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邢道荣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汉献帝初平三年,零陵郡的梅雨季来得比往年早。

  连绵的雨丝像扯不断的银线,把城外的青山笼成一片朦胧的绿,也把郡城街巷里的青石板浸得发亮。

  十六岁的邢道荣扛着半人高的铁矛,踩着积水往家走,矛尖上还挂着刚从市集买来的两尾活鱼,银鳞在雨里偶尔闪一下光。

  “道荣!又去演武场耍矛了?”

  巷口杂货铺的王翁探出头,笑着喊他。

  邢道荣停下脚步,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咧嘴一笑露出两排白牙:

  “王翁,今日又赢了李三郎,他那柄木剑都被我矛杆磕断了!”

  王翁摇摇头,又点点头:

  “你这孩子,天生神力,就是性子太急。你爹要是还在,见你这般好武,不知该喜还是该忧。”

  提到爹,邢道荣脸上的笑淡了些。

  他爹原是零陵郡的一名校尉,三年前跟着太守刘度去平叛,中了山匪的埋伏,尸骨都没找回来。

  自那以后,娘就总劝他少舞刀弄枪,可他偏不——他记得爹临终前被抬回家时,攥着他的手说“男儿当保家卫国”,那声音虽弱,却像钉子一样钉在了他心里。

  回到家,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娘正坐在灯下缝补旧衣。

  见他浑身湿透,娘连忙放下针线,拿起布巾上前:

  “怎么又淋成这样?快把湿衣服换了,当心着凉。”

  “娘,我不冷。”

  邢道荣把铁矛靠在墙角,又把鱼递给娘,

  “今日演武场的教头说,我这矛法再练半年,就能去郡府当差了。”

  娘的手顿了顿,布巾落在了桌上。

  她看着儿子挺拔的背影,眼眶慢慢红了:

  “道荣,咱不当差行不行?你爹就是……就是当了差才……”

  “娘!”

  邢道荣转过身,声音提高了些,

  “爹是为了保护零陵的百姓才死的,我要是不当差,谁来保护您,保护这零陵城?”

  娘没再说话,只是拿起鱼走进厨房,灶间很快响起了劈柴的声音。

  邢道荣看着娘的背影,心里有些发堵。

  他知道娘是怕失去他,可他更知道,零陵这地方,从来就不太平。

  北边有曹操的大军压境,南边有交州的蛮人作乱,要是没有像样的兵卒守卫,迟早要遭大难。

  那天晚上,邢道荣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雨声,翻来覆去睡不着。

  他摸了摸枕头下爹留下的那枚铜制兵符,冰凉的触感让他心里安定了些。

  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进郡府当差,不仅要当差,还要当最厉害的兵,像爹一样,成为零陵的守护者。

  没过多久,机会真的来了。

  零陵太守刘度要扩充郡兵,在全城招募勇武之士。

  邢道荣听到消息时,正在演武场跟人比试,他一把推开对手,拔腿就往郡府跑,连铁矛都忘了拿。

  郡府门前早已排起了长队,都是些身强体壮的年轻人。

  邢道荣排到队尾,心里既紧张又兴奋。

  轮到他时,负责招募的校尉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又让他试了试力气——搬起院角那尊三百斤重的石狮子。

  邢道荣深吸一口气,双手扣住石狮子的底座,大喝一声,竟真的把石狮子举了起来,还往前走了三步才放下。

  校尉眼睛一亮,又让他试矛法。邢道荣捡起场边的一柄长矛,耍了一套爹教他的“破阵矛法”,矛尖寒光闪烁,虎虎生风,看得周围的人都忍不住叫好。

  “好!”

  校尉拍了拍手,

  “你叫什么名字?从今日起,你就是郡兵的什长了!”

  邢道荣愣了一下,随即大喜过望:

  “谢校尉!我叫邢道荣!”

  那天晚上,邢道荣买了酒和肉回家,跟娘一起庆祝。

  娘看着他兴奋的样子,虽然还是有些担心,但终究没再说反对的话,只是不停地给他夹菜:

  “在郡府当差,要听上官的话,不许跟人打架,更要当心自己的身子。”

  “娘,您放心!”

  邢道荣端起酒碗,一饮而尽,

  “我一定好好干,将来还要当校尉,当将军,让您过上好日子!”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月亮从云里探出头,洒下一片清辉。

  邢道荣看着娘脸上的笑容,心里充满了干劲——他知道,自己的路,才刚刚开始。

  邢道荣当上什长的第一天,就遇上了麻烦。

  他手下的十个兵卒,有三个是郡里大户的子弟,平日里游手好闲惯了,根本不把他这个“泥腿子出身”的什长放在眼里。

  早上集合时,这三人不仅来晚了,还带着酒气,其中一个叫张胖子的,还嬉皮笑脸地跟他说:

  “邢什长,不就是站个岗吗?早来晚来有啥不一样?”

  邢道荣攥紧了拳头,指节泛白。

  他想起娘说的“不许跟人打架”,可看着这三人吊儿郎当的样子,又想起爹说的“军法如山”,终究还是没忍住。

  他上前一步,一把抓住张胖子的衣领,将他提了起来:

  “军中有军规,迟到者当打三十军棍。你要是不服,现在就可以滚出郡兵!”

  张胖子被他踢在半空,脸涨得通红,挣扎了半天也没挣脱。

  另外两个大户子弟见邢道荣力气这么大,吓得不敢出声。

  周围的兵卒也都看呆了——他们原以为这个新什长年纪轻,好欺负,没想到这么硬气。

  “放……放我下来!”

  张胖子喘着气说,

  “我……我知道错了,下次不敢了。”

  邢道荣把他放下,冷冷地说:

  “今日看在你是初犯,就饶了你这一次。要是再有下次,别怪我不客气!”

  经此一事,手下的兵卒再也没人敢不听他的话。

  邢道荣知道,光靠武力压服还不够,还得让他们服口服。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每天天不亮就带着兵卒们训练——练体能,他总是跑在最前面;练矛法,他手把手地教,哪个动作不对,他就一遍遍地示范;晚上站岗,他总是把最累的后半夜留给自己。

  没过多久,他手下的兵卒就对他心服口服了。

  张胖子更是成了他的“跟屁虫”,不管干什么都跟在他身后,一口一个“邢什长”,比亲哥还亲。

  这天,郡府的校尉赵昂把邢道荣叫了过去。

  赵昂就是当初招募他的那个校尉,为人正直,很看重邢道荣。

  “道荣,最近零陵城外不太平,有一伙山匪经常劫掠过往商队,太守让我带人去清剿,我想让你跟我一起去。”赵昂说。

  邢道荣一听,眼睛都亮了:“谢校尉!我保证不辱使命!”

  赵昂笑了笑:“这伙山匪有一百多人,都持有兵器,不好对付。你回去准备一下,明日一早出发。”

  回到住处,邢道荣把消息告诉了手下的兵卒。

  大家都很兴奋,纷纷表示要跟着他好好干,立个大功。

  邢道荣仔细叮嘱了几句,又检查了一遍自己的铁矛和铠甲——那铠甲是他用这几个月的俸禄买的,虽然是二手的,但很结实,能护住要害。

  第二天一早,赵昂带着三百郡兵出发了。

  邢道荣和他手下的十个兵卒走在队伍中间,个个精神抖擞。

  队伍走了半天,来到了山匪经常出没的黑风口。

  黑风口两边是陡峭的山崖,中间只有一条窄窄的小路,确实是个埋伏的好地方。

  “大家小心,这里地势险要,山匪很可能在这里埋伏。”赵昂低声说。

  话音刚落,山崖上就响起了一声呼哨,紧接着,无数石块和箭矢从山崖上滚了下来。

  郡兵们顿时乱作一团,有人被石块砸中,惨叫着倒在地上。

  “不要乱!举起盾牌,护住自己!”赵昂大喊。

  邢道荣也拔出铁矛,大声喊道:“跟我来!先冲上山崖,把山匪的弓箭手解决掉!”

  说着,他带头冲向山崖。

  山崖虽然陡峭,但他身手矫健,手脚并用,很快就爬了上去。

  山崖上的山匪见有人爬上来,纷纷举刀向他砍来。

  邢道荣舞动铁矛,左挡右刺,转眼间就打倒了三个山匪。

  他手下的兵卒也跟着爬了上来,跟山匪们展开了厮杀。

  张胖子虽然胖,但打起仗来一点也不含糊,他挥舞着一把大刀,砍倒了一个山匪,还不忘喊:“邢什长,我厉害吧!”

  邢道荣没空跟他废话,只顾着往前冲。

  他看到山崖另一边有个头目模样的人,正拿着令旗指挥山匪,想必就是这伙山匪的首领。

  邢道荣心里一喜,握紧铁矛,朝着那个头目冲了过去。

  那头目见邢道荣冲过来,也拔出腰刀,迎了上去。

  两人交手几招,邢道荣就发现这头目身手不错,刀术很娴熟。

  但他也不慌,想起爹教他的“破阵矛法”,专挑对方的破绽进攻。

  又打了十几招,邢道荣抓住一个机会,矛尖一挑,挑飞了头目的腰刀,紧接着,矛尖抵住了头目的喉咙。

  “别动!”邢道荣大喝一声。

  头目吓得浑身发抖,不敢再动。

  山崖上的山匪见首领被擒,顿时没了斗志,有的扔下兵器投降,有的转身就跑。

  赵昂见山匪溃败,连忙下令追击。

  经过一个时辰的激战,这伙山匪大部分被歼灭,只有少数几个跑掉了。

  郡兵们缴获了不少财物和兵器,还救出了几个被山匪掳走的商队伙计。

  回去的路上,赵昂拍着邢道荣的肩膀,笑着说:“道荣,这次多亏了你。你不仅勇武,还很有谋略,是个难得的将才。我会向太守禀报你的功劳,让你升为都伯。”

  邢道荣心里很高兴,但还是谦虚地说:“这都是校尉指挥有方,还有兄弟们奋勇杀敌的功劳,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

  回到零陵郡城,太守刘度亲自在郡府门前迎接他们。

  当他听说邢道荣擒获了山匪首领,立了大功时,对邢道荣赞不绝口,当场下令升邢道荣为都伯,还赏了他五十两银子。

  邢道荣拿着银子,第一时间回了家。他把银子递给娘,笑着说:“娘,您看,这是我立功用的赏银。以后咱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娘接过银子,手都有些颤抖。

  她看着儿子,眼里满是欣慰的泪水:“道荣,你长大了,娘为你骄傲。”

  那天晚上,邢道荣躺在床上,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他知道,这只是他的第一个功劳,以后他还要立更多的功,当更大的官,保护更多的人。

  他摸了摸枕头下的铜制兵符,仿佛看到了爹的笑容——爹一定也为他骄傲吧。

  时光飞逝,转眼三年过去了。

  邢道荣凭借着一次次的战功,从都伯升到了军侯,又从军侯升到了校尉,成了零陵郡数一数二的武将。

  他手下的兵卒也从十个人变成了五百人,个个都是能征善战的好手。

  这三年里,天下的局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曹操统一了北方,势力越来越大;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占据了荆州的部分地区,也有了自己的地盘;孙权则占据着江东,与曹操、刘备三足鼎立。

  零陵郡地处荆州南部,夹在这三大势力之间,处境越来越微妙。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想要一举消灭刘备和孙权,统一全国。

  刘备抵挡不住曹操的大军,被迫从荆州撤退,往江夏方向逃去。

  曹操则率军占领了荆州的大部分地区,紧接着,又派人去招降荆州南部的零陵、桂阳、长沙、武陵四郡。

  零陵太守刘度收到曹操的招降信时,正在郡府里发愁。

  他看着信上“若不投降,大军将至,城破之日,玉石俱焚”的字眼,心里又怕又乱。

  他连忙召集手下的官员和武将,商议对策。

  郡府的议事厅里,气氛十分凝重。

  文官们大多主张投降,他们说曹操势力强大,抵抗也是徒劳,只会让零陵百姓遭殃;武将们则大多主张抵抗,他们说零陵是祖宗传下来的地盘,不能轻易拱手让人,更何况他们还有邢道荣这样的勇将,未必就打不过曹操的军队。

  刘度看着众人争论不休,目光落在了邢道荣身上:“道荣,你是我零陵最得力的武将,你说说,咱们该怎么办?”

  邢道荣站起身,抱了抱拳,大声说:“太守,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残暴不仁,要是咱们投降了他,不仅会被天下人耻笑,零陵的百姓也未必能有好日子过。末将愿率军死守零陵,与城池共存亡!”

  “说得好!”几个武将纷纷附和,“我们愿跟邢校尉一起,抵抗曹操!”

  文官们却不以为然,一个叫王粲的参军说:“邢校尉,话虽如此,可曹操有数十万大军,咱们零陵只有几千郡兵,怎么跟他抗衡?要是城破了,太守和咱们这些人都要掉脑袋,百姓也会遭难,这又是何苦呢?”

  “王参军,你怕了?”邢道荣看着王粲,眼神里满是不屑,“身为零陵的官员,不思保家卫国,反而一心想着投降,你对得起零陵的百姓吗?”

  王粲被说得满脸通红,想要反驳,却被刘度打断了:“好了,大家都别吵了。道荣,你有把握守住零陵吗?”

  邢道荣坚定地说:“太守放心,末将已经勘察过零陵的城防,只要咱们加固城墙,多准备些弓箭和滚木礌石,再发动百姓一起守城,曹操的军队想要攻破零陵,没那么容易!”

  刘度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那咱们就抵抗曹操!道荣,零陵的安危,就交给你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邢道荣忙得脚不沾地。他一边组织兵卒加固城墙,在城墙上搭建箭楼,准备滚木礌石;一边又派人去乡下招募壮丁,扩充兵力;同时,他还发动城里的百姓,让他们准备粮食和饮用水,支援守城的兵卒。

  百姓们都很支持邢道荣,纷纷拿出家里的粮食和衣物,有的甚至还主动要求上城墙帮忙。

  张胖子现在已经是邢道荣手下的一个屯长了,他带着自己的手下,整天在城墙上巡逻,检查城防,忙得不亦乐乎。

  就在邢道荣紧锣密鼓地准备守城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刘备派诸葛亮率领军队,前来收复荆州南部的四郡,已经攻下了长沙郡,现在正向零陵郡赶来。

  刘度听到这个消息,又开始发愁了。

  他原本以为只有曹操一个敌人,现在又多了一个刘备,零陵腹背受敌,处境更加艰难了。

  “太守,刘备是皇室宗亲,素有仁德之名,比曹操那个汉贼强多了。”

  王粲又站了出来,

  “不如咱们向刘备投降,这样既不用跟曹操为敌,也能保住零陵的百姓。”

  “王参军,你又想投降?”

  邢道荣皱起眉头,

  “刘备虽然是皇室宗亲,但他现在实力薄弱,能不能抵挡得住曹操还不一定。要是咱们投降了刘备,将来曹操大军一来,刘备跑了,咱们怎么办?”

  “那你说怎么办?”王粲反问,“曹操和刘备都要来打咱们,咱们难道要两面受敌吗?”

  邢道荣沉默了。

  他知道王粲说的是实话,零陵的兵力有限,根本不可能同时抵挡曹操和刘备的军队。

  他想了想,说:“太守,不如咱们先派人去跟诸葛亮接触一下,看看他的来意。如果他真的是为了收复汉室江山,善待百姓,咱们再考虑投降也不迟;如果他只是想吞并零陵,那咱们就跟他拼了!”

  刘度觉得邢道荣说得有道理,就派王粲去见诸葛亮。

  王粲见到诸葛亮后,把零陵的处境说了一遍,又说了刘度和邢道荣的想法。

  诸葛亮听了,笑着说:“我主刘备乃是中山靖王之后,一心想要兴复汉室,善待百姓。只要零陵愿意归顺,我主一定会善待太守和零陵的百姓,绝不会像曹操那样残暴不仁。”

  王粲回来后,把诸葛亮的话告诉了刘度和邢道荣。

  刘度听了,心里松了一口气,想要马上投降。

  可邢道荣还是有些怀疑:“诸葛亮向来足智多谋,咱们不能轻易相信他的话。不如让我去见他一面,亲自跟他谈谈。”

  刘度同意了。

  第二天,邢道荣带着几个随从,来到了诸葛亮的军营。

  军营外旌旗猎猎,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队列整齐,与零陵郡兵比起来,多了几分肃杀之气。

  邢道荣暗自心惊,看来刘备麾下确实有精锐之师,并非传言中那般狼狈。

  通报过后,邢道荣被引至中军大帐。

  帐内陈设简单,只有一张案几,几上摊着一张地图,诸葛亮正坐在案后,手持羽扇,面带微笑地看着他。

  “久闻邢校尉乃零陵勇将,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诸葛亮率先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度。

  邢道荣抱了抱拳,语气恭敬却不卑不亢:“诸葛先生谬赞。末将今日前来,是想请教先生,若零陵归顺刘皇叔,先生能保证零陵百姓不受惊扰,太守及下属官员各司其职吗?”

  诸葛亮放下羽扇,指了指案上的地图:“邢校尉放心,我主刘备向来以仁德为本。长沙郡归顺后,百姓安居乐业,官员依旧任职,此事你可派人去查。零陵若归降,我主不仅会善待百姓,还会任命你继续统领零陵郡兵,守护一方安宁。”

  邢道荣看着诸葛亮坦诚的眼神,心里的疑虑消了大半。

  但他还是有些不放心:“先生,曹操大军南下,若将来曹操攻打零陵,刘皇叔会派兵支援吗?”

  诸葛亮笑了笑:“曹操虽强,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得人心。我主已与东吴孙权结盟,不久后便会与曹操在赤壁决战。只要此战获胜,曹操短时间内无力南下,零陵自然安全。即便将来曹操再来,我主也会与零陵共存亡。”

  邢道荣沉默了片刻,心里已有了决断。他站起身,再次抱拳道:“先生所言,末将信了。末将回去后,会劝说太守归顺刘皇叔,愿为兴复汉室效力!”

  诸葛亮闻言,大喜过望:“好!邢校尉深明大义,将来必能成就一番大业。我这就写一封信,你带给刘太守,以表我主诚意。”

  邢道荣拿着诸葛亮的信,回到了零陵郡城。

  他把见诸葛亮的经过和诸葛亮的承诺告诉了刘度,刘度听后,终于放下心来,当即决定归顺刘备。

  几天后,刘度带着邢道荣等官员,亲自到城外迎接诸葛亮的军队。

  诸葛亮率领大军入城,果然秋毫无犯,百姓们夹道欢迎,零陵城一片祥和。

  不久后,刘备亲自来到零陵,召见了刘度和邢道荣。

  刘备对邢道荣的勇武和忠义十分欣赏,当场任命他为零陵中郎将,继续统领零陵郡兵。

  邢道荣感激涕零,当场表示愿为刘备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本以为日子会就此安定下来,可没过多久,一场更大的风波就来了。

  建安十四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大败,退回北方。

  刘备趁机占领了荆州南部四郡,势力逐渐壮大。

  但孙权却认为刘备占据荆州是“借而不还”,多次派人索要荆州,双方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零陵地处荆州南部,是孙权索要荆州的重要目标之一。

  孙权派大将吕蒙率领军队,进驻长沙郡,对零陵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发动进攻。

  刘备得知消息后,连忙派关羽驻守荆州,又派张飞率军支援零陵,协助邢道荣防守。

  邢道荣接到命令后,不敢有丝毫懈怠,再次加强了零陵的城防,日夜操练士兵,准备迎接一场恶战。

  张飞率军来到零陵后,与邢道荣相见。

  张飞性格豪爽,见邢道荣身材魁梧,勇武过人,十分对他的胃口,两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张飞经常和邢道荣一起喝酒,探讨兵法,还教了他一些枪法技巧,邢道荣的武艺也因此有了很大的提升。

  这天,吕蒙派人送来一封战书,要求邢道荣在三日内打开城门投降,否则就率军攻城。

  邢道荣和张飞看过战书后,都怒不可遏。

  “吕蒙小儿,竟敢如此狂妄!”张飞大骂道,“道荣,明日我就率军出战,定要让他知道我老张的厉害!”

  邢道荣却冷静地说:“将军,吕蒙善于用兵,手下的士兵也都是精锐,不可轻敌。咱们还是先坚守城池,观察敌军的动向,再寻找战机出击。”

  张飞想了想,觉得邢道荣说得有道理,就点了点头:“好,就听你的。咱们先守住城池,等敌军疲惫了,再给他们致命一击!”

  第二天,吕蒙果然率领大军来到零陵城下,开始攻城。

  东吴士兵们推着云梯,扛着撞车,向城墙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邢道荣和张飞亲自登上城墙,指挥士兵们防守。

  邢道荣手持铁矛,站在城墙最险要的地方,每当有东吴士兵爬上云梯,他就一矛将其挑下,矛尖上的鲜血染红了城墙。

  张飞则手持丈八蛇矛,在城墙上来回冲杀,大喊着:“谁敢上来,我就戳他一百个窟窿!”

  东吴士兵们被两人的勇武吓住了,进攻的势头渐渐弱了下来。

  吕蒙见攻城不利,只好下令撤军。

  第一天的防守战,零陵军取得了胜利。

  但邢道荣知道,这只是开始,吕蒙绝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的战斗会更加艰难。

  他和张飞一起,召集手下的将领,商议接下来的防守策略,准备迎接更大的挑战。

  吕蒙第一次攻城失利后,并没有退兵,而是在零陵城外扎下营寨,准备长期围困零陵。

  他派人切断了零陵城的粮道,想要让城里的人弹尽粮绝,不攻自破。

  日子一天天过去,零陵城里的粮食越来越少,士兵们的士气也开始低落。

  邢道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知道,再这样下去,不用吕蒙攻城,城里的人自己就会乱起来。

  这天晚上,邢道荣来到张飞的营帐,想要和他商议对策。

  张飞正坐在帐内喝酒,见邢道荣进来,连忙招呼他坐下:“道荣,来,陪我喝几杯。”

  邢道荣坐下后,却没有端酒杯,而是皱着眉头说:“将军,城里的粮食只够支撑半个月了,再不想办法,咱们就真的要被困死在城里了。”

  张飞放下酒杯,叹了口气:“我也知道情况危急,可吕蒙把城围得水泄不通,咱们根本冲不出去,这可怎么办?”

  邢道荣想了想,说:“将军,吕蒙虽然切断了咱们的粮道,但他的粮草肯定也需要从后方运送。咱们不如派一支精锐小队,悄悄出城,去袭击他的粮队,只要能烧掉他的粮草,他就不得不撤军了。”

  张飞眼睛一亮:“好主意!道荣,还是你有办法。那你觉得,派谁去合适呢?”

  邢道荣站起身,抱拳道:“将军,末将愿率军前往!末将对零陵城外的地形熟悉,一定能完成任务。”

  张飞看着邢道荣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好!我给你五百精锐,再让我的副将周仓跟你一起去,他武艺高强,能帮你不少忙。你们一定要小心,若是情况不对,就赶紧撤回来。”

  “请将军放心!”邢道荣说完,就转身离开了营帐,去准备出发事宜。

  当天深夜,邢道荣和周仓率领五百精锐,趁着夜色,从城墙的一个秘密出口悄悄出城。

  零陵城外一片漆黑,只有远处东吴军营的火把在闪烁。

  邢道荣带着队伍,沿着小路,小心翼翼地向吕蒙的粮道方向前进。

  走了大约两个时辰,他们来到了一处山谷。

  邢道荣知道,这是吕蒙粮队必经之路,这里地势险要,适合埋伏。

  他让士兵们隐藏在山谷两侧的树林里,等待粮队的到来。

  又过了一个时辰,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和车轮声。

  邢道荣探出头一看,只见一支大约有一千人的队伍,正押着几十辆粮车,缓缓向山谷走来。

  “来了!”邢道荣低声对周仓说,“等他们全部进入山谷,咱们就动手。”

  周仓点了点头,握紧了手中的大刀。

  很快,东吴的粮队就全部进入了山谷。邢道荣大喊一声:“动手!”

  隐藏在树林里的零陵士兵们纷纷冲了出来,向粮队发起了进攻。

  东吴的士兵们毫无防备,顿时乱作一团。

  邢道荣手持铁矛,冲在最前面,一矛就挑倒了粮队的头领。

  周仓也不甘示弱,挥舞着大刀,砍倒了一个又一个东吴士兵。

  零陵士兵们士气大振,个个奋勇杀敌。

  东吴的士兵们抵挡不住,纷纷扔下粮车,转身就跑。

  邢道荣见时机成熟,大喊道:“放火!”

  士兵们立刻拿出火把,点燃了粮车。

  顿时,山谷里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几十辆粮车很快就变成了一堆堆火海。

  “撤!”邢道荣见任务完成,立刻下令撤军。

  就在他们准备撤退时,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吕蒙派来的援军到了。

  邢道荣不敢恋战,带着队伍,沿着小路,迅速撤回了零陵城。

  回到城里,邢道荣和周仓向张飞禀报了袭击粮队的经过。

  张飞听后,大喜过望,拍着邢道荣的肩膀说:“好样的!道荣,你立了大功!这下吕蒙肯定要撤军了!”

  果然,第二天一早,吕蒙就得知了粮队被袭、粮草被烧的消息。

  他又气又急,知道没有了粮草,再围困零陵也没有意义,只好下令撤军。

  零陵城的围困终于解除了,城里的士兵和百姓们都欢呼雀跃。

  刘备得知消息后,对邢道荣大加赞赏,赏赐了他很多金银财宝,还提拔他为裨将军。

  邢道荣拿着赏赐,心里却没有丝毫喜悦。

  他知道,孙权和刘备之间的矛盾并没有解决,将来肯定还会有战争。

  零陵作为荆州的重要城池,迟早还会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

  他必须更加努力地操练士兵,加强城防,才能在未来的战争中守护好零陵。

  这天,邢道荣正在演武场操练士兵,突然接到了刘备的命令,让他率军前往桂阳郡,协助赵云防守。

  邢道荣不敢耽搁,立刻收拾行装,带着手下的士兵,向桂阳郡出发。

  他不知道,这次桂阳之行,将会让他遇到一生中最大的挑战。

  他连忙召集手下的官员和武将,商议对策。

  郡府的议事厅里,气氛十分凝重。

  文官们大多主张投降,他们说曹操势力强大,抵抗也是徒劳,只会让零陵百姓遭殃;武将们则大多主张抵抗,他们说零陵是祖宗传下来的地盘,不能轻易拱手让人,更何况他们还有邢道荣这样的勇将,未必就打不过曹操的军队。

  刘度看着众人争论不休,目光落在了邢道荣身上:“道荣,你是我零陵最得力的武将,你说说,咱们该怎么办?”

