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开始调试设备(一)
推荐阅读:
迷踪谍影
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
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
兵王穿越到南宋,华山论剑我称雄
穿越锦衣卫:我不想再用加特林了
征伐天下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叫你来平定天下,你却征服全世界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在这个车间的北侧有两个仓库,一个是材料库,一个是产品库。在工厂仓库的东侧,一座承载着环保重任的防渗透水泥池静静矗立,它不仅是车间环保体系的关键一环,更是整个厂区生态防护的重要屏障。
这座水泥池呈规整的长方形结构,整体采用高强度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池壁厚度达 30 厘米,内部铺设了三层高密度聚乙烯防渗膜,膜与膜之间通过热熔焊接技术紧密衔接,焊接缝经过高压检测,确保无任何渗漏隐患。
从容量设计来看,这座水泥池经过精准的水文计算与环保标准核算,总容积恰好能容纳 500 吨污水,完全满足车间日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暂存需求。
池体周边还设置了 1.2 米高的防护栏杆,栏杆表面涂刷了防腐防锈的灰色油漆,既保障了人员作业安全,又与工厂工业风的整体环境相协调。
池顶安装了可开启式玻璃钢盖板,盖板下方配备了除臭装置,能有效吸附污水挥发的异味,避免对周边空气造成污染,同时盖板的设计也方便后期工作人员定期对池体内部进行检查与维护。
而这只是整个厂子车间建设的一个缩影。回顾车间建设全程,从地基开挖到主体封顶,再到设备安装,每一个环节都严格遵循工业建设标准与安全生产规范。
车间主体采用钢结构框架设计,屋顶铺设了具有隔热保温功能的彩钢板,墙面则安装了双层中空玻璃,既保证了车间内部的采光效果,又能有效隔绝外界温度变化对生产环境的影响。
车间内部按照生产流程划分出原料区、加工区、成品区与辅助设备区,各区域之间通过宽敞的通道连接,通道地面铺设了防滑耐磨的环氧树脂地坪,地坪表面划分出清晰的标识线,引导人员与设备有序通行。
在设备安装阶段,来自各地的技术人员与施工团队紧密协作,大到数十吨重的生产主机,小到精密的仪表仪器,都经过精准的定位与调试。
每一台设备的基础都经过单独的承重计算,采用预埋螺栓固定,确保设备运行时的稳定性。
设备之间的管道连接采用食品级不锈钢材质,管道接口经过严格的密封测试,保障生产过程中的物料传输安全无污染。
经过前期紧锣密鼓的建设,车间终于进入了调试阶段。
在这五天里,车间内处处是忙碌的身影,技术人员们分成多个小组,对每一台设备进行逐一调试。
第一天,他们重点检查设备的电路连接与机械运转情况,通过通电测试,观察电机的转速、轴承的温度是否正常,同时手动操作设备的各个不件,确保传动系统灵活无卡顿。
第二天,调试团队开始进行空载试运行,让设备在无物料的情况下连续运转 8 小时,实时监测设备的振动、噪音等参数,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停机进行排查与调整。
到了第三天,调试工作进入了物料试运行阶段。工作人员按照生产配方,将少量原料投入设备,模拟实际生产流程,观察设备对物料的加工效果,调整设备的参数设置,比如加工温度、压力、时间等,力求达到最佳的生产状态。
第四天,调试重点转向了辅助系统,包括供水、供电、通风、污水处理等,技术人员对每一个辅助设备的运行逻辑进行测试,确保各系统之间能够协同工作,为生产环节提供稳定的保障。
第五天,也就是调试的最后一天,整个车间进行了全流程联动调试。从原料进入车间,到经过加工、检测,再到成品产出,最后到生产废水排入东侧的防渗水泥池,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技术人员们在中控室通过监控屏幕实时查看各环节的运行数据,同时在车间现场进行巡查,确保每一个步骤都符合生产要求。
