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家书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跟我们走。”

  左侧的警察声音低沉,没有多余的废话,粗壮的手臂直接伸过来,牢牢扣住了杰克的手腕。

  那力道大得惊人,杰克只觉得手腕一阵发麻,下意识地想挣脱,可刚一用力,另一名警察便从侧面上前,双手抓住他的胳膊,两人一左一右,像架着一件物品似的,将他强行拖拽着往前走。杰克的皮鞋在粗糙的地面上摩擦,发出刺耳的“咯吱”声,鞋底沾满了尘土与碎石,几次险些被绊倒,他口中不断喊着

  “放开我,我没做错什么”,

  可声音在空旷的工地上显得格外微弱,很快就被敲打声淹没。

  不一会儿,一座简陋的铁皮小屋出现在前方——这便是工人们口中的“小号”。

  小屋约莫只有两个立方米大小,墙面是拼接起来的铁皮,因常年风吹日晒,早已锈迹斑斑,边角处还翘着几片剥落的铁皮,像是随时会掉下来。

  警察松开杰克的手臂,其中一人上前,一把拉开了小屋唯一的铁门,门轴因缺乏润滑,发出“吱呀——”的刺耳声响,一股潮湿的霉味混杂着尘土的气息扑面而来。

  “进去。”

  警察冷声道,语气中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杰克站在原地,双脚像是灌了铅一般,眼神中满是抗拒,他知道这“小号”的厉害,之前有工友被关进去过,出来时整个人都蔫了,脸色苍白得像纸。

  可没等他再多犹豫,身后的警察便猛地推了他一把,杰克重心不稳,踉跄着跌进了小屋里,后背重重地撞在冰冷的铁皮墙上,疼得他倒吸一口凉气。紧接着,“哐当”一声,铁门被从外面锁上,阳光被彻底隔绝在外,小屋里瞬间陷入一片昏暗,只有门缝里透进一丝微弱的光线,勉强能看清屋内的景象——地面是冰冷的水泥地,没有任何铺垫,墙面摸上去又凉又糙,整个空间狭小得连转身都困难。

  刚开始的十几分钟,杰克还能勉强忍受。

  他靠在墙角,试图调整姿势让自己舒服些,可无论怎么动,身体都像是被紧紧束缚着,胳膊和腿根本无法完全伸展。

  他闭上眼睛,想通过睡觉来打发时间,可狭小的空间带来的压抑感却越来越强烈,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吸入了沉重的空气,胸口闷得发慌。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汗水顺着他的额头往下淌,浸湿了衣领,黏腻地贴在皮肤上,难受得让他忍不住烦躁地抓了抓衣服。

  一个小时过去了,杰克再也无法保持平静。

  他开始在小屋里焦躁地踱步,可每走两步就会撞到墙面,沉闷的撞击声在狭小的空间里回荡,更添了几分压抑。他用拳头用力砸着铁门,大声喊道:

  “放我出去!快放我出去!我受不了了!”

  他的声音因激动而沙哑,拳头砸在铁门上,发出“咚咚”的声响,可门外却没有任何回应,只有风吹过铁皮发出的“呜呜”声,像是在无声地嘲讽。

  就在杰克快要绝望的时候,门外传来了轻微的脚步声。他停止了呼喊,耳朵紧紧贴在门上,想听听外面的动静。脚步声停在了门口,紧接着,一个略带生硬的中文声音响起——是工地上的翻译官,他的声音透过门缝传进来,带着一丝漫不经心:

  “哦,忘了告诉你,这个小号一旦进去,必须待足一天以上,不然是不会被放出来的。”

  这句话像是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杰克心中最后一丝希望。

  他瘫坐在地上,背靠着铁门,双手抱着头,绝望的情绪像潮水般将他淹没。

  他想起了远在故乡的家人,想起了曾经自由的生活,再对比现在的处境,眼泪忍不住从眼眶里滚落。

  又过了十几分钟,小屋里的闷热和压抑让他实在无法忍受,他再次站起身,用力拍打着铁门,声音带着哭腔求饶

  “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我去干活儿,求求你放我出去,求求你了!”