  邢道荣站起身,抱了抱拳,大声说:“太守,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残暴不仁,要是咱们投降了他,不仅会被天下人耻笑,零陵的百姓也未必能有好日子过。末将愿率军死守零陵,与城池共存亡!”

  “说得好!”几个武将纷纷附和,“我们愿跟邢校尉一起,抵抗曹操!”

  文官们却不以为然,一个叫王粲的参军说:“邢校尉,话虽如此,可曹操有数十万大军,咱们零陵只有几千郡兵,怎么跟他抗衡?要是城破了,太守和咱们这些人都要掉脑袋,百姓也会遭难,这又是何苦呢?”

  “王参军,你怕了?”邢道荣看着王粲,眼神里满是不屑,“身为零陵的官员,不思保家卫国,反而一心想着投降,你对得起零陵的百姓吗?”

  王粲被说得满脸通红,想要反驳,却被刘度打断了:“好了,大家都别吵了。道荣,你有把握守住零陵吗?”

  邢道荣坚定地说:“太守放心,末将已经勘察过零陵的城防,只要咱们加固城墙,多准备些弓箭和滚木礌石,再发动百姓一起守城,曹操的军队想要攻破零陵,没那么容易!”

  刘度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那咱们就抵抗曹操!道荣,零陵的安危,就交给你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邢道荣忙得脚不沾地。他一边组织兵卒加固城墙,在城墙上搭建箭楼,准备滚木礌石;一边又派人去乡下招募壮丁,扩充兵力;同时,他还发动城里的百姓,让他们准备粮食和饮用水,支援守城的兵卒。

  百姓们都很支持邢道荣,纷纷拿出家里的粮食和衣物,有的甚至还主动要求上城墙帮忙。

  张胖子现在已经是邢道荣手下的一个屯长了,他带着自己的手下,整天在城墙上巡逻,检查城防,忙得不亦乐乎。

  就在邢道荣紧锣密鼓地准备守城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刘备派诸葛亮率领军队,前来收复荆州南部的四郡,已经攻下了长沙郡,现在正向零陵郡赶来。

  刘度听到这个消息,又开始发愁了。

  他原本以为只有曹操一个敌人,现在又多了一个刘备,零陵腹背受敌,处境更加艰难了。

  “太守,刘备是皇室宗亲,素有仁德之名,比曹操那个汉贼强多了。”

  王粲又站了出来,

  “不如咱们向刘备投降,这样既不用跟曹操为敌,也能保住零陵的百姓。”

  “王参军,你又想投降?”

  邢道荣皱起眉头,

  “刘备虽然是皇室宗亲,但他现在实力薄弱,能不能抵挡得住曹操还不一定。要是咱们投降了刘备,将来曹操大军一来,刘备跑了,咱们怎么办?”

  “那你说怎么办?”王粲反问,“曹操和刘备都要来打咱们,咱们难道要两面受敌吗?”

  邢道荣沉默了。

  他知道王粲说的是实话,零陵的兵力有限,根本不可能同时抵挡曹操和刘备的军队。

  他想了想,说:“太守,不如咱们先派人去跟诸葛亮接触一下,看看他的来意。如果他真的是为了收复汉室江山,善待百姓,咱们再考虑投降也不迟;如果他只是想吞并零陵,那咱们就跟他拼了!”

  刘度觉得邢道荣说得有道理,就派王粲去见诸葛亮。

  王粲见到诸葛亮后,把零陵的处境说了一遍,又说了刘度和邢道荣的想法。

  诸葛亮听了,笑着说:“我主刘备乃是中山靖王之后,一心想要兴复汉室,善待百姓。只要零陵愿意归顺,我主一定会善待太守和零陵的百姓,绝不会像曹操那样残暴不仁。”

  王粲回来后,把诸葛亮的话告诉了刘度和邢道荣。

  刘度听了,心里松了一口气,想要马上投降。

  可邢道荣还是有些怀疑:“诸葛亮向来足智多谋,咱们不能轻易相信他的话。不如让我去见他一面,亲自跟他谈谈。”

  刘度同意了。

  第二天,邢道荣带着几个随从,来到了诸葛亮的军营。

  军营外旌旗猎猎,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队列整齐,与零陵郡兵比起来,多了几分肃杀之气。

  邢道荣暗自心惊,看来刘备麾下确实有精锐之师,并非传言中那般狼狈。

  通报过后,邢道荣被引至中军大帐。

  帐内陈设简单,只有一张案几,几上摊着一张地图,诸葛亮正坐在案后,手持羽扇,面带微笑地看着他。

  “久闻邢校尉乃零陵勇将,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诸葛亮率先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度。

  邢道荣抱了抱拳,语气恭敬却不卑不亢:“诸葛先生谬赞。末将今日前来,是想请教先生,若零陵归顺刘皇叔,先生能保证零陵百姓不受惊扰,太守及下属官员各司其职吗?”

  诸葛亮放下羽扇,指了指案上的地图:“邢校尉放心,我主刘备向来以仁德为本。长沙郡归顺后,百姓安居乐业,官员依旧任职,此事你可派人去查。零陵若归降,我主不仅会善待百姓,还会任命你继续统领零陵郡兵,守护一方安宁。”

  邢道荣看着诸葛亮坦诚的眼神,心里的疑虑消了大半。

  但他还是有些不放心:“先生,曹操大军南下,若将来曹操攻打零陵,刘皇叔会派兵支援吗?”

  诸葛亮笑了笑:“曹操虽强,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得人心。我主已与东吴孙权结盟,不久后便会与曹操在赤壁决战。只要此战获胜,曹操短时间内无力南下,零陵自然安全。即便将来曹操再来,我主也会与零陵共存亡。”

  邢道荣沉默了片刻,心里已有了决断。他站起身,再次抱拳道:“先生所言,末将信了。末将回去后,会劝说太守归顺刘皇叔,愿为兴复汉室效力!”

  诸葛亮闻言,大喜过望:“好!邢校尉深明大义,将来必能成就一番大业。我这就写一封信,你带给刘太守,以表我主诚意。”

  邢道荣拿着诸葛亮的信,回到了零陵郡城。

  他把见诸葛亮的经过和诸葛亮的承诺告诉了刘度,刘度听后,终于放下心来,当即决定归顺刘备。

  几天后,刘度带着邢道荣等官员,亲自到城外迎接诸葛亮的军队。

  诸葛亮率领大军入城,果然秋毫无犯,百姓们夹道欢迎,零陵城一片祥和。

  不久后,刘备亲自来到零陵,召见了刘度和邢道荣。

  刘备对邢道荣的勇武和忠义十分欣赏,当场任命他为零陵中郎将,继续统领零陵郡兵。

  邢道荣感激涕零,当场表示愿为刘备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本以为日子会就此安定下来,可没过多久,一场更大的风波就来了。

  建安十四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大败,退回北方。

  刘备趁机占领了荆州南部四郡,势力逐渐壮大。

  但孙权却认为刘备占据荆州是“借而不还”,多次派人索要荆州,双方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零陵地处荆州南部,是孙权索要荆州的重要目标之一。

  孙权派大将吕蒙率领军队,进驻长沙郡,对零陵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发动进攻。

  刘备得知消息后,连忙派关羽驻守荆州,又派张飞率军支援零陵,协助邢道荣防守。

  邢道荣接到命令后,不敢有丝毫懈怠,再次加强了零陵的城防,日夜操练士兵,准备迎接一场恶战。

  张飞率军来到零陵后,与邢道荣相见。

  张飞性格豪爽,见邢道荣身材魁梧,勇武过人,十分对他的胃口,两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张飞经常和邢道荣一起喝酒,探讨兵法,还教了他一些枪法技巧,邢道荣的武艺也因此有了很大的提升。

  这天,吕蒙派人送来一封战书,要求邢道荣在三日内打开城门投降,否则就率军攻城。

  邢道荣和张飞看过战书后,都怒不可遏。

  “吕蒙小儿,竟敢如此狂妄!”张飞大骂道,“道荣,明日我就率军出战,定要让他知道我老张的厉害!”

  邢道荣却冷静地说:“将军,吕蒙善于用兵,手下的士兵也都是精锐,不可轻敌。咱们还是先坚守城池,观察敌军的动向,再寻找战机出击。”

  张飞想了想,觉得邢道荣说得有道理,就点了点头:“好,就听你的。咱们先守住城池,等敌军疲惫了,再给他们致命一击!”

  第二天,吕蒙果然率领大军来到零陵城下,开始攻城。

  东吴士兵们推着云梯,扛着撞车,向城墙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邢道荣和张飞亲自登上城墙,指挥士兵们防守。

  邢道荣手持铁矛,站在城墙最险要的地方,每当有东吴士兵爬上云梯,他就一矛将其挑下,矛尖上的鲜血染红了城墙。

  张飞则手持丈八蛇矛,在城墙上来回冲杀,大喊着:“谁敢上来,我就戳他一百个窟窿!”

  东吴士兵们被两人的勇武吓住了,进攻的势头渐渐弱了下来。

  吕蒙见攻城不利,只好下令撤军。

  第一天的防守战,零陵军取得了胜利。

  但邢道荣知道,这只是开始,吕蒙绝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的战斗会更加艰难。

  他和张飞一起,召集手下的将领,商议接下来的防守策略,准备迎接更大的挑战。

  吕蒙第一次攻城失利后,并没有退兵,而是在零陵城外扎下营寨,准备长期围困零陵。

  他派人切断了零陵城的粮道,想要让城里的人弹尽粮绝,不攻自破。

  日子一天天过去,零陵城里的粮食越来越少,士兵们的士气也开始低落。

  邢道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知道,再这样下去,不用吕蒙攻城,城里的人自己就会乱起来。

  这天晚上,邢道荣来到张飞的营帐,想要和他商议对策。

  张飞正坐在帐内喝酒,见邢道荣进来,连忙招呼他坐下:“道荣,来,陪我喝几杯。”

  邢道荣坐下后,却没有端酒杯,而是皱着眉头说:“将军,城里的粮食只够支撑半个月了,再不想办法,咱们就真的要被困死在城里了。”

  张飞放下酒杯,叹了口气:“我也知道情况危急,可吕蒙把城围得水泄不通,咱们根本冲不出去,这可怎么办?”

  邢道荣想了想,说:“将军,吕蒙虽然切断了咱们的粮道,但他的粮草肯定也需要从后方运送。咱们不如派一支精锐小队,悄悄出城,去袭击他的粮队,只要能烧掉他的粮草,他就不得不撤军了。”

  张飞眼睛一亮:“好主意!道荣,还是你有办法。那你觉得,派谁去合适呢?”

  邢道荣站起身,抱拳道:“将军,末将愿率军前往!末将对零陵城外的地形熟悉,一定能完成任务。”

  张飞看着邢道荣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好!我给你五百精锐,再让我的副将周仓跟你一起去,他武艺高强,能帮你不少忙。你们一定要小心,若是情况不对,就赶紧撤回来。”

  “请将军放心!”邢道荣说完,就转身离开了营帐,去准备出发事宜。

  当天深夜,邢道荣和周仓率领五百精锐,趁着夜色,从城墙的一个秘密出口悄悄出城。

  零陵城外一片漆黑,只有远处东吴军营的火把在闪烁。

  邢道荣带着队伍,沿着小路,小心翼翼地向吕蒙的粮道方向前进。

  走了大约两个时辰,他们来到了一处山谷。

  邢道荣知道,这是吕蒙粮队必经之路,这里地势险要,适合埋伏。

  他让士兵们隐藏在山谷两侧的树林里,等待粮队的到来。

  又过了一个时辰,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和车轮声。

  邢道荣探出头一看,只见一支大约有一千人的队伍,正押着几十辆粮车,缓缓向山谷走来。

  “来了!”邢道荣低声对周仓说,“等他们全部进入山谷,咱们就动手。”

  周仓点了点头,握紧了手中的大刀。

  很快,东吴的粮队就全部进入了山谷。邢道荣大喊一声:“动手!”

  隐藏在树林里的零陵士兵们纷纷冲了出来,向粮队发起了进攻。

  东吴的士兵们毫无防备,顿时乱作一团。

  邢道荣手持铁矛,冲在最前面,一矛就挑倒了粮队的头领。

  周仓也不甘示弱,挥舞着大刀,砍倒了一个又一个东吴士兵。

  零陵士兵们士气大振,个个奋勇杀敌。

  东吴的士兵们抵挡不住,纷纷扔下粮车,转身就跑。

  邢道荣见时机成熟,大喊道:“放火!”

  士兵们立刻拿出火把,点燃了粮车。

  顿时,山谷里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几十辆粮车很快就变成了一堆堆火海。

  “撤!”邢道荣见任务完成,立刻下令撤军。

  就在他们准备撤退时,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吕蒙派来的援军到了。

  邢道荣不敢恋战,带着队伍,沿着小路,迅速撤回了零陵城。

  回到城里,邢道荣和周仓向张飞禀报了袭击粮队的经过。

  张飞听后,大喜过望,拍着邢道荣的肩膀说:“好样的!道荣,你立了大功!这下吕蒙肯定要撤军了!”

  果然,第二天一早,吕蒙就得知了粮队被袭、粮草被烧的消息。

  他又气又急,知道没有了粮草,再围困零陵也没有意义,只好下令撤军。

  零陵城的围困终于解除了,城里的士兵和百姓们都欢呼雀跃。

  刘备得知消息后,对邢道荣大加赞赏,赏赐了他很多金银财宝,还提拔他为裨将军。

  邢道荣拿着赏赐,心里却没有丝毫喜悦。

  他知道,孙权和刘备之间的矛盾并没有解决,将来肯定还会有战争。

  零陵作为荆州的重要城池,迟早还会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

  他必须更加努力地操练士兵,加强城防,才能在未来的战争中守护好零陵。

  这天,邢道荣正在演武场操练士兵,突然接到了刘备的命令,让他率军前往桂阳郡,协助赵云防守。

  邢道荣不敢耽搁,立刻收拾行装,带着手下的士兵,向桂阳郡出发。

  他不知道,这次桂阳之行,将会让他遇到一生中最大的挑战。

  他连忙召集手下的官员和武将,商议对策。

  郡府的议事厅里,气氛十分凝重。

  文官们大多主张投降,他们说曹操势力强大,抵抗也是徒劳,只会让零陵百姓遭殃;武将们则大多主张抵抗,他们说零陵是祖宗传下来的地盘,不能轻易拱手让人,更何况他们还有邢道荣这样的勇将,未必就打不过曹操的军队。

  刘度看着众人争论不休,目光落在了邢道荣身上:“道荣,你是我零陵最得力的武将,你说说,咱们该怎么办?”

  邢道荣站起身,抱了抱拳,大声说:“太守,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残暴不仁,要是咱们投降了他,不仅会被天下人耻笑,零陵的百姓也未必能有好日子过。末将愿率军死守零陵,与城池共存亡!”

  “说得好!”几个武将纷纷附和,“我们愿跟邢校尉一起,抵抗曹操!”

  文官们却不以为然,一个叫王粲的参军说:“邢校尉,话虽如此,可曹操有数十万大军,咱们零陵只有几千郡兵,怎么跟他抗衡?要是城破了,太守和咱们这些人都要掉脑袋,百姓也会遭难,这又是何苦呢?”

  “王参军,你怕了?”邢道荣看着王粲,眼神里满是不屑,“身为零陵的官员,不思保家卫国,反而一心想着投降,你对得起零陵的百姓吗?”

  王粲被说得满脸通红,想要反驳,却被刘度打断了:“好了,大家都别吵了。道荣,你有把握守住零陵吗?”

  邢道荣坚定地说:“太守放心,末将已经勘察过零陵的城防,只要咱们加固城墙,多准备些弓箭和滚木礌石,再发动百姓一起守城,曹操的军队想要攻破零陵,没那么容易!”

  刘度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那咱们就抵抗曹操!道荣,零陵的安危,就交给你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邢道荣忙得脚不沾地。他一边组织兵卒加固城墙,在城墙上搭建箭楼,准备滚木礌石;一边又派人去乡下招募壮丁,扩充兵力;同时,他还发动城里的百姓,让他们准备粮食和饮用水,支援守城的兵卒。

  百姓们都很支持邢道荣,纷纷拿出家里的粮食和衣物,有的甚至还主动要求上城墙帮忙。

  张胖子现在已经是邢道荣手下的一个屯长了,他带着自己的手下,整天在城墙上巡逻,检查城防,忙得不亦乐乎。

  就在邢道荣紧锣密鼓地准备守城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刘备派诸葛亮率领军队,前来收复荆州南部的四郡,已经攻下了长沙郡,现在正向零陵郡赶来。

  刘度听到这个消息,又开始发愁了。

  他原本以为只有曹操一个敌人,现在又多了一个刘备,零陵腹背受敌,处境更加艰难了。

  “太守,刘备是皇室宗亲,素有仁德之名,比曹操那个汉贼强多了。”

  王粲又站了出来,

  “不如咱们向刘备投降,这样既不用跟曹操为敌,也能保住零陵的百姓。”

  “王参军,你又想投降?”

  邢道荣皱起眉头,

  “刘备虽然是皇室宗亲,但他现在实力薄弱,能不能抵挡得住曹操还不一定。要是咱们投降了刘备,将来曹操大军一来,刘备跑了,咱们怎么办?”

  “那你说怎么办?”王粲反问,“曹操和刘备都要来打咱们,咱们难道要两面受敌吗?”

  邢道荣沉默了。

  他知道王粲说的是实话,零陵的兵力有限,根本不可能同时抵挡曹操和刘备的军队。

  他想了想,说:“太守,不如咱们先派人去跟诸葛亮接触一下,看看他的来意。如果他真的是为了收复汉室江山,善待百姓,咱们再考虑投降也不迟;如果他只是想吞并零陵,那咱们就跟他拼了!”

  刘度觉得邢道荣说得有道理,就派王粲去见诸葛亮。

  王粲见到诸葛亮后,把零陵的处境说了一遍,又说了刘度和邢道荣的想法。

  诸葛亮听了,笑着说:“我主刘备乃是中山靖王之后,一心想要兴复汉室,善待百姓。只要零陵愿意归顺,我主一定会善待太守和零陵的百姓,绝不会像曹操那样残暴不仁。”

  王粲回来后,把诸葛亮的话告诉了刘度和邢道荣。

  刘度听了,心里松了一口气,想要马上投降。

  可邢道荣还是有些怀疑:“诸葛亮向来足智多谋,咱们不能轻易相信他的话。不如让我去见他一面,亲自跟他谈谈。”

  刘度同意了。

  第二天,邢道荣带着几个随从,来到了诸葛亮的军营。

  军营外旌旗猎猎,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队列整齐,与零陵郡兵比起来,多了几分肃杀之气。

  邢道荣暗自心惊,看来刘备麾下确实有精锐之师,并非传言中那般狼狈。

  通报过后,邢道荣被引至中军大帐。

  帐内陈设简单,只有一张案几,几上摊着一张地图,诸葛亮正坐在案后,手持羽扇,面带微笑地看着他。

  “久闻邢校尉乃零陵勇将,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诸葛亮率先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度。

  邢道荣抱了抱拳,语气恭敬却不卑不亢:“诸葛先生谬赞。末将今日前来,是想请教先生,若零陵归顺刘皇叔,先生能保证零陵百姓不受惊扰,太守及下属官员各司其职吗?”

  诸葛亮放下羽扇,指了指案上的地图:“邢校尉放心,我主刘备向来以仁德为本。长沙郡归顺后,百姓安居乐业,官员依旧任职,此事你可派人去查。零陵若归降,我主不仅会善待百姓,还会任命你继续统领零陵郡兵,守护一方安宁。”

  邢道荣看着诸葛亮坦诚的眼神,心里的疑虑消了大半。

  但他还是有些不放心:“先生,曹操大军南下,若将来曹操攻打零陵,刘皇叔会派兵支援吗?”

  诸葛亮笑了笑:“曹操虽强,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得人心。我主已与东吴孙权结盟,不久后便会与曹操在赤壁决战。只要此战获胜,曹操短时间内无力南下,零陵自然安全。即便将来曹操再来,我主也会与零陵共存亡。”

  邢道荣沉默了片刻,心里已有了决断。他站起身,再次抱拳道:“先生所言,末将信了。末将回去后,会劝说太守归顺刘皇叔,愿为兴复汉室效力!”

  诸葛亮闻言,大喜过望:“好!邢校尉深明大义,将来必能成就一番大业。我这就写一封信,你带给刘太守,以表我主诚意。”

  邢道荣拿着诸葛亮的信,回到了零陵郡城。

  他把见诸葛亮的经过和诸葛亮的承诺告诉了刘度,刘度听后,终于放下心来,当即决定归顺刘备。

  几天后,刘度带着邢道荣等官员,亲自到城外迎接诸葛亮的军队。

  诸葛亮率领大军入城,果然秋毫无犯,百姓们夹道欢迎,零陵城一片祥和。

  不久后,刘备亲自来到零陵,召见了刘度和邢道荣。

  刘备对邢道荣的勇武和忠义十分欣赏,当场任命他为零陵中郎将,继续统领零陵郡兵。

  邢道荣感激涕零,当场表示愿为刘备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本以为日子会就此安定下来,可没过多久,一场更大的风波就来了。

  建安十四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大败,退回北方。

  刘备趁机占领了荆州南部四郡,势力逐渐壮大。

  但孙权却认为刘备占据荆州是“借而不还”,多次派人索要荆州,双方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零陵地处荆州南部,是孙权索要荆州的重要目标之一。

  孙权派大将吕蒙率领军队,进驻长沙郡,对零陵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发动进攻。

  刘备得知消息后,连忙派关羽驻守荆州,又派张飞率军支援零陵,协助邢道荣防守。

  邢道荣接到命令后,不敢有丝毫懈怠,再次加强了零陵的城防,日夜操练士兵,准备迎接一场恶战。

  张飞率军来到零陵后,与邢道荣相见。

  张飞性格豪爽,见邢道荣身材魁梧,勇武过人,十分对他的胃口,两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张飞经常和邢道荣一起喝酒,探讨兵法,还教了他一些枪法技巧,邢道荣的武艺也因此有了很大的提升。

  这天,吕蒙派人送来一封战书,要求邢道荣在三日内打开城门投降,否则就率军攻城。

  邢道荣和张飞看过战书后,都怒不可遏。

  “吕蒙小儿,竟敢如此狂妄!”张飞大骂道,“道荣,明日我就率军出战,定要让他知道我老张的厉害!”

  邢道荣却冷静地说:“将军,吕蒙善于用兵,手下的士兵也都是精锐,不可轻敌。咱们还是先坚守城池,观察敌军的动向,再寻找战机出击。”

  张飞想了想,觉得邢道荣说得有道理,就点了点头:“好,就听你的。咱们先守住城池,等敌军疲惫了,再给他们致命一击!”

  第二天,吕蒙果然率领大军来到零陵城下,开始攻城。

  东吴士兵们推着云梯,扛着撞车,向城墙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邢道荣和张飞亲自登上城墙,指挥士兵们防守。

  邢道荣手持铁矛,站在城墙最险要的地方,每当有东吴士兵爬上云梯,他就一矛将其挑下,矛尖上的鲜血染红了城墙。

  张飞则手持丈八蛇矛,在城墙上来回冲杀,大喊着:“谁敢上来,我就戳他一百个窟窿!”

  东吴士兵们被两人的勇武吓住了,进攻的势头渐渐弱了下来。

  吕蒙见攻城不利,只好下令撤军。

  第一天的防守战,零陵军取得了胜利。

  但邢道荣知道,这只是开始,吕蒙绝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的战斗会更加艰难。

  他和张飞一起,召集手下的将领,商议接下来的防守策略,准备迎接更大的挑战。

  吕蒙第一次攻城失利后,并没有退兵,而是在零陵城外扎下营寨,准备长期围困零陵。

  他派人切断了零陵城的粮道,想要让城里的人弹尽粮绝,不攻自破。

  日子一天天过去,零陵城里的粮食越来越少,士兵们的士气也开始低落。

  邢道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知道,再这样下去,不用吕蒙攻城,城里的人自己就会乱起来。

  这天晚上,邢道荣来到张飞的营帐,想要和他商议对策。

  张飞正坐在帐内喝酒,见邢道荣进来,连忙招呼他坐下:“道荣,来,陪我喝几杯。”

  邢道荣坐下后,却没有端酒杯,而是皱着眉头说:“将军,城里的粮食只够支撑半个月了,再不想办法,咱们就真的要被困死在城里了。”

  张飞放下酒杯,叹了口气:“我也知道情况危急,可吕蒙把城围得水泄不通,咱们根本冲不出去,这可怎么办?”

  邢道荣想了想,说:“将军,吕蒙虽然切断了咱们的粮道,但他的粮草肯定也需要从后方运送。咱们不如派一支精锐小队,悄悄出城,去袭击他的粮队,只要能烧掉他的粮草,他就不得不撤军了。”

  张飞眼睛一亮:“好主意!道荣,还是你有办法。那你觉得,派谁去合适呢?”

