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我们村里的爱情故事 >第506章 三个小寡妇征婚记(29)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506章 三个小寡妇征婚记(29)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正月刚过,平安村的年味还没散,姑射山的积雪就开始融化,顺着山涧汇成小溪,叮咚作响。村口的老槐树下,翠红正带着几个村民挂“研学体验基地”的木牌,红漆描的字在阳光下亮闪闪的——自打去年推介会签了合作,开春的研学团排到了四月,光这 week 就有三批学生要来。

  “红姐,这牌子得挂高点,让游客一进村就能看着!”孙建军踩着梯子,手里攥着钉子,小远在下面扶着梯子,还时不时递个工具,像个小大人。翠红笑着点头,眼睛却往合作社的方向瞟:“不知道仙儿那边准备得咋样了,孩子们最期待的就是竹编体验,可别出岔子。”

  话音刚落,翠仙就骑着电动车来了,车后座绑着两捆泡软的细竹条,还有一摞彩色卡纸。“红姐,都准备好了!我跟王婶连夜编了些小竹筐当样品,还剪了平安村的风景剪纸,贴在竹筐上,孩子们肯定喜欢。”她停下车,拿起一个竹筐,筐沿贴着剪好的槐树叶图案,精巧得很。

  正说着,第一批研学团的大巴车就到了。三十多个小学生背着书包,叽叽喳喳地涌下来,老师举着小旗子,笑着跟翠红打招呼:“红姐,我们可盼着来你们村体验呢,孩子们早就吵着要编竹篮了!”

  翠红赶紧领着孩子们往合作社走,翠仙已经在院子里摆好了竹条和工具,王婶戴着老花镜,正给竹条系彩绳:“孩子们别着急,咱们一个一个来,保证让你们都编出好看的小竹篮!”

  孩子们围坐成圈,翠仙手把手教他们编篮底,手指纤细却有力,竹条在她手里听话地翻转。有个小女孩怕竹条扎手,翠仙就把竹条边缘磨得光滑,还握着她的手慢慢编:“别怕,跟着阿姨的节奏来,就像给小篮子搭房子一样。”没一会儿,一个个歪歪扭扭却满是童趣的小竹篮就编好了,孩子们举着自己的作品到处炫耀,合作社里满是笑声。

  另一边,翠娥和刘老实也没闲着。研学团的家长想体验春耕,俩人早早在果园旁边开垦了一小块菜地,准备了锄头和菜苗。“大家把土挖松,再把菜苗放进去,浇点水,过阵子就能长出新叶子了。”翠娥示范着,刘老实则在旁边帮着递工具,还时不时给家长们讲种地的小技巧。

  中午吃饭的时候,民宿里摆了好几桌农家菜,蒸红薯、炒土鸡蛋、炖土鸡,都是孩子们爱吃的。小远端着碗,挨桌给孩子们分自己家腌的咸菜:“这是我妈妈做的,可好吃了,你们尝尝!”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有的还拉着翠红问:“阿姨,我们下次还能来吗?我还想编竹篮、种小菜!”

  下午,周明带着省非遗保护中心的人来了。几个人先去合作社看了翠仙编竹篮,又去看了村民们赶制的订单,非遗中心的张主任拿起一个带山水图案的竹篮,忍不住赞叹:“这手艺太地道了,既有传统竹编的功底,又有地方特色,完全符合非遗申报的条件!”

  翠仙听了,心里又惊又喜:“真的能申报非遗?我……我以前从来没想过。”周明笑着说:“当然能!咱们把平安村竹编的历史、技艺和带动村民增收的故事整理好,就能提交申请。要是能成功,以后咱们的竹编不仅能走得更远,还能得到更多保护和支持。”

  王婶也激动得直抹眼泪:“没想到我这编竹篮的手艺,还能成非遗!以后我得好好教年轻人,把这手艺传下去!”

  傍晚,研学团离开后,大家聚在民宿院子里商量申报非遗的事。翠娥说:“我来整理果园和竹编结合的故事,以前村里老人也编过竹篮装水果,我去问问他们,收集点老物件。”翠红也跟着说:“我负责整理游客体验竹编的照片和视频,还有大家的反馈,让非遗中心的人看看咱们竹编的受欢迎程度。”

  月光洒在院子里,照亮了大家的笑脸。翠仙看着手里的竹条,心里满是感慨——从当初为了糊口学编竹篮,到现在能带领村民一起赚钱,还能申报非遗,这日子过得比她以前想的还要好。她知道,这不是她一个人的功劳,是姐妹们的支持,是村民们的努力,更是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让平安村竹编有了今天的成就。

  “咱们一定能成功!”翠仙握紧拳头,眼里满是坚定。大家都点头同意,院子里的灯笼亮着,映着每个人的身影,像一幅温暖的画。平安村的春天,不仅有研学团的热闹,有竹编的清香,更有对未来的美好期盼——这期盼,正带着平安村的故事,一步步走向更远的地方。

  喜欢我们村里的爱情故事
  http://www.bixia5.cc/book/20274/50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