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粮食换人
推荐阅读:
妙手回春
快穿:一不小心,我又上教科书了
九公主又美又飒
开局同学会上中奖两亿五千万
重生1976:拒当舔狗不下乡
女尊快穿之妻主是个宠夫狂
兵王归回
从继承家族开始变强
激荡 1981,农村也疯狂
官家天下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伦敦,雾都的晨曦尚未完全穿透云层,威斯敏斯特宫的议会大厅内却已弥漫着焦灼与躁动的气息。橡木穹顶下,鎏金吊灯的光芒洒在议员们一丝不苟的燕尾服与礼帽上,却掩不住他们眉宇间的愠怒——刚刚,情报官员用带着颤音的语调,将华夏军提出的要求一字一句复述完毕,如同在滚烫的油锅里泼入一瓢冷水,瞬间点燃了整个议会的怒火。
“简直是岂有此理!这群黄皮肤的东方人,竟敢对日不落帝国提出如此无礼的条件!”
一位留着络腮胡的保守党议员猛地拍案而起,银质怀表从马甲口袋滑落,在大理石地面上撞出清脆的声响。
他的声音如同惊雷般在大厅回荡,引得周围议员纷纷附和,原本肃穆的议会瞬间变成了喧闹的集市,各种愤怒的斥责与抱怨交织在一起,像一群被惊扰的蜜蜂,嗡嗡声不绝于耳。
“太不像话了!一个在东亚大陆上刚刚站稳脚跟的军阀,也敢对统治着半个世界的帝国指手画脚?”
另一位戴着单片眼镜的议员扶了扶镜片,语气中满是轻蔑,
“依我之见,应当立刻从殖民地调遣更多军队,给那些华夏人一点颜色看看!尤其是北方那个叫赵国强的军阀,不过是个占据了几座城池的土霸王,也配被我们放在眼里?”
在这位议员眼中,赵国强率领的军队根本不值一提,仿佛只需帝国的铁骑一踏,便能将其碾得粉碎。
议会的喧嚣声中,坐在主席台侧方的米尔大公缓缓起身。
他身着绣着家族纹章的深蓝色礼服,银灰色的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岁月在他脸上刻下的皱纹里藏着几分沉稳与老谋深算。他轻轻抬手,掌心向下按压,原本嘈杂的大厅竟渐渐安静下来——作为帝国政坛的元老,米尔大公凭借多年的外交与军事经验,早已在议员们心中树立起不可动摇的权威。
“诸位稍安勿躁。”
米尔大公的声音不高,却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
“对付华夏,不能像我们征服印度那样贸然行事。印度虽人口众多,但内部部落林立、矛盾重重,我们只需分而治之便能轻松掌控;可华夏不同,这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国度,骨子里藏着极强的凝聚力,一旦我们与之硬拼,不仅会损耗帝国大量的兵力与财力,还可能激起整个东方世界的反抗。”
他的话让原本义愤填膺的议员们渐渐冷静下来,纷纷将目光投向这位足智多谋的大公,等待着他接下来的计划。坐在议会最高席位上的女皇陛下,身着镶嵌着珍珠与宝石的皇冠,深蓝色的眼眸中带着几分探寻,她轻轻开口,声音柔和却不失威严:
“米尔大公向来深谋远虑,不知此次你有何良策,能为帝国化解眼前的难题?”