  邢道荣站起身,抱拳道:“将军,末将愿率军前往!末将对零陵城外的地形熟悉,一定能完成任务。”

  张飞看着邢道荣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好!我给你五百精锐,再让我的副将周仓跟你一起去,他武艺高强,能帮你不少忙。你们一定要小心,若是情况不对,就赶紧撤回来。”

  “请将军放心!”邢道荣说完,就转身离开了营帐,去准备出发事宜。

  当天深夜,邢道荣和周仓率领五百精锐,趁着夜色,从城墙的一个秘密出口悄悄出城。

  零陵城外一片漆黑,只有远处东吴军营的火把在闪烁。

  邢道荣带着队伍,沿着小路,小心翼翼地向吕蒙的粮道方向前进。

  走了大约两个时辰,他们来到了一处山谷。

  邢道荣知道,这是吕蒙粮队必经之路,这里地势险要,适合埋伏。

  他让士兵们隐藏在山谷两侧的树林里,等待粮队的到来。

  又过了一个时辰,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和车轮声。

  邢道荣探出头一看,只见一支大约有一千人的队伍,正押着几十辆粮车,缓缓向山谷走来。

  “来了!”邢道荣低声对周仓说,“等他们全部进入山谷,咱们就动手。”

  周仓点了点头,握紧了手中的大刀。

  很快,东吴的粮队就全部进入了山谷。邢道荣大喊一声:“动手!”

  隐藏在树林里的零陵士兵们纷纷冲了出来,向粮队发起了进攻。

  东吴的士兵们毫无防备,顿时乱作一团。

  邢道荣手持铁矛,冲在最前面,一矛就挑倒了粮队的头领。

  周仓也不甘示弱,挥舞着大刀,砍倒了一个又一个东吴士兵。

  零陵士兵们士气大振,个个奋勇杀敌。

  东吴的士兵们抵挡不住,纷纷扔下粮车,转身就跑。

  邢道荣见时机成熟,大喊道:“放火!”

  士兵们立刻拿出火把,点燃了粮车。

  顿时,山谷里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几十辆粮车很快就变成了一堆堆火海。

  “撤!”邢道荣见任务完成,立刻下令撤军。

  就在他们准备撤退时,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吕蒙派来的援军到了。

  邢道荣不敢恋战,带着队伍,沿着小路,迅速撤回了零陵城。

  回到城里,邢道荣和周仓向张飞禀报了袭击粮队的经过。

  张飞听后,大喜过望,拍着邢道荣的肩膀说:“好样的!道荣,你立了大功!这下吕蒙肯定要撤军了!”

  果然,第二天一早,吕蒙就得知了粮队被袭、粮草被烧的消息。

  他又气又急,知道没有了粮草,再围困零陵也没有意义,只好下令撤军。

  零陵城的围困终于解除了,城里的士兵和百姓们都欢呼雀跃。

  刘备得知消息后,对邢道荣大加赞赏,赏赐了他很多金银财宝,还提拔他为裨将军。

  邢道荣拿着赏赐,心里却没有丝毫喜悦。

  他知道,孙权和刘备之间的矛盾并没有解决,将来肯定还会有战争。

  零陵作为荆州的重要城池,迟早还会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

  他必须更加努力地操练士兵,加强城防,才能在未来的战争中守护好零陵。

  这天,邢道荣正在演武场操练士兵,突然接到了刘备的命令,让他率军前往桂阳郡,协助赵云防守。

  邢道荣不敢耽搁,立刻收拾行装,带着手下的士兵,向桂阳郡出发。

  他不知道,这次桂阳之行,将会让他遇到一生中最大的挑战。

  他连忙召集手下的官员和武将,商议对策。

  郡府的议事厅里,气氛十分凝重。

  文官们大多主张投降,他们说曹操势力强大,抵抗也是徒劳,只会让零陵百姓遭殃;武将们则大多主张抵抗,他们说零陵是祖宗传下来的地盘,不能轻易拱手让人,更何况他们还有邢道荣这样的勇将,未必就打不过曹操的军队。

  刘度看着众人争论不休,目光落在了邢道荣身上:“道荣,你是我零陵最得力的武将,你说说,咱们该怎么办?”

  邢道荣站起身,抱了抱拳,大声说:“太守,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残暴不仁,要是咱们投降了他,不仅会被天下人耻笑,零陵的百姓也未必能有好日子过。末将愿率军死守零陵,与城池共存亡!”

  “说得好!”几个武将纷纷附和,“我们愿跟邢校尉一起,抵抗曹操!”

  文官们却不以为然,一个叫王粲的参军说:“邢校尉,话虽如此,可曹操有数十万大军,咱们零陵只有几千郡兵,怎么跟他抗衡?要是城破了,太守和咱们这些人都要掉脑袋,百姓也会遭难,这又是何苦呢?”

  “王参军,你怕了?”邢道荣看着王粲,眼神里满是不屑,“身为零陵的官员,不思保家卫国,反而一心想着投降,你对得起零陵的百姓吗?”

  王粲被说得满脸通红,想要反驳,却被刘度打断了:“好了,大家都别吵了。道荣,你有把握守住零陵吗?”

  邢道荣坚定地说:“太守放心,末将已经勘察过零陵的城防,只要咱们加固城墙,多准备些弓箭和滚木礌石,再发动百姓一起守城,曹操的军队想要攻破零陵,没那么容易!”

  刘度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那咱们就抵抗曹操!道荣,零陵的安危,就交给你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邢道荣忙得脚不沾地。他一边组织兵卒加固城墙,在城墙上搭建箭楼,准备滚木礌石;一边又派人去乡下招募壮丁,扩充兵力;同时,他还发动城里的百姓,让他们准备粮食和饮用水,支援守城的兵卒。

  百姓们都很支持邢道荣,纷纷拿出家里的粮食和衣物,有的甚至还主动要求上城墙帮忙。

  张胖子现在已经是邢道荣手下的一个屯长了,他带着自己的手下,整天在城墙上巡逻,检查城防,忙得不亦乐乎。

  就在邢道荣紧锣密鼓地准备守城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刘备派诸葛亮率领军队,前来收复荆州南部的四郡,已经攻下了长沙郡,现在正向零陵郡赶来。

  刘度听到这个消息,又开始发愁了。

  他原本以为只有曹操一个敌人,现在又多了一个刘备,零陵腹背受敌,处境更加艰难了。

  “太守,刘备是皇室宗亲,素有仁德之名,比曹操那个汉贼强多了。”

  王粲又站了出来,

  “不如咱们向刘备投降,这样既不用跟曹操为敌,也能保住零陵的百姓。”

  “王参军,你又想投降?”

  邢道荣皱起眉头,

  “刘备虽然是皇室宗亲,但他现在实力薄弱,能不能抵挡得住曹操还不一定。要是咱们投降了刘备,将来曹操大军一来,刘备跑了,咱们怎么办?”

  “那你说怎么办?”王粲反问,“曹操和刘备都要来打咱们,咱们难道要两面受敌吗?”

  邢道荣沉默了。

  他知道王粲说的是实话,零陵的兵力有限,根本不可能同时抵挡曹操和刘备的军队。

  他想了想,说:“太守,不如咱们先派人去跟诸葛亮接触一下,看看他的来意。如果他真的是为了收复汉室江山,善待百姓,咱们再考虑投降也不迟;如果他只是想吞并零陵,那咱们就跟他拼了!”

  刘度觉得邢道荣说得有道理,就派王粲去见诸葛亮。

  王粲见到诸葛亮后,把零陵的处境说了一遍,又说了刘度和邢道荣的想法。

  诸葛亮听了,笑着说:“我主刘备乃是中山靖王之后,一心想要兴复汉室,善待百姓。只要零陵愿意归顺,我主一定会善待太守和零陵的百姓,绝不会像曹操那样残暴不仁。”

  王粲回来后,把诸葛亮的话告诉了刘度和邢道荣。

  刘度听了,心里松了一口气,想要马上投降。

  可邢道荣还是有些怀疑:“诸葛亮向来足智多谋,咱们不能轻易相信他的话。不如让我去见他一面,亲自跟他谈谈。”

  刘度同意了。

  第二天,邢道荣带着几个随从,来到了诸葛亮的军营。

  军营外旌旗猎猎,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队列整齐,与零陵郡兵比起来,多了几分肃杀之气。

  邢道荣暗自心惊,看来刘备麾下确实有精锐之师,并非传言中那般狼狈。

  通报过后,邢道荣被引至中军大帐。

  帐内陈设简单,只有一张案几,几上摊着一张地图,诸葛亮正坐在案后,手持羽扇,面带微笑地看着他。

  “久闻邢校尉乃零陵勇将,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诸葛亮率先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度。

  邢道荣抱了抱拳,语气恭敬却不卑不亢:“诸葛先生谬赞。末将今日前来,是想请教先生,若零陵归顺刘皇叔,先生能保证零陵百姓不受惊扰,太守及下属官员各司其职吗?”

  诸葛亮放下羽扇,指了指案上的地图:“邢校尉放心,我主刘备向来以仁德为本。长沙郡归顺后,百姓安居乐业,官员依旧任职,此事你可派人去查。零陵若归降,我主不仅会善待百姓,还会任命你继续统领零陵郡兵,守护一方安宁。”

  邢道荣看着诸葛亮坦诚的眼神,心里的疑虑消了大半。

  但他还是有些不放心:“先生,曹操大军南下,若将来曹操攻打零陵,刘皇叔会派兵支援吗?”

  诸葛亮笑了笑:“曹操虽强,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得人心。我主已与东吴孙权结盟,不久后便会与曹操在赤壁决战。只要此战获胜,曹操短时间内无力南下,零陵自然安全。即便将来曹操再来,我主也会与零陵共存亡。”

  邢道荣沉默了片刻,心里已有了决断。他站起身,再次抱拳道:“先生所言,末将信了。末将回去后,会劝说太守归顺刘皇叔,愿为兴复汉室效力!”

  诸葛亮闻言,大喜过望:“好!邢校尉深明大义,将来必能成就一番大业。我这就写一封信,你带给刘太守,以表我主诚意。”

  邢道荣拿着诸葛亮的信,回到了零陵郡城。

  他把见诸葛亮的经过和诸葛亮的承诺告诉了刘度,刘度听后,终于放下心来,当即决定归顺刘备。

  几天后,刘度带着邢道荣等官员,亲自到城外迎接诸葛亮的军队。

  诸葛亮率领大军入城,果然秋毫无犯,百姓们夹道欢迎,零陵城一片祥和。

  不久后,刘备亲自来到零陵,召见了刘度和邢道荣。

  刘备对邢道荣的勇武和忠义十分欣赏,当场任命他为零陵中郎将,继续统领零陵郡兵。

  邢道荣感激涕零,当场表示愿为刘备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本以为日子会就此安定下来,可没过多久,一场更大的风波就来了。

  建安十四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大败,退回北方。

  刘备趁机占领了荆州南部四郡,势力逐渐壮大。

  但孙权却认为刘备占据荆州是“借而不还”,多次派人索要荆州,双方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零陵地处荆州南部,是孙权索要荆州的重要目标之一。

  孙权派大将吕蒙率领军队,进驻长沙郡,对零陵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发动进攻。

  刘备得知消息后,连忙派关羽驻守荆州,又派张飞率军支援零陵,协助邢道荣防守。

  邢道荣接到命令后,不敢有丝毫懈怠,再次加强了零陵的城防,日夜操练士兵,准备迎接一场恶战。

  张飞率军来到零陵后,与邢道荣相见。

  张飞性格豪爽,见邢道荣身材魁梧,勇武过人,十分对他的胃口,两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张飞经常和邢道荣一起喝酒,探讨兵法,还教了他一些枪法技巧,邢道荣的武艺也因此有了很大的提升。

  这天,吕蒙派人送来一封战书,要求邢道荣在三日内打开城门投降,否则就率军攻城。

  邢道荣和张飞看过战书后,都怒不可遏。

  “吕蒙小儿,竟敢如此狂妄!”张飞大骂道,“道荣,明日我就率军出战,定要让他知道我老张的厉害!”

  邢道荣却冷静地说:“将军,吕蒙善于用兵,手下的士兵也都是精锐,不可轻敌。咱们还是先坚守城池,观察敌军的动向,再寻找战机出击。”

  张飞想了想,觉得邢道荣说得有道理,就点了点头:“好,就听你的。咱们先守住城池,等敌军疲惫了,再给他们致命一击!”

  第二天,吕蒙果然率领大军来到零陵城下,开始攻城。

  东吴士兵们推着云梯,扛着撞车,向城墙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邢道荣和张飞亲自登上城墙,指挥士兵们防守。

  邢道荣手持铁矛,站在城墙最险要的地方,每当有东吴士兵爬上云梯,他就一矛将其挑下,矛尖上的鲜血染红了城墙。

  张飞则手持丈八蛇矛,在城墙上来回冲杀,大喊着:“谁敢上来,我就戳他一百个窟窿!”

  东吴士兵们被两人的勇武吓住了,进攻的势头渐渐弱了下来。

  吕蒙见攻城不利,只好下令撤军。

  第一天的防守战,零陵军取得了胜利。

  但邢道荣知道,这只是开始,吕蒙绝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的战斗会更加艰难。

  他和张飞一起,召集手下的将领,商议接下来的防守策略,准备迎接更大的挑战。

  吕蒙第一次攻城失利后,并没有退兵,而是在零陵城外扎下营寨,准备长期围困零陵。

  他派人切断了零陵城的粮道,想要让城里的人弹尽粮绝,不攻自破。

  日子一天天过去,零陵城里的粮食越来越少,士兵们的士气也开始低落。

  邢道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知道,再这样下去,不用吕蒙攻城,城里的人自己就会乱起来。

  这天晚上,邢道荣来到张飞的营帐,想要和他商议对策。

  张飞正坐在帐内喝酒,见邢道荣进来,连忙招呼他坐下:“道荣,来,陪我喝几杯。”

  邢道荣坐下后,却没有端酒杯,而是皱着眉头说:“将军,城里的粮食只够支撑半个月了,再不想办法,咱们就真的要被困死在城里了。”

  张飞放下酒杯,叹了口气:“我也知道情况危急,可吕蒙把城围得水泄不通,咱们根本冲不出去,这可怎么办?”

  邢道荣想了想,说:“将军,吕蒙虽然切断了咱们的粮道,但他的粮草肯定也需要从后方运送。咱们不如派一支精锐小队,悄悄出城,去袭击他的粮队,只要能烧掉他的粮草,他就不得不撤军了。”

  张飞眼睛一亮:“好主意!道荣,还是你有办法。那你觉得,派谁去合适呢?”

  邢道荣站起身,抱拳道:“将军,末将愿率军前往!末将对零陵城外的地形熟悉,一定能完成任务。”

  张飞看着邢道荣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好!我给你五百精锐,再让我的副将周仓跟你一起去,他武艺高强,能帮你不少忙。你们一定要小心,若是情况不对,就赶紧撤回来。”

  “请将军放心!”邢道荣说完,就转身离开了营帐,去准备出发事宜。

  当天深夜,邢道荣和周仓率领五百精锐,趁着夜色,从城墙的一个秘密出口悄悄出城。

  零陵城外一片漆黑,只有远处东吴军营的火把在闪烁。

  邢道荣带着队伍,沿着小路,小心翼翼地向吕蒙的粮道方向前进。

  走了大约两个时辰,他们来到了一处山谷。

  邢道荣知道,这是吕蒙粮队必经之路,这里地势险要,适合埋伏。

  他让士兵们隐藏在山谷两侧的树林里,等待粮队的到来。

  又过了一个时辰,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和车轮声。

  邢道荣探出头一看,只见一支大约有一千人的队伍,正押着几十辆粮车,缓缓向山谷走来。

  “来了!”邢道荣低声对周仓说,“等他们全部进入山谷,咱们就动手。”

  周仓点了点头,握紧了手中的大刀。

  很快,东吴的粮队就全部进入了山谷。邢道荣大喊一声:“动手!”

  隐藏在树林里的零陵士兵们纷纷冲了出来,向粮队发起了进攻。

  东吴的士兵们毫无防备,顿时乱作一团。

  邢道荣手持铁矛,冲在最前面,一矛就挑倒了粮队的头领。

  周仓也不甘示弱,挥舞着大刀,砍倒了一个又一个东吴士兵。

  零陵士兵们士气大振,个个奋勇杀敌。

  东吴的士兵们抵挡不住,纷纷扔下粮车,转身就跑。

  邢道荣见时机成熟,大喊道:“放火!”

  士兵们立刻拿出火把,点燃了粮车。

  顿时,山谷里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几十辆粮车很快就变成了一堆堆火海。

  “撤!”邢道荣见任务完成,立刻下令撤军。

  就在他们准备撤退时,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吕蒙派来的援军到了。

  邢道荣不敢恋战,带着队伍,沿着小路,迅速撤回了零陵城。

  回到城里,邢道荣和周仓向张飞禀报了袭击粮队的经过。

  张飞听后,大喜过望,拍着邢道荣的肩膀说:“好样的!道荣,你立了大功!这下吕蒙肯定要撤军了!”

  果然,第二天一早,吕蒙就得知了粮队被袭、粮草被烧的消息。

  他又气又急,知道没有了粮草,再围困零陵也没有意义,只好下令撤军。

  零陵城的围困终于解除了,城里的士兵和百姓们都欢呼雀跃。

  刘备得知消息后,对邢道荣大加赞赏,赏赐了他很多金银财宝,还提拔他为裨将军。

  邢道荣拿着赏赐,心里却没有丝毫喜悦。

  他知道,孙权和刘备之间的矛盾并没有解决,将来肯定还会有战争。

  零陵作为荆州的重要城池,迟早还会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

  他必须更加努力地操练士兵,加强城防,才能在未来的战争中守护好零陵。

  这天,邢道荣正在演武场操练士兵,突然接到了刘备的命令,让他率军前往桂阳郡,协助赵云防守。

  邢道荣不敢耽搁,立刻收拾行装,带着手下的士兵,向桂阳郡出发。

  他不知道,这次桂阳之行,将会让他遇到一生中最大的挑战。

  他连忙召集手下的官员和武将,商议对策。

  郡府的议事厅里,气氛十分凝重。

  文官们大多主张投降,他们说曹操势力强大,抵抗也是徒劳,只会让零陵百姓遭殃;武将们则大多主张抵抗,他们说零陵是祖宗传下来的地盘,不能轻易拱手让人,更何况他们还有邢道荣这样的勇将,未必就打不过曹操的军队。

  刘度看着众人争论不休,目光落在了邢道荣身上:“道荣,你是我零陵最得力的武将,你说说,咱们该怎么办?”

  邢道荣站起身,抱了抱拳,大声说:“太守,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残暴不仁,要是咱们投降了他,不仅会被天下人耻笑,零陵的百姓也未必能有好日子过。末将愿率军死守零陵,与城池共存亡!”

  “说得好!”几个武将纷纷附和,“我们愿跟邢校尉一起,抵抗曹操!”

  文官们却不以为然,一个叫王粲的参军说:“邢校尉,话虽如此,可曹操有数十万大军,咱们零陵只有几千郡兵,怎么跟他抗衡?要是城破了,太守和咱们这些人都要掉脑袋,百姓也会遭难,这又是何苦呢?”

  “王参军,你怕了?”邢道荣看着王粲,眼神里满是不屑,“身为零陵的官员,不思保家卫国,反而一心想着投降,你对得起零陵的百姓吗?”

  王粲被说得满脸通红,想要反驳,却被刘度打断了:“好了,大家都别吵了。道荣,你有把握守住零陵吗?”

  邢道荣坚定地说:“太守放心,末将已经勘察过零陵的城防,只要咱们加固城墙,多准备些弓箭和滚木礌石,再发动百姓一起守城,曹操的军队想要攻破零陵,没那么容易!”

  刘度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那咱们就抵抗曹操!道荣,零陵的安危,就交给你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邢道荣忙得脚不沾地。他一边组织兵卒加固城墙,在城墙上搭建箭楼,准备滚木礌石;一边又派人去乡下招募壮丁,扩充兵力;同时,他还发动城里的百姓,让他们准备粮食和饮用水,支援守城的兵卒。

  百姓们都很支持邢道荣,纷纷拿出家里的粮食和衣物,有的甚至还主动要求上城墙帮忙。

  张胖子现在已经是邢道荣手下的一个屯长了,他带着自己的手下,整天在城墙上巡逻,检查城防,忙得不亦乐乎。

  就在邢道荣紧锣密鼓地准备守城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刘备派诸葛亮率领军队,前来收复荆州南部的四郡,已经攻下了长沙郡,现在正向零陵郡赶来。

  刘度听到这个消息,又开始发愁了。

  他原本以为只有曹操一个敌人,现在又多了一个刘备,零陵腹背受敌,处境更加艰难了。

  “太守,刘备是皇室宗亲,素有仁德之名,比曹操那个汉贼强多了。”

  王粲又站了出来,

  “不如咱们向刘备投降,这样既不用跟曹操为敌,也能保住零陵的百姓。”

  “王参军,你又想投降?”

  邢道荣皱起眉头,

  “刘备虽然是皇室宗亲,但他现在实力薄弱,能不能抵挡得住曹操还不一定。要是咱们投降了刘备,将来曹操大军一来,刘备跑了,咱们怎么办?”

  “那你说怎么办?”王粲反问,“曹操和刘备都要来打咱们,咱们难道要两面受敌吗?”

  邢道荣沉默了。

  他知道王粲说的是实话,零陵的兵力有限,根本不可能同时抵挡曹操和刘备的军队。

  他想了想,说:“太守,不如咱们先派人去跟诸葛亮接触一下,看看他的来意。如果他真的是为了收复汉室江山,善待百姓,咱们再考虑投降也不迟;如果他只是想吞并零陵,那咱们就跟他拼了!”

  刘度觉得邢道荣说得有道理,就派王粲去见诸葛亮。

  王粲见到诸葛亮后,把零陵的处境说了一遍,又说了刘度和邢道荣的想法。

  诸葛亮听了,笑着说:“我主刘备乃是中山靖王之后,一心想要兴复汉室,善待百姓。只要零陵愿意归顺,我主一定会善待太守和零陵的百姓,绝不会像曹操那样残暴不仁。”

  王粲回来后,把诸葛亮的话告诉了刘度和邢道荣。

  刘度听了,心里松了一口气,想要马上投降。

  可邢道荣还是有些怀疑:“诸葛亮向来足智多谋,咱们不能轻易相信他的话。不如让我去见他一面,亲自跟他谈谈。”

  刘度同意了。

  第二天,邢道荣带着几个随从,来到了诸葛亮的军营。

  军营外旌旗猎猎,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队列整齐,与零陵郡兵比起来,多了几分肃杀之气。

  邢道荣暗自心惊,看来刘备麾下确实有精锐之师,并非传言中那般狼狈。

  通报过后,邢道荣被引至中军大帐。

  帐内陈设简单,只有一张案几,几上摊着一张地图,诸葛亮正坐在案后,手持羽扇,面带微笑地看着他。

  “久闻邢校尉乃零陵勇将,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诸葛亮率先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度。

  邢道荣抱了抱拳,语气恭敬却不卑不亢:“诸葛先生谬赞。末将今日前来,是想请教先生,若零陵归顺刘皇叔,先生能保证零陵百姓不受惊扰,太守及下属官员各司其职吗?”

  诸葛亮放下羽扇,指了指案上的地图:“邢校尉放心,我主刘备向来以仁德为本。长沙郡归顺后,百姓安居乐业,官员依旧任职,此事你可派人去查。零陵若归降,我主不仅会善待百姓,还会任命你继续统领零陵郡兵,守护一方安宁。”

  邢道荣看着诸葛亮坦诚的眼神,心里的疑虑消了大半。

  但他还是有些不放心:“先生,曹操大军南下,若将来曹操攻打零陵,刘皇叔会派兵支援吗?”

  诸葛亮笑了笑:“曹操虽强,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得人心。我主已与东吴孙权结盟,不久后便会与曹操在赤壁决战。只要此战获胜,曹操短时间内无力南下,零陵自然安全。即便将来曹操再来,我主也会与零陵共存亡。”

  邢道荣沉默了片刻,心里已有了决断。他站起身,再次抱拳道:“先生所言,末将信了。末将回去后,会劝说太守归顺刘皇叔,愿为兴复汉室效力!”

  诸葛亮闻言,大喜过望:“好!邢校尉深明大义,将来必能成就一番大业。我这就写一封信,你带给刘太守,以表我主诚意。”

  邢道荣拿着诸葛亮的信,回到了零陵郡城。

  他把见诸葛亮的经过和诸葛亮的承诺告诉了刘度,刘度听后,终于放下心来,当即决定归顺刘备。

  几天后,刘度带着邢道荣等官员,亲自到城外迎接诸葛亮的军队。

  诸葛亮率领大军入城,果然秋毫无犯,百姓们夹道欢迎,零陵城一片祥和。

  不久后,刘备亲自来到零陵,召见了刘度和邢道荣。

  刘备对邢道荣的勇武和忠义十分欣赏,当场任命他为零陵中郎将,继续统领零陵郡兵。

  邢道荣感激涕零,当场表示愿为刘备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本以为日子会就此安定下来,可没过多久,一场更大的风波就来了。

  建安十四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大败,退回北方。

  刘备趁机占领了荆州南部四郡,势力逐渐壮大。

  但孙权却认为刘备占据荆州是“借而不还”,多次派人索要荆州,双方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零陵地处荆州南部,是孙权索要荆州的重要目标之一。

  孙权派大将吕蒙率领军队,进驻长沙郡,对零陵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发动进攻。

  刘备得知消息后,连忙派关羽驻守荆州,又派张飞率军支援零陵,协助邢道荣防守。

  邢道荣接到命令后,不敢有丝毫懈怠,再次加强了零陵的城防,日夜操练士兵,准备迎接一场恶战。

  张飞率军来到零陵后,与邢道荣相见。

  张飞性格豪爽,见邢道荣身材魁梧,勇武过人,十分对他的胃口,两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张飞经常和邢道荣一起喝酒,探讨兵法,还教了他一些枪法技巧,邢道荣的武艺也因此有了很大的提升。

  这天,吕蒙派人送来一封战书,要求邢道荣在三日内打开城门投降,否则就率军攻城。

  邢道荣和张飞看过战书后,都怒不可遏。

  “吕蒙小儿,竟敢如此狂妄!”张飞大骂道,“道荣,明日我就率军出战,定要让他知道我老张的厉害!”

