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天宫提篮桥守护神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天宫提篮桥守护神

  凌霄宝殿的晨鼓刚敲过两通,玉皇大帝张兴东却还攥着半根褪色的竹篾——竹篾边缘磨得光滑,是昨夜梦里大姑张美编篮时掉落的,此刻掌心似乎还留着竹篾的糙意,连指缝里都像沾着凡间竹林的清气。

  殿外的祥云被晨光染成淡青,侍立的仙官们捧着玉笏不敢作声。自张兴东执掌天庭百余年,每日都是晨鼓落便临朝,从未有过这般失神的模样。龙袍下摆缠着的几根竹丝,是梦里提篮上掉的,此刻还泛着浅黄,让仙官们暗自嘀咕:陛下昨夜莫不是梦到凡间的竹林了?

  “陛下?”太白金星轻挪玉笏,声音放得极柔,“托塔李天王已在殿外候了半个时辰,言说天宫南天门的护桥仙兵换防之事,特来请陛下定夺规制。”

  张兴东这才回神,将竹篾小心收进锦袋——竹篾上还留着编篮时的压痕,和当年大姑在凡间竹林里编的提篮一模一样。“传托塔李天王上殿,换防之事……先缓一日,朕有话要问。”他起身整理龙袍,目光扫过殿内,“金星留步,其余众卿先去偏殿等候。”

  仙官们鱼贯而出,凌霄宝殿里只剩两人。张兴东走到殿中那尊玉雕的竹篮旁——这是去年凡间进贡的珍品,雕着缠枝竹纹,却从未真正用来装过东西。他指尖抚过冰凉的玉竹,轻声道:“昨夜朕梦到了凡间的大姑,张美。”

  太白金星捻着胡须的手猛地顿住,眼中满是诧异:“张美?便是当年在凡间村口编篮,教陛下认草药、还总说‘竹篮能装物,人心能装善’的那位妇人?臣记得她仙逝时已六十岁,魂魄入了轮回,怎会出现在陛下梦中?”

  “不止出现。”张兴东苦笑一声,指尖在玉竹篮上划出一道弧线,像是在模仿编篮的动作,“她穿着件绣满竹纹的青布衫,腰间系着个竹编荷包,手里捧着块刻着‘提篮桥’的木牌,上面写着‘天宫提篮桥守护神’。拉着朕往天河旁的石桥走,说以后这桥的‘守护’都归她管,保准让过桥的仙凡都踏实,比守着老规矩强。”

  太白金星的脸色瞬间凝重起来。天宫天河上的石桥历来叫“渡仙桥”,由护桥仙兵看守,从无“提篮桥”的名目,更别说让凡人魂魄当“守护神”。可张兴东的梦境素来与天机勾连——十年前他梦到凡间山洪,三日后人间果然冲毁堤坝,绝非虚妄。

  “陛下可还记得,梦里张大姑还说了些什么?”太白金星往前凑了两步,声音压得更低。

  张兴东闭眼回想,梦里的场景立刻清晰如昨:那是天河旁的石桥,往日里只站着仙兵的桥边,此刻竟摆着十几个竹篮,有的装着草药,有的盛着干粮,张美正蹲在桥畔,给一位瘸腿的老仙递竹篮:“您过桥架不住风,这篮里的棉垫您垫着,还有这草药能治腿寒。这桥啊,不是光用来过的,得让人走得暖、走得稳。”

  “她还给朕编了个小竹篮,说‘你总往凡间看,遇到受苦的人,就用这篮给他们递点帮衬’。”张兴东睁开眼,眼底满是温软,“可朕查遍天庭典籍,从未有过‘提篮桥守护神’的封号,更没听说凡人能管天河石桥。这梦,到底是天意还是念想?”