米尔大公微微躬身,向女皇行了一礼,随后缓缓说道:
“陛下,臣以为,对付华夏当用‘蚕食之策’。我们不必派遣帝国的精锐部队正面进攻,而是要借助第三方的力量,一点点削弱他们的实力,侵占他们的领土。”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议员,
“诸位别忘了,印度与华夏接壤,而我们在印度有着数十万的驻军,还有大量由当地人组成的仆从军。这些仆从军熟悉地形,且对华夏边境的防御情况有所了解,若能让他们从边境着手,逐步蚕食华夏的土地,不仅能减少帝国的损耗,还能在不知不觉中扩大我们的势力范围。”
说到这里,米尔大公的眼中闪过一丝贪婪的光芒,他压低声音,仿佛在分享一个天大的秘密:
“臣还得到一个消息——华夏的藏区,有一座神秘的宫殿,宫殿内的地面、墙壁甚至屋顶,都是用纯金铺就的,殿内的器皿更是价值连城。若是能通过蚕食之策,逐步掌控藏区,那帝国将获得一笔难以想象的财富。”
这番话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在议员们心中激起千层浪。原本还保持着绅士风度的议员们,此刻纷纷露出了贪婪的本性——他们或许平日里将“高尚”“优雅”挂在嘴边,可在黄金的诱惑面前,骨子里的贪婪与欲望被彻底点燃。
有人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有人则小声与身边的同伴交谈,眼中闪烁着渴望的光芒。
毕竟,日不落帝国的崛起,本就伴随着殖民与掠夺,维京人血脉中流淌的扩张基因,早已在他们的骨子里生根发芽——面对弱小的国家,他们从不掩饰自己的盘剥与掠夺;而面对强大的势力,却又会摆出虚伪的笑脸,寻求利益的平衡。
“米尔大公果然妙计!”
女皇陛下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她轻轻敲击了一下手中的权杖,声音坚定地说道,“这个‘蚕食计划’,完全符合帝国当前的国情。如今帝国的殖民地遍布全球,国内的兵力调动本就困难重重,让印度仆从军充当先锋,既能减少帝国的负担,又能实现我们的目标。就这么定了!”
她的话音落下,议会大厅内没有任何人提出反对意见——毕竟,这个计划既不用帝国付出太多代价,又能获得丰厚的回报,这样的“好事”,没有哪个议员会拒绝。女皇陛下见状,当即下令:
“立刻给印度总督发电报,让他制定详细的计划,从印度与华夏的边境地区开始,逐步实施蚕食行动。”
很快,这份承载着帝国野心的电报,便通过电波跨越重洋,传向了遥远的印度。
印度北方邦,总督府内。总督正坐在铺着波斯地毯的书房里,手中把玩着一枚来自华夏的青花瓷瓶。
当电报员将女皇的指令呈递到他面前时,他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太好了!真是天助我也!”
他猛地站起身,将青花瓷瓶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语气中满是兴奋,
“我手下的那些探险家们,早就想越过喜马拉雅山脉,去看看山脉另一边的华夏到底是什么模样了。只是之前没有陛下的明确指令,我一直不敢让他们轻举妄动。如今陛下下令,我们再也没有顾忌了!”
这位总督深知,只要能顺利实施女皇的计划,不仅能得到帝国的嘉奖,还能从中谋取不少私利。他立刻叫来秘书,沉声吩咐道:
“马上把消息传出去,让帝国在印度的所有探险家都集合起来,组建探险队伍——十几个人也好,二十几个人也罢,只要愿意参与,都可以加入。告诉他们,这次的‘探险’,会给他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印度北方的每一个角落。
那些平日里以“探险”为名,实则四处掠夺的日不落国探险家们,听到这个消息后个个兴奋不已。
他们纷纷放下手中的事情,争先恐后地组建队伍,有的人甚至连夜收拾行李,准备即刻出发。在他们出发之前,不少印度朝拜者曾向他们透露:
喜马拉雅山脉的另一侧,有一个神秘的国度,那里有一座美丽的宫殿,宫殿内的每一件器皿都是用纯金打造,屋顶、地面和墙壁更是金碧辉煌,仿佛一座用黄金堆砌的城堡。
这样的描述,让探险家们对华夏的土地充满了无限的向往。在他们眼中,那片遥远的东方土地,不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而是一座等待他们掠夺的宝库。
很快,一支支规模不大却野心勃勃的探险队伍,便从印度北方邦出发,朝着华夏的边境进发——一场以“探险”为名的掠夺行动,就此拉开了序幕。
与此同时,华夏京都,紫禁城旁的一处驿馆内,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
庭院里的海棠花正值盛放,粉色的花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
驿馆的正厅内,李三正坐在红木桌旁,与高卢国使者米尔希特,相对而坐。桌上摆放着一套精致的青花瓷茶具,热气腾腾的茶水从茶壶中缓缓流出,在茶杯中泛起细密的涟漪。
“我亲爱的李三先生,能够再次见到您,真是我的荣幸。”
米尔希特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他身着法国宫廷的礼服,胸前别着一枚精致的勋章,语气中满是客气。作为法国派驻华夏的使者,他深知此次前来的目的——为了赎回被华夏俘虏的两万多名高卢国士兵,他必须与李三达成协议。
“米尔先生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
李三笑着回应,他抬手示意侍从为米尔添茶,
“我作为东道主,自然要尽地主之谊。快请用茶,这是我们华夏南方特产的碧螺春,口感清甜,您尝尝看。”
米尔希特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眼中露出赞赏的神色:
“好茶!果然名不虚传。”
他放下茶杯,话锋一转,切入了正题,
“李三先生,关于贵国提出的赎回俘虏的条件,我国皇帝已经同意了。不过,有一件事想与您商量——不知道贵国能否允许我们用等价的物品,代替金币来支付赎金?”
