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君臣夜谈,急流勇退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安国公府的书房之内,烛火通明,气氛却凝重如铁。张大山将那份足以决定家族未来百年命运的“功高震主”之危,向所有已经能独当一面的子女们,和盘托出。

  孩子们脸上的狂喜早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凝重与后怕。他们这才意识到,那泼天的富贵与荣光背后,竟潜藏着如此致命的杀机。

  “爹……那……那咱们……该怎么办?”王氏的声音带着无法抑制的颤抖,紧紧抓着丈夫的胳膊,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一丝安全感。

  张大山轻轻拍了拍妻子的手背,示意她安心。他看着眼前这些虽然身居高位却依旧缺乏顶级政治博弈经验的儿女们,知道自己必须为他们,为这个家,做出最正确、也最艰难的抉择。

  “此事,已非我等臣子所能左右。”他缓缓起身,目光穿过窗棂,望向了那片被无尽黑暗笼罩的巍峨宫城,“解铃还须系铃人。看来,是时候,去跟咱们这位圣明的陛下……好好地,谈一谈了。”

  ……

  夜色深沉,万籁俱寂。一辆毫不起眼的青布小车悄然驶出安国公府的侧门,避开了所有人的耳目,最终凭借一块“如朕亲临”的金牌,畅通无阻地驶入了那座象征着帝国最高权力的巍峨宫城。

  车内,张小山看着身旁闭目养神的父亲,心中依旧是波涛汹涌。他无法想象,父亲将要如何与那位心思深沉如海的帝王,进行这场关乎家族生死的……终极谈判。

  御书房内灯火通明,皇帝宁宣宗早已屏退了所有内侍,独自一人静坐于案前,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当张大山那沉稳的脚步声在殿外响起时,皇帝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言的神色。他没有抬头,只是低声说了一句:“进来吧。”

  张大山缓步走入,没有行那繁琐的跪拜大礼,只是对着龙案之后那个略显疲惫的身影,深深地鞠了一躬。

  “臣,张大山,深夜叨扰,请陛下恕罪。”

  皇帝放下手中的朱笔,抬起头,目光深邃地看着眼前这个一手缔造了帝国无数奇迹的布衣国公。“安国公深夜求见,想必……是有肺腑之言,要与朕说吧。”

  “陛下圣明。”张大山直起身,迎着皇帝那审视的目光,眼神坦荡,没有丝毫的躲闪。他没有立刻说什么,而是从怀中,取出了一份早已写好的、厚厚的奏章,双手呈上。

  “陛下,请先观此物。”

  皇帝接过奏章,只见封皮之上,用小山那工整的楷书,写着八个大字——《臣张大山告老归乡书》。

  皇帝的瞳孔猛地一缩,握着奏章的手也不由自主地紧了紧。他打开奏章,借着烛光,一字一句地,仔细阅读起来。那奏章的文风,不似寻常官样文章那般华丽空洞,反而质朴恳切,字字泣血,句句肺腑。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乡野,不求闻达于诸侯。”

  “家有薄田五亩,嗷嗷待哺者十口。分家之初,家徒四壁,几近饿毙。幸得上天垂怜,窥格物之道一二,方能以奇巧之术,勉力求生。”

  “陛下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曲辕犁而封青石乡男爵,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陛下以臣为能,拔擢于乡野,委以国之重器。曲辕犁之利,龙骨车之功,铁路之兴,钢铁之强,北伐之胜,救灾之急,天花之疫……此,非臣一人之力,实乃陛下天威浩荡,将士用命,万民同心之果也。臣,不过一乡野鄙夫,偶有所得,何敢居此泼天大功?”

  “今天下已定,北境永固,国库充盈,民心思安。臣之子嗣,亦各有所长,足以继臣之志,为陛下效力。铁牛善锻,石头通商,小山辅政,丫丫精医,豆子善算,花儿巧织,栓子善酿,柱子营造……臣,已再无牵挂。”

  “然,人言可畏,民望过盛,则有功高震主之嫌。臣虽愚钝,却也知陛下之难。为全君臣之义,更为陛下江山社稷万世永固计。臣,今日,恳请陛下,允臣……告老归田。”

  “此后,愿为一闲云野鹤,于青石山下,耕田,酿酒,教导重孙,静看我大宁之盛世。此,乃臣毕生之所愿也。”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臣愿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当皇帝读完这篇,充满了真挚情感的“告老归乡书”时,他那双深邃的眼眸中,早已是波涛汹涌。他缓缓地抬起头看着跪在下方,那个将头深深埋在地上的张大山。

  他的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震撼。

  他知道,张大山,是真的看透了,也想通了。这份清醒,这份决断,这份……忠诚,让皇帝那颗本已因为“功高震主”而悄然生出的一丝忌惮与寒意,瞬间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感动与愧疚。

  “安国公……快……快平身。”

  皇帝的声音竟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亲自走下御阶,将张大山从冰冷的金砖之上缓缓扶起。

  “是朕……是朕,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他长叹一声,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朕,承认。”他看着张大山的眼睛,坦诚无比地说道,“看着你张家的声望如日中天,看着天下百姓将你奉若神明……朕的心里确实,有过一丝……不安。”

  “但朕今日看了你这份奏疏,听了你这番肺腑之言。”

  “朕知道,朕错了。”

  “你张大山,与那些历史上的权臣不同。”

  “你,是朕的国之栋梁!更是朕的……”

  他顿了顿,用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的语气说道。

  “……知己!”

  张大山闻言浑身一颤,眼中也涌上了滚烫的热泪。

  “陛下……”
  http://www.bixia5.cc/book/17622/64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