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规划铁路
推荐阅读:
从继承家族开始变强
妙手回春
快穿:一不小心,我又上教科书了
九公主又美又飒
开局同学会上中奖两亿五千万
取消我高考?研发六代战机震惊科学界!
激荡 1981,农村也疯狂
假太监:我乃大明九千岁
穿越四合院之开局落户四合院
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夜幕低垂,京城皇宫的灯火却亮如白昼。赵国强指尖捻着那份墨迹未干的密报,纸张边缘几乎被他攥得发皱。
密报上的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烙铁,烫得他心口发紧——铁柱从阿尔山前线传回的详细战报,终于越过千里草原,稳稳落在了他的案头。
“这群猛谷部落的豺狼,竟真敢把刀伸向我华夏百姓!”
赵国强猛地将密报拍在桌案上,青铜烛台被震得嗡嗡作响,烛火摇曳间,映得他眼底的怒火几乎要喷薄而出。战报里字字泣血:
猛谷骑兵突袭边境村落,不仅劫掠粮食牲畜,更对手无寸铁的百姓痛下杀手,妇孺老弱皆难幸免,甚至有孩童被掳走当作玩乐的靶心。
那些血淋淋的描述,让身经百战的赵国强都忍不住攥紧了拳头,指节泛出青白。
“石头!”他沉喝一声,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震怒。
帐外脚步声响,亲卫石头推门而入,一身玄色劲装衬得他身姿挺拔,见主帅脸色铁青,连忙单膝跪地:
“末将在!”
“传我将令——”赵国强走到悬挂在墙的巨大舆图前,手指重重戳在标注着“阿尔山”的位置,“把100辆镰刀战车全部调往京城,即刻划拨给铁柱麾下!”
石头抬头时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躬身领命。他自然明白主帅的用意:
猛谷骑兵素来以“来去如风”着称,茫茫草原上,步兵根本无从追击,唯有镰刀战车凭借坚固的护甲和高速的机动性,才能缠住那些骑兵的马蹄。
赵国强这是要让铁柱手握利刃,一举荡平盘踞在阿尔山的猛谷部落,一雪百姓被屠戮之耻。
“另外,让铁柱待战车到位后,务必摸清蒙古部落的主力动向,切忌冒进。”
赵国强补充道,语气稍缓,却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告诉他,阿尔山地区此后再也没有猛谷王爷。”
“是!末将即刻去办!”
石头起身退下,帐内重新恢复了寂静。赵国强的目光重新落回舆图,指尖顺着北疆的防线缓缓移动,从阿尔山到扎兰屯,再到更远的草原深处,眉头始终紧锁。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鲁冀边境,尘土飞扬的官道上,一支浩浩荡荡的军队正稳步前行。第八军的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士兵们身着统一的深灰色军装,肩扛步枪,步伐整齐如刀切,哪怕是连日跋涉,也不见半分疲态。
“军长,前面就是山东地界了!”
侦察兵策马奔回,在第八军军长马正涛面前勒住缰绳,语气里带着难掩的振奋。
第八军军长抬手勒住马,极目远眺。远处的山峦隐约可见,官道旁的村落里,百姓们正探着头张望,眼神里没有恐惧,只有期待——早在第八军出发前,京城的消息就已经传遍了山东各地,就连被俘虏的袁世凯,也亲笔写下书信,要求麾下所有关卡守军“不得阻拦,违者军法处置”。
“传令下去,全军放缓行军速度,严禁滋扰百姓。”
八军军长沉声下令,“进城后先接管各处衙署,安抚商户百姓,有敢趁机作乱者,就地正法!”
命令层层传达,第八军如同一条沉稳的巨龙,缓缓驶入山东境内。
沿途的关卡守军早已撤去了防御,守将们带着手下列队迎接,手中捧着印信文书,恭敬地将城池交到第八军手中。
从鲁冀边境到济南府,八百里路程,第八军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那些原本效忠满清或地方军阀的势力,要么望风而降,要么早已被袁世凯的书信震慑,不敢有半分异动。
当济南府的城门缓缓打开,动员兵率军入城时,街道两旁早已挤满了百姓。
有人提着茶水,有人捧着干粮,眼中满是劫后余生的庆幸——自从满清衰败,山东境内军阀混战,百姓早已苦不堪言,如今赵国强的军队到来,终于让他们看到了安稳日子的希望。
“收复山东了!”
