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农业革新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南京城外的万亩良田在春风中泛着淡金光晕,田垄间嵌着的龙脊砂碎石如星子般闪烁,每道田埂都刻着细密的 “沃土符”—— 这是周益亲自主持的灵脉试验田,三个月前还是片因连年战乱而板结的盐碱地,如今却在灵脉之力的滋养下,长出了绿油油的稻苗,叶片上流动的光纹让老农们啧啧称奇。“普通盐碱地亩产不过百斤,算筹预测经灵脉改良后可达两百斤。” 周益的算筹在田埂上空流转绿光,竹片轻点土壤样本,“关键在三步:先撒龙脊砂中和盐碱,再埋镇脉石激活地力,最后用‘滋养符’锁住灵脉能量。” 他指向田边的灵脉检测仪,屏幕显示土壤活性比改良前提升八成,氮磷钾含量在符文作用下持续均衡释放。
虎娃抱着修灵笔蹲在试验田中央,笔尖红光顺着田垄画出巨大的 “丰谷符”:“让稻谷喝饱灵脉水!” 银线红光渗入泥土,原本泛白的盐碱地竟泛起温润的金黄,稻苗根系在灵脉显微镜下清晰可见,须根比普通田地里的密三倍,正贪婪地吸收着土壤中的能量。“笔说泥土在笑呢,它们喜欢龙脊砂的味道。” 少年咯咯直笑,又在灌溉水渠画 “润田符”,渠水立刻泛起淡蓝光晕,流过之处稻苗纷纷舒展叶片。
改良初期并非一帆风顺。保守派老农拄着锄头在田边观望,看着工匠们往地里撒龙脊砂,摇头叹道:“石头能当肥料?这是瞎折腾!” 当灵脉犁铧带着 “反哺符” 深耕土地,犁过的田垄冒出丝丝白汽,老农们更认定是 “伤地的邪术”。直到首次追肥后,试验田的稻苗比普通田高出半尺,叶片浓绿得发亮,他们才悄悄凑近田边,用手指捻起泛金的泥土,触感温润如膏脂。
南宫云的观测仪每周监测土壤变化,屏幕记录着灵脉能量的流转轨迹:“龙脊砂释放的能量与土壤中的微生物形成共生,符文凭空增加了养分转化效率。” 她对比普通田与试验田的灵脉波形,前者平缓微弱,后者则如脉搏般有力跳动,“这就是‘沃土符’的妙用,能让每份能量都精准流向作物根系,无一丝浪费。”
夏末的试验田已如金色海洋。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秸秆,每粒稻谷都泛着灵脉光泽,饱满得仿佛要胀开外壳。周益组织农户现场测产,算筹绿光扫描过收割的稻堆,立刻得出数据:“亩产四百二十斤!是普通田的两倍还多!” 老农们围上来细数稻粒,发现每穗稻谷比往常多结二十余粒,米粒晶莹剔透,煮出的米饭竟带着淡淡的灵脉甜香。
“这是神田啊!” 张老汉捧着新米老泪纵横,他家的盐碱地世代歉收,今年按周益的方法改良半亩地,收成比往年全家口粮还多。消息传开后,南京周边的农户蜂拥而至,试验田埂被踩出小径,百姓们争相索要龙脊砂样本和符文拓片,连孩童都学着虎娃的样子,用树枝在自家田里画 “丰谷符”。
周益趁机推广改良技术,在各州府设 “灵脉农馆”,派工匠指导农户:龙脊砂按每亩十斤的比例撒播,镇脉石埋在田垄四角,“沃土符” 可到农馆免费领取拓片。他的算筹规划出推广路线图,竹片绿光标注着盐碱地、贫瘠地的分布:“优先改良易受灾地区,三年内在全国推广灵脉农法,算筹预测粮食总产量可翻一番。”
灵脉农法的配套工具同步普及。改良后的灵脉水车可引带能量的河水灌溉,嵌着 “催长符” 的秧苗成活率达九成,连农家肥都经灵脉处理后肥力倍增。苏州农户王二用灵脉法种的水稻成熟时,田埂自动长出固氮灵脉草,不用施肥也能保持地力,他逢人便夸:“周先生的法子神了,种地不费力还高产!”
秋收时节,李火旺亲临试验田,狼头护腕的红光扫过金黄的稻穗,与土壤灵脉产生共鸣。他抓起一把新米,米粒在掌心滚动发光:“民以食为天,这灵脉农法才是真正的王道。” 周益呈上全国推广进度:“已有二十州府试种成功,明年春耕可扩至五十州,粮仓储备预计三年内能支撑全国赈灾。”
“神田” 的美名越传越远,各地农户自发在田边立碑,刻着 “灵脉润土,周益兴农”。孩童们唱着新编的歌谣:“龙脊砂,沃土符,撒到田里长出金稻谷。” 灵脉农馆前每日挤满求学的农户,虎娃画的符文拓片供不应求,连南洋来的使节都求购灵脉稻种,想带回本国试种。
史官在简牍上记录这一盛景:“启元六年春,周益推灵脉改良土壤之法,试验田亩产翻倍,百姓称之为‘神田’。此法渐推广至全国,粮仓渐丰,史载:‘灵脉入地,瘠土生金,新朝农兴,天下足食焉。’” 竹简旁画着泛金光的稻田与算筹的合璧图,绿光与稻穗的金黄交织成丰收的画卷。
冬雪覆盖田野时,农户们正按灵脉农法给土地 “冬养”,撒下的龙脊砂在雪下积蓄能量,等待来年春耕。周益站在试验田边,算筹算出明春的种植规划,竹片绿光与土壤深处的灵脉光带相连,仿佛能看到来年万亩 “神田” 再次丰收的景象 —— 这用科技与自然共生浇灌出的希望,正沿着田垄蔓延,滋养着新朝的每一寸土地。
http://www.bixia5.cc/book/14394/52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