  可门外的翻译官和警察却没有任何回应。杰克的呼喊声在空旷的工地上渐渐消散,只留下他自己沉重的喘息声。不远处,其他工人正低着头默默干活,偶尔有人会偷偷朝“小号”的方向瞥一眼,眼神中满是畏惧——杰克的遭遇,无疑是给所有人提了个醒

  在这里,必须乖乖听话,不能有任何反抗,否则等待自己的,就是这样难熬的惩罚。夕阳渐渐西沉,将工地的影子拉得很长,一条蜿蜒曲折的大蛇从工地边缘的草丛中钻出来,吐着信子,朝着北方缓缓爬去,像是在预示着什么。

  与此同时,京都一名身着正装的官员正快步走进署长的办公室。他手中拿着一份文件,脸上带着几分急切,进门后便立刻立正敬礼:

  “报告长官根据约定,今日高卢国已派人运来第一船粮食,共计约100万斤!”李三的秘书进来说道。

  李三正坐在办公桌后批阅文件,听到这话,他停下手中的笔,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粮食已经到了?按照之前商定的汇率,100万斤粮食,能换多少俘虏?”

  “总长大人,根据现在的汇率换算,一个银币等于100个铜钱,一个金币等于十个银币,而每赎回一名俘虏需要耗费1万斤粮食,所以100万斤粮食,刚好能换走100个俘虏。”

  秘书恭敬地回答,同时将手中的文件递了过去,“这是粮食的交接清单和俘虏的名单,请长官过目。”

  李三接过文件,快速翻阅了一遍,随后点了点头

  “好,既然粮食已经到位,那就按照流程,通知人去工地将这100名高卢国俘虏带出来,做好交接工作,务必确保过程顺利,不能出任何差错。”

  “是!”秘书再次敬礼,转身快步走出了办公室。

  消息很快传到了铁路工地。当100名高卢国俘虏被警察从工人队伍中带出来,列队站在工地中央时,不远处的日不落国俘虏瞬间炸了营。他们纷纷放下手中的工具,围在一旁,眼神中满是惊讶和疑惑,交头接耳的声音此起彼伏。

  “他们怎么被带走了?那群高卢人要去哪里?”

  “难不成是要被释放了?为什么不是我们?”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也想回家啊!”

  人群中,一个名叫汤姆的日不落国俘虏踮着脚尖,朝着高卢俘虏的方向张望。他的目光落在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上——那是约翰,他曾经在战场上认识的朋友。汤姆忍不住朝着约翰大喊:

  “嘿,约翰!怎么回事?你们要去哪里?”

  约翰听到了汤姆的声音,他转过头,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喜悦,整个人都显得格外激动,甚至忍不住手足舞蹈起来。他朝着汤姆的方向大声喊道:

  “哦,我亲爱的朋友,再见了!我要回家了!我们伟大的皇帝陛下已经派人用粮食将我们赎回去了!很快,我就能见到我的家人了!”

  尽管两人之间隔着几名警察,约翰也不敢靠得太近——这些天,警察的铁腕手段已经给所有俘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没人敢轻易挑战他们的权威。

  但即使如此,约翰脸上的兴奋也丝毫没有掩饰,那是一种重获自由的喜悦,深深刺痛了在场每一个日不落国俘虏的心。

  “原来是可以赎人的!”

  汤姆喃喃自语,眼中满是羡慕,随即又被失落和不满取代,

  “那我们呢?咱们的国家为什么没有来赎咱们?哦,这真是太糟糕了!不行,我必须想办法让家里知道我的情况,让他们去市政府、去军队部门请愿,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这些为帝国征战的士兵,竟然被遗忘在了这里!”

  其他日不落国俘虏也纷纷附和起来,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焦急和愤怒。他们围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讨论着该如何联系国内,有的说要找机会逃跑,有的说要向警察抗议,场面一度有些混乱。

  这时,汤姆深吸一口气,推开人群,朝着不远处的一名警察走去。他的心里既紧张又期待,双手紧紧攥成拳头,走到警察面前后,小心翼翼地问道

  “警察先生,我……我可以写信吗?我想给家里写一封信,让他们知道我现在的情况,让他们想办法来赎我。”

  警察抬起头,看了汤姆一眼,没有立刻回答,只是轻轻挥了挥手。汤姆的心瞬间沉了下去,脸上露出了沮丧的表情,低着头,准备转身离开。

  就在这时,警察的声音响了起来:

  “我的意思是现在不行。不过,只要下工之后,我们可以给你提供纸笔,让你写信。”

  原来,在此之前,负责管理俘虏的李三早已交代过警察部队

  如果这些外国俘虏想要写信与国内联系,可以为他们提供纸张和笔墨,不必阻拦。毕竟,让这些俘虏留在工地上干活,是为了不让他们白吃粮食,创造出一定的价值;

  而如果他们能通过书信让国内知道他们的处境,进而派人来赎人,还能为华国换来大量的金币和粮食,这无疑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更何况,华国从来就不缺人,即使这些俘虏被赎回,李三也有办法召集更多的农民来工地上工,根本不用担心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听到警察的话,汤姆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脸上的沮丧瞬间被狂喜取代。他激动地朝着警察连连鞠躬:

  “谢谢!谢谢您!这真是太感谢您了!您真是个好人!”

  说完,他转身跑回人群中,兴奋地向其他日不落国俘虏分享这个好消息。

  原本还充满沮丧和不满的日不落国俘虏们,在听到这个消息后,瞬间沸腾起来。每个人的脸上都重新燃起了希望,之前的疲惫和抱怨也一扫而空。他们纷纷回到自己的岗位上,手中的活计干得比之前快了好几倍,甚至有人还哼起了家乡的小调,整个工地的气氛都变得活跃起来。

  终于,夜幕降临,工地上的机器声渐渐停止,劳累了一天的工人们纷纷回到工棚休息。

  但日不落国的俘虏们却没有丝毫睡意,他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围在工棚的角落,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不一会儿,警察便如约将纸笔送了过来。俘虏们立刻围了上去,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接过纸笔,找了个地方坐下,开始埋头写信。

  工棚里安静极了,只有笔尖在纸上滑动的“沙沙”声。

  有的俘虏一边写,一边忍不住流泪,泪水滴在纸上,晕开了墨迹;有的俘虏则一边写,一边低声念叨着,像是在跟家人诉说着自己的思念与委屈。

  他们写得格外认真,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对家乡的思念,对自由的渴望。一封封书信写好后,被整齐地叠好,交给警察,由华夏军统一转送到高卢国新成立的使馆,再由高卢国使馆的邮局通过轮船寄回欧洲,最终转送到日不落国。

  这一晚,工地的工棚中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许多日不落国俘虏写完信后,依旧没有睡觉,他们围坐在一起,兴奋地讨论着家里收到信后的反应,想象着国内的亲人看到信后,会如何四处奔走,如何组织人群游行请愿,如何向政府施压,让政府派人来赎他们。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的场景。

  然而,与日不落国俘虏们的兴奋和期待不同,在天津的日不落国临时谈判驻地内,气氛却压抑到了极点。

  当谈判代表汉森得知高卢国已经与华国达成协议,用粮食赎回100名俘虏的消息后,气得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脸色铁青,双手紧紧攥着拳头,指甲几乎要嵌进肉里。

  “该死的黄皮猴子!竟然敢率先和高卢国人谈好条件!真是气死我了!这让我怎么向国内交代?”

  汉森猛地一拳砸在桌子上,桌上的茶杯被震得晃动起来,茶水洒了一地。这些天,他曾几次三番主动与李三交涉,想要达成赎回俘虏的协议,可每次都因为双方的条件无法达成一致而失败。

  在汉森看来,李三根本就是在故意刁难他们。毕竟,华国提出的赎回价格并不算高,可在日不落国政府看来,他们作为“日不落帝国”,怎么能向一个“弱小的东方国家”低头,还按照对方提出的价格赎回俘虏呢?

  这在他们看来,是一种耻辱。可汉森心里清楚,如果再不能达成协议,国内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毕竟,被俘虏的士兵足足有四五万人,他们背后是十几万个家庭,一旦这些家庭得知政府迟迟不赎回士兵,必然会引发大规模的抗议,到时候,他这个谈判代表,恐怕就要成为替罪羊了。

  “大人,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啊。”

  汉森的副手站在一旁,脸上满是担忧,小心翼翼地提醒道,

  “一旦高卢国赎回俘虏的消息传回国内,那些士兵的家人必然会得知真相,到时候,国内的舆论压力肯定会爆发,咱们恐怕真的要被架在火上烤了。那可不是少数人,是四五万人的士兵,他们背后的家庭加起来,足足有十几万人啊!”

