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胜利日的焰火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1945年8月15日的重庆,晨雾比往日更浓。于学忠站在军事参议院宿舍的窗前,手中茶盏突然一震——远处隐约传来排山倒海的声浪,像潮水般从朝天门码头向全城蔓延。

  \"李副官!\"他下意识去摸腰间配枪,却发现五年来从未佩戴过。老部下李振唐跌撞着冲进房门,灰白鬓角挂着汗珠:\"总座!日本...日本投降了!\"

  整栋小楼都在震颤。楼下传来文件柜倒塌的闷响,年轻参谋们踩着军靴奔过走廊。于学忠的指尖深深掐进窗棂,松木碎屑扎进指甲缝里,却感觉不到疼。八年零一个月又七天,这个数字在他心里默数过千百遍。

  \"备车。\"他抓起将官呢大衣,发现袖口磨损处露出了线头,\"去都邮街。\"

  吉普车在民生路就被狂欢的人群逼停。卖报童踩着黄包车顶挥舞号外,墨迹未干的《中央日报》标题足有拳头大。穿阴丹士林布旗袍的女学生抱着陌生人痛哭,茶馆伙计把铜壶敲得震天响。

  \"让开!这是于总司令的车!\"李振唐徒劳地推搡着人群。于学忠却已摘下军帽钻出车门,立刻被热浪裹挟。有老者认出他的浓眉方颌,颤巍巍要下跪:\"将军啊,咱们能回奉天了...\"

  忽然整条街安静了。防空警报竟在正午拉响,人们条件反射地抱头蹲下。于学忠仰头看见美国p-51战机低空掠过,机翼洒下漫天传单。有人捡起念道:\"日本天皇已宣布无条件投降...\"话音未落,整座山城爆发出更剧烈的欢呼。

  回到办公室,于学忠发现桌上电报积了七封。最上面那封火漆印是青天白日徽章压着剑穗——军政部急电。他用裁纸刀挑开时,刀尖在拇指划出血痕。

  \"着即召开山东战区受降会议...\"电文突然变得模糊。他想起三年前离开沂蒙山区时,亲手埋下的三千七百具将士骸骨。其中有个叫王铁柱的机枪手,牺牲前把妻儿照片塞进他口袋。

  \"总座,陈军医求见。\"李振唐轻声提醒。当年在鲁南战场救过数百伤员的陈思齐现在开了私人诊所,白大褂上别着红十字袖章:\"于长官,您该换药了。\"撩起衬衫下摆,肋间的弹创仍在渗脓——这是去年鬼子扫荡时留下的\"纪念\"。

  黄昏时分,于学忠独自来到临江门附近的小照相馆。暗红色门帘后,穿长衫的老板转动暗钮,书架后露出狭窄密室。早有人等在里面,呢帽压得很低。

  \"东北老家来信了。\"来人递过泛黄的《水浒传》,书页夹层藏着密写情报。于学忠就着酒精灯烘烤,字迹显现:\"伪满军第七旅拟起义,盼旧主接应。\"

  他突然剧烈咳嗽,酒精灯焰舌舔到指尖。来人急忙拍打他后背:\"您肺里的硝烟伤...\"

  \"不碍事。\"于学忠把书页焚毁,青烟中浮现1931年北大营的火光。那时他还是佩戴中正章的东北军师长,如今袖口却只有军事参议院的文职袖标。

  入夜后的渝中半岛如同白昼。于学忠婉拒了国府酒会,独自登上枇杷山。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美国军舰打出探照灯组成的V字。对岸海棠溪码头,民生公司的轮船正在装货——或许明天就会载着第一批复员官兵东下。

  山下突然升起焰火,金色火雨照亮他眼角的皱纹。1943年春节,鲁苏战区被日军合围时,士兵们用信号弹冒充烟花壮胆。此刻真正的庆典中,他却摸出贴身珍藏的怀表——表盖内侧是泛黄的沈阳城地图。

  \"总座!\"李振唐气喘吁吁爬上山坡,\"刚接到消息,九十一军和八路军在泰安...\"话音被新一轮焰火淹没。于学忠摆摆手,指了指北方星空下隐约的山影。那里有座无名烈士碑,是他离开山东前亲手立的,碑文只有八个字:\"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子夜回到宿舍,于学忠发现门缝塞着匿名信。信纸带着廉价花露水味,字迹却力透纸背:\"伪满溥仪已被苏军俘获,东北三千万同胞翘首以盼王师。\"

  他取出珍藏的奉天土壤——这是1935年秘密潜回辽宁时带的。玻璃瓶倒映着窗外忽明忽暗的焰火,恍惚看见少年时的自己站在辽河畔练枪,冻裂的虎口把枪柄染得通红。

  \"叮\"的一声,瓶口勋章滑落。那是五年前国民政府补授的青天白日勋章,绶带早已褪色。于学忠突然抓起案头毛笔,在作战地图背面重重写下:\"敢有携贰者,军法从事!\"墨汁晕开如黑血,恰似当年在临沂城头立下的军令状。
  http://www.bixia5.cc/book/14303/30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