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云冈葬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第一幕:梵音净

  北方苍茫的黄土高原之上,武州山的南麓。

  有一片与乱世烽火,格格不入的宁静之地云冈。

  这里,叮咚的凿石声,取代了战场的金戈交鸣。

  袅袅的梵呗香烟,冲淡了空气中的血腥。

  一座座石窟,于山壁上开凿而出,或初具雏形,或已宝相庄严。

  工匠们悬于峭壁,小心翼翼地将信仰与艺术,镌刻进冰冷的岩石。

  来自西域、天竺的僧侣与中土沙弥,穿行其间。

  诵经声、辩经声低回萦绕,营造出一派艰难时世中,近乎虚幻的祥和。

  这片石窟的兴起,与羯赵政权统治者,试图借助佛教安抚人心、维系统治有关。

  虽经战乱,此地的开凿,并未完全停止。

  成为了流离失所的工匠、寻求心灵慰藉的百姓、潜心修行的僧侣的一处避风港。

  尤其是近年来,一位名叫昙曜的高僧于此驻锡,更是吸引了不少信徒。

  最大的一个石窟内,一尊巨大的佛像,已接近完工。

  佛祖面容慈悲,垂眸俯瞰着,红尘苦难。

  仿佛要将世间一切兵戈灾厄,都包容在那静谧的微笑之中。

  油灯闪烁,映照着壁上,刚刚绘制的飞天壁画。

  色彩斑斓,衣带当风,充满了超越尘世的美感。

  老僧慧明,是此处僧众的领袖之一,也是技艺最精湛的工匠之一。

  他原本是中原世家子,永嘉之乱后家破人亡,遁入空门。

  将余生奉献于凿石礼佛,试图在这冰冷的石头上,寻找到一丝永恒的慰藉和解脱。

  他正指导着几名弟子,为佛像进行最后的打磨。

  “师父,听说南边…邺城那边,打得厉害,人都快吃人了…”

  一个年轻的小沙弥一边干活,一边低声说着,脸上带着恐惧。

  慧明停下手中的刻刀,轻轻叹了口气,合十道。

  “阿弥陀佛。尘世如苦海,烽火不休,皆是众生业力所致。”

  “我辈无力止戈,唯有在此潜心修行,雕凿经卷。”

  “为这乱世留存一点善念,一点智慧,一点超越仇恨的永恒之物。”

  “或许千百年后,后人见此石窟,能知我辈今日之苦,亦能悟得和平之贵。”

  他的目光,望向洞外纷飞的落叶,充满了悲悯。

  这里不仅是一座石窟,更是他和许多人,心中的桃花源地。

  承载着在野蛮时代,保存文明火种的微弱希望。

  他们秘密收藏保护着,一些从战火中抢救出来的前朝典籍、经卷。

  不仅是佛经,亦有儒道百家,甚至一些医书、农书。

  坚信文化传承的力量,终将胜过刀剑。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这片最后的“净土”,早已被一双疯狂而偏执的眼睛盯上。