当最后一批成品顺利产出,且各项指标均达到标准,污水处理系统也正常运转,将废水妥善导入防渗水泥池后,调试工作终于宣告基本完成。
如今,车间内所有设备都已达到启动试车的条件,只要按下启动按钮,这条全新的生产线就能正式投入运行。
这不仅标志着工厂车间建设的圆满收官,更意味着企业即将开启新的生产篇章,在保障环保达标与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向着更高的生产目标迈进。
时间到了三月十八号,陈月春和田洪顺第一个夜班,我跟班为的是作为一个生产厂长必须掌握第一手资料和数据,将来好往下传达各项指标。
十九号白班有高长林和邵月余、,由于老陈年龄大所以让熟练工带领。
十九号夜班有李桂福和邱城山,我还是跟班。
经过几天的运转了解到烘干炉一共有135个匣钵,一个匣钵能装两公斤氧化铁,一次能烘干二百七十公斤,一个小时前进三十公分,运转一圈需要四个小时。
这样就能算出一个班能烘干五百余公斤。
一区温度150°,二区温度200°,三区温度250°,四区温度350°,五区温度500°,六区温度650°。七区温度800°,八区温度700°,九区温度500°,十区温度200°,十一区100°,十二区60°。
以后根据这些参数就可以正常生产,只要把这些数据在配电盘上设置好了就自动烘干,不用人监督,人员就看好设备,倒料和装料就行了。
整个产品的生产顺序是:第一步烘干---还原----检测----研磨---入库-----属于半成品;第二步根据用户要求产品HDK650(或800或900)---半成品---碱、硫酸钴----混料成浆---反应釜加热---冷却---压滤----烘干--研磨---化验----成品入库;第三步包装---销售---资金回收。
烘干完成后下一步开始还原,将烘干原料装入还原炉内----加氮气升温----加氢气保温----降温---加空气---降温---出炉---化验----入库。
经过前期的工作中也发现了以问题需要整改,这时已经到了三月三十一号了,在这段时间里我只有身先士卒,才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所有的实验都是为了以后生产提供了依据,所以在各项工作中按部就班,认真对待,总结出具体的操作规程,为以后提供依据。
在工作中我发现了问题我都一一记下。
这天在例行会上我提出:1,制作的不锈钢锥形料斗,装料不方便且费时间,而且倒料也不行,需要人工敲打,改用吨包省时省工。
2,还原炉航车太低,物料吊装不起来,螺旋桨进料慢,航车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加高一米,进料管直径一百加粗一百五的。
3,还原炉内部翻拌过低,细料搅拌不起来,影响反应效果,通知厂家将粉末状改成颗粒状。
最后秦总在会上建议以上问题一周内解决,不能拖延,国外订单已经来了,要加快生产。
经过一周的努力以上提出的问题全部解决,以后再发现什么问题随时解决,装卸料改用吨包时间由原来的三小时缩短为二十分钟。
粉末状的原材料改为颗粒状也没有了粉尘,往还原炉进料的的速度也快了,还原的效果也好了。
经过设备多次的调试,工人们也掌握了设备的操作技能,并能独立、熟悉、准确无误的操作,生产走上了正常轨道。
我也不再跟班了,便开始编写各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安全消防等资料,时刻准备上面来随时检查。
我自从来到这里还没有休息一天,还没有四处看看营东市的地理风貌和感受一下这里的人文情怀。
到五一劳动节了,工人们不能放假,因为烘干炉一停一起需要一天一夜才能升起所需要的温度,况且也对烘干炉没有好处,所以只能不停地生产。
办公室里的管理人员都放假了,作为生产厂长的我不能回家,可以在周围转转,缓解一下前一段时间紧张的心情。
我先去市场买了一些菜、白条鸡和梭鱼回来,将鱼去鳞洗好剁成段,将鸡洗好也剁成块洗好就等下锅。
然后驱车就去了彩虹桥,彩虹桥离厂有十五分钟的路,虽然相距很近,但我来了以后从没有出去过,一直待在厂里调试设备,趁五一放假就出来放松一下多日的紧张情绪。
http://www.bixia5.cc/book/16039/22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