  邢道荣却冷静地说:“将军,吕蒙善于用兵,手下的士兵也都是精锐,不可轻敌。咱们还是先坚守城池,观察敌军的动向,再寻找战机出击。”

  张飞想了想,觉得邢道荣说得有道理,就点了点头:“好,就听你的。咱们先守住城池,等敌军疲惫了,再给他们致命一击!”

  第二天,吕蒙果然率领大军来到零陵城下,开始攻城。

  东吴士兵们推着云梯,扛着撞车,向城墙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邢道荣和张飞亲自登上城墙,指挥士兵们防守。

  邢道荣手持铁矛,站在城墙最险要的地方,每当有东吴士兵爬上云梯,他就一矛将其挑下,矛尖上的鲜血染红了城墙。

  张飞则手持丈八蛇矛,在城墙上来回冲杀,大喊着:“谁敢上来,我就戳他一百个窟窿!”

  东吴士兵们被两人的勇武吓住了,进攻的势头渐渐弱了下来。

  吕蒙见攻城不利,只好下令撤军。

  第一天的防守战,零陵军取得了胜利。

  但邢道荣知道,这只是开始,吕蒙绝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的战斗会更加艰难。

  他和张飞一起,召集手下的将领,商议接下来的防守策略,准备迎接更大的挑战。

  吕蒙第一次攻城失利后,并没有退兵,而是在零陵城外扎下营寨,准备长期围困零陵。

  他派人切断了零陵城的粮道,想要让城里的人弹尽粮绝,不攻自破。

  日子一天天过去,零陵城里的粮食越来越少,士兵们的士气也开始低落。

  邢道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知道,再这样下去,不用吕蒙攻城,城里的人自己就会乱起来。

  这天晚上,邢道荣来到张飞的营帐,想要和他商议对策。

  张飞正坐在帐内喝酒,见邢道荣进来,连忙招呼他坐下:“道荣,来,陪我喝几杯。”

  邢道荣坐下后,却没有端酒杯,而是皱着眉头说:“将军,城里的粮食只够支撑半个月了,再不想办法,咱们就真的要被困死在城里了。”

  张飞放下酒杯,叹了口气:“我也知道情况危急,可吕蒙把城围得水泄不通,咱们根本冲不出去,这可怎么办?”

  邢道荣想了想,说:“将军,吕蒙虽然切断了咱们的粮道,但他的粮草肯定也需要从后方运送。咱们不如派一支精锐小队,悄悄出城,去袭击他的粮队,只要能烧掉他的粮草,他就不得不撤军了。”

  张飞眼睛一亮:“好主意!道荣,还是你有办法。那你觉得,派谁去合适呢?”

  邢道荣站起身,抱拳道:“将军,末将愿率军前往!末将对零陵城外的地形熟悉,一定能完成任务。”

  张飞看着邢道荣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好!我给你五百精锐,再让我的副将周仓跟你一起去,他武艺高强,能帮你不少忙。你们一定要小心,若是情况不对,就赶紧撤回来。”

  “请将军放心!”邢道荣说完,就转身离开了营帐,去准备出发事宜。

  当天深夜,邢道荣和周仓率领五百精锐,趁着夜色,从城墙的一个秘密出口悄悄出城。

  零陵城外一片漆黑,只有远处东吴军营的火把在闪烁。

  邢道荣带着队伍,沿着小路,小心翼翼地向吕蒙的粮道方向前进。

  走了大约两个时辰,他们来到了一处山谷。

  邢道荣知道,这是吕蒙粮队必经之路,这里地势险要,适合埋伏。

  他让士兵们隐藏在山谷两侧的树林里,等待粮队的到来。

  又过了一个时辰,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和车轮声。

  邢道荣探出头一看,只见一支大约有一千人的队伍,正押着几十辆粮车,缓缓向山谷走来。

  “来了!”邢道荣低声对周仓说,“等他们全部进入山谷,咱们就动手。”

  周仓点了点头,握紧了手中的大刀。

  很快,东吴的粮队就全部进入了山谷。邢道荣大喊一声:“动手!”

  隐藏在树林里的零陵士兵们纷纷冲了出来,向粮队发起了进攻。

  东吴的士兵们毫无防备,顿时乱作一团。

  邢道荣手持铁矛,冲在最前面,一矛就挑倒了粮队的头领。

  周仓也不甘示弱,挥舞着大刀,砍倒了一个又一个东吴士兵。

  零陵士兵们士气大振,个个奋勇杀敌。

  东吴的士兵们抵挡不住,纷纷扔下粮车,转身就跑。

  邢道荣见时机成熟,大喊道:“放火!”

  士兵们立刻拿出火把,点燃了粮车。

  顿时,山谷里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几十辆粮车很快就变成了一堆堆火海。

  “撤!”邢道荣见任务完成,立刻下令撤军。

  就在他们准备撤退时,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吕蒙派来的援军到了。

  邢道荣不敢恋战,带着队伍,沿着小路,迅速撤回了零陵城。

  回到城里,邢道荣和周仓向张飞禀报了袭击粮队的经过。

  张飞听后,大喜过望,拍着邢道荣的肩膀说:“好样的!道荣,你立了大功!这下吕蒙肯定要撤军了!”

  果然,第二天一早,吕蒙就得知了粮队被袭、粮草被烧的消息。

  他又气又急,知道没有了粮草,再围困零陵也没有意义,只好下令撤军。

  零陵城的围困终于解除了,城里的士兵和百姓们都欢呼雀跃。

  刘备得知消息后,对邢道荣大加赞赏,赏赐了他很多金银财宝,还提拔他为裨将军。

  邢道荣拿着赏赐,心里却没有丝毫喜悦。

  他知道,孙权和刘备之间的矛盾并没有解决,将来肯定还会有战争。

  零陵作为荆州的重要城池,迟早还会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

  他必须更加努力地操练士兵,加强城防,才能在未来的战争中守护好零陵。

  这天,邢道荣正在演武场操练士兵,突然接到了刘备的命令,让他率军前往桂阳郡,协助赵云防守。

  邢道荣不敢耽搁,立刻收拾行装,带着手下的士兵,向桂阳郡出发。

  他不知道,这次桂阳之行,将会让他遇到一生中最大的挑战。

  他连忙召集手下的官员和武将,商议对策。

  郡府的议事厅里,气氛十分凝重。

  文官们大多主张投降,他们说曹操势力强大,抵抗也是徒劳,只会让零陵百姓遭殃;武将们则大多主张抵抗,他们说零陵是祖宗传下来的地盘,不能轻易拱手让人,更何况他们还有邢道荣这样的勇将,未必就打不过曹操的军队。

  刘度看着众人争论不休,目光落在了邢道荣身上:“道荣,你是我零陵最得力的武将,你说说,咱们该怎么办?”

  邢道荣站起身,抱了抱拳,大声说:“太守,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残暴不仁,要是咱们投降了他,不仅会被天下人耻笑,零陵的百姓也未必能有好日子过。末将愿率军死守零陵,与城池共存亡!”

  “说得好!”几个武将纷纷附和,“我们愿跟邢校尉一起,抵抗曹操!”

  文官们却不以为然,一个叫王粲的参军说:“邢校尉,话虽如此,可曹操有数十万大军,咱们零陵只有几千郡兵,怎么跟他抗衡?要是城破了,太守和咱们这些人都要掉脑袋,百姓也会遭难,这又是何苦呢?”

  “王参军,你怕了?”邢道荣看着王粲,眼神里满是不屑,“身为零陵的官员,不思保家卫国,反而一心想着投降,你对得起零陵的百姓吗?”

  王粲被说得满脸通红,想要反驳,却被刘度打断了:“好了,大家都别吵了。道荣,你有把握守住零陵吗?”

  邢道荣坚定地说:“太守放心,末将已经勘察过零陵的城防,只要咱们加固城墙,多准备些弓箭和滚木礌石,再发动百姓一起守城,曹操的军队想要攻破零陵,没那么容易!”

  刘度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那咱们就抵抗曹操!道荣,零陵的安危,就交给你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邢道荣忙得脚不沾地。他一边组织兵卒加固城墙,在城墙上搭建箭楼,准备滚木礌石;一边又派人去乡下招募壮丁,扩充兵力;同时,他还发动城里的百姓,让他们准备粮食和饮用水,支援守城的兵卒。

  百姓们都很支持邢道荣,纷纷拿出家里的粮食和衣物,有的甚至还主动要求上城墙帮忙。

  张胖子现在已经是邢道荣手下的一个屯长了,他带着自己的手下,整天在城墙上巡逻,检查城防,忙得不亦乐乎。

  就在邢道荣紧锣密鼓地准备守城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刘备派诸葛亮率领军队,前来收复荆州南部的四郡,已经攻下了长沙郡,现在正向零陵郡赶来。

  刘度听到这个消息,又开始发愁了。

  他原本以为只有曹操一个敌人,现在又多了一个刘备,零陵腹背受敌,处境更加艰难了。

  “太守,刘备是皇室宗亲,素有仁德之名,比曹操那个汉贼强多了。”

  王粲又站了出来,

  “不如咱们向刘备投降,这样既不用跟曹操为敌,也能保住零陵的百姓。”

  “王参军,你又想投降?”

  邢道荣皱起眉头,

  “刘备虽然是皇室宗亲,但他现在实力薄弱,能不能抵挡得住曹操还不一定。要是咱们投降了刘备,将来曹操大军一来,刘备跑了,咱们怎么办?”

  “那你说怎么办?”王粲反问,“曹操和刘备都要来打咱们,咱们难道要两面受敌吗?”

  邢道荣沉默了。

  他知道王粲说的是实话,零陵的兵力有限,根本不可能同时抵挡曹操和刘备的军队。

  他想了想,说:“太守,不如咱们先派人去跟诸葛亮接触一下,看看他的来意。如果他真的是为了收复汉室江山,善待百姓,咱们再考虑投降也不迟;如果他只是想吞并零陵,那咱们就跟他拼了!”

  刘度觉得邢道荣说得有道理,就派王粲去见诸葛亮。

  王粲见到诸葛亮后,把零陵的处境说了一遍,又说了刘度和邢道荣的想法。

  诸葛亮听了,笑着说:“我主刘备乃是中山靖王之后,一心想要兴复汉室,善待百姓。只要零陵愿意归顺,我主一定会善待太守和零陵的百姓,绝不会像曹操那样残暴不仁。”

  王粲回来后,把诸葛亮的话告诉了刘度和邢道荣。

  刘度听了,心里松了一口气,想要马上投降。

  可邢道荣还是有些怀疑:“诸葛亮向来足智多谋,咱们不能轻易相信他的话。不如让我去见他一面,亲自跟他谈谈。”

  刘度同意了。

  第二天,邢道荣带着几个随从,来到了诸葛亮的军营。

  军营外旌旗猎猎,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队列整齐,与零陵郡兵比起来,多了几分肃杀之气。

  邢道荣暗自心惊,看来刘备麾下确实有精锐之师,并非传言中那般狼狈。

  通报过后,邢道荣被引至中军大帐。

  帐内陈设简单,只有一张案几,几上摊着一张地图,诸葛亮正坐在案后,手持羽扇,面带微笑地看着他。

  “久闻邢校尉乃零陵勇将,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诸葛亮率先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度。

  邢道荣抱了抱拳,语气恭敬却不卑不亢:“诸葛先生谬赞。末将今日前来,是想请教先生,若零陵归顺刘皇叔,先生能保证零陵百姓不受惊扰,太守及下属官员各司其职吗?”

  诸葛亮放下羽扇,指了指案上的地图:“邢校尉放心,我主刘备向来以仁德为本。长沙郡归顺后,百姓安居乐业,官员依旧任职,此事你可派人去查。零陵若归降,我主不仅会善待百姓,还会任命你继续统领零陵郡兵,守护一方安宁。”

  邢道荣看着诸葛亮坦诚的眼神,心里的疑虑消了大半。

  但他还是有些不放心:“先生,曹操大军南下,若将来曹操攻打零陵,刘皇叔会派兵支援吗?”

  诸葛亮笑了笑:“曹操虽强,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得人心。我主已与东吴孙权结盟,不久后便会与曹操在赤壁决战。只要此战获胜,曹操短时间内无力南下,零陵自然安全。即便将来曹操再来,我主也会与零陵共存亡。”

  邢道荣沉默了片刻,心里已有了决断。他站起身,再次抱拳道:“先生所言,末将信了。末将回去后,会劝说太守归顺刘皇叔,愿为兴复汉室效力!”

  诸葛亮闻言,大喜过望:“好!邢校尉深明大义,将来必能成就一番大业。我这就写一封信,你带给刘太守,以表我主诚意。”

  邢道荣拿着诸葛亮的信,回到了零陵郡城。

  他把见诸葛亮的经过和诸葛亮的承诺告诉了刘度,刘度听后,终于放下心来,当即决定归顺刘备。

  几天后,刘度带着邢道荣等官员,亲自到城外迎接诸葛亮的军队。

  诸葛亮率领大军入城,果然秋毫无犯,百姓们夹道欢迎,零陵城一片祥和。

  不久后,刘备亲自来到零陵,召见了刘度和邢道荣。

  刘备对邢道荣的勇武和忠义十分欣赏,当场任命他为零陵中郎将,继续统领零陵郡兵。

  邢道荣感激涕零,当场表示愿为刘备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本以为日子会就此安定下来,可没过多久,一场更大的风波就来了。

  建安十四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大败,退回北方。

  刘备趁机占领了荆州南部四郡,势力逐渐壮大。

  但孙权却认为刘备占据荆州是“借而不还”,多次派人索要荆州,双方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零陵地处荆州南部,是孙权索要荆州的重要目标之一。

  孙权派大将吕蒙率领军队,进驻长沙郡,对零陵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发动进攻。

  刘备得知消息后,连忙派关羽驻守荆州,又派张飞率军支援零陵,协助邢道荣防守。

  邢道荣接到命令后,不敢有丝毫懈怠,再次加强了零陵的城防,日夜操练士兵,准备迎接一场恶战。

  张飞率军来到零陵后,与邢道荣相见。

  张飞性格豪爽,见邢道荣身材魁梧,勇武过人,十分对他的胃口,两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张飞经常和邢道荣一起喝酒,探讨兵法,还教了他一些枪法技巧,邢道荣的武艺也因此有了很大的提升。

  这天,吕蒙派人送来一封战书,要求邢道荣在三日内打开城门投降,否则就率军攻城。

  邢道荣和张飞看过战书后,都怒不可遏。

  “吕蒙小儿,竟敢如此狂妄!”张飞大骂道,“道荣,明日我就率军出战,定要让他知道我老张的厉害!”

  邢道荣却冷静地说:“将军,吕蒙善于用兵,手下的士兵也都是精锐,不可轻敌。咱们还是先坚守城池,观察敌军的动向,再寻找战机出击。”

  张飞想了想,觉得邢道荣说得有道理,就点了点头:“好,就听你的。咱们先守住城池,等敌军疲惫了,再给他们致命一击!”

  第二天,吕蒙果然率领大军来到零陵城下,开始攻城。

  东吴士兵们推着云梯,扛着撞车,向城墙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邢道荣和张飞亲自登上城墙,指挥士兵们防守。

  邢道荣手持铁矛,站在城墙最险要的地方,每当有东吴士兵爬上云梯,他就一矛将其挑下,矛尖上的鲜血染红了城墙。

  张飞则手持丈八蛇矛,在城墙上来回冲杀,大喊着:“谁敢上来,我就戳他一百个窟窿!”

  东吴士兵们被两人的勇武吓住了,进攻的势头渐渐弱了下来。

  吕蒙见攻城不利,只好下令撤军。

  第一天的防守战,零陵军取得了胜利。

  但邢道荣知道,这只是开始,吕蒙绝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的战斗会更加艰难。

  他和张飞一起,召集手下的将领,商议接下来的防守策略,准备迎接更大的挑战。

  吕蒙第一次攻城失利后,并没有退兵,而是在零陵城外扎下营寨,准备长期围困零陵。

  他派人切断了零陵城的粮道,想要让城里的人弹尽粮绝,不攻自破。

  日子一天天过去,零陵城里的粮食越来越少,士兵们的士气也开始低落。

  邢道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知道,再这样下去,不用吕蒙攻城,城里的人自己就会乱起来。

  这天晚上,邢道荣来到张飞的营帐,想要和他商议对策。

  张飞正坐在帐内喝酒,见邢道荣进来,连忙招呼他坐下:“道荣,来,陪我喝几杯。”

  邢道荣坐下后,却没有端酒杯,而是皱着眉头说:“将军,城里的粮食只够支撑半个月了,再不想办法,咱们就真的要被困死在城里了。”

  张飞放下酒杯,叹了口气:“我也知道情况危急,可吕蒙把城围得水泄不通,咱们根本冲不出去,这可怎么办?”

  邢道荣想了想,说:“将军,吕蒙虽然切断了咱们的粮道,但他的粮草肯定也需要从后方运送。咱们不如派一支精锐小队,悄悄出城,去袭击他的粮队,只要能烧掉他的粮草,他就不得不撤军了。”

  张飞眼睛一亮:“好主意!道荣,还是你有办法。那你觉得,派谁去合适呢?”

  邢道荣站起身,抱拳道:“将军,末将愿率军前往!末将对零陵城外的地形熟悉,一定能完成任务。”

  张飞看着邢道荣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好!我给你五百精锐,再让我的副将周仓跟你一起去,他武艺高强,能帮你不少忙。你们一定要小心,若是情况不对,就赶紧撤回来。”

  “请将军放心!”邢道荣说完,就转身离开了营帐,去准备出发事宜。

  当天深夜,邢道荣和周仓率领五百精锐,趁着夜色,从城墙的一个秘密出口悄悄出城。

  零陵城外一片漆黑,只有远处东吴军营的火把在闪烁。

  邢道荣带着队伍,沿着小路,小心翼翼地向吕蒙的粮道方向前进。

  走了大约两个时辰,他们来到了一处山谷。

  邢道荣知道,这是吕蒙粮队必经之路,这里地势险要,适合埋伏。

  他让士兵们隐藏在山谷两侧的树林里,等待粮队的到来。

  又过了一个时辰,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和车轮声。

  邢道荣探出头一看,只见一支大约有一千人的队伍,正押着几十辆粮车,缓缓向山谷走来。

  “来了!”邢道荣低声对周仓说,“等他们全部进入山谷,咱们就动手。”

  周仓点了点头,握紧了手中的大刀。

  很快,东吴的粮队就全部进入了山谷。邢道荣大喊一声:“动手!”

  隐藏在树林里的零陵士兵们纷纷冲了出来,向粮队发起了进攻。

  东吴的士兵们毫无防备,顿时乱作一团。

  邢道荣手持铁矛,冲在最前面,一矛就挑倒了粮队的头领。

  周仓也不甘示弱,挥舞着大刀,砍倒了一个又一个东吴士兵。

  零陵士兵们士气大振,个个奋勇杀敌。

  东吴的士兵们抵挡不住,纷纷扔下粮车,转身就跑。

  邢道荣见时机成熟,大喊道:“放火!”

  士兵们立刻拿出火把,点燃了粮车。

  顿时,山谷里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几十辆粮车很快就变成了一堆堆火海。

  “撤!”邢道荣见任务完成,立刻下令撤军。

  就在他们准备撤退时,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吕蒙派来的援军到了。

  邢道荣不敢恋战,带着队伍,沿着小路,迅速撤回了零陵城。

  回到城里,邢道荣和周仓向张飞禀报了袭击粮队的经过。

  张飞听后,大喜过望,拍着邢道荣的肩膀说:“好样的!道荣,你立了大功!这下吕蒙肯定要撤军了!”

  果然,第二天一早,吕蒙就得知了粮队被袭、粮草被烧的消息。

  他又气又急,知道没有了粮草,再围困零陵也没有意义,只好下令撤军。

  零陵城的围困终于解除了,城里的士兵和百姓们都欢呼雀跃。

  刘备得知消息后,对邢道荣大加赞赏,赏赐了他很多金银财宝,还提拔他为裨将军。

  邢道荣拿着赏赐,心里却没有丝毫喜悦。

  他知道,孙权和刘备之间的矛盾并没有解决,将来肯定还会有战争。

  零陵作为荆州的重要城池,迟早还会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

  他必须更加努力地操练士兵,加强城防,才能在未来的战争中守护好零陵。

  这天,邢道荣正在演武场操练士兵,突然接到了刘备的命令,让他率军前往桂阳郡,协助赵云防守。

  邢道荣不敢耽搁,立刻收拾行装,带着手下的士兵,向桂阳郡出发。

  他不知道,这次桂阳之行,将会让他遇到一生中最大的挑战。

  他连忙召集手下的官员和武将,商议对策。

  郡府的议事厅里,气氛十分凝重。

  文官们大多主张投降,他们说曹操势力强大,抵抗也是徒劳,只会让零陵百姓遭殃;武将们则大多主张抵抗,他们说零陵是祖宗传下来的地盘,不能轻易拱手让人,更何况他们还有邢道荣这样的勇将,未必就打不过曹操的军队。

  刘度看着众人争论不休,目光落在了邢道荣身上:“道荣,你是我零陵最得力的武将,你说说,咱们该怎么办?”

  邢道荣站起身,抱了抱拳,大声说:“太守,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残暴不仁,要是咱们投降了他,不仅会被天下人耻笑,零陵的百姓也未必能有好日子过。末将愿率军死守零陵,与城池共存亡!”

  “说得好!”几个武将纷纷附和,“我们愿跟邢校尉一起,抵抗曹操!”

  文官们却不以为然,一个叫王粲的参军说:“邢校尉,话虽如此,可曹操有数十万大军,咱们零陵只有几千郡兵,怎么跟他抗衡?要是城破了,太守和咱们这些人都要掉脑袋,百姓也会遭难,这又是何苦呢?”

  “王参军,你怕了?”邢道荣看着王粲,眼神里满是不屑,“身为零陵的官员,不思保家卫国,反而一心想着投降,你对得起零陵的百姓吗?”

  王粲被说得满脸通红,想要反驳,却被刘度打断了:“好了,大家都别吵了。道荣,你有把握守住零陵吗?”

  邢道荣坚定地说:“太守放心,末将已经勘察过零陵的城防,只要咱们加固城墙,多准备些弓箭和滚木礌石,再发动百姓一起守城,曹操的军队想要攻破零陵,没那么容易!”

  刘度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那咱们就抵抗曹操!道荣,零陵的安危,就交给你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邢道荣忙得脚不沾地。他一边组织兵卒加固城墙,在城墙上搭建箭楼,准备滚木礌石;一边又派人去乡下招募壮丁,扩充兵力;同时,他还发动城里的百姓,让他们准备粮食和饮用水,支援守城的兵卒。

  百姓们都很支持邢道荣,纷纷拿出家里的粮食和衣物,有的甚至还主动要求上城墙帮忙。

  张胖子现在已经是邢道荣手下的一个屯长了,他带着自己的手下,整天在城墙上巡逻,检查城防,忙得不亦乐乎。

  就在邢道荣紧锣密鼓地准备守城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刘备派诸葛亮率领军队,前来收复荆州南部的四郡,已经攻下了长沙郡,现在正向零陵郡赶来。

  刘度听到这个消息,又开始发愁了。

  他原本以为只有曹操一个敌人,现在又多了一个刘备,零陵腹背受敌,处境更加艰难了。

  “太守,刘备是皇室宗亲,素有仁德之名,比曹操那个汉贼强多了。”

  王粲又站了出来,

  “不如咱们向刘备投降,这样既不用跟曹操为敌,也能保住零陵的百姓。”

  “王参军,你又想投降?”

  邢道荣皱起眉头,

  “刘备虽然是皇室宗亲,但他现在实力薄弱,能不能抵挡得住曹操还不一定。要是咱们投降了刘备,将来曹操大军一来,刘备跑了,咱们怎么办?”

  “那你说怎么办?”王粲反问,“曹操和刘备都要来打咱们,咱们难道要两面受敌吗?”

  邢道荣沉默了。

  他知道王粲说的是实话,零陵的兵力有限,根本不可能同时抵挡曹操和刘备的军队。

  他想了想,说:“太守,不如咱们先派人去跟诸葛亮接触一下,看看他的来意。如果他真的是为了收复汉室江山,善待百姓,咱们再考虑投降也不迟;如果他只是想吞并零陵,那咱们就跟他拼了!”

  刘度觉得邢道荣说得有道理,就派王粲去见诸葛亮。

  王粲见到诸葛亮后,把零陵的处境说了一遍,又说了刘度和邢道荣的想法。

  诸葛亮听了,笑着说:“我主刘备乃是中山靖王之后,一心想要兴复汉室,善待百姓。只要零陵愿意归顺,我主一定会善待太守和零陵的百姓,绝不会像曹操那样残暴不仁。”

  王粲回来后,把诸葛亮的话告诉了刘度和邢道荣。

  刘度听了,心里松了一口气,想要马上投降。

  可邢道荣还是有些怀疑:“诸葛亮向来足智多谋,咱们不能轻易相信他的话。不如让我去见他一面,亲自跟他谈谈。”

  刘度同意了。

  第二天,邢道荣带着几个随从,来到了诸葛亮的军营。

  军营外旌旗猎猎,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队列整齐,与零陵郡兵比起来,多了几分肃杀之气。

  邢道荣暗自心惊,看来刘备麾下确实有精锐之师,并非传言中那般狼狈。

  通报过后,邢道荣被引至中军大帐。

  帐内陈设简单,只有一张案几,几上摊着一张地图,诸葛亮正坐在案后,手持羽扇,面带微笑地看着他。

  “久闻邢校尉乃零陵勇将,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诸葛亮率先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度。

  邢道荣抱了抱拳,语气恭敬却不卑不亢:“诸葛先生谬赞。末将今日前来,是想请教先生,若零陵归顺刘皇叔,先生能保证零陵百姓不受惊扰,太守及下属官员各司其职吗?”

  诸葛亮放下羽扇,指了指案上的地图:“邢校尉放心,我主刘备向来以仁德为本。长沙郡归顺后,百姓安居乐业,官员依旧任职,此事你可派人去查。零陵若归降,我主不仅会善待百姓,还会任命你继续统领零陵郡兵,守护一方安宁。”

  邢道荣看着诸葛亮坦诚的眼神,心里的疑虑消了大半。

  但他还是有些不放心:“先生,曹操大军南下,若将来曹操攻打零陵,刘皇叔会派兵支援吗?”

