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2章 牧装探营
推荐阅读:
海岛,全民垂钓,我独获史诗天赋
有没有一种可能散人也能制霸全服
熊学派的阿斯塔特
尊敬的扫帚骑士大人
译电者
疯了吧!神话天赋你管他叫反派?
2025重生之我做上海商铺中介
蛇王恋爱脑:痴缠千世轮回妻
网游:开局抽奖隐藏职业
网游之重生开天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1052 章:牧装探营(至元四十六年秋巴图额尔敦率虎卫侦叛军汗帐)至元四十六年秋的杭爱山,凌晨的雾霭还未散尽,黄草谷外的牧场上,百名虎卫正围着一堆篝火,更换伪装行头 —— 他们脱下玄铁甲,换上洗得发白的破旧皮甲,甲片边缘磨出毛边,有的还故意撕裂小口,再用泥土涂抹,显得饱经风霜;腰间解下玄铁刀,换上牧民常用的锈迹弯刀,刀柄缠着磨损的麻绳;头上裹起灰褐色的羊毛头巾,只露出双眼,与草原牧民的装扮别无二致。
巴图额尔敦站在篝火旁,亲手给一名年轻虎卫调整头巾:“头巾要裹紧,别露出玄铁甲的痕迹;走路时要弯腰,像常年赶牧群的牧民那样,别挺直腰杆,容易被看出是士兵。” 他自己则披着一件打满补丁的羊毛披风,披风上还沾着几根羊毛,手里牵着一头瘦骨嶙峋的母羊,羊背上驮着一个破旧的皮袋,里面装着发霉的青稞与几块干硬的奶酪 —— 这些都是从之前俘虏的牧民那里缴获的,用来增加伪装的真实性。
虎卫百户合撒儿(熟悉草原习俗)正检查牧群:“咱们带的五十只羊,都是挑的老弱瘦羊,看起来像是赶了很久的路;十匹马也换成了草原常见的矮脚马,马蹄用麻布裹住,显得磨损严重,符合牧民长途放牧的样子。” 他还从皮袋里掏出几个羊粪蛋,撒在虎卫们的脚边:“牧民的帐篷周围总会有羊粪,咱们待会儿搭临时帐篷,也得撒些,别露破绽。”
巴图额尔敦从怀中掏出一张简易的 “叛军外围牧地图”,是之前探子绘制的,上面标注着 “叛军外围牧地分布”“巡逻路线”“水源地”:“咱们从西侧的红柳坡进入牧地,那里是叛军管控较松的区域,多是小部落的牧民;白天假装放牧,和当地牧民套话,打听汗帐的大致方向;晚上趁天黑,靠近主峰,摸清汗帐的准确位置。记住,只探不打,若被发现,就假装是迷路的牧民,别暴露身份。”
百名虎卫齐声领命,各自牵着羊、赶着马,分成十个小队,每队十人,跟着巴图额尔敦,朝着红柳坡的方向走去。晨雾中,他们的身影渐渐融入草原,马蹄踩在草地上,只发出轻微的 “沙沙” 声,若不细看,真以为是一群赶早放牧的牧民。
伪装筹备的关键是 “细节仿真”—— 从衣物磨损程度到牧民日常器物,从行为习惯到话术演练,每一项都按草原牧民的真实生活准备,巴图额尔敦与合撒儿反复检查,确保百名虎卫的伪装无懈可击,避免因细节疏漏被叛军察觉。
衣物准备由工部工匠负责 —— 工匠们将新皮甲用石头打磨,再用羊油浸泡,使其变得破旧柔软,与牧民穿了多年的皮甲无异;还在皮甲的肘部、膝盖处故意缝补补丁,补丁的布料用的是草原部落常见的粗麻布,颜色与皮甲相近,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是后补的。工匠总管帖木儿(熟悉部落服饰)道:“牧民的皮甲不会有完好的,常年骑马赶羊,磨损都在肘部和膝盖,咱们补的补丁也得在这些地方,位置不能错。” 巴图额尔敦检查一件皮甲,用手指摸过补丁:“针线要粗糙,像牧民自己缝的,别太整齐,整齐了反而不像。”
日常器物的准备则更细致 —— 每个虎卫都携带 “牧民四件物”:锈弯刀(用于防身和宰羊)、皮袋(装青稞和奶酪)、羊鞭(用羊毛编织,鞭梢系着红布条)、火石(用于生火)。皮袋里的青稞故意掺了些沙子,奶酪也选的是干硬的,像是放了很久;羊鞭的红布条洗得发白,鞭柄磨得光滑,显得用了多年。合撒儿演示如何用羊鞭赶羊:“牧民赶羊不用力,只轻轻甩鞭,发出‘噼啪’声,别像咱们平时挥刀那样用力,会露馅。”
行为习惯的演练在出发前进行了两个时辰 —— 虎卫们练习牧民的走路姿势,弯腰、脚步拖沓,偶尔还要弯腰捡起地上的干草,假装喂羊;练习搭临时帐篷,用的是牧民常用的简易毛毡帐,两人一组,半个时辰搭好,帐篷搭得歪斜,不像军营帐篷那样整齐;练习宰羊(用的是假羊),动作生疏,像偶尔宰羊的牧民,而非熟练的士兵。巴图额尔敦纠正一名虎卫的搭帐动作:“帐篷别搭太正,牧民搭帐只看风向,不看整齐,歪一点才真实。”
