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孙家往事
推荐阅读:
柯南之我不是蛇精病
阿拉德的不正经救世主
网游之剑刃舞者
梦幻西游之重返2005
我一个法爷,无限禁咒很正常吧?
真实的克苏鲁跑团游戏
网游:开局大秦,我反手举报玩家
人生副本游戏
小小寻仙路
三国神话世界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原来孙家在县城刚乱起来没多久的时候,孙老头就看出来苗头不对,带着全家人往外跑了。他在县城干了几十年账房,虽不是什么大人物,但是在账房这一行里面还是有几分名声的,而历朝历代账房一般都是主家信的过的人,也是对主家钱财动向最了解的人,因此消息在普通人中算是灵通的。
当他收到风声,发现县城里面中等偏上一些的人家都在套现跑路的时候,加上之前张平安父子过去说了那一番话,孙老头就意识到马上要变天了,再不跑就来不及了。
或许已经来不及了,消息传到他们这里的时候就已经是滞后的。
但走了总比没走强。
于是老头把家里能带上的值钱的东西全都带上了,拉上一家人就往外跑。
那时候还没乱的那么厉害,加上孙家人口众多,壮丁也多,一般人不敢随便欺负,倒也安稳的往南逃了一段时间。
可因为孙老头一贯就偏心的厉害,孙家人心不齐,因此没等到府城坐船,孙家便闹起了矛盾。
首先是孙二叔孙三叔。
其次孙家大房这边,孙六金的二哥、三哥也非逼着分家,让孙父把银子拿出来。
他们十分清楚,根据孙家的财力是不可能支撑这么多人坐船去南方的,到时候势必会有人被舍弃,按孙老头的一贯做派,很有可能就是他们两房。
大房这边孙二哥和孙三哥估计也悬。
孙老头和孙父自是不愿意,孙六金也不想分,因为被偏心的那个人就有他。
但生死大事面前,孙二叔、孙三叔、孙二哥、孙三哥等人也顾不得什么父子纲常了,摆出了一副不分家就不罢休的架势。
加上孙四哥和孙五哥隐隐也是默认分家的态度,站到了两人那边,不由更加助长了几人的气焰。
孙二哥更是有恃无恐的就那么看着孙父,可见心中怨气由来已久。
这些事轮不到小辈的女眷们插嘴,四丫只能躲在孙六金背后,一句话也不敢说。
她现在挺着个大肚子,没了娘家人在身边,唯一的倚仗和依靠也就是自己男人了。
孙老头狡猾了一辈子,掌控了全家人一辈子,被几个儿子逼着分家不由气的直拍大腿,骂几人白眼狼。
但孙二叔和孙三叔既然已经做了这一出,就没打算改变主意,完全不为所动。
还是孙大哥和孙六金看得清楚,对面几房人多势众,一大家子三十几口人呢,现在已经不是讲亲情的时候了,讲了也没用,还是识时务者为俊杰,该怎么分怎么分,分家算了。
以后大家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就这样,孙家便分了家。
孙大哥和孙六金带着孙老头和孙父一起,跟二房三房几家分开了。
但是好巧不巧的,没过多久,后面众人又都被同一队乱军先后俘虏了,分到了一个俘虏营里。
又因为几人都有盘账的手艺,会算账,也认识字,这正是军队中目前极度稀缺的,父子七人便被安排在军营中算账,记录粮食军械等财务损耗,以及劫掠来的金银之物,包括如何按级别分配等。
待遇比一般俘虏要稍微好些,略微多些自由。
再后来队伍往北走到安县的时候,乱军中几个头头意见不合,自己打起来了,场面乱的很。
孙老头也就趁着这个机会带着儿子孙子和家眷跑了出来,直往老林子里钻,四丫的腿就是那时候碰到捕猎的陷阱被尖锐的竹尖扎到了经脉瘸的。
第一个儿子也是那时候出生的。
当时要吃没吃,要喝没喝,又受了伤,本来都以为这个孩子活不了了,谁料最后孩子竟然命大的活了下来,还很健康。
往后几年,一家人很是过了些苦日子,孙老头和孙父也在这期间去世了。
中间四丫因为身体营养不够,怀了几次孩子都流产了,人被消耗的非常憔悴。
好在孙六金对她还过得去,除了偶尔气急了爱发脾气吼吼她,并不苛待她,也会想尽办法弄些吃的,改善家里的伙食,尽心教导孩子们。
不得不承认的是,孙六金很有些心眼,很精明,但孙大哥也不傻,孙父去世后,两人因为资源分配的问题闹掰了,后来也不再走动。
世道太平些后,两家人就都出了山,重新到城里谋生。
那时候各处都死了不少人,百废待兴,读书识字的人是香饽饽,他们想谋份生计不难,但工钱给的不高,粮价却高的惊人,想活好是真的不容易。
孙六金一个人的工钱养全家,过得很不宽裕。
而且还时不时的得买些纸墨给大儿子练字,就更剩不下钱了。
他一直坚信战乱只是暂时的,以后还是读书人的天下,所以不想耽误了大儿子,一直有亲自教导孩子读书认字,有条件的时候也会力所能及的买些纸墨让孩子练习。
不得不说,就这份远见还是挺让大丫佩服的。
“读过书的人就是不一样,这要是让你想,你肯定把买纸笔的钱留下来买吃的了”,大丫语气赞叹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徐氏也摇摇头笑了,“四丫打小就好吃,心眼也不多,她哪儿能想到孩子的前程那么远的事啊,这教导男娃的事还是得看家里男人,她只要把女儿教好了就行了!”