消息传回京城时,赵国强正在地图前标注新的防线,听到汇报,他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意。山东地处中原腹地,物产丰饶,拿下山东,不仅扩大了地盘,更能为后续的北伐和西征提供充足的粮草补给。只是这份喜悦并未持续太久,他很快就想到了另一个棘手的问题——政务。
此时的李三,正坐在总理衙门临时改建的政务房里,面前堆着如山的文书,几乎要将他整个人埋住。他揉着发酸的太阳穴,眼前的卷宗还在不断增加:
山东各地的官员任免名单、赋税统计、粮田清查、流民安置……从清晨到深夜,他连喝口热茶的功夫都没有,就连吃饭都是匆匆扒几口,又埋首于案牍之中。
“不行,再这么下去,我这条老命迟早要交代在这里。”
李三猛地将手中的毛笔拍在砚台上,墨汁溅出几滴,落在文书上晕开黑痕。他站起身,在狭小的房间里来回踱步,眉头拧成了疙瘩。
自从赵国强将政务大权交给他,他就成了整个控制区里最忙的人。起初只是黑省周边的几个府县,尚可应付,可如今接连收复了河北、山东,地盘一下扩大了数倍,韩朝北部,远东铁路一段大片地区,需要处理的事务也翻了好几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一个人既要管官员任免,又要管钱粮调度,还要处理百姓的诉讼纠纷,哪怕不眠不休,也总有处理不完的事。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既做不好事,也落不下好名声,更重要的是……我实在撑不住了。”
李三咬了咬牙,终于下定了决心,
“必须去找指挥官大人谈谈,这事得分权!”
他整理了一下衣襟,将桌上最紧急的几份文书收好,快步走出政务房。此时已是深夜,帅府的灯火依旧明亮,门口的卫兵见是李三,连忙放行。走到赵国强的书房外,他深吸了一口气,才轻轻叩了叩门。
“进来吧。”
书房里传来赵国强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依旧沉稳。
李三推门而入,只见赵国强正趴在舆图上,手中拿着标尺测量着什么,烛火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连忙躬身行礼,声音恭敬:
“属下李三,见过最高指挥官大人。”
赵国强闻声抬头,见李三行如此大礼,顿时有些诧异。他放下手中的标尺,打趣道:
“今日这是怎么了?李三哥何时变得这么客气,倒像个初次见长官的新兵蛋子。”
李三脸上一阵发烫,张了张嘴,却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开口。他原本在心里演练了无数遍的说辞,此刻竟卡在了喉咙里,只发出一声含糊的“呃”。
“怎么?有话不敢说?”
赵国强见他这副扭扭捏捏的模样,忍不住笑了,
“你跟着我这么久,什么时候变得像大闺女似的?有话直说!”
被赵国强这么一激,李三反而定了定神。他抬起头,眼神恳切:
“蒙指挥官大人厚爱,将所有政务都交到属下手中,让属下拥有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属下感激不尽。只是……”
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下去,
“只是属下能力有限,实在扛不起这么重的担子。如今地盘越来越大,事务越来越杂,属下不眠不休也处理不完,恳请大人将事情分出去一些,也好让属下能把手里的事做得更妥当。”
说完,他便低下头,不敢看赵国强的眼睛。他心里其实很忐忑——赵国强将政务交给他,是信任他,如今他却主动提出分权,万一触怒了赵国强,别说保住职位,恐怕连性命都难保。
书房里静了下来,只有烛火燃烧的“噼啪”声。赵国强看着李三紧绷的背影,突然笑了:
“李三哥,我还以为你是来请功的,原来是来‘撂挑子’的?”
李三身子一僵,正要开口辩解,却听赵国强继续说道:
“是我考虑不周了。偌大的地盘,所有杂七杂八的事都压在你一个人身上,确实太过分了。”
李三猛地抬头,眼中满是惊愕——他没想到赵国强不仅没有生气,反而主动承认了自己的疏忽。
“你不用紧张,这事不怪你。”
赵国强走到他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
“当初把政务交给你,是因为信任你的能力,却忘了地盘大了,事务多了,单靠一个人是绝对不行的。这样,你先回去拟定一个计划,把所有事务分门别类,成立专门的部门来负责——就像明朝的六部一样,吏、户、礼、兵、刑、工,各司其职,各管各的事。这样一来,你就不用一个人扛着所有担子了。”
“六部?”李三眼睛一亮,瞬间明白了赵国强的意思。这样分工明确,不仅能减轻他的负担,还能让政务处理得更高效,简直是一举两得!
“多谢指挥官大人理解!”
李三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连忙躬身道谢,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谢什么,是我考虑不周。”
赵国强摆了摆手,语气轻松,
“对了,你拟定计划的时候,顺便把各个部门的人选也提交上来。人选要选那些踏实能干、品行端正的,不管是老兵还是新招的文人,只要有能力,都可以用。”
如今的赵国强,在整个华夏军中的地位早已如同皇帝一般,任何人都不敢违抗他的命令。
李三心里清楚,赵国强虽然没有登基,但无论是权力还是威望,都早已超越了昔日的满清皇帝。他恭敬地应道:
“是!属下一定尽快拟定计划,绝不辜负大人的信任!”
