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送别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当晚,陈锋破天荒地没有苦读。他在院中摆下两桌丰盛的酒宴,亲自为李山等二十一名赤羽卫践行。林月颜也亲自下厨,做了几道拿手的家乡菜。叶承和关无情作陪。

  宴席之上,没有离别的伤感,只有男人间的豪情与不舍。陈锋亲自为每一位赤羽卫斟满酒,端起酒碗,站起身。

  “诸位大哥!自冀州相识,一路行来,千里护送,风雨同舟!你们的情义,我陈锋记在心里!今日一别,不知何日再能相见。这碗酒,我敬你们!敬你们的忠勇!敬你们的铁血!愿你们此去,一路顺风,他日沙场再会,你我并肩杀敌,痛饮庆功酒!”

  “谢公子!”李山等人齐齐起身,端起酒碗,一饮而尽!烈酒入喉,豪情万丈。

  众人推杯换盏,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叶承拉着几个赤羽卫划拳拼酒,输了的便自罚三大碗,笑声、劝酒声、划拳声,响成一片。

  李山喝得双颊泛红,他走到陈锋身边,压低声音道:“公子,金陵城不比北地,人心复杂。您身边虽有关将军和三公子,但行事还需万分小心。尤其……是那位右相柳越,侯爷曾言,此人笑里藏刀,深不可测,公子切记,能避则避。”

  一向沉默寡言的关无情,也端着酒杯,与李山碰了一下,只说了四个字:“保重,杀敌。”李山重重点头,一切尽在不言中。

  陈锋看着这些可敬的军人,心中豪情万丈。他从行囊中取出二百两银子,交给李山:“李山大哥,这点银子,不成敬意。你们路上买些好酒好肉,也给家里的兄弟们带些东西。告诉他们,等我陈锋在金陵站稳了脚跟,定会想办法,改善边军的境遇!绝不让兄弟们再流血又流泪!”

  李山等人坚辞不受,陈锋却态度坚决,硬是塞给了他们。

  第二日清晨,陈锋、叶承、关无情三人,亲自将李山等人送到城外十里长亭。

  二十一名赤羽卫,换上了来时的劲装,跨上战马,精神抖擞,再无半分醉意。

  李山在马上,对着陈锋三人,郑重地抱拳:“公子,三公子,关将军,就此别过!后会有期!”

  陈锋也抱拳回礼:“诸位兄弟,一路保重!”

  叶承红着眼圈,大声喊道:“李山大哥!你们回去告诉叔叔!就说我叶承在金陵好着呢!等我学好了本事,就回去帮他打蛮子!”

  李山大笑一声,猛地一挥手:“驾!”

  二十一骑,如离弦之箭,卷起一阵烟尘,向着北方的地平线,疾驰而去。

  陈锋三人站在长亭下,目送着他们远去,直到那烟尘彻底消失在视野之中。

  送别了赤羽卫,陈锋心中虽有不舍,但更多的却是紧迫感。他转身对关无情和叶承说道:“走吧,我们该去办正事了。去吏部,拜访陆大人。”

  与武安侯府的古朴厚重、镇北侯府的肃杀之气不同,陆明轩的府邸更显清雅与书卷气。没有高大的门楼,没有威武的石狮,只有一座素雅的垂花门,院内假山流水,翠竹掩映,处处透着文人的精致与内敛。

  陆明轩屏退左右,亲自为陈锋沏茶。他并未过多寒暄,而是直接切入正题:“陈校尉今日前来,可是为了会试?”

  陈锋也不隐瞒,将皇帝命其参加会试,并赐下备考资料之事,简要说了一遍,随即虚心请教:“晚辈虽得陛下厚爱,但于科场之道,实乃门外汉。策论一道,尚有几分心得。然经义墨义,规矩繁多,恐有疏漏,还望陆大人不吝赐教。”

  陆明轩闻言,抚须一笑:“陛下让你来寻我,算是找对人了。”

  “经义之考,不在于你见解多新奇,而在于‘稳’!务必字字有出处,句句合古注。切记,不可夹杂个人臆断,尤其不可引用野史杂说。主考官要看的,是你的基本功是否扎实。”

  “策论,才是你真正的用武之地!但亦有规矩。破题要正,承题要稳,起讲要宏,入手要细。切忌空谈阔论,务必结合时弊,言之有物。陛下赐你的密卷,你要吃透。策论的方向,必在其中。但切记,不可照搬,需用你自己的言语,提出自己的见解。既要展现你的才华,又不能显得过于……惊世骇俗。”

  “今岁秋闱的主考官人选尚未公布,但按惯例,多由翰林院学士或六部尚书中德高望重者担任。这些人,大多是文坛宿儒,文风偏好各有不同。待人选公布,我再为你详细分析。”

  谈完科举,陆明轩的神色变得凝重起来:“陈校尉,你在朝堂之上,一鸣惊人,但也因此,彻底站到了风口浪尖。你可知,如今的金陵城,看似平静,实则是一盘复杂的棋局?”

