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英雄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泥水溅上了他的裤腿,冰冷地贴在皮肤上,可他已经感觉不到了。

  他双手深深插进泥土里,指甲缝中塞满了黑泥,肩膀剧烈地抖动着。

  眼泪像决堤的洪水,顺着他黝黑的脸颊疯狂滚落,滴进泥土,砸出一个个小小的坑。

  他仰起头,望着灰暗的天空,发出一声声野兽般的哀嚎。

  那哭声里有悔恨,有绝望,有多年积压的委屈,更有对母亲无尽的思念与亏欠。

  整个劳改农场都仿佛被这哭声震动,连风吹过芦苇的声音都变得压抑而沉重。

  ……

  湘城军分区的大礼堂里,八十六双新军鞋整齐地摆放在台子上。

  礼堂宽敞明亮,墙壁上挂着鲜红的标语,正中央的木质长台上铺着深绿色的绒布。

  八十六双军鞋一字排开,鞋面挺括,颜色统一,每一只都擦得锃亮。

  鞋尖朝前,整齐得如同训练有素的士兵列队。

  阳光透过高窗斜斜洒下,在鞋面上映出温润的光泽。

  鞋垫是用厚实的棉布手工缝制的,针脚细密,层层叠叠,每一针每一线都透着用心与温度。

  指导员老刘站在前面,声音洪亮地对台下的战士们讲话。

  他身姿笔挺,胸膛挺起,军帽下的脸庞刚毅而庄重。

  他的声音浑厚有力,带着久经沙场的沉稳与威严,一字一句清晰地传入每个战士的耳中。

  他双手交叠在身前,目光如炬,扫过台下那群年轻而热切的脸庞。

  他的神情严肃中带着一丝温情,仿佛即将讲述的不仅是一件礼物,更是一段不能遗忘的情谊。

  “同志们,今天我们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

  他顿了顿,让这句话在空气中沉淀片刻。

  战士们屏息凝神,好奇与敬意交织在眼神里。

  老刘缓缓抬起手,轻轻抚过其中一只军鞋的表面,指尖感受到那细密针脚的起伏。

  他的动作轻柔,像是在触碰一件珍贵的文物,又像是在抚摸一段沉甸甸的记忆。

  他拿起一双鞋,细细看着鞋面上密密的针脚。

  那针脚细如发丝,排列得整整齐齐,绝无半点歪斜。

  每一道线都缝得结实而均匀,像是用尺子量过一般。

  老刘低头凝视良久,眼角微微泛红。

  他轻声说道:“这可不是机器做的,这是人一针一线缝出来的。”

  他的声音低了下来,却更加动情。

  他仿佛能看到那盏昏黄的灯下,一位老人和一个年轻人,低头弯腰,手指被针扎破也不停下,只为让前线的战士走得更稳、更远。

  “这些鞋,是京城一位老鞋匠周师傅,和他的徒弟赵敏书同志亲手做的。”

  老刘说出这个名字时,特意加重了语气。

  台下的战士们顿时安静下来,连呼吸都放轻了。

  周师傅的名字或赵他们从未听过,但“老鞋匠”三个字,却让人心生敬意。

  那是手艺人的坚守,是平凡人用双手传递的温暖。

  而赵敏书——那个被称作“同志”的徒弟,更是让赵多人心里一动。

  她不是军人,却以另一种方式,投身于守护这片土地的事业中。

  台下的战士们开始小声议论。

  “这鞋是手工做的?怪不得这么结实。”

  一个战士小声嘀咕。

  “真是京城来的?周师傅得多大年纪了?”

  另一人压低声音问。

  “为啥要给我们做鞋啊?”

  一个后排的年轻士兵忍不住出声。

  “是我们发的鞋不好穿吗?”

  旁边立刻有人接话,语气里带着几分不解,也有几分自嘲。

  老刘抬手往下压了压,让大家别出声。

  他并没有生气,只是抬起手掌,缓缓向下压了两下,动作沉稳而有力。

  喧闹声像被风卷走的落叶,一点点平息下来。

  他环视全场,眼神坚定:“同志们,先别急着问为什么,听我说完。”

  “周师傅讲啊,当年要是没有咱们当兵的冲锋在前,守土护民,老百姓哪来的平安日子?”

  老刘的声音再度扬起,带着一种穿透岁月的力量。

  他微微仰头,仿佛在回忆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

  “他说,那年冬天,敌机轰炸,是他家那条胡同眼看就要塌了,是咱们一个连的战士冲进去,硬是把几十个老弱妇孺背了出来。那一夜,三个战士牺牲了,就倒在离他家院门不到十米的地方。”

  老刘顿了顿,声音低沉下来,“从那以后,周师傅就记住了——是军人,用命换了他们的活。”

  现在他凭着一手好本事,就想实实在在地为部队做点事。

  “不做宣传,不图名,不求利。”

  老刘补充道,语气郑重,“他就说,我缝了一辈子鞋,别的干不了,但能让咱的战士脚底舒服一点,走得稳一点,心里就踏实。”

  他低头看着手中那双鞋,声音微微发颤,“他说,每一针,都是替那些没能活到今天的乡亲们,道一声谢。”

  他停了一下,目光扫过台下一张张年轻的面孔。

  那目光如炬,带着审视,也带着期待。

  他看着这些刚刚穿上军装的孩子们——他们中有刚出校门的学生,有来自山沟的农民,有城市里长大的青年。

  他们的眼神里有懵懂,有热情,有尚未被战火淬炼的稚嫩。

  可老刘知道,总有一天,他们也会成为别人口中的“英雄”,也会成为别人感激的理由。

  “大伙儿知道咱们这支部队是怎么一路走过来的吗?”

  他问得突然,却掷地有声。

  礼堂里一片寂静,所有人屏息以待。

  这个问题,不只是问历史,更是问信念,问初心。

  一个新兵站起来,敬了个礼。

  他个子不高,脸庞还带着几分青涩,但动作标准,军姿挺拔。

  他的右手举过帽檐,五指并拢,指尖微微颤抖,却始终稳稳地定在原处。

  他的声音清亮而坚定,穿透了整个礼堂:

  “报告指导员,是从革命战争那会儿一路打出来的!”

  “说得对!”

  老刘重重点头,额角的皱纹随着动作深深皱起,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

  “从井冈山出发,走过长征,打过抗日战争,又打赢了解放战争。咱们这支队伍,经历过多少苦,熬过多少难?那雪山有多冷,草地有多险,多少同志走着走着就倒下了,连名字都没留下……”

  他走到台前,步伐稳健而沉重,仿佛踏着当年的足迹。
  http://www.bixia5.cc/book/18158/20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