  汉森停下脚步,烦躁地揉了揉太阳穴,语气中满是无奈:

  “你以为我不知道吗?可现在有什么办法?那个李三根本就不见咱们,就算见了,也丝毫不松口。”

  他顿了顿,脸上突然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像是想到了什么,

  “不过,你也不用太担心。你不知道,在阿三与满清的边境,咱们已经开始进行开拓团活动了。目前,第一批开拓团成员已经开始向边境集结,很快就能展开行动。哈哈,那个赵国强做梦也想不到,在那遥远的地方,我们日不落国已经开始对他进行报复了!等着吧,我倒要看看,他什么时候能收到消息!”

  说到这里,汉森的语气中充满了傲慢:

  “而且,我已经从被释放的高卢国士兵那里打听到了,他们在华夏人这里,除了每天要干活之外,粮食供应和基本的生活保障还是可以的,并不会受到太大的欺负。所以,就算再拖一段时间,那些俘虏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咱们还有时间。”

  汉森不知道的是,他口中的“时间”,正在一点点流逝。那些日不落国俘虏写的书信,已经被装上了前往欧洲的轮船,正乘风破浪,朝着日不落国的方向驶去。用不了多久,国内的人们就会得知俘虏们的处境,到时候,等待他的,将会是一场无法挽回的风暴。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扎兰屯工业园,清晨的雾气还未完全散去,整个工业园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

  此时,天刚蒙蒙亮,大多数工人还在睡梦中,工业园内没有开始一天的工作,只有几名负责巡逻的动员兵,背着步枪,在园区内来回走动,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动静。

  突然,一阵“轰隆隆”的巨响从远处传来,打破了清晨的宁静。这声音低沉而有力,像是无数匹骏马在奔腾,又像是 雷声在远方滚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声音越来越近,地面甚至都开始微微震动起来。

  正在巡逻的动员兵们立刻停下脚步,脸上露出了警惕的表情。

  其中一名经验丰富的动员兵迅速从背上取下望远镜,调整好焦距后,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

  透过淡淡的晨雾,他看到了令人震撼的一幕——一条长长的“钢铁长龙”正在缓缓驶来,那是一排排崭新的战车,车身呈深绿色,上面印着醒目的镰刀标志,正是赵国强派给铁柱的100辆镰刀战车!

  战车队列整齐,沿着公路缓缓行驶,车轮碾压在地面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与发动机的“轰隆隆”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充满力量的交响曲。

  阳光渐渐穿透晨雾,洒在战车上,车身反射出冰冷的金属光泽,显得格外威武霸气。

  很快,这支战车队伍便穿过晨雾,驶入了扎兰屯工业园内。战车在园区内的空地上整齐排列,发动机的轰鸣声渐渐停止,整个工业园内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战车散热风扇的轻微转动声。

  工业园内负责联络的士兵见状,立刻牵来两匹快马。这两匹马毛色油亮,肌肉结实,一看就是经过精心饲养的好马。士兵翻身跳上马背,朝着铁柱所在的阿尔山方向疾驰而去,马蹄扬起阵阵尘土,很快就消失在了晨雾之中。

  快马的速度极快,没过多久,就抵达了铁柱的营地。负责送信的士兵翻身下马,顾不上擦拭额头的汗水,快步冲进了铁柱的帐篷:

  “报告铁柱长官!好消息!赵国强大人派来的100辆镰刀战车已经抵达扎兰屯工业园了!”

  铁柱正坐在帐篷内的桌子前,看着手中的地图,思考着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蒙古骑兵。听到士兵的报告,他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腾”地一下站起身,一把抓住士兵的胳膊,激动地问道:

  “你说什么?战车已经到了?”

  “是的长官!千真万确!战车已经在扎兰屯工业园内列队待命了!”士兵肯定地回答。

  “好!好!太好了!”

  铁柱兴奋地连拍了几下手,脸上露出了爽朗的笑容,

  “还是赵大人想的周到!若不将这镰刀战车派来,想要在草原上与蒙古人追逐,还真没有办法。”
  http://www.bixia5.cc/book/19206/45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