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 >第362章 因为美女,所以才会双标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362章 因为美女,所以才会双标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我的刀呢?”

  “我的斧头呢?”

  “……”

  有了系统空间之后,王通一高兴,就将徐晃给玩懵了。

  徐晃进入府衙时,明明记得是将斧头和佩刀放在大门外左边的兵器架上的,可是出来时,却发现不见了。

  “何人拿走了我的刀?”

  “何人拿走了我的斧子?”

  徐晃东张西望,急得团团转。

  “找什么呢?”

  王通从后面走来,指了指兵器架:“不就在那儿吗?

  徐晃回头一看,斧头和佩刀果然就在兵器架上。弄得徐晃一头雾水。

  “刚才……明明不在的……”

  “一定是晚上与美女们操劳太甚,搞到头昏眼花了。”

  王通拍了拍徐晃的肩膀。

  抬脚向后院的书房走去。

  ……

  书房内,田丰、沮授、郭嘉、贾诩、王凌等人,都已经在书房里等着了。

  见了王通之后,田丰首先对王通进言道:“晋阳离中原偏远,属下建议主公将治所迁来冀州。”

  这个问题,王通也早就考虑过了。

  王通现在的目标,不再是北方的胡人,而是平定天下。晋阳位于并州太原,于大汉十三州来说,属于北端疆域,而非中心地带。

  如图所示:

  ……

  (附录图片:晋阳和邺城位置地图。)

  ……

  在这个古代,最适合用来做都城的,还是长安和雒阳。不过,现在长安和雒阳都还在曹操手中,那么,先将治所迁到冀州便是当前最好的选择。

  遂问道:“若将治所迁来冀州,当以何处为宜。”

  田丰道:“邯郸可也。”

  “不妥。”

  持反对意见的是沮授:“我看,依旧定在邺城。”

  王通有些诧异,因为之前自己攻打邺城,就是想要在漳河上游三十里处开挖河道,引漳河之水以灌邺城。而现在,河道已经基本挖完,沮授却依旧坚持将治所放在邺城。

  看来,沮授肯定是有其它特殊的考虑。

  便开口说道:“公与如此坚持,必有原因。”

  “是的。”

  沮授说道:“下官最近几天,去仔细考查了一下。发现我们所挖的河道,稍稍修改一下路线,便可将河水引向邺城之北的低洼之处,再从低洼之处流回漳河。

  不仅如此,还可以在河道沿途开挖十二条水渠,引河道之水用于灌溉农田。

  如此一来,河道之水不仅对邺城构不成威胁,反而可以灌溉邺城北边的数千亩田地。”

  “不错不错。”

  王通大笑道:“不愧是本将亲自挑选的冀州刺史,这才上任,便为冀州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

  公与心系百姓,处处为百姓着想,堪为众官楷模。吾有公与治理冀州,何愁冀州不兴!”

  略一停顿,又道:“可传令幽州刺史张既,并州刺史步骘,让他们各送三万胡人奴隶来邺城,交给公与,专门用来修筑冀州各地的水渠和道路。”

  “主公英明!”

  沮授对王通深施一礼道:“有主公如此英主,实乃冀州百姓之富。”

  稍一犹豫,又道:“不过,下官还有几个请求。”

  “但说无妨。”

  “属下听说并州和幽州的马匹和耕牛甚多,能否抽调一些送来冀州,分给百姓用于耕地?”

  “何须抽调,直接让人带信给骞曼、步度根、弥加,让他们每人送五千匹马,一千头牛,用于冀州耕地。”

  “属下亦想如幽州和并州一样,在冀州效法管仲之策,多建一些……胡女风情街。”

  “这有何难,现在并州、幽州胡女太多,风情街上严重内卷……竞争激烈。派人通知步骘和张既,抽调一些过来便是。”

  “属下还想如并州和幽州一样,给百姓普及铁制农具。现在冀州百姓的农具,铁制农具较少,很多百姓都还是使用石制和木质农具……”

  “这有何难,楼烦尖山冶铁厂,采用高炉炼铁,效率极高,当前储备的铁锭也不少。想要多少铁锭你写个公文,由本将盖印签字,派人去拉来便是。

  本将回头再跟现任并州刺史步骘说一声,让他再多派一些胡人去挖矿,多建几座冶铁高炉即可。”

  “属下还想……”

  “行了行了。”

  王通有些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只要你提的要求,本将一概应允。你不必解释,不必细说。

  写个条子,列个清单,本将信得过你,这一次,本将就闭着眼睛签字。”

  “多谢主公!”

  沮授见王通如此信任自己,再次深施一礼,声音有些哽咽道:

  “主公对沮某的恩情,沮某就算将来老到牙齿全都掉光了,也不会忘记。请主公放心,属下必尽心竭力,使冀州繁荣娼盛!”

  (备注:从此之后,又有了一个新成语……“闭眼签字”。)

  ……

  接下来,便是讨论军事上的问题。

  不出所料,沮授还是提出了“迟战”的建议。不过,却不是有多“迟”,而只是建议在两年之内,不要爆发大规模决战。

  按沮授所说,冀州历经袁绍与王通的战争、袁氏三子之间的内战、王通夺取冀州之战,前后长达三年之久。对民生伤害极其严重。许多百姓逃离家园,许多耕地抛荒无人耕种。

  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让百姓休养生息。而在这两年休养生息的时间里,也不是完全不能开战。小规模开战还是没有问题的,而那种十几万或几十万人马参与的大决战,则应尽量避免。

  对于沮授的这个建议,王通深表赞同。

  ……

  会议刚刚结束,又有亲兵来报:“赵云将军派人送来俘虏辛毗。”

  “带去府衙大堂吧!”王通说道。

  说罢,王通也站起身来,向府衙大堂走去。

  ……

  没多久,王通就在大堂上见到了辛毗。

  此时的辛毗,蓬头垢面,精神委靡,早已没有了之前担任使者去见王通时的模样。

  王通看着辛毗。

  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数据包。

  过了片刻,才说道:“愿降否?”

  辛毗抬头看了王通一眼,没有说话。那样子昂首挺胸,状似不服。

  “也罢。”

  王通淡淡的说道:“看来,你是不愿了,那就……”

  “主公且慢!”

  正当王通想要收了这个数据包时,田丰站出来说道:“辛佐治为人刚亮公正,忠诚勤恳,还望主公饶其一命。”

  王通有些诧异,说道:“可我听说,在袁绍帐下时,你与辛毗曾有不少争执。”

  “主公容禀。”

  田丰道:“我彼时与辛毗的确曾有争执,但是,那些争执实因袁绍昏庸所致。用人之道,自当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王通点了点头。

  又看向辛毗道:“我杀你兄长辛评,你可有怨言?”

  辛毗道:“吾与辛评虽是兄弟,却政见不合。况且,兄长数次叛主害主,其结果,也是他咎由自取。”

  “就是说,你愿效忠于我。”

  “将军敢收,辛某便投。”

  “刚才为何如此桀骜?”

  “以为必死,故而昂然。”

  最终,王通还是饶了辛毗一命,让他在沮授的刺史府中担任冀州的治中从事一职。

  ……

  (附录图片:辛宪英。)

  (备注:辛毗的女儿,辛宪英生于191年,现在才8岁。)

  ……
  http://www.bixia5.cc/book/14506/35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