  太白金星沉吟片刻,忽然抬手指向殿外:“陛下,不如随臣去天河石桥看看。若梦兆属实,那里或许真有异动。”

  两人驾着祥云往天河飞去。沿途的仙树缀满新叶,可张兴东满脑子都是张美的模样——当年他在凡间时,大姑的竹篮是全村的宝贝:张家媳妇要去镇上卖鸡蛋,大姑给编个透气的篮;李家大爷要上山采草药,大姑给编个结实的篮。有次他在山里迷了路,是大姑提着竹篮找他,篮里装着干粮和驱蚊的草药,说“竹篮装着吃的,也装着找人的心意”。

  天河的雾气还没散,刚靠近石桥就闻到一股竹篾的清气。拨开云雾的瞬间,两人都愣住了:往日里冰冷的石桥旁,真的摆着十几个竹篮,张美穿着青布衫,正给一位挑着担子的仙童调整篮里的垫布,竹编荷包在腰间晃悠,衫角沾着点竹屑。

  “哟,兴东来啦!”张美一见他,立刻放下手中的竹篮,从篮里拿出个棉垫,“快坐坐,这桥栏凉,垫着舒服。俺用天河边的柔竹编的篮,装东西不沉,还结实。”

  张兴东僵在原地,眼眶忽然发热。太白金星更是惊得胡须都抖了:“张美!你乃凡间魂魄,怎会闯入天河石桥?可知擅改桥名、私设‘守护神’,是要受天规惩戒的?”

  张美挠了挠头,把棉垫递过来,憨笑道:“昨日有个穿褐袍的老神仙找俺,说这桥虽叫‘渡仙桥’,却只守着规矩,没守着人心,让俺来当守护神,给过桥的人添点帮衬。还说‘守护不是拦着,是想着’,俺懂怎么让人踏实,比那些只站着的仙兵强。”

  她指了指桥边的竹篮:“你看这篮里的草药,能治仙凡的风寒;这垫布是用仙草织的,坐久了也不凉;俺还琢磨着,在桥两头种点竹,既遮阴,也让人看着舒心。”

  张兴东接过棉垫,指尖传来柔软的触感,垫布上还绣着细小的竹纹,和当年大姑在凡间编的篮垫一模一样。这时,桥那头传来脚步声,托塔李天王领着几个护桥仙兵匆匆赶来,一见这场景,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张美!你乃凡魂,竟敢擅闯天河石桥,私改桥名、私设竹篮,可知罪?”托塔李天王上前一步,手中的宝塔泛着金光,“此桥乃天庭要道,需严守规制,岂容你这般胡闹?陛下,恳请您即刻将此人拿下,按天规处置!”

  护桥仙兵也纷纷附和,有的说“坏了护桥规矩”,有的说“恐误了仙凡通行”。张美脸上的笑容僵住了,往后退了半步,攥着竹篮的手微微发白,却还是小声说:“俺没胡闹……俺就是想让过桥的人,走得踏实点……”

  张兴东忽然抬手,止住了托塔李天王的话。他走到桥边,拿起一个装着草药的竹篮,对护桥仙兵说:“你们常年守桥,风吹日晒,难免染上风寒,这草药你们试试。”

  仙兵们面面相觑,还是领头的仙兵接过草药,闻了闻:“这……这竟是‘天河仙草’,能驱寒祛湿,比仙药还温和。”其他仙兵也纷纷上前看竹篮、摸垫布,原本紧绷的神色渐渐缓和。

  托塔李天王看着这一幕,眉头渐渐舒展。他走到桥边,摸了摸竹篮的纹路,忍不住赞叹:“这竹篮编得结实,比玉篮还趁手,过桥的仙童挑东西也省力。”

  太白金星趁机道:“天王,陛下,张大姑的法子虽不合旧规,却能让过桥的仙凡舒心。不如先让她试试当这个‘守护神’,若真不合时宜,再议不迟。”

  托塔李天王点了点头:“也好,这桥守的是‘通行’,更是‘人心’,她这般做,倒合了守护的本意。”

  张兴东转头看向张美,眼中带着笑意:“大姑,以后这提篮桥的守护,就拜托您了。”

  张美立刻来了精神,撸起袖子:“哎!俺这就给桥栏都缠上竹垫,再编些小篮给过桥的人用!”