“好了,你去忙吧。”
赵国强挥了挥手,重新走回舆图前,
“记住,办事要稳妥,宁可慢一点,也不能出纰漏。”
“属下明白!”
李三躬身退下,走出书房时,只觉得浑身轻松,连脚步都轻快了许多。
而在京城的另一处,原本的总理衙门旧址,此刻已是另一番热闹景象。
工程兵第一军的士兵们正忙碌地穿梭其间,有的在整理勘察数据,有的在绘制铁路图纸,有的则在清点物资,整个院子里充满了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和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自从工程兵被“具现”出来的第一天起,他们就没有片刻停歇。
10万工程兵分成数十支队伍,在防空运兵车的协助下,迅速奔赴各地,展开了紧锣密鼓的勘察工作。他们的测绘能力远超普通的工程队,不仅能精准测量地形地貌,还能快速规划出最优的路线,短短几天时间,多条铁路的规划就提上了日程。
“报告长官!北京到哈尔滨的铁路勘察数据已经汇总完毕!”
一名工程兵军官拿着厚厚的卷宗,快步走进临时指挥部,向工程兵第一军军长汇报。
工程兵军长接过卷宗,快速翻阅着,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很好!这条铁路是重中之重,必须尽快开工。一旦建成,扎兰屯的铁轨和建设物资就能通过铁路源源不断地运到京城,后续的其他铁路才能顺利推进。”
他指着舆图上的路线,继续说道:
“命令第一师即刻进驻北京至承德段,负责平整土地和铺设路基;第二师赶赴哈尔滨至长春段,从北方往南推进,两面夹击,加快进度!”
“是!”
军官领命而去。军长的目光又落在了另外两条规划线上——北京到蒙古的铁路,以及北京到山东的铁路。
这两条铁路一条通往北疆,能为边境驻军提供快速的物资补给,强化对北境的控制;一条连接中原,能将山东的粮草和物产运往京城,战略意义同样重大。
“所有人都给我打起精神来!”
军长走出指挥部,对着忙碌的工程兵们高声喊道,
“指挥官大人要我们三个月内完成北京至哈尔滨铁路的主体工程,半年内连通山东和蒙古!时间紧,任务重,谁都不许偷懒!”
“是!”
工程兵们齐声应和,声音震耳欲聋。
而在京城火车站的建设工地上,却是另一番景象。数完名俘虏被集中在这里,他们中有满清的旧臣、有外国的士兵,还有一些地方军阀的残部。此刻,他们穿着统一的灰色囚服,手里拿着铁锹、锄头,在士兵的监视下,埋头平整土地。
“嘿!杰克,你看那边,那个木头建筑快盖好了!”
一名金发碧眼的俘虏用胳膊肘碰了碰身边的同伴,语气里带着一丝羡慕。那是京城火车站的主体建筑,由工程兵设计,用当地的木材搭建而成,虽然是临时建筑,却也气派十足。
杰克却猛地将手中的大锤摔在地上,坐在地上大口喘着气,脸上满是愤怒和不甘:
“这简直不是人干的活!每天工作12个小时,只有窝窝头和冷水,晚上还要挤在漏风的棚子里,这和畜生有什么区别!”
他的同伴脸色一变,连忙捂住他的嘴,压低声音劝道:
“你疯了?小声点!要是被巡逻的警察听到,咱们今天的晚饭就没了!”
“没了就没了!我不干了!”杰克一把推开同伴的手,声音更大了,
“我是日不落帝国的士兵,不是你们华夏人的奴隶!凭什么让我干这种粗活!”
他的叫喊声很快吸引了巡逻警察的注意。一名身着黑色警服的警察带着翻译走了过来,眉头紧锁,眼神冰冷:
“你们俩,在这里吵什么?”
翻译将杰克的话转述给警察,警察听完,不仅没有生气,反而笑了:
“不想干了?正好,最近粮食紧缺,少一个人,其他人就能多吃一口。不过你既然不想干,就不用待在这里了——来人,把他带到‘小号’里去!”
两名士兵立刻上前,架起还在挣扎的杰克,朝着不远处的一个狭小木屋走去。所谓的“小号”,就是用木板搭建的简易囚室,不足两平方米,只能容一个人蜷缩着,里面阴暗潮湿,是专门用来惩罚偷懒俘虏的地方。
“放开我!你们不能这样对我!我要抗议!”
杰克的叫喊声越来越远,最终被淹没在工地的嘈杂声中。
他的同伴看着这一幕,脸色苍白,连忙捡起地上的大锤,低下头,不敢再发出任何声音。其他俘虏也都噤若寒蝉,手里的活计更快了——他们都明白,在这里,反抗没有任何用处,只有乖乖干活,才能保住一条命。
喜欢我以红警踩列强
http://www.bixia5.cc/book/19206/45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