  第二幕:执念狂

  距离云冈石窟数里外,有一处隐秘山谷,气氛与石窟的祥和,截然相反。

  这里更像是一个混乱、疯狂、却又散发着,诡异学术气息的营地。

  营地中心,矗立着一顶巨大的、用各种缴获的帐篷和皮革,拼凑而成的营帐。

  帐内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古怪的气味。

  混合着墨臭、药草、以及…淡淡的血腥味。

  前秦的“文明基因改造师”杜预,正沉浸在,他那可怕的工作之中。

  他的模样愈发显得非人,右手手指因长期接触特制的“忘川墨”,而变得青黑肿胀。

  不时不受控制地颤抖,指尖缠绕着,用于修复古籍的细小书蠹虫。

  为了在昏暗光线下工作,他不断往眼中,滴入特制的墓蝠血清。

  导致双目角膜浑浊溃烂,却又异样地,能在黑暗中视物。

  他的声带,因长期模仿不同人物声线,而严重受损。

  说话时夹杂着,令人不适的金属摩擦音和咳嗽。

  他的桌案上,铺着一张刚刚处理好的“纸张”。

  那并非普通纸张,而是从一具年轻的汉人学者尸体背上,剥下的人皮。

  经过特殊鞣制,轻薄而坚韧,旁边摆放着各种刀具、药水。

  还有他最得意的发明“忘川墨”、“蚀史墨”、“嫁祸墨”。

  “谬误…皆是谬误!”杜预沙哑地低吼着。

  用他那颤抖的、近乎废掉的右手,握着一柄特制的“字剜刀”。

  小心翼翼地,在一卷抢救来的竹简上刮削着,那竹简是《左传》的一部分。

  “此处…‘华夏’二字,狭隘!偏执!自以为是!”

  他一边刮掉原有的字迹,一边用“嫁祸墨”重新书写。

  那种墨以乌头碱和血型匹配剂制成,干涸后与古人字迹无异,遇水则显。

  “当为…‘诸夏’,包容胡汉,方为大同!”

  他扭曲地诠释着经典,将自己的理想,强加于古人之身。

  营帐堆放着更多“成果”,有声称证明“黄帝乃鲜卑先祖”的《华夷正朔考》草稿。

  有被菌丝啃噬重组后、显出“慕容受命”字样的《伪尚书》。

  还有大量仿制的“古碑拓片”,上面的纹饰,被替换成了萨满骨卜纹。

  几个手下,是一些被他蛊惑或胁迫的、识文断字却心术不正的文人。

  还有破落士族,战战兢兢地,在旁边忙碌着。

  有的在用“活字菌印刷”,批量生产伪经,有的在按照杜预的要求篡改地图。

  “大人,”一名手下小心翼翼地,进帐禀报。

  “云冈那边…慧明老和尚等人,似乎藏有不少前朝真本。”

  “尤其是…尤其是有关汉家正统、夷夏之防的典籍,他们视若珍宝。”

  “甚至…甚至可能还有,未被战火摧毁的《竹书纪年》残卷…”

  “什么?!”杜预猛地抬头,浑浊的眼睛里,爆发出骇人的光芒。

  “《竹书纪年》?!那些冥顽不灵的老秃驴,他们懂什么!”

  “真正的文明融合,必然伴随着,对旧有记忆的彻底改造!”

  “留存那些东西,就是留存仇恨的种子,就是阻碍大同世界的到来!”

  他激动起来,剧烈地咳嗽,咳出一些带着血丝的骨屑。

  “他们不是在保存文明,他们是在殉葬,是文明的罪人!”

  在他的偏执逻辑里,必须彻底抹去、重构原有的历史记忆。

  才能打破胡汉之间的隔阂与仇恨,实现他理想中的“胡汉大同”。

  任何试图保存“原貌”的行为,都是对他的事业的巨大阻碍,甚至是背叛。

  “苻生太子…不,那个疯子…”杜预眼中闪过一丝,对前秦太子的恐惧与不屑。

  随即被更狂热的执念取代,“他只要祥瑞,只要歌功颂德…”

  “他不懂,他根本不懂我在做什么!但云冈的那些东西,必须销毁!”

  “必须用新的、完美的、符合大同理想的经典去取代!”

  一个更加疯狂的计划,瞬间在他心中成型。

  他不仅要得到,那些真本予以销毁,还要利用好云冈,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地方。

  进行一场最大的“文明改造”,让佛祖都“亲口”承认,胡汉融合是天命!

  “准备…‘声波削碑仪’!”他嘶哑地命令道,脸上浮现出,一种病态的潮红。

  “还有…所有‘活字菌’、‘忘川墨’!我们去云冈…送那些古老的亡灵,往生极乐!”

  “顺便,为太子…献上一场,最大的‘祥瑞’!”