话术演练则针对可能遇到的盘问 —— 巴图额尔敦编了一套 “迷路牧民说辞”:“咱们是东边合丹部的,部落遭了风沙,牧群散了,一路找过来,想在这附近放牧,等找到其他部落再走。” 他让虎卫们反复背诵,还模拟叛军盘问的场景,一名虎卫扮演巡逻兵,问 “合丹部在东边,怎么跑到西边来了”,另一名虎卫回答 “风沙把路吹迷了,跟着羊群走,就到这儿了”,回答得自然,没有破绽。
所有筹备完毕后,巴图额尔敦让一名曾在蒙古故地当牧民的老虎卫(帖木格)检查:“帖木格叔,您看咱们像不像真牧民?有哪里不像的,您尽管说。” 帖木格绕着百名虎卫走了一圈,点头道:“衣物、器物、动作都像,就是说话别太利索,牧民说话慢,带点口音,你们再放慢语速,加几个部落常用的语气词,就更像了。” 巴图额尔敦立刻让虎卫们练习,语速放慢,偶尔加 “哎”“嘛” 等语气词,伪装愈发逼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百名虎卫的选拔有严格标准 —— 需熟悉草原习俗、会说部落语言、身形与牧民相近,还需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与应变能力,巴图额尔敦亲自挑选,确保每一名虎卫都能胜任侦察任务,不拖后腿。
选拔第一步是 “语言筛选”—— 巴图额尔敦让懂部落语言的合撒儿负责,逐一测试虎卫的语言能力:“说一句部落里常用的‘水草好不好’,再翻译一句‘我的羊丢了几只’。” 有的虎卫只会说几句简单的,被淘汰;有的虎卫能流利对话,还能说几种不同部落的方言,被选中。合撒儿道:“咱们要和不同部落的牧民套话,会多种方言更好,能减少怀疑。” 最终选出的虎卫,有三十人能流利说两种以上部落方言,七十人能说基础部落语。
第二步是 “身形与气质筛选”—— 虎卫多是高大健壮,而牧民因常年劳作,身形偏瘦,气质更质朴。巴图额尔敦让身形偏瘦的虎卫优先入选,还让他们在脸上涂抹泥土,显得黝黑粗糙,减少士兵的锐气。他对一名身形高大的虎卫道:“你虽高大,但气质太刚,像士兵,这次就别去了,下次有冲锋的任务再让你上。” 被淘汰的虎卫虽有些失落,却也明白侦察需隐蔽,不能因身形暴露。
第三步是 “观察力与应变能力测试”—— 巴图额尔敦设置模拟场景:“若遇到叛军盘问,说‘你们的羊看着不像合丹部的’,该怎么回答?” 一名虎卫回答:“风沙大,羊都瘦了,看着不像也正常,不信您看羊耳朵上的合丹部标记(之前准备的假标记)。” 回答得有条理,还能拿出证据,被选中;另一名虎卫回答 “就是合丹部的”,过于生硬,被淘汰。巴图额尔敦道:“侦察时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应变能力很重要,不能只会死记硬背说辞。”
选拔出百名虎卫后,巴图额尔敦进行分工 —— 十名 “牧主”(会多种方言、应变能力强),负责与牧民和叛军交流;四十名 “牧工”(熟悉放牧、会搭帐篷),负责赶羊、搭帐、生火,营造真实放牧场景;三十名 “侦察兵”(观察力敏锐、身手好),负责观察地形、记录布防、寻找汗帐;二十名 “警戒兵”(警惕性高、会骑马),负责外围警戒,发现异常及时通报。
分工明确后,巴图额尔敦带着百名虎卫进行了一次模拟侦察,从出发到搭帐,再到与 “模拟牧民” 交流,全程无破绽。合撒儿道:“这些虎卫都很优秀,分工也明确,定能完成侦察任务。” 巴图额尔敦点头:“选拔严格,分工明确,咱们才能顺利摸清汗帐位置。”
大军出发的时间选在凌晨寅时,此时叛军的巡逻兵换防,警惕性最低,且晨雾能掩护行踪,巴图额尔敦带着百名虎卫,沿着牧民常走的小路前进,避开叛军的主要巡逻路线,确保安全接近外围牧地。
寅时初,黄草谷口的晨雾最浓,能见度不足五丈。巴图额尔敦让十名警戒兵先走,探查前方路况,确认无叛军巡逻兵后,再让大部队跟进。警戒兵骑着矮脚马,速度缓慢,像牧民赶早牧,每走百丈便停下观察,确认安全后挥动羊鞭,发出 “安全信号”。巴图额尔敦带着大部队,跟着羊鞭的信号,一步步走出黄草谷。
