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7章 分享玛法经历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虞媚儿的手还没松开他的手腕,吴一处就听见自己肚子里“咕”地响了一声。

  她笑出声,指尖轻轻掐了他一下:“刚说要过成副本通关的日子,下一秒就要饿死在回家路上?”

  “这叫战术性撤退。”他理直气壮,“火锅前的能量储备必须充足。”

  那天晚上,两人坐在久违的烟火气里,红油翻滚,毛肚脆爽,蒜泥碟子端上来时,虞媚儿忽然抬头看他:“你讲玛法的事,比电视剧还精彩。”

  吴一处正夹起一片黄喉,筷子顿了顿。

  她没再多说,只是笑着往他碗里多放了两片牛肉。可那句话却像一颗火种,在他脑子里闷燃了一整夜。

  第二天清晨六点,他准时睁眼,没赖床,也没刷短视频打发时间。翻身下床后,第一件事是打开电脑,新建一个文档,标题打了五个字:**我在玛法那些年**。

  他没写“穿越”,也没提“系统”和“空间”。他知道,现实世界的人见不得这种词,一出来就被当成疯子。

  他只写:“十五年前,我参加了一场封闭式游戏内测。没人知道那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但我记得每一个队友的名字,每一场拼到最后一口气的战斗。”

  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他从新手村说起——如何靠捡骨头卖钱换第一把铁剑,如何在半兽人营地被围殴到只剩一丝血皮,又被李铁柱扛着跑出重围。他写赵天霸第一次带人堵门收保护费,写虞媚儿在攻城战前夜默默给全团泡药水,写沙巴克城头那一声“兄弟们,冲!”喊得整个服务器都在抖。

  写到动情处,他自己都笑了。

  七千字,一口气写完。他通了个宵,眼睛有点干,但脑子异常清醒。

  上午九点,他把文章发到了一个老玩家聚集的游戏论坛,Id取了个简单的名字:”玛法老兵吴“。

  发完他就去上班了。

  中午吃饭时打开手机,后台提示炸了。

  “回复数:217”

  他点进去一看,首页全是评论。

  有人骂:“编故事博眼球吧?热血传奇还能玩出花来?”

  有人阴阳怪气:“失踪十五年回来写回忆录?是不是还要出书《我的前半生》?”

  吴一处嚼着饭,一条条往下看,没删帖,也没回击。

  直到看到一条热评:“你说的尸魔洞白野猪掉裁决,蹲三天三夜?我信。因为我也干过这事,为了给我妹凑手术费,整整守了七十多个小时。”

  他停下筷子,盯着那条评论看了很久。

  然后,在所有谩骂和质疑中,他镇定回复了一句:

  “你说得对,很多情节确实像游戏任务。但你知道吗?我在尸魔洞蹲了三天三夜,不是为了装备,是为了攒钱给队友买药。那种信任和坚持,你在现实里试过吗?”

  话发出去三分钟,底下突然安静了。

  紧接着,一条新回复跳出来:“我懂这种感觉。当年公会解散那天,我们七个老成员在安全区站了一整夜,谁都没说话。”

  又一条:“昨天看完你的文,我翻出了十年前的账号,登录上去,角色还在新手村站着,名字叫‘等你回来’。”

  吴一处看着这些字,忽然觉得胸口有点发烫。

  当天下午,文章被顶上了论坛首页,阅读量突破五十万。

  有自媒体号开始搬运,标题越改越离谱:《男子深陷虚拟世界十五年,归来觉醒超强思维》《神秘内测项目曝光,参与者集体失联》。

  他皱了眉。

  晚上回到家,虞媚儿正靠在沙发上刷手机,抬头看他:“你火了。”

  “火了?”他脱下外套挂好。

  “我同事都在聊你那个帖子,说写得跟真的一样。”她把手机递过来,“还有人建了个群,叫‘玛法回忆录’,拉了快一千人了。”

  吴一处接过手机,群里消息刷得飞快。

  有人发截图:“大佬写的东平村屠夫家的狗,真的会咬人!我当年被追着跑了三条街!”

  有人问:“你说的‘火焰刀切西瓜’梗,是不是指法师清怪效率太高,连瓜摊都不放过?”

  他忍不住笑出声。

  第二天,他正式申请了平台专栏认证,把系列文章命名为《我在玛法那些年》,并附上一句声明:

  “欢迎讨论,拒绝搬运。这些故事不只是我的过去,也是我们这一代人关于热血、失败与重来的共同记忆。”

  第三篇更新那天,他讲的是第一次攻沙。

  “那天服务器卡得厉害,进不去的人在外面干着急。我们在城门口守了八个小时,敌方行会用尽一切手段偷袭。最后一次冲锋前,我站在台阶上回头看了一眼——一百二十七个人,装备参差不齐,有人穿布衣,有人拿木剑,但所有人眼神都一样。”

  “我说,要么死在这儿,要么拿下它。”

  “他们吼着我的名字,冲了进去。”

  文章末尾,他加了一句:“如果你也曾为某个目标拼尽全力,哪怕全世界都说不可能——那你早就来过玛法。”

  发布不到两小时,评论区破千。

  有人留言:“我是个程序员,昨晚熬到三点看完全部更新。今早辞职了,想去试试自己一直想做的独立游戏。”

  有人私信他:“我是美术生,从小临摹传奇地图。我能给你画插图吗?不要钱,就想还原那个世界。”

  他还真回了:“行,但得按真实比例画,别美化太多。玛法本来就不漂亮,可它真实。”

  一周后,他的专栏订阅破十万。

  团队也慢慢成型:一个做音效的前网吧管理员负责配背景音乐,一个做运营的宝妈负责社群管理,还有一个大学老师主动联系,想把他的经历整理成“数字原住民文化研究案例”。

  最让他意外的是,某天早上打开邮箱,收到一封来自偏远山区小学老师的信:

  “我班上有十几个孩子沉迷游戏,家长头疼得不行。我把你的文章打印出来念给他们听。有个孩子听完哭了,说他从来没想过,原来打游戏也能这么认真。”

  吴一处坐在书桌前,读完这封信,沉默了很久。

  窗外天色渐暗,城市灯火次第亮起。

  他打开文档,准备写第七篇。

  标题他已经想好了:《我不是英雄,我只是不想认输》。

  刚敲下第一段,手机震动。

  是那个主动要画插图的美术生发来的预览图。

  画面是沙巴克城破晓时分,城墙残破,硝烟未散,一群玩家站在城楼顶端,有人举剑,有人拥抱,有人仰头大笑。

  角落里,一行小字写着:“这里没有神,只有不肯倒下的人。”

  他盯着那幅图看了很久,嘴角一点点扬起来。

  正要回复,电脑右下角弹出一条群消息:

  “大佬!我们做了个小程序,能把你的故事生成专属冒险日志,选角色、挑阵营、配剧情,像真的一样!要不要试试?”
  http://www.bixia5.cc/book/14333/124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