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族规与族学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热闹的乔迁之喜过后,很快便到了五丫再次出嫁的日子。

  大柱提前了三日去五仙庵将五丫接了回来。

  因为按礼数来说,已经是三嫁了,不宜大肆宴请,因此五丫的婚宴虽然非常风光奢华,却没大张旗鼓的大宴宾客。

  只是邀请了自家族里的族人和亲近的亲戚们,摆了二十来桌。

  四丫没见过什么大世面,思想十分传统,有些不能接受一个女子三婚,但是五丫又是自己亲妹妹,纠结一番后,也只能衷心祝福她了。

  大丫也祝福了五丫,还亲自给五丫上了最后一支钗环,但是同时又面色严峻的劝告了五丫几句,“五丫,这个妹夫是见过大世面的,我看人还不错,心胸也宽广,并没那些愚昧刻板的想法,你好生珍惜,可别再折腾了,忘掉那些有的没的想法,知道吗?”

  这是指的之前五丫单相思的事情。

  五丫含泪点点头,握了握两个姐姐的手,又看向亲娘徐氏,“对不住,我让你们操心了,你们放心,以后我会好好过日子的。”

  “哎,这就对了”,徐氏抱了抱女儿,希望五丫这次真的是改好了,随后起身道:“走吧,吉时也到了。”

  张平安将人背出去送入花轿,随后敲打了几句这位新任五姐夫以后,便挥挥手让队伍回镇上了。

  许恪璋还是那副气定神闲的模样,穿着大红色新郎服,衬得脸上多了几分喜气,气质温和宽厚,浅笑着给张家众人一一行礼后才跨上骏马,带上敲敲打打的迎亲队伍离去。

  目送着远去的迎亲队伍,徐氏松了口气。

  不管怎么说,以后有女婿管着,五丫的事家里也能少操些心了,总算解决了一桩心病。

  虽然三嫁的名声很不好,可是如今大家都指望沾张家的光,大家自然都是捡好听的说。

  宴席进行的很顺利,到黄昏时分吃完晚饭过后,众人便一一告辞离开了。

  回来这么久,如今剩下的最后一件还没办的大事就是关于族田和族学的事情了。

  任何事情,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尤其是涉及到利益分配的时候,更是要有据可依有规则约束,才能让人服众。

  否则最后好事也可能会变成坏事。

  张家这边还吃力不讨好。

  因此,张平安和大家提前商议过后,便抽空召集了族老和村长,以及各家各户的男丁们到祠堂议事。

  先是郑重严肃的给祖宗们上了香,告知族规修改之事,以表敬畏,道:“今日列祖列宗在上,子孙张平安暨合族里宗亲,谨以香烛醴酒,昭告于祠堂,商议族规修改之事。”

  然后才转身面对族里众人,长身玉立的站在众人前面,高声解释道:“窃惟祖宗立法,原为垂教后世,匡正人心,然世易时移,法久弊生,昔日之良规,或成今日之桎梏,稍显简陋,今逢盛世之际,风土人情已非往昔,族中情况也非往日可比,为使我族昌盛绵延,子孙安居乐业,不得不因时制宜,修改旧章,尤其要将族田收益支出、族学进学奖惩之规矩订于事前,前几日经阖族耆老和村长、里长们共议,反复斟酌,现已经拟好新的族规,还请各位族人祥知。”

  话语字字清晰、掷地有声。

  说完便让二河堂哥将提前拟好的新的族规念给众人听。

  族老们和村长已经提前知道,并不意外,等其他男丁们窃窃私语一阵后,村长看大家消化的差不多了,才出来安抚众人,大声道:“大家都静静,静静!”

  等众人安静下来后,村长唾沫横飞的继续道:“现在咱们村的情况大家也看到了,说是方圆百里第一村也不为过,往来车马不断,风光无限!哪家族里有出过这么体面的人物的,只有咱们张家村有啊,现在族里族田有了,新的气派的族学也有了,夫子也请了,咱们是真不比城里人差什么了,这一切来的不容易啊!”

  说到最后一句时,村长还挤了两颗眼泪出来,更显得真情流露。

  族人们不由得感同身受,唏嘘不已,跟着附和。

  “刚才新的族规大家伙儿也听到了,只要子孙后代们出息,咱们族里就会使劲儿供,这是族里族老们和大伯家都达成的一致意见,而且生女儿也不怕,女儿一样有补贴,今日咱们这是祠堂议事,不是搞一言堂,大家伙都是张家族里的一份子,要有意见的也趁早说出来,可以商量!”村长抬了抬手最后说道。

  这是全村沾光的大好事,没人有意见,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认可,还有些激动。

  这些买来的族田里还有些晚熟的庄稼没收,等今年过年时大家可就都能多分上一份粮食了,相当于白得的,多好!

  族老们和村长对大家的表现很满意,“既然大家都没意见,那就所有人都在最后一页按上手印,这以后就是咱们张家一族新的族规了,但是丑话说在前头,窝瓜没有两头甜,别光看到奖励的,还有那犯了事要惩戒的呢,若有人犯了族规,就别怪族里无情,依法处置了,打杀了都是有可能的,族里绝不允许有人给平安拖后腿!”

  族老年纪大了,这话说的却杀气凛然。

  立马有知事的附和道:“饮水思源,只有大河里有水了,咱们这些小河里才能有水,谁要是拖后腿了,我大牛第一个不放过对方的!”

  “对对,我也是!”

  “我也是!”

  “不光是你们,还有家里的娘们儿,都得常常多聆听祖训和族规,这样才不会犯错误”!

  “知道哩,村长!”有人道。

  随后大家一一上前按下手印,族老又恭敬地将新的祖训布帛放到祖宗牌位前。

  祠堂翻修扩建后,现在祖宗牌位摆的比从前高了一倍不止,祭品也很丰盛,配上族老恭敬的动作,顿时显得这份布帛神圣不易。

  第一步算是完成了。

  接下来,张平安就要在族中选些能干得力的人散在府衙、县衙以及乡里,只有这样,张家这棵大树才是有枝有叶的。

  不然以后不能说族里丢个人都要找他帮忙吧。

  大柱二柱等几个堂哥肯定是排在第一位。

  通过这些时日的观察,二姨家两个表哥也不错,老大稳重聪明可以进衙门,老二机灵可以做点生意,两条腿走路才稳当。

  当然,这些还得细细斟酌一步步安排好才行。

  不知不觉,马上就要到了张平安上京赴任的日子了。

  喜欢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
  http://www.bixia5.cc/book/19219/73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