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方舟入驻国标
推荐阅读:
从继承家族开始变强
妙手回春
开局同学会上中奖两亿五千万
九公主又美又飒
快穿:一不小心,我又上教科书了
官场之权掌天下
取消我高考?研发六代战机震惊科学界!
激荡 1981,农村也疯狂
幻墨尘世
假太监:我乃大明九千岁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晚宴设在一处不对外营业的招待所小餐厅里,陈设简单却透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参加者算上张启明只有五人,白天会议上最重要的两位领导,一位政策研究室的资深专家,再加上张启明、任青松。
没有繁文缛节,饭菜是简单的四菜一汤,谈话直接进入主题。
“启明同志啊,”一位领导亲切语气开口说道:
“你们今天的发言,很有水平,也很大胆。‘数字主权’这个词,提得很好,值得我们深思。”
“领导过奖了,任总裁只是说出了我们启明科技企业理念。”张启明微笑道。
“你的报告和数据,我们都看了,很有说服力。”另一位领导接过话,说道:
“尤其是关于内耗和风险的估算,虽然只是预测,但方向是对的。
过去我们在这方面,确实交了不少学费!”
政策专家陈同民推了推眼镜,问道:“张先生,如果,我是说如果,国家决定在教育系统和关键部门逐步推广使用方舟系统作为标准平台。
启明科技能否在技术和服务上,提供绝对的保障?
特别是,面对外部可能的技术封锁和压力?
这个问题,想来之前李同志跟你提过。
这个问题最开始也是由我先提出。
这次再度提出,是想要听到更确切的答案。”
张启明放下筷子,神色无比郑重:
“我们启明科技有能力,也有决心提供最高标准的技术支持和安全保障。
我们除了在鹏城建立的大型数据中心。
现在已经在规划在魔都和首都再次建立两座大型的数据中心和技术支持基地。”
“至于外部压力。”张启明脸色凝重道:“启明科技产品供应链经过多年布局,关键元器件至少有两条以上的替代渠道。
早就已经实现了自主化生产。
即使最极端的情况发生,我们也有信心保证国内需求的持续供应。
而且,压力从来都是双向的。
国家能够顶得住压力,我们就能顶得住压力。”
张启明这话,却是让在场几人一愣,陷入沉思。
张启明微笑道:“我们启明科技产品众多,可不仅仅只是电脑。
我们的产品现在为全球数十亿用户服务,涉及全球上百个国家。
我们的电脑销量世界第二,方舟系统世界第一。
任何想要彻底封锁我们的人,也要考虑他们自身企业和用户所承受的损失。
这就像下棋,我们也许暂时丢了一个子,但对方也可能损了一片势。
当然,如果米国官方强势下场,那我们启明科技肯定顶不住。
所以我才说只有国内能够顶得住,我们才能顶得住。”
张启明的这番解释,让在场几人点了点头。
张启明郑重道:“如果我们获得了国内市场的坚定支持,加上我们拥有的技术。
只要能够拖延几年时间,让国内的计算机市场发展起来。
那么我们就拥有了世界上最稳固的大后方和最广阔的试验场。
任何封锁,最终只会加速我们技术的彻底独立和超越。
我们启明科技只能提供技术,更大的压力是国家。”
房间里安静下来,只有轻微的咀嚼声。
几位领导交换了一下眼神,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
最初开口的那位领导微微一笑,用轻松的口吻说:“好了好了,吃饭不谈公务了。
启明同志,尝尝这个红烧肉,地道的本帮菜,看看合不合你们香江同胞口味。”
话题转向了风土人情和美食。
张启明心中那颗悬着的石头,终于缓缓落地。
他知道,最关键的一关,已经过去。
那句“吃饭不谈公务”,就是一种态度——该谈的,已经谈完了。
便餐结束后,领导临别时握着李嘉明的手,看似随意地说了一句:“启明同志,放手去做。
你们的出发点,老人家很赞同。
他让我告诉你,我们最艰苦的日子都经历过。
再大的压力我们都能顶得住。”
张启明心中大喜,郑重点了点头。
………
带着首都之行的积极信号,张启明重返魔都。
此时的魔都,在他眼中已然不同。
安亭汽车工厂的建设工地上,已然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打桩机轰鸣,卡车川流不息,巨大的厂房钢结构正在吊装。
张启明要求成立的汽车特别工作组,已经从英伦、香江分批抵达,与魔都的工程师团队一起,开始规划设计全球领先的自动化生产管理系统。
最初设想的汽车工厂,一边建厂,一边安装设备同时进行规划,已经初见成果。
随着首都方面态度的明朗化,他在国内影响力正在急剧攀升。
相关企业和各方部门打交道,项目推进速度比之前更快。
魔都事务进入正轨后,张启明这次大陆之行目的,已经基本达成。
接下来方舟系统和河图架构在国内,只需要时间的沉淀,就能一步步融入国内计算机市场。
张启明提前30年走这条路,要远比后世鸿蒙系统容易得多。
有了稳固的大后方,张启明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
心情愉快的他,准备返回香江。
不过,他的私人飞机。没有直接返回香江。
而是选择了在鹏城机场停下。
来国内这么久,他还没有到鹏城这个最大基地去看看。
1989年的鹏城,相比前世,发展速度更加快捷不少。
这里面有他张启明一份功劳。
爱美高这几年陆续招聘几十万工人,让鹏城的人口急剧膨胀。
此时鹏城的总人数已经达到500万人。
远远超过前世的人口数量。
其中有近200万人,都是直接间接在为爱美高和相关配套公司服务。
龙华爱美高科技园在鹏城最早、也是最庞大的生产基地。
超过60万名工人在遍布各区的工厂里,生产着从风扇、电饭煲到电脑主板、手机外壳的各种产品。
加上在宝安南山建设的另一家工厂,工人数量达到80万人。
等这座工厂完全建成,规模不会比龙华小。
可以说张启明的到来,直接带动了整个鹏城电子制造业的起飞。
不过,这次来鹏城,除了视察工厂,还另有目的…
http://www.bixia5.cc/book/20270/79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