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8章 系统国标之争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随着任青松阐述什么是数字主权?数字主权的重要性。

  在场所有官方人员,都对数字主权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张启明修改后的发言稿件中,提到网络时代,数据如同血液,操作系统犹如心脏。

  如果心脏的起搏器和血液循环的规则,都掌握在别人手中,何谈安全?何谈发展?

  张启明没有直接攻击微软,而是巧妙地将问题抽象化、原则化。

  任青松阐述结束,高声强调道:“我们启明科技尊重用户选择,系统虽然是我们启明科技在运营。

  但是数据我们却留在了所处国家地区,本地政府拥有监督权。

  过去几年我们投资数十上百亿美元,在欧美亚建立数据中心,这就是我们的诚意和坦诚。

  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加大这方面的投入,让系统数据更加本地化。

  这也是用户坚定相信我们的原因。

  国内采用我们的标准,未来数据中心建设,同样会选择在国内投建。

  国内地域庞大,未来10年,我们预计将在国内投资百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

  让华夏计算机和世界接轨。”

  任青松这话一出,全场震惊。

  国内官方人员和专家们各个脸露激动和惊喜。

  米国乔纳森和比尔等人却是脸色难看。

  这种金钱打法,他们微软还真不是对手。

  比尔暗自发狠:“看来必须要加快速度融资,可是那帮华尔街资本实在贪婪。”

  就在比尔皱眉思索时,任青松出示了准备的第一份材料:

  “有人认为我们只是模仿者。

  但我想说,我们启明科技方舟系统才是全球化的践行者。

  我们在各主要语言地区,都将系统进行了深度本地化,让用户更加方便使用。

  并且能和全球各地区进行无缝衔接,并不会耽误全球计算机办公。

  比如我们对于大中华语言地区,我们在微内核设计、中文信息处理、网络通信协议上的创新设计。

  我们在香将、新加坡、深圳的研发中心,有超过5000名工程师日夜不停,才打造一个真正先进、安全的系统。

  我们在全球更是有数万名工程师,都在为数据本地化和系统本地化而努力。

  这些工程师中很多都是他们本地人,他们不是在为自己奋斗,也是在为他们自己国家和地区计算机系统自主化奋斗。

  我们投入的研发资金,我可以肯定的说,超过全球所有计算机同行。

  这不是一句‘模仿者’可以概括,这是我们践行科技自主的决心!

  很多用户都在网络上反映,为什么我们方舟系统在各地区的系统界面会有所不同。

  这其实是系统深度本地化带来的成果。

  当然这无形中会增加我们系统的研发成本。

  但我们董事长张启明先生认为这些都值得投入。

  强调:我们启明科技应尊重用户,不搞霸权垄断,不搞强制。

  做好最好的服务,用户自然会选择我们。”

  数据最具说服力,台下不少专家开始微微点头。

  不少人将目光投向坐在台上前排张启明身上,心中无不感叹,启明科技能成功不是没有道理。

  这份不计成本的投入和极致的服务,不是谁都可以做到。

  任青松的发言,并没有结束,而是又拿出了第2份材料:

  “刚才乔纳森说,系统采用统一标准会导致孤立。

  这个说法我非常赞同。

  我们提倡的统一,是内部的统一,是对外谈判基础的统一。

  就像我们要先统一度量衡,才能更好地与外界做交易。

  内部标准不一,导致的将是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和安全隐患。

  我们的初步估算,如果现在不下定决心,未来十年,这种内耗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可能超过百亿美元。

  安全风险,更是无法用金钱衡量。”

  他的话音刚落,整个现场开始交头接耳,议论起来。

  现场所有人表情不一。

  任青松最后总结:“计算机系统真正做到全球化统一,只有我们方舟系统。

  我们方舟系统可以同时兼容河图架构和英特尔X86架构,让系统在全球pc电脑上使用。

  而微软到现在也没能实现河图架构的兼容。

  如果以微软系统为标准,所带来的结果是全球将有数千万用户,必须更换电脑。

  这对于全球的个人用户、企业用户、乃至于政府用户来说将是一笔巨大的负担。

  而采用我们方舟系统却非常简单,只需要更换一款系统就行。

  而用户付出的费用仅仅只是几十美元。

  现在全球厂商都选择双系统,让用户自己选择。

  我认为这就是市场自我选择。”

  任青松说到这里,脸上露出自豪之色!

  很快又脸色凝重的说道:

  “国内现在七成的用户使用的是方舟系统,如果我们选择更换微软标准,我们更换成本又是多少?

  微软是否又会在未来几年,愿意投入上百亿美元,将数据中心建设在我们华夏国内?

  甚至我都怀疑他们是否投资得起。

  毕竟只是一家市值几十亿美元的小公司。

  而且奉行的一直都是轻资产,只想着卖软件赚钱。”

  任青松这番指名道姓的补刀话一出,比尔在台下脸色阴沉的都快滴出水。

  杀人诛心,不外如是。

  可现场的官员专家们,听到这番话,脸上露出了坚定之色。

  发言结束,会场出现了短暂的寂静。

  很快又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啪啪啪……”

  几位领导低声交换着意见,频频点头。

  乔纳森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

  他们准备好的、针对方舟系统具体技术漏洞的攻击,在张启明这番高屋建瓴、立足国家战略的论述面前,显得格局太小,甚至有些不合时宜。

  后续的讨论中,风向明显转变。

  专家们更多开始探讨,如何建立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

  如何平衡开放与安全,而不是是否应该用一家外国公司的产品。

  会议结束后,一位秘书人员悄悄找到张启明:“张生,领导请您留一下,晚上有个小范围的便餐。”

  张启明微笑着点了点头。

  他知道,真正的关键谈话,现在才刚刚开始。

  ………

  喜欢香江1985之科技之王
  http://www.bixia5.cc/book/20270/79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