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开始调试设备(二)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来到彩虹桥老远就看见了一条彩虹在湖的上空架起,像一根雨后的彩虹。

  这里曾经是一片盐场地和厂房,营东市为了泄洪进行了规划改造,才形成一个大型的湖泊。

  湖面上的栈桥护栏分上中下三层,分别用红黄蓝三种颜色漆成,桥的地面也是用红黄两种塑胶颜色铺成,所以整座桥就像一条彩虹。

  蜿蜒崎岖的桥面上用木板做成的方形花池,上面种植了花虽然没有开,但绿油油的,风一吹摇摆着舞姿,我随即记录了对彩虹桥的赞美《彩虹桥》:

  东营是一个美丽的城市。

  这里到处都是湖泊和沟河,可以说是湖连着湖,河连着河,一幅北方的江南画面。

  今天星期天,趁着太阳还没睡醒早早地往那里赶。

  也没有宽敞笔直的大道边的树木花草起得早,它们早都站在那里等着我来,从南二路和东七路路口处向南二三里,就到了天鹅湖,而彩虹桥就架在湖面上起舞着。

  这里规划布局非常整齐,有停车位,有盛开的花廊,有成荫树带。

  粗壮的柳树虽然有些苍老,但长出新的枝丫茂盛,像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在跳舞一样,焕发着年轻的气息!

  彩虹桥时而像盘踞的蛇,时而在表演;时而像腾飞的龙,在湖面上起舞。而桥墩就是舞动它们从水里伸出的手臂。

  据说,这里曾经是建材企业、小化工企业、散户养殖、油田设备、盐场的场地,环境脏乱差,还阻挡城市内涝泄洪的地方。

  如今改造成面积6.3平方公里的经济和观赏领地,把四化“绿化、美化、硬化、亮化”和四改“改善城市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改善空气环境、改善城市内涝”设计观念融为一体,改造出现在美丽的景象。

  站在彩虹桥上,南风轻轻抚摸着脸颊,微波荡漾,鱼儿时而调皮地跳出水面,什么烦恼,什么忧愁,所有的不开心都被水波压于湖底,只有畅想和愉快。

  漫步在彩虹桥上,一种对生活充满斑斓的遐想油然而生:

  我们从贫穷迈向了富裕。

  我们从软弱走向了强大。

  我们踏着长长的彩色路。

  我们七彩的梦从这里开始。

  中国梦从这里迈向了世界。

  写完了我看了看OP手机,十点十五做饭的时间按到了,我便驱车回到厂里,来到厨房开始做饭,先淘好米打开蒸饭车蒸上大米。

  然后开始做鸡,先将鸡焯水八成熟,然后捞出用凉水冲洗出来。

  再开始倒花生油入锅,油开后将葱姜放入锅中,等葱姜发出香味再倒入味极鲜,等味极鲜翻滚了再把鸡块放入锅中翻炒,感觉差不多熟了再将洗好的青椒放入锅中和鸡块一起翻炒。

  青椒不要太烂要保持脆感,然后加盐,最后出锅完成一个菜,加碘盐如果加早了就会失去碘对人体没有作用了。

  第二道菜炖梭鱼,先放入锅中早已切好的五花肉,少加点花生油防止粘锅。

  等炼出猪大油,再放入花椒八角,等炸出香味再放入葱姜,等葱姜出来香味放锅里鱼然后倒入一瓶啤酒,加点香叶和十三香,最后再加点白酒去腥,然后盖上锅盖小火炖。

  等到锅里的鱼汤烤的成汤汁了再放盐,出锅后剪切好的香菜段放在上面就算是完成了第二道菜。

  我见时间还没有到打饭的时间,就从保鲜柜里拿出一个辣菜疙瘩切成丝,然后再把葱切成丝缎,放在一起倒上白醋和香油拌了一个咸菜。

  刚整好了,工人就打饭来了,一进屋都说:“做的啥好吃的,味道不错”。我说:“今天过节,老板说给你们改善一下伙食,让我买的鸡和鱼”。

  “那多谢老板了,这么好的菜可惜了,没有酒”有的工人说 。 我笑着说 :“没关系,想喝酒不要紧,下一次!不过谁出钱?谁出钱我去办,还是我做” 。

  大伙都哈一阵笑,没有说拿钱的,“没有说出钱的,那就吃饭吧 ” 我笑着给他们打饭。

  吃饭的时候大伙儿听说我去玩来,都要休班的时候让我带着他们出去转转。

  我说:“好”答应了他们的要求,毕竟这里太荒凉了,天天除了风就是风,在没有别的。

  在东营市东八路以东的这片区域生活,“距离” 是居民日常最深刻的感受 —— 哪怕是买菜、理发这样最基础的生活需求,都得踏上至少 4 公里的路程。

  清晨五点多,家住附近小区的厨师老李,就会骑着电动三轮车出门,车斗里放着折叠菜篮和环保布袋,沿着宽阔却少有人烟的马路往西边走。

  4 公里的路程,对年轻人来说开车不过十分钟,但对习惯了步行或骑行的老人而言,单程就要耗费近四十分钟。

  遇上刮风下雨的天气,这段路更显艰难,雨水打湿裤脚,冷风灌进衣领,等到了菜市场,原本鲜活的鱼虾可能都少了几分生气,新鲜的绿叶菜也得仔细挑拣才敢买。

  理发更是件需要 “提前规划” 的事。这片区域里没有一家像样的理发店,最近的一家在东八路与北二路交叉口附近,同样要走 4 公里。

  居民们大多会趁周末有空时专程过去,有时赶上人多,还得排队等上一两个小时。

  若是家里男士想简单修个头发,嫌麻烦的人会干脆买把推子自己动手,剪得参差不齐也只能将就。

  更别说买五金配件了,小到一颗螺丝钉、一段电线,大到水管、灯具,都得往十几公里外的建材市场跑。

  有次厨师李师傅家里的水龙头坏了,急着维修,开车往市区东二路的五金店赶,一路避开零星的货车,好不容易到了地方,来回竟花了一个多小时。

  最让人头疼的还是去汽车站。从这里开车到东营汽车总站,地图导航显示全程约 25 公里,但实际走下来却要足足 40 分钟 —— 不是路不好走,而是沿途要经过 30 个红绿灯。

  这些红绿灯大多分布在城乡结合部的交叉路口,有的路口行人车辆稀少,红灯却要等上一两分钟,频繁的启停让人心生烦躁。

  要是赶上早高峰,偶尔还会遇到农用三轮车、电动车横穿马路,不得不减速避让,想要按时赶车,必须提前一个多小时出门,还得保持较快的车速,才能勉强掐着点到达。

  不过,这片区域的道路规划倒让人省心。所有马路都纵横交错成井字形,东西向的道路以 “北 X 路” 命名,南北向的则以 “东 X 路” 区分,没有蜿蜒曲折的小巷,也没有复杂的岔路口。

  哪怕是第一次来这里的人,只要记住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顺着主干道走,就绝不会迷路。

  而且道路两边的绿化做得十分用心,隔离带里种着整齐的冬青和月季,每到春天,粉色、黄色的月季竞相开放,连成一片花海;

  人行道旁的法桐树枝繁叶茂,夏天浓密的树荫能遮住大半路面,走在树下格外凉爽;

  每隔一段路还会有小型花坛,种着鸢尾、紫薇等花草,给单调的马路增添了不少生机。

  从地理位置上看,这里的区位特点十分鲜明。它位于东营市东八路以东,而东营的城市中心则集中在东一路与西一路之间 —— 那片区域商场林立、医院学校密集,是整个城市的核心地带。

  如此一来,东八路与西八路就像是这座城市的东西两端,一边是逐渐发展起来的城市边缘,一边是靠近油田、更为偏僻的区域,中间隔着繁华的市中心,形成了明显的 “中心 - 边缘” 格局。
  http://www.bixia5.cc/book/16039/22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