  接下来的几日,天河石桥彻底变了模样。桥栏上缠满了柔竹编的垫布,桥两头摆着装满草药、干粮的竹篮,桥边种上了新竹,风一吹,竹影婆娑。过桥的仙童再也不用怕挑担硌手,年迈的老仙也有了垫布可坐,连往日冷清的石桥,都多了不少欢声笑语。

  王母娘娘听说后,特意来提篮桥查看。张美给她递了个装着鲜果的竹篮,还引她看桥边的新竹:“娘娘,这竹长得快,明年就能编更多篮,过桥的人也能多些帮衬。”王母娘娘提着竹篮,笑着对张兴东说:“哀家走了无数次天河桥,今日才觉得,这桥真的‘暖’了。”

  可没过多久,张美却找了张兴东,神色有些落寞:“兴东啊,俺想走了。”

  张兴东一愣:“大姑,怎么了?是大伙待您不好?”

  “不是不是。”张美摇摇头,摸了摸桥边的新竹,“俺知道自己是凡人魂魄,不能总待在天宫。俺当这守护神,就是想让过桥的人踏实,现在桥暖了,俺也放心了。再说,俺还是想回凡间,俺的竹林还等着俺呢——下辈子,俺还想编篮,看着大伙用俺编的篮装东西,就挺好。”

  张兴东鼻子一酸,握着她的手:“大姑,真的不留下来?朕能奏请上天,给您仙籍……”

  “不了。”张美笑了笑,眼底满是怀念,“凡间好,有竹林的清气,有街坊的唠嗑声,还有俺没编完的竹篮。天宫虽好,可没了村口的老竹,总觉得少点啥。”

  离别的那天,提篮桥的仙兵和过桥的仙凡都来送张美。她给每个人都编了个小竹篮:给托塔李天王编了个装令牌的篮,给护桥仙兵编了个装草药的篮,给仙童编了个装玩具的篮,最后给张兴东编了个小竹篮,里面装着片竹叶——和当年她找迷路的张兴东时,篮里的竹叶一模一样。

  “兴东啊,以后过这桥,别忘了看看竹篮里的帮衬,人心暖了,路才好走。”张美拍了拍他的肩膀,身影渐渐变淡,化作一缕带着竹香的霞光,消失在天河旁。

  张兴东站在提篮桥边,手里攥着小竹篮,忽然明白:所谓“守护”,从来不是冰冷的规矩与兵器,而是让过路人踏实、让人心温暖的心意。大姑编的不只是竹篮,更是把凡间的竹香、把“想着别人”的心意,编进了肃穆的天宫里。

  此后百年,提篮桥的竹篮与新竹从未消失。护桥仙兵学着张美的样子,编篮装草药、垫桥栏,桥边的竹林越长越密,竹篮旁总放着片干竹叶——那是属于天宫提篮桥守护神张美的位置。

  每当有新仙兵换防,张兴东都会指着那片竹叶,讲起大姑的故事,讲起那个装着草药的竹篮。而他锦袋里的半根竹篾,也成了天宫的一段传奇——据说每当月圆之夜,轻轻摩挲竹篾,就能闻到凡间竹林的清气,听到张美的声音:“兴东啊,竹篮编好了,快来装你采的野果!”

  凌霄宝殿的晨鼓再次响起时,新的一天开始了。张兴东整理好龙袍,大步走向殿中。他知道,还有很多“暖桥”的事要做,还有很多心意要传递给三界。而大姑留下的竹香与暖意,会像天河的流水,永远滋养着天宫的每一座桥,照亮他守护三界的道路。
  http://www.bixia5.cc/book/17344/76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