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底线”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哼,这群该死的华夏人,到底在打什么算盘?数次求见,竟全被挡了回来!”

  罗刹国外务大臣伊尔西西将手中的银质怀表重重按在紫檀木桌案上,金属表壳与木纹碰撞的脆响,在寂静的驿馆房间里格外刺耳。

  窗外,京都的寒风卷着碎雪,正疯狂拍打雕花窗棂,像极了他此刻烦躁不安的心境——自半月前踏上这片曾被满清称作“京师”的土地,他这位肩负罗刹帝国国运的使臣,连华夏军核心人物李三的影子都没见到,更别说赵国强了。

  作为曾在扎兰屯与赵国强有过交锋的老对手,伊尔希希对那位华夏军统帅的手腕早有领教。

  此次奉罗刹皇之命再度南下,本是抱着的底线来谈判,可如今别说谈判桌,连华夏军政府的大门都像焊死了一般。

  他每日清晨都要站在驿馆二楼的露台,望着远处那座飞檐翘角的华夏军政府大楼出神,指尖的烟卷烧到了滤嘴都浑然不觉,烟蒂在青石板上积了厚厚的一层,恰似他心头堆积的沮丧与怒火。

  “大人,依属下看,这华夏国就是狂妄过头了!”

  副手安德烈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他身着笔挺的罗刹军礼服,肩章上的双头鹰徽章在烛火下泛着冷光,

  “想当年满清何等卑躬屈膝,如今这群黄皮猴子不过占了些地盘,就敢给咱们脸色看?陛下要是派十万大军压境,保管他们像百年前那样,跪着把条约签了!”

  “啪!”

  清脆响亮的耳光骤然响起,安德烈白皙的脸颊上瞬间浮现出五道红肿的指印。

  伊尔西西的手还停在半空,眼底的怒火几乎要烧出来——这些天憋在心里的焦躁、对国内局势的担忧,还有对华夏军实力的隐忧,全被安德烈这番蠢话点燃了。

  安德烈捂着脸,又惊又怒地瞪着伊尔希希,嘴唇哆嗦着:

  “大人……您这是为何?属下说的难道不对吗?罗刹帝国的铁骑,难道还踏不平这小小的华夏军?”

  “不对?你简直愚蠢至极!”

  伊尔希希一把揪住安德烈的衣领,将他拽到自己面前,声音因愤怒而沙哑,

  “你以为老夫愿意来这里受气?若罗刹皇真能用武力摆平华夏军,还用得着咱们这几个外交人员跑来求爷爷告奶奶?你看清楚!”

  他指着窗外那片正在施工的空地,那里数十名工人正顶着风雪搬运钢筋,

  “华夏军连新的办公大楼都敢建二十层,你以为他们是吓大的?”

  驿馆内的其他副手全都噤若寒蝉,低头盯着自己的靴尖。

  他们何尝不知道,如今的罗刹国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能在亚洲横着走的帝国——北方边境,与扶桑国的对峙已持续半年,十几万大军被拖在远东雪原,粮草补给月月告急;

  东部边境更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到赤塔的一线城池全被华夏军占领,那条连接罗刹国欧洲部分与远东的生命线,眼看就要被彻底切断。

  更要命的是国内的乱局。

  罗刹新军在伏尔加河流域已聚集了近十万兵力,几次围剿不仅没把叛军打垮,反而让他们占了两座重镇。

  罗刹皇派来的密信里,字里行间全是“急”“速”“危”,若再不能稳住华夏军,让他们停止给叛军提供武器,用不了半年,延续了三百年的罗刹帝国就得改朝换代——这也是伊尔希希哪怕放下所有身段,也要见到赵国强的根本原因。

  “大人!大人!天大的好消息!”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驿馆外传来,门帘被猛地掀开,侍者伊万裹着一身风雪冲了进来,冻得通红的手里攥着一张烫金的请柬,信纸边缘都被他的手指捏得发皱。

  伊尔亿希猛地松开安德烈,三步并作两步冲到伊万面前,一把夺过请柬:

  “快说!是不是华夏人松口了?”