  诸葛亮笑了笑:“曹操虽强,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得人心。我主已与东吴孙权结盟,不久后便会与曹操在赤壁决战。只要此战获胜,曹操短时间内无力南下,零陵自然安全。即便将来曹操再来,我主也会与零陵共存亡。”

  邢道荣沉默了片刻,心里已有了决断。他站起身,再次抱拳道:“先生所言,末将信了。末将回去后,会劝说太守归顺刘皇叔,愿为兴复汉室效力!”

  诸葛亮闻言,大喜过望:“好!邢校尉深明大义,将来必能成就一番大业。我这就写一封信,你带给刘太守,以表我主诚意。”

  邢道荣拿着诸葛亮的信,回到了零陵郡城。

  他把见诸葛亮的经过和诸葛亮的承诺告诉了刘度,刘度听后,终于放下心来,当即决定归顺刘备。

  几天后,刘度带着邢道荣等官员,亲自到城外迎接诸葛亮的军队。

  诸葛亮率领大军入城,果然秋毫无犯,百姓们夹道欢迎,零陵城一片祥和。

  不久后,刘备亲自来到零陵,召见了刘度和邢道荣。

  刘备对邢道荣的勇武和忠义十分欣赏,当场任命他为零陵中郎将,继续统领零陵郡兵。

  邢道荣感激涕零,当场表示愿为刘备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本以为日子会就此安定下来,可没过多久,一场更大的风波就来了。

  建安十四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大败,退回北方。

  刘备趁机占领了荆州南部四郡,势力逐渐壮大。

  但孙权却认为刘备占据荆州是“借而不还”,多次派人索要荆州,双方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零陵地处荆州南部,是孙权索要荆州的重要目标之一。

  孙权派大将吕蒙率领军队,进驻长沙郡,对零陵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发动进攻。

  刘备得知消息后,连忙派关羽驻守荆州,又派张飞率军支援零陵,协助邢道荣防守。

  邢道荣接到命令后,不敢有丝毫懈怠,再次加强了零陵的城防,日夜操练士兵,准备迎接一场恶战。

  张飞率军来到零陵后,与邢道荣相见。

  张飞性格豪爽,见邢道荣身材魁梧,勇武过人,十分对他的胃口,两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张飞经常和邢道荣一起喝酒,探讨兵法,还教了他一些枪法技巧,邢道荣的武艺也因此有了很大的提升。

  这天,吕蒙派人送来一封战书,要求邢道荣在三日内打开城门投降,否则就率军攻城。

  邢道荣和张飞看过战书后,都怒不可遏。

  “吕蒙小儿,竟敢如此狂妄!”张飞大骂道,“道荣,明日我就率军出战,定要让他知道我老张的厉害!”

  邢道荣却冷静地说:“将军,吕蒙善于用兵,手下的士兵也都是精锐,不可轻敌。咱们还是先坚守城池,观察敌军的动向,再寻找战机出击。”

  张飞想了想,觉得邢道荣说得有道理,就点了点头:“好,就听你的。咱们先守住城池,等敌军疲惫了,再给他们致命一击!”

  第二天,吕蒙果然率领大军来到零陵城下,开始攻城。

  东吴士兵们推着云梯,扛着撞车,向城墙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邢道荣和张飞亲自登上城墙,指挥士兵们防守。

  邢道荣手持铁矛,站在城墙最险要的地方,每当有东吴士兵爬上云梯,他就一矛将其挑下,矛尖上的鲜血染红了城墙。

  张飞则手持丈八蛇矛,在城墙上来回冲杀,大喊着:“谁敢上来,我就戳他一百个窟窿!”

  东吴士兵们被两人的勇武吓住了,进攻的势头渐渐弱了下来。

  吕蒙见攻城不利,只好下令撤军。

  第一天的防守战,零陵军取得了胜利。

  但邢道荣知道,这只是开始,吕蒙绝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的战斗会更加艰难。

  他和张飞一起,召集手下的将领,商议接下来的防守策略,准备迎接更大的挑战。

  吕蒙第一次攻城失利后,并没有退兵,而是在零陵城外扎下营寨,准备长期围困零陵。

  他派人切断了零陵城的粮道,想要让城里的人弹尽粮绝,不攻自破。

  日子一天天过去,零陵城里的粮食越来越少,士兵们的士气也开始低落。

  邢道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知道,再这样下去,不用吕蒙攻城,城里的人自己就会乱起来。

  这天晚上,邢道荣来到张飞的营帐,想要和他商议对策。

  张飞正坐在帐内喝酒,见邢道荣进来,连忙招呼他坐下:“道荣,来,陪我喝几杯。”

  邢道荣坐下后,却没有端酒杯,而是皱着眉头说:“将军,城里的粮食只够支撑半个月了,再不想办法,咱们就真的要被困死在城里了。”

  张飞放下酒杯,叹了口气:“我也知道情况危急,可吕蒙把城围得水泄不通,咱们根本冲不出去,这可怎么办?”

  邢道荣想了想,说:“将军,吕蒙虽然切断了咱们的粮道,但他的粮草肯定也需要从后方运送。咱们不如派一支精锐小队,悄悄出城,去袭击他的粮队,只要能烧掉他的粮草,他就不得不撤军了。”

  张飞眼睛一亮:“好主意!道荣,还是你有办法。那你觉得,派谁去合适呢?”

  邢道荣站起身,抱拳道:“将军,末将愿率军前往!末将对零陵城外的地形熟悉,一定能完成任务。”

  张飞看着邢道荣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好!我给你五百精锐,再让我的副将周仓跟你一起去,他武艺高强,能帮你不少忙。你们一定要小心,若是情况不对,就赶紧撤回来。”

  “请将军放心!”邢道荣说完,就转身离开了营帐,去准备出发事宜。

  当天深夜,邢道荣和周仓率领五百精锐,趁着夜色,从城墙的一个秘密出口悄悄出城。

  零陵城外一片漆黑,只有远处东吴军营的火把在闪烁。

  邢道荣带着队伍,沿着小路,小心翼翼地向吕蒙的粮道方向前进。

  走了大约两个时辰,他们来到了一处山谷。

  邢道荣知道,这是吕蒙粮队必经之路,这里地势险要,适合埋伏。

  他让士兵们隐藏在山谷两侧的树林里,等待粮队的到来。

  又过了一个时辰,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和车轮声。

  邢道荣探出头一看,只见一支大约有一千人的队伍,正押着几十辆粮车,缓缓向山谷走来。

  “来了!”邢道荣低声对周仓说,“等他们全部进入山谷,咱们就动手。”

  周仓点了点头,握紧了手中的大刀。

  很快,东吴的粮队就全部进入了山谷。邢道荣大喊一声:“动手!”

  隐藏在树林里的零陵士兵们纷纷冲了出来,向粮队发起了进攻。

  东吴的士兵们毫无防备,顿时乱作一团。

  邢道荣手持铁矛,冲在最前面,一矛就挑倒了粮队的头领。

  周仓也不甘示弱,挥舞着大刀,砍倒了一个又一个东吴士兵。

  零陵士兵们士气大振,个个奋勇杀敌。

  东吴的士兵们抵挡不住,纷纷扔下粮车,转身就跑。

  邢道荣见时机成熟,大喊道:“放火!”

  士兵们立刻拿出火把,点燃了粮车。

  顿时,山谷里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几十辆粮车很快就变成了一堆堆火海。

  “撤!”邢道荣见任务完成,立刻下令撤军。

  就在他们准备撤退时,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吕蒙派来的援军到了。

  邢道荣不敢恋战,带着队伍,沿着小路,迅速撤回了零陵城。

  回到城里,邢道荣和周仓向张飞禀报了袭击粮队的经过。

  张飞听后,大喜过望,拍着邢道荣的肩膀说:“好样的!道荣,你立了大功!这下吕蒙肯定要撤军了!”

  果然,第二天一早,吕蒙就得知了粮队被袭、粮草被烧的消息。

  他又气又急,知道没有了粮草,再围困零陵也没有意义,只好下令撤军。

  零陵城的围困终于解除了,城里的士兵和百姓们都欢呼雀跃。

  刘备得知消息后,对邢道荣大加赞赏,赏赐了他很多金银财宝,还提拔他为裨将军。

  邢道荣拿着赏赐,心里却没有丝毫喜悦。

  他知道,孙权和刘备之间的矛盾并没有解决,将来肯定还会有战争。

  零陵作为荆州的重要城池,迟早还会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

  他必须更加努力地操练士兵,加强城防,才能在未来的战争中守护好零陵。

  这天,邢道荣正在演武场操练士兵,突然接到了刘备的命令,让他率军前往桂阳郡,协助赵云防守。

  邢道荣不敢耽搁,立刻收拾行装,带着手下的士兵,向桂阳郡出发。

  他不知道,这次桂阳之行,将会让他遇到一生中最大的挑战。

  他连忙召集手下的官员和武将,商议对策。

  郡府的议事厅里,气氛十分凝重。

  文官们大多主张投降,他们说曹操势力强大,抵抗也是徒劳,只会让零陵百姓遭殃;武将们则大多主张抵抗,他们说零陵是祖宗传下来的地盘,不能轻易拱手让人,更何况他们还有邢道荣这样的勇将,未必就打不过曹操的军队。

  刘度看着众人争论不休,目光落在了邢道荣身上:“道荣,你是我零陵最得力的武将,你说说,咱们该怎么办?”

  邢道荣站起身,抱了抱拳,大声说:“太守,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残暴不仁,要是咱们投降了他,不仅会被天下人耻笑,零陵的百姓也未必能有好日子过。末将愿率军死守零陵,与城池共存亡!”

  “说得好!”几个武将纷纷附和,“我们愿跟邢校尉一起,抵抗曹操!”

  文官们却不以为然,一个叫王粲的参军说:“邢校尉,话虽如此,可曹操有数十万大军,咱们零陵只有几千郡兵,怎么跟他抗衡?要是城破了,太守和咱们这些人都要掉脑袋,百姓也会遭难,这又是何苦呢?”

  “王参军,你怕了?”邢道荣看着王粲,眼神里满是不屑,“身为零陵的官员,不思保家卫国,反而一心想着投降,你对得起零陵的百姓吗?”

  王粲被说得满脸通红,想要反驳,却被刘度打断了:“好了,大家都别吵了。道荣,你有把握守住零陵吗?”

  邢道荣坚定地说:“太守放心,末将已经勘察过零陵的城防,只要咱们加固城墙,多准备些弓箭和滚木礌石,再发动百姓一起守城,曹操的军队想要攻破零陵,没那么容易!”

  刘度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那咱们就抵抗曹操!道荣,零陵的安危,就交给你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邢道荣忙得脚不沾地。他一边组织兵卒加固城墙,在城墙上搭建箭楼,准备滚木礌石;一边又派人去乡下招募壮丁,扩充兵力;同时,他还发动城里的百姓,让他们准备粮食和饮用水,支援守城的兵卒。

  百姓们都很支持邢道荣,纷纷拿出家里的粮食和衣物,有的甚至还主动要求上城墙帮忙。

  张胖子现在已经是邢道荣手下的一个屯长了,他带着自己的手下,整天在城墙上巡逻,检查城防,忙得不亦乐乎。

  就在邢道荣紧锣密鼓地准备守城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刘备派诸葛亮率领军队,前来收复荆州南部的四郡,已经攻下了长沙郡,现在正向零陵郡赶来。

  刘度听到这个消息,又开始发愁了。

  他原本以为只有曹操一个敌人,现在又多了一个刘备,零陵腹背受敌,处境更加艰难了。

  “太守,刘备是皇室宗亲,素有仁德之名,比曹操那个汉贼强多了。”

  王粲又站了出来,

  “不如咱们向刘备投降,这样既不用跟曹操为敌,也能保住零陵的百姓。”

  “王参军,你又想投降?”

  邢道荣皱起眉头,

  “刘备虽然是皇室宗亲,但他现在实力薄弱,能不能抵挡得住曹操还不一定。要是咱们投降了刘备,将来曹操大军一来,刘备跑了,咱们怎么办?”

  “那你说怎么办?”王粲反问,“曹操和刘备都要来打咱们,咱们难道要两面受敌吗?”

  邢道荣沉默了。

  他知道王粲说的是实话,零陵的兵力有限,根本不可能同时抵挡曹操和刘备的军队。

  他想了想,说:“太守,不如咱们先派人去跟诸葛亮接触一下,看看他的来意。如果他真的是为了收复汉室江山,善待百姓,咱们再考虑投降也不迟;如果他只是想吞并零陵,那咱们就跟他拼了!”

  刘度觉得邢道荣说得有道理,就派王粲去见诸葛亮。

  王粲见到诸葛亮后,把零陵的处境说了一遍,又说了刘度和邢道荣的想法。

  诸葛亮听了,笑着说:“我主刘备乃是中山靖王之后,一心想要兴复汉室,善待百姓。只要零陵愿意归顺,我主一定会善待太守和零陵的百姓,绝不会像曹操那样残暴不仁。”

  王粲回来后,把诸葛亮的话告诉了刘度和邢道荣。

  刘度听了,心里松了一口气,想要马上投降。

  可邢道荣还是有些怀疑:“诸葛亮向来足智多谋,咱们不能轻易相信他的话。不如让我去见他一面,亲自跟他谈谈。”

  刘度同意了。

  第二天,邢道荣带着几个随从,来到了诸葛亮的军营。

  军营外旌旗猎猎,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队列整齐,与零陵郡兵比起来,多了几分肃杀之气。

  邢道荣暗自心惊,看来刘备麾下确实有精锐之师,并非传言中那般狼狈。

  通报过后,邢道荣被引至中军大帐。

  帐内陈设简单,只有一张案几,几上摊着一张地图,诸葛亮正坐在案后,手持羽扇,面带微笑地看着他。

  “久闻邢校尉乃零陵勇将,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诸葛亮率先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度。

  邢道荣抱了抱拳,语气恭敬却不卑不亢:“诸葛先生谬赞。末将今日前来,是想请教先生,若零陵归顺刘皇叔,先生能保证零陵百姓不受惊扰,太守及下属官员各司其职吗?”

  诸葛亮放下羽扇,指了指案上的地图:“邢校尉放心,我主刘备向来以仁德为本。长沙郡归顺后,百姓安居乐业,官员依旧任职,此事你可派人去查。零陵若归降,我主不仅会善待百姓,还会任命你继续统领零陵郡兵,守护一方安宁。”

  邢道荣看着诸葛亮坦诚的眼神,心里的疑虑消了大半。

  但他还是有些不放心:“先生,曹操大军南下,若将来曹操攻打零陵,刘皇叔会派兵支援吗?”

  诸葛亮笑了笑:“曹操虽强,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得人心。我主已与东吴孙权结盟,不久后便会与曹操在赤壁决战。只要此战获胜,曹操短时间内无力南下,零陵自然安全。即便将来曹操再来,我主也会与零陵共存亡。”

  邢道荣沉默了片刻,心里已有了决断。他站起身,再次抱拳道:“先生所言,末将信了。末将回去后,会劝说太守归顺刘皇叔,愿为兴复汉室效力!”

  诸葛亮闻言,大喜过望:“好!邢校尉深明大义,将来必能成就一番大业。我这就写一封信,你带给刘太守,以表我主诚意。”

  邢道荣拿着诸葛亮的信,回到了零陵郡城。

  他把见诸葛亮的经过和诸葛亮的承诺告诉了刘度,刘度听后,终于放下心来,当即决定归顺刘备。

  几天后,刘度带着邢道荣等官员,亲自到城外迎接诸葛亮的军队。

  诸葛亮率领大军入城,果然秋毫无犯,百姓们夹道欢迎,零陵城一片祥和。

  不久后,刘备亲自来到零陵,召见了刘度和邢道荣。

  刘备对邢道荣的勇武和忠义十分欣赏,当场任命他为零陵中郎将,继续统领零陵郡兵。

  邢道荣感激涕零,当场表示愿为刘备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本以为日子会就此安定下来,可没过多久,一场更大的风波就来了。

  建安十四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大败,退回北方。

  刘备趁机占领了荆州南部四郡,势力逐渐壮大。

  但孙权却认为刘备占据荆州是“借而不还”,多次派人索要荆州,双方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零陵地处荆州南部,是孙权索要荆州的重要目标之一。

  孙权派大将吕蒙率领军队,进驻长沙郡,对零陵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发动进攻。

  刘备得知消息后,连忙派关羽驻守荆州,又派张飞率军支援零陵,协助邢道荣防守。

  邢道荣接到命令后,不敢有丝毫懈怠,再次加强了零陵的城防,日夜操练士兵,准备迎接一场恶战。

  张飞率军来到零陵后,与邢道荣相见。

  张飞性格豪爽,见邢道荣身材魁梧,勇武过人,十分对他的胃口,两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张飞经常和邢道荣一起喝酒,探讨兵法,还教了他一些枪法技巧,邢道荣的武艺也因此有了很大的提升。

  这天,吕蒙派人送来一封战书,要求邢道荣在三日内打开城门投降,否则就率军攻城。

  邢道荣和张飞看过战书后,都怒不可遏。

  “吕蒙小儿,竟敢如此狂妄!”张飞大骂道,“道荣,明日我就率军出战,定要让他知道我老张的厉害!”

  邢道荣却冷静地说:“将军,吕蒙善于用兵,手下的士兵也都是精锐,不可轻敌。咱们还是先坚守城池,观察敌军的动向,再寻找战机出击。”

  张飞想了想,觉得邢道荣说得有道理,就点了点头:“好,就听你的。咱们先守住城池,等敌军疲惫了,再给他们致命一击!”

  第二天,吕蒙果然率领大军来到零陵城下,开始攻城。

  东吴士兵们推着云梯,扛着撞车,向城墙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邢道荣和张飞亲自登上城墙,指挥士兵们防守。

  邢道荣手持铁矛,站在城墙最险要的地方,每当有东吴士兵爬上云梯,他就一矛将其挑下,矛尖上的鲜血染红了城墙。

  张飞则手持丈八蛇矛,在城墙上来回冲杀,大喊着:“谁敢上来,我就戳他一百个窟窿!”

  东吴士兵们被两人的勇武吓住了,进攻的势头渐渐弱了下来。

  吕蒙见攻城不利,只好下令撤军。

  第一天的防守战,零陵军取得了胜利。

  但邢道荣知道,这只是开始,吕蒙绝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的战斗会更加艰难。

  他和张飞一起,召集手下的将领,商议接下来的防守策略,准备迎接更大的挑战。

  吕蒙第一次攻城失利后,并没有退兵,而是在零陵城外扎下营寨,准备长期围困零陵。

  他派人切断了零陵城的粮道,想要让城里的人弹尽粮绝,不攻自破。

  日子一天天过去,零陵城里的粮食越来越少,士兵们的士气也开始低落。

  邢道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知道,再这样下去,不用吕蒙攻城,城里的人自己就会乱起来。

  这天晚上,邢道荣来到张飞的营帐,想要和他商议对策。

  张飞正坐在帐内喝酒,见邢道荣进来,连忙招呼他坐下:“道荣,来,陪我喝几杯。”

  邢道荣坐下后,却没有端酒杯,而是皱着眉头说:“将军,城里的粮食只够支撑半个月了,再不想办法,咱们就真的要被困死在城里了。”

  张飞放下酒杯,叹了口气:“我也知道情况危急,可吕蒙把城围得水泄不通,咱们根本冲不出去,这可怎么办?”

  邢道荣想了想,说:“将军,吕蒙虽然切断了咱们的粮道,但他的粮草肯定也需要从后方运送。咱们不如派一支精锐小队,悄悄出城,去袭击他的粮队,只要能烧掉他的粮草,他就不得不撤军了。”

  张飞眼睛一亮:“好主意!道荣,还是你有办法。那你觉得,派谁去合适呢?”

  邢道荣站起身,抱拳道:“将军,末将愿率军前往!末将对零陵城外的地形熟悉,一定能完成任务。”

  张飞看着邢道荣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好!我给你五百精锐,再让我的副将周仓跟你一起去,他武艺高强,能帮你不少忙。你们一定要小心,若是情况不对,就赶紧撤回来。”

  “请将军放心!”邢道荣说完,就转身离开了营帐,去准备出发事宜。

  当天深夜,邢道荣和周仓率领五百精锐,趁着夜色,从城墙的一个秘密出口悄悄出城。

  零陵城外一片漆黑,只有远处东吴军营的火把在闪烁。

  邢道荣带着队伍,沿着小路,小心翼翼地向吕蒙的粮道方向前进。

  走了大约两个时辰,他们来到了一处山谷。

  邢道荣知道,这是吕蒙粮队必经之路,这里地势险要,适合埋伏。

  他让士兵们隐藏在山谷两侧的树林里,等待粮队的到来。

  又过了一个时辰,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和车轮声。

  邢道荣探出头一看,只见一支大约有一千人的队伍,正押着几十辆粮车,缓缓向山谷走来。

  “来了!”邢道荣低声对周仓说,“等他们全部进入山谷,咱们就动手。”

  周仓点了点头,握紧了手中的大刀。

  很快,东吴的粮队就全部进入了山谷。邢道荣大喊一声:“动手!”

  隐藏在树林里的零陵士兵们纷纷冲了出来,向粮队发起了进攻。

  东吴的士兵们毫无防备,顿时乱作一团。

  邢道荣手持铁矛,冲在最前面,一矛就挑倒了粮队的头领。

  周仓也不甘示弱,挥舞着大刀,砍倒了一个又一个东吴士兵。

  零陵士兵们士气大振,个个奋勇杀敌。

  东吴的士兵们抵挡不住,纷纷扔下粮车,转身就跑。

  邢道荣见时机成熟,大喊道:“放火!”

  士兵们立刻拿出火把,点燃了粮车。

  顿时,山谷里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几十辆粮车很快就变成了一堆堆火海。

  “撤!”邢道荣见任务完成,立刻下令撤军。

  就在他们准备撤退时,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吕蒙派来的援军到了。

  邢道荣不敢恋战,带着队伍,沿着小路,迅速撤回了零陵城。

  回到城里,邢道荣和周仓向张飞禀报了袭击粮队的经过。

  张飞听后,大喜过望,拍着邢道荣的肩膀说:“好样的!道荣,你立了大功!这下吕蒙肯定要撤军了!”

  果然,第二天一早,吕蒙就得知了粮队被袭、粮草被烧的消息。

  他又气又急,知道没有了粮草,再围困零陵也没有意义,只好下令撤军。

  零陵城的围困终于解除了,城里的士兵和百姓们都欢呼雀跃。

  刘备得知消息后,对邢道荣大加赞赏,赏赐了他很多金银财宝,还提拔他为裨将军。

  邢道荣拿着赏赐,心里却没有丝毫喜悦。

  他知道,孙权和刘备之间的矛盾并没有解决,将来肯定还会有战争。

  零陵作为荆州的重要城池,迟早还会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

  他必须更加努力地操练士兵,加强城防,才能在未来的战争中守护好零陵。

  这天,邢道荣正在演武场操练士兵,突然接到了刘备的命令,让他率军前往桂阳郡,协助赵云防守。

  邢道荣不敢耽搁,立刻收拾行装,带着手下的士兵,向桂阳郡出发。

  他不知道,这次桂阳之行,将会让他遇到一生中最大的挑战。

  他连忙召集手下的官员和武将,商议对策。

  郡府的议事厅里,气氛十分凝重。

  文官们大多主张投降,他们说曹操势力强大,抵抗也是徒劳,只会让零陵百姓遭殃;武将们则大多主张抵抗,他们说零陵是祖宗传下来的地盘,不能轻易拱手让人,更何况他们还有邢道荣这样的勇将,未必就打不过曹操的军队。

  刘度看着众人争论不休,目光落在了邢道荣身上:“道荣,你是我零陵最得力的武将,你说说,咱们该怎么办?”

  邢道荣站起身,抱了抱拳,大声说:“太守,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残暴不仁,要是咱们投降了他,不仅会被天下人耻笑,零陵的百姓也未必能有好日子过。末将愿率军死守零陵,与城池共存亡!”

  “说得好!”几个武将纷纷附和,“我们愿跟邢校尉一起,抵抗曹操!”

  文官们却不以为然,一个叫王粲的参军说:“邢校尉,话虽如此,可曹操有数十万大军,咱们零陵只有几千郡兵,怎么跟他抗衡?要是城破了,太守和咱们这些人都要掉脑袋,百姓也会遭难,这又是何苦呢?”

  “王参军,你怕了?”邢道荣看着王粲,眼神里满是不屑,“身为零陵的官员,不思保家卫国,反而一心想着投降,你对得起零陵的百姓吗?”

  王粲被说得满脸通红,想要反驳,却被刘度打断了:“好了,大家都别吵了。道荣,你有把握守住零陵吗?”

  邢道荣坚定地说:“太守放心,末将已经勘察过零陵的城防,只要咱们加固城墙,多准备些弓箭和滚木礌石,再发动百姓一起守城,曹操的军队想要攻破零陵,没那么容易!”

  刘度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那咱们就抵抗曹操!道荣,零陵的安危,就交给你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邢道荣忙得脚不沾地。他一边组织兵卒加固城墙,在城墙上搭建箭楼,准备滚木礌石;一边又派人去乡下招募壮丁,扩充兵力;同时,他还发动城里的百姓,让他们准备粮食和饮用水,支援守城的兵卒。

  百姓们都很支持邢道荣,纷纷拿出家里的粮食和衣物,有的甚至还主动要求上城墙帮忙。

  张胖子现在已经是邢道荣手下的一个屯长了,他带着自己的手下,整天在城墙上巡逻,检查城防,忙得不亦乐乎。

  就在邢道荣紧锣密鼓地准备守城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刘备派诸葛亮率领军队,前来收复荆州南部的四郡,已经攻下了长沙郡,现在正向零陵郡赶来。

  刘度听到这个消息,又开始发愁了。

  他原本以为只有曹操一个敌人,现在又多了一个刘备,零陵腹背受敌,处境更加艰难了。

  “太守,刘备是皇室宗亲,素有仁德之名,比曹操那个汉贼强多了。”

  王粲又站了出来,

  “不如咱们向刘备投降,这样既不用跟曹操为敌,也能保住零陵的百姓。”

  “王参军,你又想投降?”

