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1190集:队伍发展态势良好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190集:队伍发展态势良好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B线主控岗报名截止时间延长的消息刚在广播里响过,小林就抱着平板冲进控制台,手指在屏幕上划了两下,抬头说:“又多了三个报名的,现在九个人了。”

  刘好仃正低头整理日志本,听见这话也没抬头,只“嗯”了一声,笔尖继续往前推。他把“揭榜报名人数:6→9”写进第三栏,旁边还记着一行小字:“夜班加成名额开放四天,累计报名23人次,实际排班满额三次。”

  这数字比三个月前强太多了。那时候排个夜班像求人,现在倒好,有人抢着上。

  “问卷发下去了。”小林把一叠纸递过来,“按你说的,两问一勾选,没整那些‘满意度五分制’的花活儿。”

  刘好仃翻了翻,纸张边缘有点毛糙,是车间打印机老毛病。每张背面都留了行空,写着“有话就写,不写也行”。他点点头:“行,让他们写真话,别整成任务。”

  第二天晨会,阿珍拎着个文件夹进来,脸上带着点笑意:“带教计划交上来七份,比上个月翻了一倍。还有两个新人主动找我问银圈评审标准。”

  “老李那边呢?”刘好仃问。

  “昨天带徒弟演练报警处理,一口气练了三套流程。他说,现在徒弟都抢着学,不教都不行。”

  刘好仃笑了下,没说话,但心里那根弦松了半寸。

  他知道,人动起来,事儿才算真有了苗头。

  三天后,调查结果拢了上来。小林做了个简表,数据清清楚楚:82%的人勾了“有奔头”,76%说“愿意带新人”,最让他意外的是,连B线那几个常年闷头干活的老工人,也在匿名栏写了话。

  “以前干多干少一个样,现在至少看得见路。”

  “揭榜那小子真上去了,说明不是画饼。”

  “积分能换调休,还能冲银圈,谁不想攒点?”

  当然也有刺头。

  “银圈贴银边,搞得像贴膏药,谁稀罕。”

  “班长还是老样子,换汤不换药。”

  “揭榜是挺好,可原岗位的人心里不痛快,交接拖拖拉拉。”

  刘好仃把这几条念完,屋里安静了几秒。

  老李坐在角落,手里捏着笔,忽然开口:“有人不痛快,正常。以前谁动他的位子,他也一样。”

  阿珍接道:“关键是现在有人愿意动,说明觉得动了有用。”

  小林看着数据:“故障响应速度提升了23%,B线连续五天零重大失误。这不是谁嘴上说的好,是实打实干出来的。”

  刘好仃把纸翻过去,盯着最上面那行趋势图看了会儿,说:“咱们不吹牛,也不贬低。三件事摆在这儿:夜班有人抢着上,主控岗有人争着揭榜,带教有人主动报计划。这三条,三个月前有吗?”

  没人说话,但答案都在心里。

  他合上本子:“问题确实有,可问题是‘动得太快’带来的,不是‘不动’带来的。不动是死水,动才有浪花,浪打在脸上,有人觉得爽,有人觉得呛。但总比干站着强。”

  老李点点头:“我那徒弟前天跟我说,他想报名下一轮揭榜。”

  “他才上岗两个月。”阿珍有点惊讶。

  “他说,‘刘师傅说了,路不是画的,是走出来的’。”老李学着刘好仃的语气,把大伙儿都逗笑了。

  刘好仃摆摆手:“我没说那么文,我只说‘人动起来了,路就不是画的’。”

  小林趁机问:“那要不要在公告栏贴个‘发展态势通报’?让大家都知道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别整那套。”刘好仃摇头,“通报写得再好,不如让他们自己看见。”

  他让小林把三张图打出来:一张是夜班报名趋势线,从平趴趴一路往上翘;一张是揭榜人数柱状图,从一根孤零零的柱子变成一排小树林;最后一张是带教计划提交热力图,以前灰扑扑一片,现在红点星星点点冒出来。

  图贴在公告栏最显眼的位置,底下没写一句话。

  可来来往往的人,脚步都会慢半拍。

  有人盯着看,有人凑近问:“这红点是啥?”

  “带教计划提交的班组。”

  “咱们组还没报?”

  “赶紧回去写一个,听说第二批银圈评审要开始了。”

  刘好仃路过时听见这些话,没停步,也没回头。他只在日志本上写了一行字:“措施落地见效,队伍开始自驱运转。”

  这话说得平,可他知道分量。

  以前是推着走,现在是自己迈步。推的时候费劲,走起来反而稳。

  周五下午,调度打来电话:“B线下周还想再加一个夜班加成名额,能批吗?”

  “批。”刘好仃说,“不够就再加,谁抢到算谁的。”

  挂了电话,他又让阿珍把最新一期的积分台账核对一遍,手写登记本已经用了半本,每一页都有两人签字,一笔不落。

  “系统还没改?”他问。

  “没消息。”阿珍说,“但咱们的台账大家都认,比系统还灵。”

  刘好仃点点头:“认就行。”

  傍晚收工前,他站在控制台前看了一会儿大屏。蓝圈数字稳稳停在“37”,红圈11人,黄圈里新进两人,绿圈储备岗多了四个名字。成长地图比三个月前密了不少,但最让他在意的,是那些名字背后的动作——有人带教,有人揭榜,有人攒分换休,有人悄悄递了调岗申请。

  他把日志本翻到最后一页,写:“队伍发展态势良好。不是因为数字涨了,是因为人开始为自己打算了。”

  写完合上本子,正准备走,小林从走廊那头小跑过来,手里挥着一张纸:“刘师傅!新一期带教计划交上来了,C线的!他们组长带头写的,说要冲银圈评审。”

  “哦?”刘好仃接过来看了一眼,名字挺熟,是之前在问卷里写“贴银边像贴膏药”的那个。

  他笑了:“挺好,骂完还报名,说明心里认这路。”

  小林也笑:“他还写了句话在背面。”

  刘好仃翻过来,纸上歪歪扭扭一行字:“路是走出来的,我试试。”

  他把纸折好,夹进日志本里,说:“那就让他走。”

  车间灯一排排熄下去,他拎着保温杯往外走,杯底磕在台阶上,发出轻轻一声响。

  杯壁干干净净,雾气没再上来。
  http://www.bixia5.cc/book/14167/119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