  “是!是!”

  伊万喘着粗气,唾沫星子随着话语飞溅,

  “刚刚华夏军政府的人送来通报,今日中午……中午在他们的办公地会见咱们!说是赵国强……哦不,是华夏军的李三先生亲自见您!”

  “太好了!终于等到了!”

  伊尔希希展开请柬,看着上面工整的毛笔字,脸上的阴霾瞬间一扫而空。半个月的煎熬没白费,只要能见到华夏军的核心人物,哪怕只是个副手,他也能给罗刹皇交差了。

  “大人,这事会不会有诈?”

  一直沉默的德利突然开口,他是使团里出了名的“强硬派”,当年在扎兰屯亲眼见过赵国强如何羞辱罗刹使团,至今想起那场景还牙根发痒,

  “华夏人向来诡计多端,说不定是想把咱们骗过去扣为人质,逼陛下割地!”

  “住口!”

  伊尔希希瞪了德利一眼,伸手将请柬仔细折好放进内袋,

  “现在是什么时候,还说这种浑话?马上通知所有人,把谈判材料再核对三遍!记住,领土绝不能让,这是底线——国内的叛军正等着看咱们的笑话,要是谈判桌上丢了领土,他们立马会造谣说咱们出卖国家,到时候罗刹皇都保不住咱们!”

  副手们连忙应下,驿馆内瞬间忙碌起来。

  伊尔希希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隙,寒风夹着大片雪花灌了进来,打在他的脸上,冰冷刺骨。

  天空阴沉得像一块浸了墨的破布,雪花“啪嗒啪嗒”地落下来,在窗台上积起薄薄一层。

  他紧了紧身上的貂皮大衣,心里却没底——华夏军突然松口,到底是因为什么那,还是另有图谋?

  午时将至,伊尔希希带着十三名随行人员,坐上了华夏军派来的黑色马车。

  车窗外,京都的街道已被白雪覆盖,行人穿着厚厚的棉袄匆匆而过,路边的店铺挂着“华夏军政府指定商户”的木牌,偶尔能看到背着步枪的华夏军士兵巡逻,他们的军装整齐,眼神锐利,与当年满清的绿营兵判若两人。

  华夏军政府办公地原是直隶总督府,朱红色的大门上挂着一块烫金匾额,

  “华夏军临时政府”

  7个大字苍劲有力。门口的卫兵身着深灰色军装,肩挎步枪,腰束皮带,见到罗刹使团到来,只是面无表情地检查了证件,没有丝毫多余的动作——既没有刻意刁难,也没有过分热情,这种疏离感让伊尔希希心里更没底了。

  穿过前院的石拱桥,一行人走进大楼大厅。

  大厅宽敞明亮,地面铺着光可鉴人的大理石,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地图,上面用红色标记着华夏军的控制区域,从山海关一直延伸到西伯利亚,看得伊尔希希眼皮直跳。

  大厅对面的空地上,几十台起重机正在作业,钢筋水泥搭建的框架已初具规模,旁边的木牌上写着“新政府大楼建设指挥部”,下面一行小字标注着“规划高度20层”。

  “伊尔希希先生,久等了。”

  五分钟后,一个穿着中山装的中年男人从楼梯上走下来,面带微笑,双手自然垂在身侧。他就是李三,华夏军政府的外交负责人,也是此次谈判的主官。

  伊尔希希连忙迎上去,伸出手:“您好,亲爱的李三先生,我们终于见面了。”

  他的中文带着浓重的罗刹口音,却刻意放慢了语速,显得格外客气。

  李三握住他的手,掌心温暖而有力:

  “伊尔希希先生,实在抱歉。前阵子政府刚成立,大小事务堆成了山,没能及时与您见面,还请海涵。”