  他为陈锋详细剖析了朝堂之上的几大势力。

  主和派,以右相柳越为首,门生故旧遍布朝野,势力盘根错节。他们主张对北元妥协,以换取暂时的和平,维护世家的利益。

  主战派,以武安侯、镇北侯等军方将领为代表,主张强硬对抗,收复失地。但他们在朝堂之上,话语权远不如文官。更重要的是,内部意见也不完全一致。

  “太子仁厚,然则优柔寡断,身边多是些空谈误国的腐儒。十四皇子英武果决,颇有太祖太宗之风,然则……性情急躁,手段酷烈,亦非万全之选。”

  “你,陈锋,”陆明轩看着陈锋,一字一顿地说道,“因为你的出身,你的才华,你的主张,以及你与秦、叶两家的关系,已经被所有人,打上了‘主战派’和‘寒门新贵’的标签。你,是陛下用来打破朝堂平衡的一颗关键棋子。但棋子,也最容易成为弃子。你务必……步步为营,如履薄冰!”

  右相柳越的府邸,一间幽静的密室。

  柳越、御史中丞王秉德、兵部侍郎张显三人,相对而坐。

  王秉德愤愤不平地说道:“相爷!前些日子在朝堂之上,那陈锋小儿,巧言令色,颠倒黑白,竟让陛下轻饶了他!还反将我等斥责一番!此子不除,必成心腹大患!”

  张显也附和道:“是啊相爷!此子与秦元、叶擎苍之流沆瀣一气,公然鼓吹战事,实乃国之祸害!如今又得陛下如此恩宠,若任其坐大,我等主和之策,恐再难推行!”

  柳越端着茶杯,轻轻吹着浮沫,脸上看不出喜怒。他听完两人的抱怨,才缓缓开口,声音平静无波:“稍安勿躁。你们以为,老夫今日为何在朝堂之上,一言不发?”

  “那陈锋,看似鲁莽,实则……句句都说到了陛下的心坎里。陛下虽年迈,但心中那份雄主之志,从未熄灭。他早就对你我这些年的‘怀柔’之策心存不满了。陈锋,不过是他借以敲打我等而已。朝堂之事,无论你们如何弹劾,陛下都不会重罚他。硬碰硬,只会适得其反。”

  他放下茶杯,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此子……有大才!那份见识,那份胆魄,远非寻常年轻人可比。若能为我所用,必是一大臂助。可惜……他偏偏是个主张北伐的,又与武安侯府那老匹夫走得如此之近。道不同,不相为谋。既然不能为我所用,那便……只能毁掉。”

  “纵火行刺,那是下下之策,只会留下把柄,惹陛下震怒。”柳越冷笑一声,“对付读书人,就要用读书人的法子。”

  “今岁秋试,老夫会向陛下举荐,由国子监祭酒,郑玄郑大人,担任主考官。”

  王秉德和张显闻言,都是眼睛一亮。国子监祭酒郑玄,乃是当朝大儒,也是有名的“古板派”,最是看重文章的格律与法度,最是厌恶那些“离经叛道”、“哗众取宠”的言论。

  “那陈锋的策论,看似高远,实则……在郑大人眼中,便是‘不守规矩,好高骛远’!老夫倒要看看,他那套‘强军’之论,在那位只认‘圣贤之道’的郑大人面前,能得几分?”

  “老夫并非要让他落榜。落榜了,陛下反而会觉得是老夫在背后搞鬼。老夫要的,是让他中!但只能中一个末流名次!让他空有‘天子门生’之名,却无耀眼之功,再由老夫出面,‘爱才心切’,将他安排到一个无足轻重的清水衙门里。届时,他空有一身抱负,却无处施展,慢慢磨去他的棱角。是龙,也得给老夫盘着!”

  数日后,一纸圣旨自宫中传出,昭告天下:今岁北闱会试,特命国子监祭酒郑玄,为正主考;翰林院学士张柬之为副主考。

  陆明轩接到消息,眉头紧锁,长叹一声:“郑玄……此老古板,最重格律,怕是……对陈锋不利啊。”

  武安侯府,秦元得知消息,冷哼一声:“又是柳越那老狐狸的把戏!想用一个腐儒来束缚我儿手脚?痴心妄想!”
  http://www.bixia5.cc/book/19563/24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