不屑地冷哼一声,手中的九环大刀,化作一道匹练,后发先至,狠狠地劈向了墨仪的胸口!

  这一刀若是劈实了,足以将他整个人都劈成两半!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一道声音,突兀地,却又无比清晰地,响彻在每一个人的耳边。

  那声音,很轻,很平淡,像是在陈述一个与己无关的事实。

  “聒噪。”

  声音落下的瞬间。

  一道光。

  一道无法用言语形容其明亮与纯粹的,仿佛自九天之上坠落的星辰之光,毫无征兆地,出现在了战场中央!

  那并非实体,而是一缕剑意。

  一缕,凝练到了极致,蕴含着我元婴初期所有修为与化神之境所有感悟的剑意!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被按下了暂停。

  所有人的动作,都凝固了。

  那独眼壮汉脸上狰狞的笑容。

  墨仪眼中决死的光芒。

  溃兵们贪婪的嚎叫。

  村民们绝望的哭喊。

  一切,都静止了。

  只有那道剑光,如同一位优雅的舞者,在这片静止的时空画卷之上,轻描淡写地,划过了一道完美的弧线。

  它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它只是,从那两百多名溃兵的身体之中,一穿而过。

  然后,悄无声息地,消散在了空气之中。

  静止,被打破了。

  时间,恢复了流动。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却让所有幸存的墨家村村民,都毕生难忘。

  那两百多名,前一刻还凶神恶煞,不可一世的溃兵,他们的身体,竟如同被风化的沙雕一般,从脚下开始,寸寸碎裂,化为了一捧捧最细微的,灰白色的尘埃!

  他们的脸上,甚至还保持着生前最后的表情。

  贪婪,疯狂,不可置信。

  然后,随着一阵微风吹过。

  这两百多条,曾在这片土地上肆虐的生命,便彻底地,从这个世界上,被抹去了。

  连一丝血迹,都未曾留下。

  整个墨家村,陷入了一片死一般的寂静。

  只有那淅淅沥沥的雨声,还在不知疲倦地,冲刷着地面上那新添的血污。

  我提着那柄普通的铁剑,一步一步,自村口,缓缓走来。

  雨水,落到我的身前三尺,便会自动地向两侧滑开,无法沾湿我的一片衣角。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我这个,如同神魔般降临的年轻人身上。那眼神之中,充满了敬畏、恐惧,与……一丝希望。

  我没有理会任何人。

  我走到了那位,还保持着冲锋姿态,却已是油尽灯枯,摇摇欲坠的老族长面前。

  他看着我,那张沾满了血污的脸上,所有的表情都已褪去,只剩下一种,大悲大喜之后的茫然。

  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一口鲜血,却不受控制地,从他的口中,喷涌而出。

  他那高大的身躯,再也支撑不住,向后缓缓地倒了下去。

  我伸出手,轻轻地将他扶住。

  一股精纯的,充满了生机的灵力,从我的掌心,渡入他的体内,为他吊住了那最后一丝即将消散的生机。

  “书……书……”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抓住了我的衣袖,那双即将失去焦距的眼睛,死死地,望着他身后那扇,沾染了无数血迹的,祠堂大门。

  “书在……人在……”

  他的声音,断断续续,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坚定。

  祠堂的门,被缓缓地推开了。

  几个幸存的妇人,抱着几卷,同样被鲜血染红了封皮的古籍,颤抖着,走了出来。

  她们没有哭。

  她们只是用一种,近乎于朝圣般的眼神,看着那位即将逝去的老人。

  墨仪看着那些书,看着那些人。

  他那张本已灰败的脸上,竟露出了一丝无比欣慰的,满足的微笑。

  他缓缓地,转过头,看着我,这个陌生的,却又拯救了他们全族的年轻人。

  他那只抓着我衣袖的手,松开了。

  他用尽最后的力气,对着我,这个他眼中的“仙人”,缓缓地做出了一个揖。

  “愿……先生……”

  “替我……守住……先祖之言……”

  说完,他的头,便无力地垂了下去。

  气息,断绝。

  我静静地抱着这位,用生命践行了“知行合一”的老人,许久,许久。

  我的胸口,仿佛被一块无形的巨石,死死地压住。

  我低下头,看着自己那双,本该是不染尘埃的手。

  那手上,沾染了这位老者,尚有余温的鲜血。

  也沾染了,那份沉甸甸的临终托付。

  在这一刻,我那颗总是习惯于用“理”去俯瞰世界的道心,被狠狠地击碎了。

  一种全新的,更加厚重,也更加滚烫的东西,顽强地生长了出来。

  我终于,彻彻底底地明白了。

  护书,亦是护人。

  这火种,从来都不只是那些冰冷的,白纸黑字。

  而是承载着它的,那一颗颗,滚烫的,甘愿为之流尽最后一滴血的……

  人心。

  我小心翼翼地,将老人的遗体,平放在地。

  我走到那些,幸存的族人面前。

  我从一位妇人的手中,接过了一本,那书页已被鲜血浸透,变得粘连而沉重的《礼记》。

  我没有施展任何术法去清洁它。

  我只是将它,郑重地收入了我的怀中。

  然后,我对着眼前这些,衣衫褴褛,神情悲怆,却依旧死死地抱着先祖遗训的墨家村人。

  对着这位躺在地上,尸骨未寒,却风骨永存的老人。

  深深鞠了一躬。

  自此之后,我芥子空间内的那片文明星空。

  便不再只有,智慧的清冷光辉。

  更多了一抹,永不褪色的……

  血色。

  喜欢红尘修行:证道之路
  http://www.bixia5.cc/book/14115/21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