  他的笑容温和,语气诚恳,可伊尔希希却从那双眼睛里看不到丝毫歉意——这是个比赵国强更难对付的角色,赵国强的强硬写在脸上,而李三的城府,深不见底。

  “哪里哪里,是我们打扰了。”伊尔希希连忙说道,心里却暗自警惕。

  两人在客厅的红木沙发上坐下,侍女们端上热气腾腾的茶水,青瓷茶杯里飘着几片茶叶,香气袅袅。伊尔西西端起茶杯,指尖刚碰到杯壁,就听见伊尔希希急不可耐地开口

  “李三先生,此次我们前来,是想请贵国停止对我国叛军的武器支援。只要贵国答应,罗刹帝国愿意与华夏军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甚至可以在贸易上给予优惠。”

  李三吹了吹杯中的茶叶,没有直接回答,反而慢悠悠地说:

  “伊尔希希先生,您也知道,我们军政府刚成立,百废待兴。军队要发饷,工厂要开工,百姓要吃饭,到处都要用钱。把仓库里一些闲置的旧枪械卖出去,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我们总不能让士兵饿着肚子保家卫国吧?”

  他顿了顿,抬眼看向伊尔西西,笑容依旧

  “至于买家是谁,他们买回去做什么,我们可管不着。买卖自由,这是国际惯例,您说对吧?”

  “你……”安德烈猛地站起身,桌上的茶杯被他带得晃了晃,茶水洒出几滴在桌布上,

  “这是赤裸裸的挑衅!罗刹帝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等我们平定了叛贼,到时候谁求谁还不一定呢!你们别太得意!”

  李三脸上的笑容不变,只是眼神冷了几分。伊尔希希心里咯噔一下,连忙拉住安德烈,厉声呵斥:“安德烈!不得无礼!坐下!”

  安德烈狠狠瞪了李三一眼,悻悻地坐回沙发上,双手紧紧攥成拳头。

  客厅里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只有窗外的雪花还在无声地飘落,打在玻璃上,留下一道道水痕。

  伊尔希希端着茶杯,手却有些发抖——他知道,这场谈判,从一开始就没那么简单。华夏军要的,绝不仅仅是卖武器的钱;而罗刹国能付出的,除了领土,似乎已别无所有。

  李三轻轻啜了一口茶,目光落在伊尔西西紧绷的脸上,缓缓开口:“伊尔西西先生,我想您应该清楚,如今的局势,对贵国可不太有利。北方有扶桑国,国内有叛军,东部边境……”他没有说下去,却比任何威胁都更有力量。

  伊尔西西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哪怕在暖气充足的客厅里,也觉得浑身发冷。他知道,李三说的是实话。罗刹国就像一艘在风暴中飘摇的船,而华夏军,就是那个站在岸边,手里拿着救生圈的人——想要活命,就得付出代价。

  “李三先生,”

  伊尔西西深吸一口气,放下茶杯,语气凝重,

  “罗刹帝国可以在边境贸易上做出让步,也可以承认华夏军对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的实际控制,但新的领土问题,绝无可能!这是我国的底线,也是我能做主的最大限度。”

  李三没有立刻回答,只是手指轻轻敲击着沙发扶手,发出“笃笃”的声响。客厅里静得可怕,只有安德烈粗重的呼吸声,还有窗外风雪呼啸的声音。

  许久,李三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伊尔希希先生,底线是用来谈的,不是用来守的。下午三点,我们再谈具体条件。在这之前,您可以好好想想,罗刹国的‘底线’,到底是多少。”

  说完,他站起身,微微颔首:“失陪了。”

  看着李三转身离去的背影,伊尔希希瘫坐在沙发上,只觉得浑身无力。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将整个京都都笼罩在一片白茫茫之中,就像罗刹国的未来,看不清方向,也摸不到希望。安德烈还在低声咒骂着华夏人的狂妄,可伊尔希希却一句也听不进去——他知道,这场谈判,罗刹国从一开始,就输了。

  喜欢我以红警踩列强
  http://www.bixia5.cc/book/19206/45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