在米尔看来,高卢国皇帝算是比较开明的统治者——既然士兵们已经被俘,付出一定的代价将他们赎回,本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与贪婪的日不落帝国相比,高卢国更愿意通过协商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强硬对抗。
听到米尔的提议,李三脸上露出了一丝为难的神色,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仿佛在认真思考。但实际上,他的心中早已乐开了花——赵国强之前刚刚提出用粮食来缓解军需压力的计划,李三正愁如何解决粮食缺口的问题。
要知道,华夏此时正值战后恢复期,粮食产量本就不高,要供应几十万军队的口粮,对李三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如今高卢国主动提出用物品代替金币,这正好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毕竟,对于华夏而言,粮食远比金币更加重要。
李三沉吟片刻,缓缓说道:“米尔先生,您的提议确实有些突然,我需要考虑一下……”
他故意停顿了几秒,看着米尔略显紧张的表情,随后才露出笑容,
“不过,贵国能够如此有诚意,我们也不能不通情理。既然高卢国态度良好,那我们基本同意您的这个请求。”
“太好了!感谢李三先生的理解!”米尔顿时松了一口气,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他知道,只要能达成这个协议,自己回到高卢国后,一定会得到皇帝的嘉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既然我们已经达成了初步共识,那接下来就该谈谈粮食的价格了。”
米尔立刻切入了下一个话题,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
“李三先生,您觉得,这些粮食应该按照什么价格来计算呢?”
李三端起茶杯,轻轻喝了一口,缓缓说道:
“米尔先生,首先我要说明一点,这次的赎金涉及两万多名俘虏,所需的粮食数量极大,属于大宗采购。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大约十个铜板能买到一斤粮食。不过,考虑到我们这是大量交易,价格上总得有所优惠吧?我觉得,十个铜板买两斤粮食,这个价格应该比较合适。”
他的话音落下,米尔的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色,他下意识地皱起了眉头——这个价格,几乎相当于市场价的五折,比他预想的要低得多。
但米尔转念一想,若是按照华夏提出的原价,法国需要支付的金币数量高达两百万枚,这对法国的财政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而如果用粮食来支付,虽然单价低了一半,但可以分月支付,这样既能减轻法国的财政压力,又能尽快将俘虏赎回。
米尔在心中仔细权衡了利弊——虽然价格低了一些,但从长远来看,这个交易对高卢国还是有利的。
而且,外国人向来不喜欢拐弯抹角,在米尔看来,李三提出的这个价格,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若是自己再讨价还价,反而可能破坏双方的合作氛围。
想到这里,米尔深吸一口气,缓缓点了点头:
“李三先生,您提出的价格确实有些超出我的预期,但考虑到双方的诚意,我同意这个定价。不过,关于粮食的交付时间和方式,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协商……”
“没问题。”李三笑着说道,“我们可以根据贵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交付计划,确保双方的利益都能得到保障。”
李三是万万没想到这三言两语间就将原本看似复杂的事情谈成了。
喜欢我以红警踩列强
http://www.bixia5.cc/book/19206/44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