  邢道荣皱起眉头,

  “刘备虽然是皇室宗亲,但他现在实力薄弱,能不能抵挡得住曹操还不一定。要是咱们投降了刘备,将来曹操大军一来,刘备跑了,咱们怎么办?”

  “那你说怎么办?”王粲反问,“曹操和刘备都要来打咱们,咱们难道要两面受敌吗?”

  邢道荣沉默了。

  他知道王粲说的是实话,零陵的兵力有限,根本不可能同时抵挡曹操和刘备的军队。

  他想了想,说:“太守,不如咱们先派人去跟诸葛亮接触一下,看看他的来意。如果他真的是为了收复汉室江山,善待百姓,咱们再考虑投降也不迟;如果他只是想吞并零陵,那咱们就跟他拼了!”

  刘度觉得邢道荣说得有道理,就派王粲去见诸葛亮。

  王粲见到诸葛亮后,把零陵的处境说了一遍,又说了刘度和邢道荣的想法。

  诸葛亮听了,笑着说:“我主刘备乃是中山靖王之后,一心想要兴复汉室,善待百姓。只要零陵愿意归顺,我主一定会善待太守和零陵的百姓,绝不会像曹操那样残暴不仁。”

  王粲回来后,把诸葛亮的话告诉了刘度和邢道荣。

  刘度听了,心里松了一口气,想要马上投降。

  可邢道荣还是有些怀疑:“诸葛亮向来足智多谋,咱们不能轻易相信他的话。不如让我去见他一面,亲自跟他谈谈。”

  刘度同意了。

  第二天,邢道荣带着几个随从,来到了诸葛亮的军营。

  军营外旌旗猎猎,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队列整齐,与零陵郡兵比起来,多了几分肃杀之气。

  邢道荣暗自心惊,看来刘备麾下确实有精锐之师,并非传言中那般狼狈。

  通报过后,邢道荣被引至中军大帐。

  帐内陈设简单,只有一张案几,几上摊着一张地图,诸葛亮正坐在案后,手持羽扇,面带微笑地看着他。

  “久闻邢校尉乃零陵勇将,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诸葛亮率先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度。

  邢道荣抱了抱拳,语气恭敬却不卑不亢:“诸葛先生谬赞。末将今日前来,是想请教先生,若零陵归顺刘皇叔,先生能保证零陵百姓不受惊扰,太守及下属官员各司其职吗?”

  诸葛亮放下羽扇,指了指案上的地图:“邢校尉放心,我主刘备向来以仁德为本。长沙郡归顺后,百姓安居乐业,官员依旧任职,此事你可派人去查。零陵若归降,我主不仅会善待百姓,还会任命你继续统领零陵郡兵,守护一方安宁。”

  邢道荣看着诸葛亮坦诚的眼神,心里的疑虑消了大半。

  但他还是有些不放心:“先生,曹操大军南下,若将来曹操攻打零陵,刘皇叔会派兵支援吗?”

  诸葛亮笑了笑:“曹操虽强,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得人心。我主已与东吴孙权结盟,不久后便会与曹操在赤壁决战。只要此战获胜,曹操短时间内无力南下,零陵自然安全。即便将来曹操再来,我主也会与零陵共存亡。”

  邢道荣沉默了片刻,心里已有了决断。他站起身,再次抱拳道:“先生所言,末将信了。末将回去后,会劝说太守归顺刘皇叔,愿为兴复汉室效力!”

  诸葛亮闻言,大喜过望:“好!邢校尉深明大义,将来必能成就一番大业。我这就写一封信,你带给刘太守,以表我主诚意。”

  邢道荣拿着诸葛亮的信,回到了零陵郡城。

  他把见诸葛亮的经过和诸葛亮的承诺告诉了刘度,刘度听后,终于放下心来,当即决定归顺刘备。

  几天后,刘度带着邢道荣等官员,亲自到城外迎接诸葛亮的军队。

  诸葛亮率领大军入城,果然秋毫无犯,百姓们夹道欢迎,零陵城一片祥和。

  不久后,刘备亲自来到零陵,召见了刘度和邢道荣。

  刘备对邢道荣的勇武和忠义十分欣赏,当场任命他为零陵中郎将,继续统领零陵郡兵。

  邢道荣感激涕零,当场表示愿为刘备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本以为日子会就此安定下来,可没过多久,一场更大的风波就来了。

  建安十四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大败,退回北方。

  刘备趁机占领了荆州南部四郡,势力逐渐壮大。

  但孙权却认为刘备占据荆州是“借而不还”,多次派人索要荆州,双方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零陵地处荆州南部,是孙权索要荆州的重要目标之一。

  孙权派大将吕蒙率领军队,进驻长沙郡,对零陵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发动进攻。

  刘备得知消息后,连忙派关羽驻守荆州,又派张飞率军支援零陵,协助邢道荣防守。

  邢道荣接到命令后,不敢有丝毫懈怠,再次加强了零陵的城防,日夜操练士兵,准备迎接一场恶战。

  张飞率军来到零陵后,与邢道荣相见。

  张飞性格豪爽,见邢道荣身材魁梧,勇武过人,十分对他的胃口,两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张飞经常和邢道荣一起喝酒,探讨兵法,还教了他一些枪法技巧,邢道荣的武艺也因此有了很大的提升。

  这天,吕蒙派人送来一封战书,要求邢道荣在三日内打开城门投降,否则就率军攻城。

  邢道荣和张飞看过战书后,都怒不可遏。

  “吕蒙小儿,竟敢如此狂妄!”张飞大骂道,“道荣,明日我就率军出战,定要让他知道我老张的厉害!”

  邢道荣却冷静地说:“将军,吕蒙善于用兵,手下的士兵也都是精锐,不可轻敌。咱们还是先坚守城池,观察敌军的动向,再寻找战机出击。”

  张飞想了想,觉得邢道荣说得有道理,就点了点头:“好,就听你的。咱们先守住城池,等敌军疲惫了,再给他们致命一击!”

  第二天,吕蒙果然率领大军来到零陵城下,开始攻城。

  东吴士兵们推着云梯,扛着撞车,向城墙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邢道荣和张飞亲自登上城墙,指挥士兵们防守。

  邢道荣手持铁矛,站在城墙最险要的地方,每当有东吴士兵爬上云梯,他就一矛将其挑下,矛尖上的鲜血染红了城墙。

  张飞则手持丈八蛇矛,在城墙上来回冲杀,大喊着:“谁敢上来,我就戳他一百个窟窿!”

  东吴士兵们被两人的勇武吓住了,进攻的势头渐渐弱了下来。

  吕蒙见攻城不利,只好下令撤军。

  第一天的防守战,零陵军取得了胜利。

  但邢道荣知道,这只是开始,吕蒙绝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的战斗会更加艰难。

  他和张飞一起,召集手下的将领,商议接下来的防守策略,准备迎接更大的挑战。

  吕蒙第一次攻城失利后,并没有退兵,而是在零陵城外扎下营寨,准备长期围困零陵。

  他派人切断了零陵城的粮道,想要让城里的人弹尽粮绝,不攻自破。

  日子一天天过去,零陵城里的粮食越来越少,士兵们的士气也开始低落。

  邢道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知道,再这样下去,不用吕蒙攻城,城里的人自己就会乱起来。

  这天晚上,邢道荣来到张飞的营帐,想要和他商议对策。

  张飞正坐在帐内喝酒,见邢道荣进来,连忙招呼他坐下:“道荣,来,陪我喝几杯。”

  邢道荣坐下后,却没有端酒杯,而是皱着眉头说:“将军,城里的粮食只够支撑半个月了,再不想办法,咱们就真的要被困死在城里了。”

  张飞放下酒杯,叹了口气:“我也知道情况危急,可吕蒙把城围得水泄不通,咱们根本冲不出去,这可怎么办?”

  邢道荣想了想,说:“将军,吕蒙虽然切断了咱们的粮道,但他的粮草肯定也需要从后方运送。咱们不如派一支精锐小队,悄悄出城,去袭击他的粮队,只要能烧掉他的粮草,他就不得不撤军了。”

  张飞眼睛一亮:“好主意!道荣,还是你有办法。那你觉得,派谁去合适呢?”

  邢道荣站起身,抱拳道:“将军,末将愿率军前往!末将对零陵城外的地形熟悉,一定能完成任务。”

  张飞看着邢道荣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好!我给你五百精锐,再让我的副将周仓跟你一起去,他武艺高强,能帮你不少忙。你们一定要小心,若是情况不对,就赶紧撤回来。”

  “请将军放心!”邢道荣说完,就转身离开了营帐,去准备出发事宜。

  当天深夜,邢道荣和周仓率领五百精锐,趁着夜色,从城墙的一个秘密出口悄悄出城。

  零陵城外一片漆黑,只有远处东吴军营的火把在闪烁。

  邢道荣带着队伍,沿着小路,小心翼翼地向吕蒙的粮道方向前进。

  走了大约两个时辰,他们来到了一处山谷。

  邢道荣知道,这是吕蒙粮队必经之路,这里地势险要,适合埋伏。

  他让士兵们隐藏在山谷两侧的树林里,等待粮队的到来。

  又过了一个时辰,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和车轮声。

  邢道荣探出头一看,只见一支大约有一千人的队伍,正押着几十辆粮车,缓缓向山谷走来。

  “来了!”邢道荣低声对周仓说,“等他们全部进入山谷,咱们就动手。”

  周仓点了点头,握紧了手中的大刀。

  很快,东吴的粮队就全部进入了山谷。邢道荣大喊一声:“动手!”

  隐藏在树林里的零陵士兵们纷纷冲了出来,向粮队发起了进攻。

  东吴的士兵们毫无防备,顿时乱作一团。

  邢道荣手持铁矛,冲在最前面,一矛就挑倒了粮队的头领。

  周仓也不甘示弱,挥舞着大刀,砍倒了一个又一个东吴士兵。

  零陵士兵们士气大振,个个奋勇杀敌。

  东吴的士兵们抵挡不住,纷纷扔下粮车,转身就跑。

  邢道荣见时机成熟,大喊道:“放火!”

  士兵们立刻拿出火把,点燃了粮车。

  顿时,山谷里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几十辆粮车很快就变成了一堆堆火海。

  “撤!”邢道荣见任务完成,立刻下令撤军。

  就在他们准备撤退时,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吕蒙派来的援军到了。

  邢道荣不敢恋战,带着队伍,沿着小路,迅速撤回了零陵城。

  回到城里,邢道荣和周仓向张飞禀报了袭击粮队的经过。

  张飞听后,大喜过望,拍着邢道荣的肩膀说:“好样的!道荣,你立了大功!这下吕蒙肯定要撤军了!”

  果然,第二天一早,吕蒙就得知了粮队被袭、粮草被烧的消息。

  他又气又急,知道没有了粮草,再围困零陵也没有意义,只好下令撤军。

  零陵城的围困终于解除了,城里的士兵和百姓们都欢呼雀跃。

  刘备得知消息后,对邢道荣大加赞赏,赏赐了他很多金银财宝,还提拔他为裨将军。

  邢道荣拿着赏赐,心里却没有丝毫喜悦。

  他知道,孙权和刘备之间的矛盾并没有解决,将来肯定还会有战争。

  零陵作为荆州的重要城池,迟早还会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

  他必须更加努力地操练士兵,加强城防,才能在未来的战争中守护好零陵。

  这天,邢道荣正在演武场操练士兵,突然接到了刘备的命令,让他率军前往桂阳郡,协助赵云防守。

  邢道荣不敢耽搁,立刻收拾行装,带着手下的士兵,向桂阳郡出发。

  他不知道,这次桂阳之行,将会让他遇到一生中最大的挑战。

  他连忙召集手下的官员和武将,商议对策。

  郡府的议事厅里,气氛十分凝重。

  文官们大多主张投降,他们说曹操势力强大,抵抗也是徒劳,只会让零陵百姓遭殃;武将们则大多主张抵抗,他们说零陵是祖宗传下来的地盘,不能轻易拱手让人,更何况他们还有邢道荣这样的勇将,未必就打不过曹操的军队。

  刘度看着众人争论不休,目光落在了邢道荣身上:“道荣,你是我零陵最得力的武将,你说说,咱们该怎么办?”

  邢道荣站起身,抱了抱拳,大声说:“太守,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残暴不仁,要是咱们投降了他,不仅会被天下人耻笑,零陵的百姓也未必能有好日子过。末将愿率军死守零陵,与城池共存亡!”

  “说得好!”几个武将纷纷附和,“我们愿跟邢校尉一起,抵抗曹操!”

  文官们却不以为然,一个叫王粲的参军说:“邢校尉,话虽如此,可曹操有数十万大军,咱们零陵只有几千郡兵,怎么跟他抗衡?要是城破了,太守和咱们这些人都要掉脑袋,百姓也会遭难,这又是何苦呢?”

  “王参军,你怕了?”邢道荣看着王粲,眼神里满是不屑,“身为零陵的官员,不思保家卫国,反而一心想着投降,你对得起零陵的百姓吗?”

  王粲被说得满脸通红,想要反驳,却被刘度打断了:“好了,大家都别吵了。道荣,你有把握守住零陵吗?”

  邢道荣坚定地说:“太守放心,末将已经勘察过零陵的城防,只要咱们加固城墙,多准备些弓箭和滚木礌石,再发动百姓一起守城,曹操的军队想要攻破零陵,没那么容易!”

  刘度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那咱们就抵抗曹操!道荣,零陵的安危,就交给你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邢道荣忙得脚不沾地。他一边组织兵卒加固城墙,在城墙上搭建箭楼,准备滚木礌石;一边又派人去乡下招募壮丁,扩充兵力;同时,他还发动城里的百姓,让他们准备粮食和饮用水,支援守城的兵卒。

  百姓们都很支持邢道荣,纷纷拿出家里的粮食和衣物,有的甚至还主动要求上城墙帮忙。

  张胖子现在已经是邢道荣手下的一个屯长了,他带着自己的手下,整天在城墙上巡逻,检查城防,忙得不亦乐乎。

  就在邢道荣紧锣密鼓地准备守城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刘备派诸葛亮率领军队,前来收复荆州南部的四郡,已经攻下了长沙郡,现在正向零陵郡赶来。

  刘度听到这个消息,又开始发愁了。

  他原本以为只有曹操一个敌人,现在又多了一个刘备,零陵腹背受敌,处境更加艰难了。

  “太守,刘备是皇室宗亲,素有仁德之名,比曹操那个汉贼强多了。”

  王粲又站了出来,

  “不如咱们向刘备投降,这样既不用跟曹操为敌,也能保住零陵的百姓。”

  “王参军,你又想投降?”

  邢道荣皱起眉头,

  “刘备虽然是皇室宗亲,但他现在实力薄弱,能不能抵挡得住曹操还不一定。要是咱们投降了刘备,将来曹操大军一来,刘备跑了,咱们怎么办?”

  “那你说怎么办?”王粲反问,“曹操和刘备都要来打咱们,咱们难道要两面受敌吗?”

  邢道荣沉默了。

  他知道王粲说的是实话,零陵的兵力有限,根本不可能同时抵挡曹操和刘备的军队。

  他想了想,说:“太守,不如咱们先派人去跟诸葛亮接触一下,看看他的来意。如果他真的是为了收复汉室江山,善待百姓,咱们再考虑投降也不迟;如果他只是想吞并零陵,那咱们就跟他拼了!”

  刘度觉得邢道荣说得有道理,就派王粲去见诸葛亮。

  王粲见到诸葛亮后,把零陵的处境说了一遍,又说了刘度和邢道荣的想法。

  诸葛亮听了,笑着说:“我主刘备乃是中山靖王之后,一心想要兴复汉室,善待百姓。只要零陵愿意归顺,我主一定会善待太守和零陵的百姓,绝不会像曹操那样残暴不仁。”

  王粲回来后,把诸葛亮的话告诉了刘度和邢道荣。

  刘度听了,心里松了一口气,想要马上投降。

  可邢道荣还是有些怀疑:“诸葛亮向来足智多谋,咱们不能轻易相信他的话。不如让我去见他一面,亲自跟他谈谈。”

  刘度同意了。

  第二天,邢道荣带着几个随从,来到了诸葛亮的军营。

  军营外旌旗猎猎,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队列整齐,与零陵郡兵比起来,多了几分肃杀之气。

  邢道荣暗自心惊,看来刘备麾下确实有精锐之师,并非传言中那般狼狈。

  通报过后,邢道荣被引至中军大帐。

  帐内陈设简单,只有一张案几,几上摊着一张地图,诸葛亮正坐在案后,手持羽扇,面带微笑地看着他。

  “久闻邢校尉乃零陵勇将,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诸葛亮率先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度。

  邢道荣抱了抱拳,语气恭敬却不卑不亢:“诸葛先生谬赞。末将今日前来,是想请教先生,若零陵归顺刘皇叔,先生能保证零陵百姓不受惊扰,太守及下属官员各司其职吗?”

  诸葛亮放下羽扇,指了指案上的地图:“邢校尉放心,我主刘备向来以仁德为本。长沙郡归顺后,百姓安居乐业,官员依旧任职,此事你可派人去查。零陵若归降,我主不仅会善待百姓,还会任命你继续统领零陵郡兵,守护一方安宁。”

  邢道荣看着诸葛亮坦诚的眼神,心里的疑虑消了大半。

  但他还是有些不放心:“先生,曹操大军南下,若将来曹操攻打零陵,刘皇叔会派兵支援吗?”

  诸葛亮笑了笑:“曹操虽强,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得人心。我主已与东吴孙权结盟,不久后便会与曹操在赤壁决战。只要此战获胜,曹操短时间内无力南下,零陵自然安全。即便将来曹操再来,我主也会与零陵共存亡。”

  邢道荣沉默了片刻,心里已有了决断。他站起身,再次抱拳道:“先生所言,末将信了。末将回去后,会劝说太守归顺刘皇叔,愿为兴复汉室效力!”

  诸葛亮闻言,大喜过望:“好!邢校尉深明大义,将来必能成就一番大业。我这就写一封信,你带给刘太守,以表我主诚意。”

  邢道荣拿着诸葛亮的信,回到了零陵郡城。

  他把见诸葛亮的经过和诸葛亮的承诺告诉了刘度,刘度听后,终于放下心来,当即决定归顺刘备。

  几天后,刘度带着邢道荣等官员,亲自到城外迎接诸葛亮的军队。

  诸葛亮率领大军入城,果然秋毫无犯,百姓们夹道欢迎,零陵城一片祥和。

  不久后,刘备亲自来到零陵,召见了刘度和邢道荣。

  刘备对邢道荣的勇武和忠义十分欣赏,当场任命他为零陵中郎将,继续统领零陵郡兵。

  邢道荣感激涕零,当场表示愿为刘备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本以为日子会就此安定下来,可没过多久,一场更大的风波就来了。

  建安十四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大败,退回北方。

  刘备趁机占领了荆州南部四郡,势力逐渐壮大。

  但孙权却认为刘备占据荆州是“借而不还”,多次派人索要荆州,双方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零陵地处荆州南部,是孙权索要荆州的重要目标之一。

  孙权派大将吕蒙率领军队,进驻长沙郡,对零陵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发动进攻。

  刘备得知消息后,连忙派关羽驻守荆州,又派张飞率军支援零陵,协助邢道荣防守。

  邢道荣接到命令后,不敢有丝毫懈怠,再次加强了零陵的城防,日夜操练士兵,准备迎接一场恶战。

  张飞率军来到零陵后,与邢道荣相见。

  张飞性格豪爽,见邢道荣身材魁梧,勇武过人,十分对他的胃口,两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张飞经常和邢道荣一起喝酒,探讨兵法,还教了他一些枪法技巧,邢道荣的武艺也因此有了很大的提升。

  这天,吕蒙派人送来一封战书,要求邢道荣在三日内打开城门投降,否则就率军攻城。

  邢道荣和张飞看过战书后,都怒不可遏。

  “吕蒙小儿,竟敢如此狂妄!”张飞大骂道,“道荣,明日我就率军出战,定要让他知道我老张的厉害!”

  邢道荣却冷静地说:“将军,吕蒙善于用兵,手下的士兵也都是精锐,不可轻敌。咱们还是先坚守城池,观察敌军的动向,再寻找战机出击。”

  张飞想了想,觉得邢道荣说得有道理,就点了点头:“好,就听你的。咱们先守住城池,等敌军疲惫了,再给他们致命一击!”

  第二天,吕蒙果然率领大军来到零陵城下,开始攻城。

  东吴士兵们推着云梯,扛着撞车,向城墙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邢道荣和张飞亲自登上城墙,指挥士兵们防守。

  邢道荣手持铁矛,站在城墙最险要的地方,每当有东吴士兵爬上云梯,他就一矛将其挑下,矛尖上的鲜血染红了城墙。

  张飞则手持丈八蛇矛,在城墙上来回冲杀,大喊着:“谁敢上来,我就戳他一百个窟窿!”

  东吴士兵们被两人的勇武吓住了,进攻的势头渐渐弱了下来。

  吕蒙见攻城不利,只好下令撤军。

  第一天的防守战,零陵军取得了胜利。

  但邢道荣知道,这只是开始,吕蒙绝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的战斗会更加艰难。

  他和张飞一起,召集手下的将领,商议接下来的防守策略,准备迎接更大的挑战。

  吕蒙第一次攻城失利后,并没有退兵,而是在零陵城外扎下营寨,准备长期围困零陵。

  他派人切断了零陵城的粮道,想要让城里的人弹尽粮绝,不攻自破。

  日子一天天过去,零陵城里的粮食越来越少,士兵们的士气也开始低落。

  邢道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知道,再这样下去,不用吕蒙攻城,城里的人自己就会乱起来。

  这天晚上,邢道荣来到张飞的营帐,想要和他商议对策。

  张飞正坐在帐内喝酒,见邢道荣进来,连忙招呼他坐下:“道荣,来,陪我喝几杯。”

  邢道荣坐下后,却没有端酒杯,而是皱着眉头说:“将军,城里的粮食只够支撑半个月了,再不想办法,咱们就真的要被困死在城里了。”

  张飞放下酒杯,叹了口气:“我也知道情况危急,可吕蒙把城围得水泄不通,咱们根本冲不出去,这可怎么办?”

  邢道荣想了想,说:“将军,吕蒙虽然切断了咱们的粮道,但他的粮草肯定也需要从后方运送。咱们不如派一支精锐小队,悄悄出城,去袭击他的粮队,只要能烧掉他的粮草,他就不得不撤军了。”

  张飞眼睛一亮:“好主意!道荣,还是你有办法。那你觉得,派谁去合适呢?”

  邢道荣站起身,抱拳道:“将军,末将愿率军前往!末将对零陵城外的地形熟悉,一定能完成任务。”

  张飞看着邢道荣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好!我给你五百精锐,再让我的副将周仓跟你一起去,他武艺高强,能帮你不少忙。你们一定要小心,若是情况不对,就赶紧撤回来。”

  “请将军放心!”邢道荣说完,就转身离开了营帐,去准备出发事宜。

  当天深夜,邢道荣和周仓率领五百精锐,趁着夜色,从城墙的一个秘密出口悄悄出城。

  零陵城外一片漆黑,只有远处东吴军营的火把在闪烁。

  邢道荣带着队伍,沿着小路,小心翼翼地向吕蒙的粮道方向前进。

  走了大约两个时辰,他们来到了一处山谷。

  邢道荣知道,这是吕蒙粮队必经之路,这里地势险要,适合埋伏。

  他让士兵们隐藏在山谷两侧的树林里,等待粮队的到来。

  又过了一个时辰,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和车轮声。

  邢道荣探出头一看,只见一支大约有一千人的队伍,正押着几十辆粮车,缓缓向山谷走来。

  “来了!”邢道荣低声对周仓说,“等他们全部进入山谷,咱们就动手。”

  周仓点了点头,握紧了手中的大刀。

  很快,东吴的粮队就全部进入了山谷。邢道荣大喊一声:“动手!”

  隐藏在树林里的零陵士兵们纷纷冲了出来,向粮队发起了进攻。

  东吴的士兵们毫无防备,顿时乱作一团。

  邢道荣手持铁矛,冲在最前面,一矛就挑倒了粮队的头领。

  周仓也不甘示弱,挥舞着大刀,砍倒了一个又一个东吴士兵。

  零陵士兵们士气大振,个个奋勇杀敌。

  东吴的士兵们抵挡不住,纷纷扔下粮车,转身就跑。

  邢道荣见时机成熟,大喊道:“放火!”

  士兵们立刻拿出火把,点燃了粮车。

  顿时,山谷里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几十辆粮车很快就变成了一堆堆火海。

  “撤!”邢道荣见任务完成,立刻下令撤军。

  就在他们准备撤退时,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吕蒙派来的援军到了。

  邢道荣不敢恋战,带着队伍,沿着小路,迅速撤回了零陵城。

  回到城里,邢道荣和周仓向张飞禀报了袭击粮队的经过。

  张飞听后,大喜过望,拍着邢道荣的肩膀说:“好样的!道荣,你立了大功!这下吕蒙肯定要撤军了!”