  第三幕:佛染尘

  杜预的人马,如同一股污浊的暗流,涌入了云冈,这片净土。

  他们并非全是士兵,更多的是工匠、文人、巫师混合的队伍。

  带着各种,奇形怪状的仪器、药水、菌箱。

  显得不伦不类,却又散发着,令人不安的气息。

  僧侣和工匠们,惊恐地看着,这群不速之客。

  杜预径直找到了,正在洞窟内指导工作的慧明老和尚。

  “老法师,”杜预的声音,如同砂纸摩擦。

  他努力挤出,一个扭曲的笑容,眼中却毫无笑意。

  “听闻宝刹藏有,诸多前朝瑰宝,经卷典籍,不胜心向往之。”

  “如今乱世,刀兵无眼,这些无价之宝置于此处,恐有不测。”

  “不若由在下代为保管,加以整理校勘,以期流传后世,功德无量。”

  慧明双手合十,平静却又坚定地回绝了。

  “阿弥陀佛。施主好意,贫僧心领。”

  “然这些经卷典籍,乃先人心血,更是乱世中,众生精神所系。”

  “它们在此处很安全,贫僧与弟子们会用生命守护,不劳施主费心。”

  “安全?”杜预嗤笑一声,声音突然变得尖锐。

  “老法师真是天真!慕容铁骑转眼即至,冉闵溃兵亦可能流窜至此。”

  “到时候刀剑之下,焉有完卵?唯有彻底改造,它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安全’!”

  他挥了挥,他那青黑肿胀的右手,“你看,我便是专为此道而来。”

  “剔除糟粕,留存精华,甚至…赋予它们新的,更伟大的意义!”

  “改造?”慧明皱起眉头,看着杜预那非人的右手,和浑浊的眼睛,感到一阵寒意。

  “经典之义,在于传承本真,启迪后人。岂能随意篡改,曲解圣贤之意?”

  “本真?圣贤?”杜预的情绪,瞬间激动起来。

  “什么是本真?圣贤的话,就永远对吗?

  “如今胡汉杂居,血泪交融,旧的道理已经行不通了,需要新的经典!”

  “需要告诉世人,黄帝不仅是汉人的祖先,也是鲜卑的祖先!”

  “孔子周游列国,就是为了,向戎狄学习!”

  “需要让所有人知道,华夷本是一家,不该互相仇杀!”

  他的言论,在慧明和众僧听来,简直是骇人听闻,离经叛道。

  “荒谬!荒谬至极!”慧明气得浑身发抖。

  “施主此言,不仅是篡改历史,更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如此作为,与摧毁文明何异?!”

  “摧毁?不!是重塑!是升华!”杜预狂热地反驳。

  “你们这些迂腐之辈,只知道抱着死人的棺材板哭泣!却看不到未来!”

  “我的事业,才是真正让文明延续的唯一途径,你们才是文明的绊脚石!”

  理念的冲突,如此尖锐,毫无调和余地。杜预失去了耐心,脸色阴沉下来。

  “老法师,我最后问一次,交出经卷,配合我的工作。否则…”

  “否则怎样?”慧明毫无畏惧,上前一步,挡在藏经洞的入口前。

  “老衲虽是一介枯僧,也知舍身护法,护持正念!”

  “只要贫僧,还有一口气在,就绝不会让你,玷污这些先贤智慧!”

  杜预看着慧明,那决绝的眼神,知道说服无望。

  他眼中最后一丝,伪装的平和消失,只剩下冰冷的疯狂。

  “好…好得很。既然你选择殉葬…那我就成全你。”

  “让你的‘正念’,也一起葬在,这石头里吧。”

  他缓缓后退,举起了那只,恐怖的右手。

  第四幕:葬经难

  杜预的右手,在空中做了一个,诡异的手势。

  他带来的那些手下和护卫,立刻行动起来。

  几个人抬出了一件,造型奇特的青铜器物,那便是“声波削碑仪”。

  外形如同一个巨大的蟾蜍,蟾口大张,内部镶嵌着,经过计算的磁石。

  “定位!目标,所有刻有旧文字的石碑、摩崖!”杜预嘶哑地命令。

  仪器被对准了一面,刻有《金刚经》部分经文的摩崖石刻。

  手下在蟾蜍腹腔内的火盆中,投入了特制的、混合了慧辩法师,脑髓粉的药物。

  药物燃烧,产生特定的频率,通过磁石共振放大。

  一阵低沉,而令人极度不适的嗡鸣声响起,仿佛来自地狱的叹息。

  那嗡鸣声,精准地作用于,摩崖石刻的表面。

  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发生了,岩石表面,那些深刻清晰的经文笔画发生了变化。

  竟然如同被无形的刀刮过一样,纷纷扬扬地,化作粉末剥落下来!