“是啊,叫我说这样也挺好的,一个家里有一个聪明人就够了,我看四妹夫就是个心里有成算的,现在好了,你们回来了,有家里帮衬着,四妹夫又有本事,以后孩子读书上学这些都不是问题”,大丫欣慰道。
“我还是命好”,四丫闻言自己也笑了,又道:“我之前还老担心着你们,现在看到家里变化这么大,真跟做梦一样。”
“这一切都托了你小弟的福了”,徐氏听后骄傲的挺了挺腰。
又突然想起来什么,“对了,既然孙老头和亲家几个都已经死了,那孙家归还回去的家产你们分了没有?我可听说孙老大回来衙门办了这事了?”
四丫摇摇头:“我们还没来得及问大哥呢,娘,你不知道,刚才我不是说了嘛,现在我们两家都不咋走动了。”
说着又叹一口气:“唉,说来说去还是战乱那几年为了口吃的闹的,六金跟他大哥两人经常争的脸红脖子粗的,也动过手,后来闹掰了,关系僵了,索性就没走动了,这说起来也好几年了,如今他大哥在安县衙门里谋了个外缺,有什么消息比我们灵通,但他也不会告诉我们啊!”
“说到底都是姓孙,要能缓和下关系是最好了!”大丫听得摇头,这时代独木难支,和亲兄弟关系闹僵了传出去也不好听。
四丫有些委屈:“孩子他爹都主动找他大哥讲和好几次了,可他大哥不听啊,我们有什么办法,算了,后面再看吧!”
“今时不同往日,有小弟在,孙家大哥态度肯定会有所不同的,到时候你们也别盛气凌人的,找个台阶让双方下,讲和了也就好了,起码维持个面子情”,大丫劝道。
“家里的事都听孩子他爹的,等晚上回去我跟孩子他爹说说”,四丫最大的优点就是听劝,闻言顺从的点了点头。
徐氏闻言摸着四丫的头直叹:“看样子这门亲说的还不算坏,你也是傻人有傻福了,战乱那些年下来,咱们村都死了多少人了,你们一家好生生的就可以了,何况还儿女双全。”
“娘说的是,日子是苦了些,可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还是挺知足的”,四丫笑道。
娘几个聊的很温馨。
大丫也把他们这些年的经历细细说了。
等快到饭点了,四丫几个准备出去入席的时候,才发现俩孩子不知什么时候在一边吃了一肚子糕点,小肚子都鼓鼓的。
大丫不由轻拍了拍自己脑袋,懊恼道:“瞧我,说话都说忘了,俩孩子糕点一块接一块的往嘴里喂,不知不觉的竟然吃了这么多,我都没发现,怪不得这么安静呢,可别撑坏了。”
四丫帮俩孩子揉了揉小肚子,不在意道:“大姐,没事儿,小孩子好动,一会儿就消食了。”
“那你可得记着点,待会儿入席再别给他们吃东西了”,大丫嘱咐着。
“哎,行”,四丫应道。
“待会儿让他们俩跟着瘌痢头和小鱼儿他们去玩去,村里四五岁的小娃娃挺多的”,徐氏慈爱的摸了摸俩外孙。
母女几人一起出去的时候,有徐氏和大丫在身边,四丫明显自信了很多。
孙六金在不远处也红光满面的跟身边人攀谈,这些人以后都是能用的上的人脉。
张平安至今还记得四姐夫那一手出神入化拨算盘的本事,自然而然的就想安排个适合的差事给他,也算是为衙门招揽人才了。
四丫和孙六金听后都欢喜的很,能进县衙做事那可是梦寐以求的,既体面工钱油水又高,活儿对他来说也算轻松。
孙六金是个会做人的,不想表现的太谄媚,便暗自让几个孩子多和张平安亲近亲近,都说外甥像舅,只要几个孩子讨了张家人欢喜,以后前途就不愁了。
喜欢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
http://www.bixia5.cc/book/19219/73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