  果然,第二天一早,吕蒙就得知了粮队被袭、粮草被烧的消息。

  他又气又急,知道没有了粮草,再围困零陵也没有意义,只好下令撤军。

  零陵城的围困终于解除了,城里的士兵和百姓们都欢呼雀跃。

  刘备得知消息后,对邢道荣大加赞赏,赏赐了他很多金银财宝,还提拔他为裨将军。

  邢道荣拿着赏赐,心里却没有丝毫喜悦。

  他知道,孙权和刘备之间的矛盾并没有解决,将来肯定还会有战争。

  零陵作为荆州的重要城池,迟早还会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

  他必须更加努力地操练士兵,加强城防,才能在未来的战争中守护好零陵。

  这天,邢道荣正在演武场操练士兵,突然接到了刘备的命令,让他率军前往桂阳郡,协助赵云防守。

  邢道荣不敢耽搁,立刻收拾行装,带着手下的士兵,向桂阳郡出发。

  他不知道,这次桂阳之行,将会让他遇到一生中最大的挑战。

  他连忙召集手下的官员和武将,商议对策。

  郡府的议事厅里,气氛十分凝重。

  文官们大多主张投降,他们说曹操势力强大,抵抗也是徒劳,只会让零陵百姓遭殃;武将们则大多主张抵抗,他们说零陵是祖宗传下来的地盘,不能轻易拱手让人,更何况他们还有邢道荣这样的勇将,未必就打不过曹操的军队。

  刘度看着众人争论不休,目光落在了邢道荣身上:“道荣,你是我零陵最得力的武将,你说说,咱们该怎么办?”

  邢道荣站起身,抱了抱拳,大声说:“太守,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残暴不仁,要是咱们投降了他,不仅会被天下人耻笑,零陵的百姓也未必能有好日子过。末将愿率军死守零陵,与城池共存亡!”

  “说得好!”几个武将纷纷附和,“我们愿跟邢校尉一起,抵抗曹操!”

  文官们却不以为然,一个叫王粲的参军说:“邢校尉,话虽如此,可曹操有数十万大军,咱们零陵只有几千郡兵,怎么跟他抗衡?要是城破了,太守和咱们这些人都要掉脑袋,百姓也会遭难,这又是何苦呢?”

  “王参军,你怕了?”邢道荣看着王粲,眼神里满是不屑,“身为零陵的官员,不思保家卫国,反而一心想着投降,你对得起零陵的百姓吗?”

  王粲被说得满脸通红,想要反驳,却被刘度打断了:“好了,大家都别吵了。道荣,你有把握守住零陵吗?”

  邢道荣坚定地说:“太守放心,末将已经勘察过零陵的城防,只要咱们加固城墙,多准备些弓箭和滚木礌石,再发动百姓一起守城,曹操的军队想要攻破零陵,没那么容易!”

  刘度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那咱们就抵抗曹操!道荣,零陵的安危,就交给你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邢道荣忙得脚不沾地。他一边组织兵卒加固城墙,在城墙上搭建箭楼,准备滚木礌石;一边又派人去乡下招募壮丁,扩充兵力;同时,他还发动城里的百姓,让他们准备粮食和饮用水,支援守城的兵卒。

  百姓们都很支持邢道荣,纷纷拿出家里的粮食和衣物,有的甚至还主动要求上城墙帮忙。

  张胖子现在已经是邢道荣手下的一个屯长了,他带着自己的手下,整天在城墙上巡逻,检查城防,忙得不亦乐乎。

  就在邢道荣紧锣密鼓地准备守城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刘备派诸葛亮率领军队,前来收复荆州南部的四郡,已经攻下了长沙郡,现在正向零陵郡赶来。

  刘度听到这个消息,又开始发愁了。

  他原本以为只有曹操一个敌人,现在又多了一个刘备,零陵腹背受敌,处境更加艰难了。

  “太守,刘备是皇室宗亲,素有仁德之名,比曹操那个汉贼强多了。”

  王粲又站了出来,

  “不如咱们向刘备投降,这样既不用跟曹操为敌,也能保住零陵的百姓。”

  “王参军,你又想投降?”

  邢道荣皱起眉头,

  “刘备虽然是皇室宗亲,但他现在实力薄弱,能不能抵挡得住曹操还不一定。要是咱们投降了刘备,将来曹操大军一来,刘备跑了,咱们怎么办?”

  “那你说怎么办?”王粲反问,“曹操和刘备都要来打咱们,咱们难道要两面受敌吗?”

  邢道荣沉默了。

  他知道王粲说的是实话,零陵的兵力有限,根本不可能同时抵挡曹操和刘备的军队。

  他想了想,说:“太守,不如咱们先派人去跟诸葛亮接触一下,看看他的来意。如果他真的是为了收复汉室江山,善待百姓,咱们再考虑投降也不迟;如果他只是想吞并零陵,那咱们就跟他拼了!”

  刘度觉得邢道荣说得有道理,就派王粲去见诸葛亮。

  王粲见到诸葛亮后,把零陵的处境说了一遍,又说了刘度和邢道荣的想法。

  诸葛亮听了,笑着说:“我主刘备乃是中山靖王之后,一心想要兴复汉室,善待百姓。只要零陵愿意归顺,我主一定会善待太守和零陵的百姓,绝不会像曹操那样残暴不仁。”

  王粲回来后,把诸葛亮的话告诉了刘度和邢道荣。

  刘度听了,心里松了一口气,想要马上投降。

  可邢道荣还是有些怀疑:“诸葛亮向来足智多谋,咱们不能轻易相信他的话。不如让我去见他一面,亲自跟他谈谈。”

  刘度同意了。

  第二天,邢道荣带着几个随从,来到了诸葛亮的军营。

  军营外旌旗猎猎,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队列整齐,与零陵郡兵比起来,多了几分肃杀之气。

  邢道荣暗自心惊,看来刘备麾下确实有精锐之师,并非传言中那般狼狈。

  通报过后,邢道荣被引至中军大帐。

  帐内陈设简单,只有一张案几,几上摊着一张地图,诸葛亮正坐在案后,手持羽扇,面带微笑地看着他。

  “久闻邢校尉乃零陵勇将,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诸葛亮率先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度。

  邢道荣抱了抱拳,语气恭敬却不卑不亢:“诸葛先生谬赞。末将今日前来,是想请教先生,若零陵归顺刘皇叔,先生能保证零陵百姓不受惊扰,太守及下属官员各司其职吗?”

  诸葛亮放下羽扇,指了指案上的地图:“邢校尉放心,我主刘备向来以仁德为本。长沙郡归顺后,百姓安居乐业,官员依旧任职,此事你可派人去查。零陵若归降,我主不仅会善待百姓,还会任命你继续统领零陵郡兵,守护一方安宁。”

  邢道荣看着诸葛亮坦诚的眼神,心里的疑虑消了大半。

  但他还是有些不放心:“先生,曹操大军南下,若将来曹操攻打零陵,刘皇叔会派兵支援吗?”

  诸葛亮笑了笑:“曹操虽强,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得人心。我主已与东吴孙权结盟,不久后便会与曹操在赤壁决战。只要此战获胜,曹操短时间内无力南下,零陵自然安全。即便将来曹操再来,我主也会与零陵共存亡。”

  邢道荣沉默了片刻,心里已有了决断。他站起身,再次抱拳道:“先生所言,末将信了。末将回去后,会劝说太守归顺刘皇叔,愿为兴复汉室效力!”

  诸葛亮闻言,大喜过望:“好!邢校尉深明大义,将来必能成就一番大业。我这就写一封信,你带给刘太守,以表我主诚意。”

  邢道荣拿着诸葛亮的信,回到了零陵郡城。

  他把见诸葛亮的经过和诸葛亮的承诺告诉了刘度,刘度听后,终于放下心来,当即决定归顺刘备。

  几天后,刘度带着邢道荣等官员,亲自到城外迎接诸葛亮的军队。

  诸葛亮率领大军入城,果然秋毫无犯,百姓们夹道欢迎,零陵城一片祥和。

  不久后,刘备亲自来到零陵,召见了刘度和邢道荣。

  刘备对邢道荣的勇武和忠义十分欣赏,当场任命他为零陵中郎将,继续统领零陵郡兵。

  邢道荣感激涕零,当场表示愿为刘备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本以为日子会就此安定下来,可没过多久,一场更大的风波就来了。

  建安十四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大败,退回北方。

  刘备趁机占领了荆州南部四郡,势力逐渐壮大。

  但孙权却认为刘备占据荆州是“借而不还”,多次派人索要荆州,双方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零陵地处荆州南部,是孙权索要荆州的重要目标之一。

  孙权派大将吕蒙率领军队,进驻长沙郡,对零陵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发动进攻。

  刘备得知消息后,连忙派关羽驻守荆州,又派张飞率军支援零陵,协助邢道荣防守。

  邢道荣接到命令后,不敢有丝毫懈怠,再次加强了零陵的城防,日夜操练士兵,准备迎接一场恶战。

  张飞率军来到零陵后,与邢道荣相见。

  张飞性格豪爽,见邢道荣身材魁梧,勇武过人,十分对他的胃口,两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张飞经常和邢道荣一起喝酒,探讨兵法,还教了他一些枪法技巧,邢道荣的武艺也因此有了很大的提升。

  这天,吕蒙派人送来一封战书,要求邢道荣在三日内打开城门投降,否则就率军攻城。

  邢道荣和张飞看过战书后,都怒不可遏。

  “吕蒙小儿,竟敢如此狂妄!”张飞大骂道,“道荣,明日我就率军出战,定要让他知道我老张的厉害!”

  邢道荣却冷静地说:“将军,吕蒙善于用兵,手下的士兵也都是精锐,不可轻敌。咱们还是先坚守城池,观察敌军的动向,再寻找战机出击。”

  张飞想了想,觉得邢道荣说得有道理,就点了点头:“好,就听你的。咱们先守住城池,等敌军疲惫了,再给他们致命一击!”

  第二天,吕蒙果然率领大军来到零陵城下,开始攻城。

  东吴士兵们推着云梯,扛着撞车,向城墙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邢道荣和张飞亲自登上城墙,指挥士兵们防守。

  邢道荣手持铁矛,站在城墙最险要的地方,每当有东吴士兵爬上云梯,他就一矛将其挑下,矛尖上的鲜血染红了城墙。

  张飞则手持丈八蛇矛,在城墙上来回冲杀,大喊着:“谁敢上来,我就戳他一百个窟窿!”

  东吴士兵们被两人的勇武吓住了,进攻的势头渐渐弱了下来。

  吕蒙见攻城不利,只好下令撤军。

  第一天的防守战,零陵军取得了胜利。

  但邢道荣知道,这只是开始,吕蒙绝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的战斗会更加艰难。

  他和张飞一起,召集手下的将领,商议接下来的防守策略,准备迎接更大的挑战。

  吕蒙第一次攻城失利后,并没有退兵,而是在零陵城外扎下营寨,准备长期围困零陵。

  他派人切断了零陵城的粮道,想要让城里的人弹尽粮绝,不攻自破。

  日子一天天过去,零陵城里的粮食越来越少,士兵们的士气也开始低落。

  邢道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知道,再这样下去,不用吕蒙攻城,城里的人自己就会乱起来。

  这天晚上,邢道荣来到张飞的营帐,想要和他商议对策。

  张飞正坐在帐内喝酒,见邢道荣进来,连忙招呼他坐下:“道荣,来,陪我喝几杯。”

  邢道荣坐下后,却没有端酒杯,而是皱着眉头说:“将军,城里的粮食只够支撑半个月了,再不想办法,咱们就真的要被困死在城里了。”

  张飞放下酒杯,叹了口气:“我也知道情况危急,可吕蒙把城围得水泄不通,咱们根本冲不出去,这可怎么办?”

  邢道荣想了想,说:“将军,吕蒙虽然切断了咱们的粮道,但他的粮草肯定也需要从后方运送。咱们不如派一支精锐小队,悄悄出城,去袭击他的粮队,只要能烧掉他的粮草,他就不得不撤军了。”

  张飞眼睛一亮:“好主意!道荣,还是你有办法。那你觉得,派谁去合适呢?”

  邢道荣站起身,抱拳道:“将军,末将愿率军前往!末将对零陵城外的地形熟悉,一定能完成任务。”

  张飞看着邢道荣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好!我给你五百精锐,再让我的副将周仓跟你一起去,他武艺高强,能帮你不少忙。你们一定要小心,若是情况不对,就赶紧撤回来。”

  “请将军放心!”邢道荣说完,就转身离开了营帐,去准备出发事宜。

  当天深夜,邢道荣和周仓率领五百精锐,趁着夜色,从城墙的一个秘密出口悄悄出城。

  零陵城外一片漆黑,只有远处东吴军营的火把在闪烁。

  邢道荣带着队伍,沿着小路,小心翼翼地向吕蒙的粮道方向前进。

  走了大约两个时辰,他们来到了一处山谷。

  邢道荣知道,这是吕蒙粮队必经之路,这里地势险要,适合埋伏。

  他让士兵们隐藏在山谷两侧的树林里,等待粮队的到来。

  又过了一个时辰,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和车轮声。

  邢道荣探出头一看,只见一支大约有一千人的队伍,正押着几十辆粮车,缓缓向山谷走来。

  “来了!”邢道荣低声对周仓说,“等他们全部进入山谷,咱们就动手。”

  周仓点了点头,握紧了手中的大刀。

  很快,东吴的粮队就全部进入了山谷。邢道荣大喊一声:“动手!”

  隐藏在树林里的零陵士兵们纷纷冲了出来,向粮队发起了进攻。

  东吴的士兵们毫无防备,顿时乱作一团。

  邢道荣手持铁矛,冲在最前面,一矛就挑倒了粮队的头领。

  周仓也不甘示弱,挥舞着大刀,砍倒了一个又一个东吴士兵。

  零陵士兵们士气大振,个个奋勇杀敌。

  东吴的士兵们抵挡不住,纷纷扔下粮车,转身就跑。

  邢道荣见时机成熟,大喊道:“放火!”

  士兵们立刻拿出火把,点燃了粮车。

  顿时,山谷里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几十辆粮车很快就变成了一堆堆火海。

  “撤!”邢道荣见任务完成,立刻下令撤军。

  就在他们准备撤退时,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吕蒙派来的援军到了。

  邢道荣不敢恋战,带着队伍,沿着小路,迅速撤回了零陵城。

  回到城里,邢道荣和周仓向张飞禀报了袭击粮队的经过。

  张飞听后,大喜过望,拍着邢道荣的肩膀说:“好样的!道荣,你立了大功!这下吕蒙肯定要撤军了!”

  果然,第二天一早,吕蒙就得知了粮队被袭、粮草被烧的消息。

  他又气又急,知道没有了粮草,再围困零陵也没有意义,只好下令撤军。

  零陵城的围困终于解除了,城里的士兵和百姓们都欢呼雀跃。

  刘备得知消息后,对邢道荣大加赞赏,赏赐了他很多金银财宝,还提拔他为裨将军。

  邢道荣拿着赏赐,心里却没有丝毫喜悦。

  他知道,孙权和刘备之间的矛盾并没有解决,将来肯定还会有战争。

  零陵作为荆州的重要城池,迟早还会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

  他必须更加努力地操练士兵,加强城防,才能在未来的战争中守护好零陵。

  这天,邢道荣正在演武场操练士兵,突然接到了刘备的命令,让他率军前往桂阳郡,协助赵云防守。

  邢道荣不敢耽搁,立刻收拾行装,带着手下的士兵,向桂阳郡出发。

  他不知道,这次桂阳之行,将会让他遇到一生中最大的挑战。

  他连忙召集手下的官员和武将,商议对策。

  郡府的议事厅里,气氛十分凝重。

  文官们大多主张投降,他们说曹操势力强大,抵抗也是徒劳,只会让零陵百姓遭殃;武将们则大多主张抵抗,他们说零陵是祖宗传下来的地盘,不能轻易拱手让人,更何况他们还有邢道荣这样的勇将,未必就打不过曹操的军队。

  刘度看着众人争论不休,目光落在了邢道荣身上:“道荣,你是我零陵最得力的武将,你说说,咱们该怎么办?”

  邢道荣站起身,抱了抱拳,大声说:“太守,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残暴不仁,要是咱们投降了他,不仅会被天下人耻笑,零陵的百姓也未必能有好日子过。末将愿率军死守零陵,与城池共存亡!”

  “说得好!”几个武将纷纷附和,“我们愿跟邢校尉一起,抵抗曹操!”

  文官们却不以为然,一个叫王粲的参军说:“邢校尉,话虽如此,可曹操有数十万大军,咱们零陵只有几千郡兵,怎么跟他抗衡?要是城破了,太守和咱们这些人都要掉脑袋,百姓也会遭难,这又是何苦呢?”

  “王参军,你怕了?”邢道荣看着王粲,眼神里满是不屑,“身为零陵的官员,不思保家卫国,反而一心想着投降,你对得起零陵的百姓吗?”

  王粲被说得满脸通红,想要反驳,却被刘度打断了:“好了,大家都别吵了。道荣,你有把握守住零陵吗?”

  邢道荣坚定地说:“太守放心,末将已经勘察过零陵的城防,只要咱们加固城墙,多准备些弓箭和滚木礌石,再发动百姓一起守城,曹操的军队想要攻破零陵,没那么容易!”

  刘度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那咱们就抵抗曹操!道荣,零陵的安危,就交给你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邢道荣忙得脚不沾地。他一边组织兵卒加固城墙,在城墙上搭建箭楼,准备滚木礌石;一边又派人去乡下招募壮丁,扩充兵力;同时,他还发动城里的百姓,让他们准备粮食和饮用水,支援守城的兵卒。

  百姓们都很支持邢道荣,纷纷拿出家里的粮食和衣物,有的甚至还主动要求上城墙帮忙。

  张胖子现在已经是邢道荣手下的一个屯长了,他带着自己的手下,整天在城墙上巡逻,检查城防,忙得不亦乐乎。

  就在邢道荣紧锣密鼓地准备守城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刘备派诸葛亮率领军队,前来收复荆州南部的四郡,已经攻下了长沙郡,现在正向零陵郡赶来。

  刘度听到这个消息,又开始发愁了。

  他原本以为只有曹操一个敌人,现在又多了一个刘备,零陵腹背受敌,处境更加艰难了。

  “太守,刘备是皇室宗亲,素有仁德之名,比曹操那个汉贼强多了。”

  王粲又站了出来,

  “不如咱们向刘备投降,这样既不用跟曹操为敌,也能保住零陵的百姓。”

  “王参军,你又想投降?”

  邢道荣皱起眉头,

  “刘备虽然是皇室宗亲,但他现在实力薄弱,能不能抵挡得住曹操还不一定。要是咱们投降了刘备,将来曹操大军一来,刘备跑了,咱们怎么办?”

  “那你说怎么办?”王粲反问,“曹操和刘备都要来打咱们,咱们难道要两面受敌吗?”

  邢道荣沉默了。

  他知道王粲说的是实话,零陵的兵力有限,根本不可能同时抵挡曹操和刘备的军队。

  他想了想,说:“太守,不如咱们先派人去跟诸葛亮接触一下,看看他的来意。如果他真的是为了收复汉室江山,善待百姓,咱们再考虑投降也不迟;如果他只是想吞并零陵,那咱们就跟他拼了!”

  刘度觉得邢道荣说得有道理,就派王粲去见诸葛亮。

  王粲见到诸葛亮后,把零陵的处境说了一遍,又说了刘度和邢道荣的想法。

  诸葛亮听了,笑着说:“我主刘备乃是中山靖王之后,一心想要兴复汉室,善待百姓。只要零陵愿意归顺,我主一定会善待太守和零陵的百姓,绝不会像曹操那样残暴不仁。”

  王粲回来后,把诸葛亮的话告诉了刘度和邢道荣。

  刘度听了,心里松了一口气,想要马上投降。

  可邢道荣还是有些怀疑:“诸葛亮向来足智多谋,咱们不能轻易相信他的话。不如让我去见他一面,亲自跟他谈谈。”

  刘度同意了。

  第二天,邢道荣带着几个随从,来到了诸葛亮的军营。

  军营外旌旗猎猎,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队列整齐,与零陵郡兵比起来,多了几分肃杀之气。

  邢道荣暗自心惊,看来刘备麾下确实有精锐之师,并非传言中那般狼狈。

  通报过后,邢道荣被引至中军大帐。

  帐内陈设简单,只有一张案几,几上摊着一张地图,诸葛亮正坐在案后,手持羽扇,面带微笑地看着他。

  “久闻邢校尉乃零陵勇将,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诸葛亮率先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度。

  邢道荣抱了抱拳,语气恭敬却不卑不亢:“诸葛先生谬赞。末将今日前来,是想请教先生,若零陵归顺刘皇叔,先生能保证零陵百姓不受惊扰,太守及下属官员各司其职吗?”

  诸葛亮放下羽扇,指了指案上的地图:“邢校尉放心,我主刘备向来以仁德为本。长沙郡归顺后,百姓安居乐业,官员依旧任职,此事你可派人去查。零陵若归降,我主不仅会善待百姓,还会任命你继续统领零陵郡兵,守护一方安宁。”

  邢道荣看着诸葛亮坦诚的眼神,心里的疑虑消了大半。

  但他还是有些不放心:“先生,曹操大军南下,若将来曹操攻打零陵,刘皇叔会派兵支援吗?”

  诸葛亮笑了笑:“曹操虽强,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得人心。我主已与东吴孙权结盟,不久后便会与曹操在赤壁决战。只要此战获胜,曹操短时间内无力南下,零陵自然安全。即便将来曹操再来,我主也会与零陵共存亡。”

  邢道荣沉默了片刻,心里已有了决断。他站起身,再次抱拳道:“先生所言,末将信了。末将回去后,会劝说太守归顺刘皇叔,愿为兴复汉室效力!”

  诸葛亮闻言,大喜过望:“好!邢校尉深明大义,将来必能成就一番大业。我这就写一封信,你带给刘太守,以表我主诚意。”

  邢道荣拿着诸葛亮的信,回到了零陵郡城。

  他把见诸葛亮的经过和诸葛亮的承诺告诉了刘度,刘度听后,终于放下心来,当即决定归顺刘备。

  几天后,刘度带着邢道荣等官员,亲自到城外迎接诸葛亮的军队。

  诸葛亮率领大军入城,果然秋毫无犯,百姓们夹道欢迎,零陵城一片祥和。

  不久后,刘备亲自来到零陵,召见了刘度和邢道荣。

  刘备对邢道荣的勇武和忠义十分欣赏,当场任命他为零陵中郎将,继续统领零陵郡兵。

  邢道荣感激涕零,当场表示愿为刘备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本以为日子会就此安定下来,可没过多久,一场更大的风波就来了。

  建安十四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大败,退回北方。

  刘备趁机占领了荆州南部四郡,势力逐渐壮大。

  但孙权却认为刘备占据荆州是“借而不还”,多次派人索要荆州,双方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零陵地处荆州南部,是孙权索要荆州的重要目标之一。

  孙权派大将吕蒙率领军队,进驻长沙郡,对零陵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发动进攻。

  刘备得知消息后,连忙派关羽驻守荆州,又派张飞率军支援零陵,协助邢道荣防守。

  邢道荣接到命令后,不敢有丝毫懈怠,再次加强了零陵的城防,日夜操练士兵,准备迎接一场恶战。

  张飞率军来到零陵后,与邢道荣相见。

  张飞性格豪爽,见邢道荣身材魁梧,勇武过人,十分对他的胃口,两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张飞经常和邢道荣一起喝酒,探讨兵法,还教了他一些枪法技巧,邢道荣的武艺也因此有了很大的提升。

  这天,吕蒙派人送来一封战书,要求邢道荣在三日内打开城门投降,否则就率军攻城。

  邢道荣和张飞看过战书后,都怒不可遏。

  “吕蒙小儿,竟敢如此狂妄!”张飞大骂道,“道荣,明日我就率军出战,定要让他知道我老张的厉害!”

  邢道荣却冷静地说:“将军,吕蒙善于用兵,手下的士兵也都是精锐,不可轻敌。咱们还是先坚守城池,观察敌军的动向,再寻找战机出击。”

  张飞想了想,觉得邢道荣说得有道理,就点了点头:“好,就听你的。咱们先守住城池,等敌军疲惫了,再给他们致命一击!”

  第二天,吕蒙果然率领大军来到零陵城下,开始攻城。

  东吴士兵们推着云梯,扛着撞车,向城墙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邢道荣和张飞亲自登上城墙,指挥士兵们防守。

  邢道荣手持铁矛,站在城墙最险要的地方,每当有东吴士兵爬上云梯,他就一矛将其挑下,矛尖上的鲜血染红了城墙。

  张飞则手持丈八蛇矛,在城墙上来回冲杀,大喊着:“谁敢上来,我就戳他一百个窟窿!”

  东吴士兵们被两人的勇武吓住了,进攻的势头渐渐弱了下来。

  吕蒙见攻城不利,只好下令撤军。

  第一天的防守战,零陵军取得了胜利。

  但邢道荣知道,这只是开始,吕蒙绝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的战斗会更加艰难。

  他和张飞一起,召集手下的将领,商议接下来的防守策略,准备迎接更大的挑战。

  吕蒙第一次攻城失利后,并没有退兵,而是在零陵城外扎下营寨,准备长期围困零陵。

  他派人切断了零陵城的粮道,想要让城里的人弹尽粮绝,不攻自破。

  日子一天天过去,零陵城里的粮食越来越少,士兵们的士气也开始低落。

  邢道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知道,再这样下去,不用吕蒙攻城,城里的人自己就会乱起来。

  这天晚上,邢道荣来到张飞的营帐,想要和他商议对策。

  张飞正坐在帐内喝酒,见邢道荣进来,连忙招呼他坐下:“道荣,来,陪我喝几杯。”

  邢道荣坐下后,却没有端酒杯,而是皱着眉头说:“将军,城里的粮食只够支撑半个月了,再不想办法,咱们就真的要被困死在城里了。”

  张飞放下酒杯,叹了口气:“我也知道情况危急,可吕蒙把城围得水泄不通,咱们根本冲不出去,这可怎么办?”

  邢道荣想了想,说:“将军,吕蒙虽然切断了咱们的粮道,但他的粮草肯定也需要从后方运送。咱们不如派一支精锐小队,悄悄出城,去袭击他的粮队,只要能烧掉他的粮草,他就不得不撤军了。”

  张飞眼睛一亮:“好主意!道荣,还是你有办法。那你觉得,派谁去合适呢?”