  顷刻间,大片经文,就被彻底抹平,只留下光滑的石面!

  “妖魔!妖魔手段!”僧侣和工匠们,惊恐万状。

  纷纷跪地诵经,却无法阻止,那无形的毁灭。

  “接下来…是洞窟里的壁画和雕像!给我用‘蚀史墨’泼!用工具凿!”

  “把所有汉家衣冠、传统纹饰,都给我改成,鲜卑样式!”

  “佛陀也要披上,慕容氏的甲胄!”杜预疯狂地大笑,咳嗽着。

  更多的人,冲向各个洞窟,他们手里拿着刷子。

  蘸着能腐蚀颜料和石质的“蚀史墨”,胡乱地涂抹在,精美的壁画上。

  有的拿着凿子,粗暴地破坏,佛像的原有衣纹,试图刻上胡服的样式。

  珍贵的艺术瑰宝,在疯狂中,惨遭蹂躏。

  “阻止他们!”慧明老和尚,目眦欲裂。

  带领着一些勇敢的僧侣和工匠,冲上去阻拦,与杜预的手下,扭打在一起。

  然而他们多是文人工匠,怎敌得过杜预带来的,如狼似虎的护卫?

  不断有人被砍倒,鲜血染红了,佛前的净土。

  “师父!藏经洞!”小沙弥哭喊着。

  杜预已经带着人,强行冲破了阻拦,来到了那个,秘密的藏经洞前。

  洞内堆放着,慧明他们视若生命的、从战火中抢救出来的竹简、帛书、纸卷。

  “烧了!全都给我烧了!”杜预眼中,闪烁着毁灭的快意。

  “这些是毒瘤!是仇恨的根源!一点都不能留!”

  手下们举起火把,投向那些,无价的典籍。

  “不!!!”慧明发出凄厉的悲呼,不顾一切地扑上去。

  用自己干瘦的身体,挡在火堆前,僧袍瞬间被点燃。

  杜预冷笑着,看着在火焰中,痛苦挣扎却死死护着,身后经卷的老僧。

  眼中没有丝毫怜悯,只有一种偏执的满足。

  “看吧,旧的,终将被烧毁…新的,将在灰烬中重生…”

  整个云冈,陷入了一片混乱和恐怖,到处都是惨叫声、狂笑声、燃烧的噼啪声。

  以及那持续不断的、毁灭文化的,诡异嗡鸣声。

  全部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文明的悲歌。

  然而,就在这极端混乱中,也有微弱的抵抗。

  几个小沙弥,在混乱中冒着生命危险。

  从火堆里,抢出几卷烧焦的竹简,含着泪从藏经洞的暗道逃走。

  还有一些工匠,在破坏雕像时,故意失手。

  或者将一些重要的,刻有原貌的碎石块偷偷藏起…

  杜预站在,一片狼藉之中,看着被破坏的石窟。

  被焚烧的经卷、以及倒毙在地的僧侣工匠。

  他气喘吁吁,脸上却带着一种,完成使命般的虚脱和狂热。

  他拿出那份《华夷正朔考》的人皮稿,对手下说。

  “现在…把这些新的经典,刻上去!印上去!让云冈,成为新文明的起点!”

  但他没有注意到,在藏经洞的深处,火焰炙烤着石壁,一些被烟熏火燎的壁面上。

  隐隐约约显现出了,一些之前被覆盖的、更古老的刻字和图案。

  那是真正的,未被篡改的,历史痕迹。

  文明的韧性,或许就藏在这些灰烬与残片之中,等待着未来某一天,重见天日。

  而杜预的这场“葬经”暴行,也为他自己和这片土地,埋下了更深的业障与仇恨。

  (本章完)
  http://www.bixia5.cc/book/17200/22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