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医疗普及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南京城的朱雀大街东段,一座挂着 “惠民药局” 匾额的新屋前挤满了求医的百姓。门楣上的木匾用灵脉朱砂书写,阳光照过时泛着淡红光晕,与药局飘出的艾草、当归香气交织成温暖的气息。林霜身着素色医袍站在柜台后,玄铁护腕已换成刻着 “悬壶” 二字的银镯,指尖轻触患者脉搏时,镯身符文会微微发亮,辅助诊断病情。“光靠草药不够,需借灵脉之力调和气血。” 林霜递给老妇一包草药,纸包上印着简易的 “温经符”,“煎药时将这符贴在砂锅上,药效可增三成。” 她身后的药架按灵脉属性分类,上层的草药用红绳系着,标注 “热性”;下层用蓝绳,标 “寒性”,中间层的灵脉草药则缠着金银双色绳,需配合符文使用才能发挥最大功效。
周益的算筹在药局后院流转绿光,竹片轻点药材清单:“算筹统计,南京城每月有三千百姓受风寒、外伤之苦,普通药铺价格高昂,惠民药局需做到药材成本价销售,差额由国库补贴。” 他指向墙上的分布图,“三个月内先在各州府设五十家药局,灵脉理疗仪器优先配给偏远地区,算筹预测可降低民间死亡率一成。”
虎娃抱着修灵笔趴在理疗床旁,笔尖红光在患者的扭伤处画圈,银线红光渗入肌肤,原本肿胀的脚踝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退。“笔说他骨头在哭,给它画个‘止痛符’就好啦!” 少年咯咯直笑,又在药碾子上画 “增效符”,碾出的药粉竟泛着淡金光晕,老药师惊叹:“这符能让药材药性更纯,以往需三副药治好的病,现在两副就够!”
编纂《惠民方》的工作在药局二楼进行。林霜带着医师们整理验方,将传统草药方与灵脉理疗结合,每页都配着虎娃画的插图:针灸穴位旁标着灵脉走向,草药图谱上画着对应的符文,连熬药火候都用红光、绿光标注强弱。“这页治咳嗽的方子,加了‘润肺符’的灵脉生姜效果更好。” 林霜指着插图,虎娃的修灵笔在符旁画了个小肺叶,红光流转,直观易懂。
推广初期遇到不少质疑。有老郎中捧着《本草纲目》上门:“草药哪能和妖术混用?” 林霜当场请他观摩灵脉理疗:一位患风湿的老汉经红光符推拿后,多年的关节疼痛竟减轻大半,喝下贴符的汤药后,甚至能直起腰走路。老郎中亲自查验药材,发现灵脉处理过的艾草燃烧时烟柱笔直,药性确实更纯,当即叹服:“此法当广传天下。”
灵脉理疗仪器的研发由南宫云负责。她设计的 “温脉仪” 形似铜盆,盆底嵌着龙脊碎片,注入热水后会产生灵脉蒸汽,对风寒、关节病疗效显着;“清毒针” 则用细如发丝的灵脉银线制成,刺入患处可引出淤毒,配合草药使用事半功倍。这些仪器都刻着简易操作符,药局的学徒经三日培训就能熟练使用,偏远地区的药局也能轻松推广。
惠民药局的口碑很快传开。张大妈的孙子患惊风,普通药铺束手无策,抱着试试的心态来药局,林霜用灵脉银针配合 “安神符” 汤药,三日后孩子便恢复活泼;城外的农夫被蛇咬伤,药局的 “解毒符” 与抗蛇毒草药联用,保住了他的性命。百姓们自发在药局门前挂起 “救命之恩” 的牌匾,排队求医的队伍从早排到晚,药香与符纸的气息弥漫整条街巷。
李火旺亲临药局视察时,正赶上林霜给孤儿诊病。他看着虎娃用修灵笔给孩子画 “开胃符”,符光闪过,原本厌食的孩童竟主动拿起药粥喝起来。狼头护腕的红光与药局的灵脉光带共鸣:“医者仁心,加上灵脉之术,才能真正做到惠民。” 他翻看《惠民方》样稿,见上面的验方标注着 “成本三文”“疗程五日”,满意颔首:“让百姓看得起病、治得好病,才是善政。”
《惠民方》印刷成书后,免费发放给各地药局与学堂。百姓们争相传阅,用拓印的符文贴在药罐上,按图索骥抓药治病。南洋来的使节带回译本,发现书中治热带病的方子加灵脉符后效果更佳,特意派医师来学习,惠民药局的灵脉疗法渐渐传到海外。
史官在简牍上记录这一善政:“启元六年夏,林霜设惠民药局,推草药与灵脉理疗结合之法,编《惠民方》广传天下。百姓疾苦得解,民间病亡率大降,史载:‘药香满街巷,灵符护生民,新朝医兴,天下安康焉。’” 竹简旁画着惠民药局与《惠民方》的合璧图,红光与药草的绿意交织成守护生命的画卷。
寒冬来临时,惠民药局的 “暖冬义诊” 挤满了人。灵脉温脉仪前白雾袅袅,医师们忙着给老人推拿,虎娃的修灵笔在孩子们的冻疮上画 “暖符”,林霜则带着学徒熬制防瘟汤药,药香顺着朱雀大街飘远。周益的算筹算出医疗普及的成效:“民间患病就医率提升五成,灵脉疗法让药材消耗量减少三成,这才是最实在的惠民。”
药局的灯光彻夜明亮,照亮着求医百姓的希望。当《惠民方》的红光符在千万户人家的药罐上亮起,新朝的仁政便如这灵脉光带,悄无声息地滋养着每个生命,让安康的种子在大地生根发芽。
http://www.bixia5.cc/book/14394/52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