小路两旁是枯黄的牧草,晨露打湿了皮甲,虎卫们却不敢擦拭,怕弄出动静。合撒儿牵着羊走在队伍中间,不时弯腰捡起地上的干草,假装喂羊,还低声提醒身边的虎卫:“脚步轻点,别惊到羊,羊叫会引来巡逻兵。” 一名虎卫的羊突然停下不走,他没有硬拉,而是像牧民那样,蹲下身子,摸了摸羊的头,轻声哄着,羊才继续前进,动作自然,看不出是伪装。
寅时中,队伍走到一处小溪边,按计划在此短暂歇息,给羊和马饮水。巴图额尔敦让警戒兵在小溪周围三里内巡逻,其余虎卫则散开,有的给羊饮水,有的整理皮袋,有的假装找干柴,营造出牧民歇息的场景。一名年轻虎卫想生火取暖,被合撒儿拦住:“晨雾大,生火会冒烟,容易被巡逻兵看到,忍忍,到了红柳坡再生火。” 年轻虎卫点点头,收起了火石。
寅时末,队伍接近红柳坡,前方突然传来马蹄声 —— 两名叛军巡逻兵正沿着小路走来,身上的皮甲在晨雾中隐约可见,手中的长矛斜挎在肩上,神色有些疲惫(刚换防)。巴图额尔敦立刻示意队伍停下,让牧工们假装赶羊,自己则带着两名 “牧主”,迎向巡逻兵,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
“两位大人,早啊!” 巴图额尔敦弯腰行礼,语气恭敬,“我们是合丹部的牧民,找丢了的牧群,迷路到这儿了,想问问红柳坡能放牧不?” 巡逻兵勒住马,打量着他们和身后的牧群,看到破旧的皮甲和瘦羊,眼中的警惕少了几分:“红柳坡能放,别靠近主峰方向,那里是大人的地盘,不让牧民去。” 巴图额尔敦连忙点头:“知道了,谢谢大人!我们就在红柳坡放,不往主峰去。” 巡逻兵没再多问,策马离去,巴图额尔敦看着他们走远,才松了口气,带着队伍继续向红柳坡前进。
巴图额尔敦收到指令后,立刻开始准备撤离 —— 让牧工们收拾帐篷,将羊和马赶到一起,伪装成 “找到牧群,要去其他地方放牧”;警戒兵提前探查撤离路线,确认无叛军巡逻兵;侦察兵则整理剩余的情报,确保没有遗漏。合撒儿道:“入夜后撤离,夜色能掩护咱们,不会被发现。” 巴图额尔敦点头:“撤离时按来时的路线,还是十小队,每队十人,间隔百丈,避免目标太大。”
入夜后,亥时初,巴图额尔敦带着九十五名虎卫,悄悄撤离红柳坡 —— 牧工们赶着羊和马,走在前面;警戒兵在两侧巡逻,确保安全;侦察兵和牧主们走在中间,保护情报;巴图额尔敦走在最后,检查是否有遗漏的物品,确保不会留下任何伪装的痕迹。撤离时没有生火,也没有发出太大的声响,只有马蹄和羊蹄踩在草地上的轻微声音。
途中遇到几股叛军巡逻兵,巴图额尔敦都让队伍假装是 “赶夜牧的牧民,要去东边找部落”,巡逻兵没有怀疑,都放他们过去。寅时中,队伍顺利返回黄草谷,此时那拉珠尔正带着将领们在中军帐等候,看到巴图额尔敦和百名虎卫平安归来,立刻迎上前:“辛苦你们了!情报很详细,咱们的进攻计划可以更有针对性了。”
巴图额尔敦躬身行礼,递上完整的侦察情报与汗帐草图:“将军,阿鲁台的汗帐在白石头坡下,周围有三层哨卡、五十名亲兵、两座投石机、一座箭楼,子时换防,换防时防御最松,可趁机偷袭。” 那拉珠尔接过草图,仔细查看,对将领们道:“有了这张图,咱们就能制定精准的进攻方案,先端了阿鲁台的汗帐,断他的指挥,再攻中军大营,定能一举平定叛乱!”
将领们围在草图旁,讨论进攻细节,有的说 “子时换防时派突击队偷袭汗帐”,有的说 “先摧毁投石机和箭楼,再攻亲兵”,有的说 “派一支轻骑绕到汗帐后方,断他的退路”。巴图额尔敦补充道:“汗帐的亲兵虽精锐,但人数少,换防时有空缺,突击队可从西侧偷袭,那里有一处岩石,能遮挡身影。” 那拉珠尔点头:“就按这个思路,三日后的晦夜,咱们先攻汗帐,再平叛军!”
百名虎卫站在中军帐外,听着帐内的讨论声,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 他们的侦察没有白费,为平叛之战提供了关键情报。巴图额尔敦看着帐内的灯光,心中满是期待:“三日后,定要亲手攻破阿鲁台的汗帐,为西北的安稳出一份力!” 黄草谷内,士兵们还在进行战前训练,虎蹲炮的演练声、短刀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一场决定西北命运的战斗,已箭在弦上。
喜欢巴图虎
http://www.bixia5.cc/book/14988/105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