  邢道荣站起身,抱拳道:“将军,末将愿率军前往!末将对零陵城外的地形熟悉,一定能完成任务。”

  张飞看着邢道荣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好!我给你五百精锐,再让我的副将周仓跟你一起去,他武艺高强,能帮你不少忙。你们一定要小心,若是情况不对,就赶紧撤回来。”

  “请将军放心!”邢道荣说完,就转身离开了营帐,去准备出发事宜。

  当天深夜,邢道荣和周仓率领五百精锐,趁着夜色,从城墙的一个秘密出口悄悄出城。

  零陵城外一片漆黑,只有远处东吴军营的火把在闪烁。

  邢道荣带着队伍,沿着小路,小心翼翼地向吕蒙的粮道方向前进。

  走了大约两个时辰,他们来到了一处山谷。

  邢道荣知道,这是吕蒙粮队必经之路,这里地势险要,适合埋伏。

  他让士兵们隐藏在山谷两侧的树林里,等待粮队的到来。

  又过了一个时辰,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和车轮声。

  邢道荣探出头一看,只见一支大约有一千人的队伍,正押着几十辆粮车,缓缓向山谷走来。

  “来了!”邢道荣低声对周仓说,“等他们全部进入山谷,咱们就动手。”

  周仓点了点头,握紧了手中的大刀。

  很快,东吴的粮队就全部进入了山谷。邢道荣大喊一声:“动手!”

  隐藏在树林里的零陵士兵们纷纷冲了出来,向粮队发起了进攻。

  东吴的士兵们毫无防备,顿时乱作一团。

  邢道荣手持铁矛,冲在最前面,一矛就挑倒了粮队的头领。

  周仓也不甘示弱,挥舞着大刀,砍倒了一个又一个东吴士兵。

  零陵士兵们士气大振,个个奋勇杀敌。

  东吴的士兵们抵挡不住,纷纷扔下粮车,转身就跑。

  邢道荣见时机成熟,大喊道:“放火!”

  士兵们立刻拿出火把,点燃了粮车。

  顿时,山谷里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几十辆粮车很快就变成了一堆堆火海。

  “撤!”邢道荣见任务完成,立刻下令撤军。

  就在他们准备撤退时,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吕蒙派来的援军到了。

  邢道荣不敢恋战,带着队伍,沿着小路,迅速撤回了零陵城。

  回到城里,邢道荣和周仓向张飞禀报了袭击粮队的经过。

  张飞听后,大喜过望,拍着邢道荣的肩膀说:“好样的!道荣,你立了大功!这下吕蒙肯定要撤军了!”

  果然,第二天一早,吕蒙就得知了粮队被袭、粮草被烧的消息。

  他又气又急,知道没有了粮草,再围困零陵也没有意义,只好下令撤军。

  零陵城的围困终于解除了,城里的士兵和百姓们都欢呼雀跃。

  刘备得知消息后,对邢道荣大加赞赏,赏赐了他很多金银财宝,还提拔他为裨将军。

  邢道荣拿着赏赐,心里却没有丝毫喜悦。

  他知道,孙权和刘备之间的矛盾并没有解决,将来肯定还会有战争。

  零陵作为荆州的重要城池,迟早还会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

  他必须更加努力地操练士兵,加强城防,才能在未来的战争中守护好零陵。

  这天,邢道荣正在演武场操练士兵,突然接到了刘备的命令,让他率军前往桂阳郡,协助赵云防守。

  邢道荣不敢耽搁,立刻收拾行装,带着手下的士兵,向桂阳郡出发。

  他不知道,这次桂阳之行,将会让他遇到一生中最大的挑战。

  他连忙召集手下的官员和武将,商议对策。

  郡府的议事厅里,气氛十分凝重。

  文官们大多主张投降,他们说曹操势力强大,抵抗也是徒劳,只会让零陵百姓遭殃;武将们则大多主张抵抗,他们说零陵是祖宗传下来的地盘,不能轻易拱手让人,更何况他们还有邢道荣这样的勇将,未必就打不过曹操的军队。

  刘度看着众人争论不休,目光落在了邢道荣身上:“道荣,你是我零陵最得力的武将,你说说,咱们该怎么办?”

  邢道荣站起身,抱了抱拳,大声说:“太守,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残暴不仁,要是咱们投降了他,不仅会被天下人耻笑,零陵的百姓也未必能有好日子过。末将愿率军死守零陵,与城池共存亡!”

  “说得好!”几个武将纷纷附和,“我们愿跟邢校尉一起,抵抗曹操!”

  文官们却不以为然,一个叫王粲的参军说:“邢校尉,话虽如此,可曹操有数十万大军,咱们零陵只有几千郡兵,怎么跟他抗衡?要是城破了,太守和咱们这些人都要掉脑袋,百姓也会遭难,这又是何苦呢?”

  “王参军,你怕了?”邢道荣看着王粲,眼神里满是不屑,“身为零陵的官员,不思保家卫国,反而一心想着投降,你对得起零陵的百姓吗?”

  王粲被说得满脸通红,想要反驳,却被刘度打断了:“好了,大家都别吵了。道荣,你有把握守住零陵吗?”

  邢道荣坚定地说:“太守放心,末将已经勘察过零陵的城防,只要咱们加固城墙,多准备些弓箭和滚木礌石,再发动百姓一起守城,曹操的军队想要攻破零陵,没那么容易!”

  刘度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那咱们就抵抗曹操!道荣,零陵的安危,就交给你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邢道荣忙得脚不沾地。他一边组织兵卒加固城墙,在城墙上搭建箭楼,准备滚木礌石;一边又派人去乡下招募壮丁,扩充兵力;同时,他还发动城里的百姓,让他们准备粮食和饮用水,支援守城的兵卒。

  百姓们都很支持邢道荣,纷纷拿出家里的粮食和衣物,有的甚至还主动要求上城墙帮忙。

  张胖子现在已经是邢道荣手下的一个屯长了,他带着自己的手下,整天在城墙上巡逻,检查城防,忙得不亦乐乎。

  就在邢道荣紧锣密鼓地准备守城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刘备派诸葛亮率领军队,前来收复荆州南部的四郡,已经攻下了长沙郡,现在正向零陵郡赶来。

  刘度听到这个消息,又开始发愁了。

  他原本以为只有曹操一个敌人,现在又多了一个刘备,零陵腹背受敌,处境更加艰难了。

  “太守,刘备是皇室宗亲,素有仁德之名,比曹操那个汉贼强多了。”

  王粲又站了出来,

  “不如咱们向刘备投降,这样既不用跟曹操为敌,也能保住零陵的百姓。”

  “王参军,你又想投降?”

  邢道荣皱起眉头,

  “刘备虽然是皇室宗亲,但他现在实力薄弱,能不能抵挡得住曹操还不一定。要是咱们投降了刘备,将来曹操大军一来,刘备跑了,咱们怎么办?”

  “那你说怎么办?”王粲反问,“曹操和刘备都要来打咱们,咱们难道要两面受敌吗?”

  邢道荣沉默了。

  他知道王粲说的是实话,零陵的兵力有限,根本不可能同时抵挡曹操和刘备的军队。

  他想了想,说:“太守,不如咱们先派人去跟诸葛亮接触一下,看看他的来意。如果他真的是为了收复汉室江山,善待百姓,咱们再考虑投降也不迟;如果他只是想吞并零陵,那咱们就跟他拼了!”

  刘度觉得邢道荣说得有道理,就派王粲去见诸葛亮。

  王粲见到诸葛亮后,把零陵的处境说了一遍,又说了刘度和邢道荣的想法。

  诸葛亮听了,笑着说:“我主刘备乃是中山靖王之后,一心想要兴复汉室,善待百姓。只要零陵愿意归顺,我主一定会善待太守和零陵的百姓,绝不会像曹操那样残暴不仁。”

  王粲回来后,把诸葛亮的话告诉了刘度和邢道荣。

  刘度听了,心里松了一口气,想要马上投降。

  可邢道荣还是有些怀疑:“诸葛亮向来足智多谋,咱们不能轻易相信他的话。不如让我去见他一面,亲自跟他谈谈。”

  刘度同意了。

  第二天,邢道荣带着几个随从,来到了诸葛亮的军营。

  军营外旌旗猎猎,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队列整齐,与零陵郡兵比起来,多了几分肃杀之气。

  邢道荣暗自心惊,看来刘备麾下确实有精锐之师,并非传言中那般狼狈。

  通报过后,邢道荣被引至中军大帐。

  帐内陈设简单,只有一张案几,几上摊着一张地图,诸葛亮正坐在案后,手持羽扇,面带微笑地看着他。

  “久闻邢校尉乃零陵勇将,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诸葛亮率先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度。

  邢道荣抱了抱拳,语气恭敬却不卑不亢:“诸葛先生谬赞。末将今日前来,是想请教先生,若零陵归顺刘皇叔,先生能保证零陵百姓不受惊扰,太守及下属官员各司其职吗?”

  诸葛亮放下羽扇,指了指案上的地图:“邢校尉放心,我主刘备向来以仁德为本。长沙郡归顺后,百姓安居乐业,官员依旧任职,此事你可派人去查。零陵若归降,我主不仅会善待百姓,还会任命你继续统领零陵郡兵,守护一方安宁。”

  邢道荣看着诸葛亮坦诚的眼神,心里的疑虑消了大半。

  但他还是有些不放心:“先生,曹操大军南下,若将来曹操攻打零陵,刘皇叔会派兵支援吗?”

  诸葛亮笑了笑:“曹操虽强,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得人心。我主已与东吴孙权结盟,不久后便会与曹操在赤壁决战。只要此战获胜,曹操短时间内无力南下,零陵自然安全。即便将来曹操再来,我主也会与零陵共存亡。”

  邢道荣沉默了片刻,心里已有了决断。他站起身,再次抱拳道:“先生所言,末将信了。末将回去后,会劝说太守归顺刘皇叔,愿为兴复汉室效力!”

  诸葛亮闻言,大喜过望:“好!邢校尉深明大义,将来必能成就一番大业。我这就写一封信,你带给刘太守,以表我主诚意。”

  邢道荣拿着诸葛亮的信,回到了零陵郡城。

  他把见诸葛亮的经过和诸葛亮的承诺告诉了刘度,刘度听后,终于放下心来,当即决定归顺刘备。

  几天后,刘度带着邢道荣等官员,亲自到城外迎接诸葛亮的军队。

  诸葛亮率领大军入城,果然秋毫无犯,百姓们夹道欢迎,零陵城一片祥和。

  不久后,刘备亲自来到零陵,召见了刘度和邢道荣。

  刘备对邢道荣的勇武和忠义十分欣赏,当场任命他为零陵中郎将,继续统领零陵郡兵。

  邢道荣感激涕零,当场表示愿为刘备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本以为日子会就此安定下来,可没过多久,一场更大的风波就来了。

  建安十四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大败,退回北方。

  刘备趁机占领了荆州南部四郡,势力逐渐壮大。

  但孙权却认为刘备占据荆州是“借而不还”,多次派人索要荆州,双方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零陵地处荆州南部,是孙权索要荆州的重要目标之一。

  孙权派大将吕蒙率领军队,进驻长沙郡,对零陵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发动进攻。

  刘备得知消息后,连忙派关羽驻守荆州,又派张飞率军支援零陵,协助邢道荣防守。

  邢道荣接到命令后,不敢有丝毫懈怠,再次加强了零陵的城防,日夜操练士兵,准备迎接一场恶战。

  张飞率军来到零陵后,与邢道荣相见。

  张飞性格豪爽,见邢道荣身材魁梧,勇武过人,十分对他的胃口,两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张飞经常和邢道荣一起喝酒,探讨兵法,还教了他一些枪法技巧,邢道荣的武艺也因此有了很大的提升。

  这天,吕蒙派人送来一封战书,要求邢道荣在三日内打开城门投降,否则就率军攻城。

  邢道荣和张飞看过战书后,都怒不可遏。

  “吕蒙小儿,竟敢如此狂妄!”张飞大骂道,“道荣,明日我就率军出战,定要让他知道我老张的厉害!”

  邢道荣却冷静地说:“将军,吕蒙善于用兵,手下的士兵也都是精锐,不可轻敌。咱们还是先坚守城池,观察敌军的动向,再寻找战机出击。”

  张飞想了想,觉得邢道荣说得有道理,就点了点头:“好,就听你的。咱们先守住城池,等敌军疲惫了,再给他们致命一击!”

  第二天,吕蒙果然率领大军来到零陵城下,开始攻城。

  东吴士兵们推着云梯,扛着撞车,向城墙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邢道荣和张飞亲自登上城墙,指挥士兵们防守。

  邢道荣手持铁矛,站在城墙最险要的地方,每当有东吴士兵爬上云梯,他就一矛将其挑下,矛尖上的鲜血染红了城墙。

  张飞则手持丈八蛇矛,在城墙上来回冲杀,大喊着:“谁敢上来,我就戳他一百个窟窿!”

  东吴士兵们被两人的勇武吓住了,进攻的势头渐渐弱了下来。

  吕蒙见攻城不利,只好下令撤军。

  第一天的防守战,零陵军取得了胜利。

  但邢道荣知道,这只是开始,吕蒙绝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的战斗会更加艰难。

  他和张飞一起,召集手下的将领,商议接下来的防守策略,准备迎接更大的挑战。

  吕蒙第一次攻城失利后,并没有退兵,而是在零陵城外扎下营寨,准备长期围困零陵。

  他派人切断了零陵城的粮道,想要让城里的人弹尽粮绝,不攻自破。

  日子一天天过去,零陵城里的粮食越来越少,士兵们的士气也开始低落。

  邢道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知道,再这样下去,不用吕蒙攻城,城里的人自己就会乱起来。

  这天晚上,邢道荣来到张飞的营帐,想要和他商议对策。

  张飞正坐在帐内喝酒,见邢道荣进来,连忙招呼他坐下:“道荣,来,陪我喝几杯。”

  邢道荣坐下后,却没有端酒杯,而是皱着眉头说:“将军,城里的粮食只够支撑半个月了,再不想办法,咱们就真的要被困死在城里了。”

  张飞放下酒杯,叹了口气:“我也知道情况危急,可吕蒙把城围得水泄不通,咱们根本冲不出去,这可怎么办?”

  邢道荣想了想,说:“将军,吕蒙虽然切断了咱们的粮道,但他的粮草肯定也需要从后方运送。咱们不如派一支精锐小队,悄悄出城,去袭击他的粮队,只要能烧掉他的粮草,他就不得不撤军了。”

  张飞眼睛一亮:“好主意!道荣,还是你有办法。那你觉得,派谁去合适呢?”

  邢道荣站起身,抱拳道:“将军,末将愿率军前往!末将对零陵城外的地形熟悉,一定能完成任务。”

  张飞看着邢道荣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好!我给你五百精锐,再让我的副将周仓跟你一起去,他武艺高强,能帮你不少忙。你们一定要小心,若是情况不对,就赶紧撤回来。”

  “请将军放心!”邢道荣说完,就转身离开了营帐,去准备出发事宜。

  当天深夜,邢道荣和周仓率领五百精锐,趁着夜色,从城墙的一个秘密出口悄悄出城。

  零陵城外一片漆黑,只有远处东吴军营的火把在闪烁。

  邢道荣带着队伍,沿着小路,小心翼翼地向吕蒙的粮道方向前进。

  走了大约两个时辰,他们来到了一处山谷。

  邢道荣知道,这是吕蒙粮队必经之路,这里地势险要,适合埋伏。

  他让士兵们隐藏在山谷两侧的树林里,等待粮队的到来。

  又过了一个时辰,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和车轮声。

  邢道荣探出头一看,只见一支大约有一千人的队伍,正押着几十辆粮车,缓缓向山谷走来。

  “来了!”邢道荣低声对周仓说,“等他们全部进入山谷,咱们就动手。”

  周仓点了点头,握紧了手中的大刀。

  很快,东吴的粮队就全部进入了山谷。邢道荣大喊一声:“动手!”

  隐藏在树林里的零陵士兵们纷纷冲了出来,向粮队发起了进攻。

  东吴的士兵们毫无防备,顿时乱作一团。

  邢道荣手持铁矛,冲在最前面,一矛就挑倒了粮队的头领。

  周仓也不甘示弱,挥舞着大刀,砍倒了一个又一个东吴士兵。

  零陵士兵们士气大振,个个奋勇杀敌。

  东吴的士兵们抵挡不住,纷纷扔下粮车,转身就跑。

  邢道荣见时机成熟,大喊道:“放火!”

  士兵们立刻拿出火把,点燃了粮车。

  顿时,山谷里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几十辆粮车很快就变成了一堆堆火海。

  “撤!”邢道荣见任务完成,立刻下令撤军。

  就在他们准备撤退时,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吕蒙派来的援军到了。

  邢道荣不敢恋战,带着队伍,沿着小路,迅速撤回了零陵城。

  回到城里,邢道荣和周仓向张飞禀报了袭击粮队的经过。

  张飞听后,大喜过望,拍着邢道荣的肩膀说:“好样的!道荣,你立了大功!这下吕蒙肯定要撤军了!”

  果然,第二天一早,吕蒙就得知了粮队被袭、粮草被烧的消息。

  他又气又急,知道没有了粮草,再围困零陵也没有意义,只好下令撤军。

  零陵城的围困终于解除了,城里的士兵和百姓们都欢呼雀跃。

  刘备得知消息后,对邢道荣大加赞赏,赏赐了他很多金银财宝,还提拔他为裨将军。

  邢道荣拿着赏赐,心里却没有丝毫喜悦。

  他知道,孙权和刘备之间的矛盾并没有解决,将来肯定还会有战争。

  零陵作为荆州的重要城池,迟早还会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

  他必须更加努力地操练士兵,加强城防,才能在未来的战争中守护好零陵。

  这天,邢道荣正在演武场操练士兵,突然接到了刘备的命令,让他率军前往桂阳郡,协助赵云防守。

  邢道荣不敢耽搁,立刻收拾行装,带着手下的士兵,向桂阳郡出发。

  他不知道,这次桂阳之行,将会让他遇到一生中最大的挑战。

  他连忙召集手下的官员和武将,商议对策。

  郡府的议事厅里,气氛十分凝重。

  文官们大多主张投降,他们说曹操势力强大,抵抗也是徒劳,只会让零陵百姓遭殃;武将们则大多主张抵抗,他们说零陵是祖宗传下来的地盘,不能轻易拱手让人,更何况他们还有邢道荣这样的勇将,未必就打不过曹操的军队。

  刘度看着众人争论不休,目光落在了邢道荣身上:“道荣,你是我零陵最得力的武将,你说说,咱们该怎么办?”

  邢道荣站起身,抱了抱拳,大声说:“太守,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残暴不仁,要是咱们投降了他,不仅会被天下人耻笑,零陵的百姓也未必能有好日子过。末将愿率军死守零陵,与城池共存亡!”

  “说得好!”几个武将纷纷附和,“我们愿跟邢校尉一起,抵抗曹操!”

  文官们却不以为然,一个叫王粲的参军说:“邢校尉,话虽如此,可曹操有数十万大军,咱们零陵只有几千郡兵,怎么跟他抗衡?要是城破了,太守和咱们这些人都要掉脑袋,百姓也会遭难,这又是何苦呢?”

  “王参军,你怕了?”邢道荣看着王粲,眼神里满是不屑,“身为零陵的官员,不思保家卫国,反而一心想着投降,你对得起零陵的百姓吗?”

  王粲被说得满脸通红,想要反驳,却被刘度打断了:“好了,大家都别吵了。道荣,你有把握守住零陵吗?”

  邢道荣坚定地说:“太守放心,末将已经勘察过零陵的城防,只要咱们加固城墙,多准备些弓箭和滚木礌石,再发动百姓一起守城,曹操的军队想要攻破零陵,没那么容易!”

  刘度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那咱们就抵抗曹操!道荣,零陵的安危,就交给你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邢道荣忙得脚不沾地。他一边组织兵卒加固城墙,在城墙上搭建箭楼,准备滚木礌石;一边又派人去乡下招募壮丁,扩充兵力;同时,他还发动城里的百姓,让他们准备粮食和饮用水,支援守城的兵卒。

  百姓们都很支持邢道荣,纷纷拿出家里的粮食和衣物,有的甚至还主动要求上城墙帮忙。

  张胖子现在已经是邢道荣手下的一个屯长了,他带着自己的手下,整天在城墙上巡逻,检查城防,忙得不亦乐乎。

  就在邢道荣紧锣密鼓地准备守城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刘备派诸葛亮率领军队,前来收复荆州南部的四郡,已经攻下了长沙郡,现在正向零陵郡赶来。

  刘度听到这个消息,又开始发愁了。

  他原本以为只有曹操一个敌人,现在又多了一个刘备,零陵腹背受敌,处境更加艰难了。

  “太守,刘备是皇室宗亲,素有仁德之名,比曹操那个汉贼强多了。”

  王粲又站了出来,

  “不如咱们向刘备投降,这样既不用跟曹操为敌,也能保住零陵的百姓。”

  “王参军,你又想投降?”

  邢道荣皱起眉头,

  “刘备虽然是皇室宗亲,但他现在实力薄弱,能不能抵挡得住曹操还不一定。要是咱们投降了刘备,将来曹操大军一来,刘备跑了,咱们怎么办?”

  “那你说怎么办?”王粲反问,“曹操和刘备都要来打咱们,咱们难道要两面受敌吗?”

  邢道荣沉默了。

  他知道王粲说的是实话,零陵的兵力有限,根本不可能同时抵挡曹操和刘备的军队。

  他想了想,说:“太守,不如咱们先派人去跟诸葛亮接触一下,看看他的来意。如果他真的是为了收复汉室江山,善待百姓,咱们再考虑投降也不迟;如果他只是想吞并零陵,那咱们就跟他拼了!”

  刘度觉得邢道荣说得有道理,就派王粲去见诸葛亮。

  王粲见到诸葛亮后,把零陵的处境说了一遍,又说了刘度和邢道荣的想法。

  诸葛亮听了,笑着说:“我主刘备乃是中山靖王之后,一心想要兴复汉室,善待百姓。只要零陵愿意归顺,我主一定会善待太守和零陵的百姓,绝不会像曹操那样残暴不仁。”

  王粲回来后,把诸葛亮的话告诉了刘度和邢道荣。

  刘度听了,心里松了一口气,想要马上投降。

  可邢道荣还是有些怀疑:“诸葛亮向来足智多谋,咱们不能轻易相信他的话。不如让我去见他一面,亲自跟他谈谈。”

  刘度同意了。

  第二天,邢道荣带着几个随从,来到了诸葛亮的军营。

  军营外旌旗猎猎,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队列整齐,与零陵郡兵比起来,多了几分肃杀之气。

  邢道荣暗自心惊,看来刘备麾下确实有精锐之师,并非传言中那般狼狈。

  通报过后,邢道荣被引至中军大帐。

  帐内陈设简单,只有一张案几,几上摊着一张地图,诸葛亮正坐在案后,手持羽扇,面带微笑地看着他。

  “久闻邢校尉乃零陵勇将,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诸葛亮率先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度。

  邢道荣抱了抱拳,语气恭敬却不卑不亢:“诸葛先生谬赞。末将今日前来,是想请教先生,若零陵归顺刘皇叔,先生能保证零陵百姓不受惊扰,太守及下属官员各司其职吗?”

  诸葛亮放下羽扇,指了指案上的地图:“邢校尉放心,我主刘备向来以仁德为本。长沙郡归顺后,百姓安居乐业,官员依旧任职,此事你可派人去查。零陵若归降,我主不仅会善待百姓,还会任命你继续统领零陵郡兵,守护一方安宁。”

  邢道荣看着诸葛亮坦诚的眼神,心里的疑虑消了大半。

  但他还是有些不放心:“先生,曹操大军南下,若将来曹操攻打零陵,刘皇叔会派兵支援吗?”

  诸葛亮笑了笑:“曹操虽强,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得人心。我主已与东吴孙权结盟,不久后便会与曹操在赤壁决战。只要此战获胜,曹操短时间内无力南下,零陵自然安全。即便将来曹操再来,我主也会与零陵共存亡。”

  邢道荣沉默了片刻,心里已有了决断。他站起身,再次抱拳道:“先生所言,末将信了。末将回去后,会劝说太守归顺刘皇叔,愿为兴复汉室效力!”

  诸葛亮闻言,大喜过望:“好!邢校尉深明大义,将来必能成就一番大业。我这就写一封信,你带给刘太守,以表我主诚意。”

  邢道荣拿着诸葛亮的信,回到了零陵郡城。

  他把见诸葛亮的经过和诸葛亮的承诺告诉了刘度,刘度听后,终于放下心来,当即决定归顺刘备。

  几天后,刘度带着邢道荣等官员,亲自到城外迎接诸葛亮的军队。

  诸葛亮率领大军入城,果然秋毫无犯,百姓们夹道欢迎,零陵城一片祥和。

  不久后,刘备亲自来到零陵,召见了刘度和邢道荣。

  刘备对邢道荣的勇武和忠义十分欣赏,当场任命他为零陵中郎将,继续统领零陵郡兵。

  邢道荣感激涕零,当场表示愿为刘备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本以为日子会就此安定下来,可没过多久,一场更大的风波就来了。

  建安十四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大败,退回北方。

  刘备趁机占领了荆州南部四郡,势力逐渐壮大。

  但孙权却认为刘备占据荆州是“借而不还”,多次派人索要荆州,双方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零陵地处荆州南部,是孙权索要荆州的重要目标之一。

  孙权派大将吕蒙率领军队,进驻长沙郡,对零陵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发动进攻。

  刘备得知消息后,连忙派关羽驻守荆州,又派张飞率军支援零陵,协助邢道荣防守。

  邢道荣接到命令后,不敢有丝毫懈怠,再次加强了零陵的城防,日夜操练士兵,准备迎接一场恶战。

  张飞率军来到零陵后,与邢道荣相见。

  张飞性格豪爽,见邢道荣身材魁梧,勇武过人,十分对他的胃口,两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张飞经常和邢道荣一起喝酒,探讨兵法,还教了他一些枪法技巧,邢道荣的武艺也因此有了很大的提升。

  这天,吕蒙派人送来一封战书,要求邢道荣在三日内打开城门投降,否则就率军攻城。

  邢道荣和张飞看过战书后,都怒不可遏。

  “吕蒙小儿,竟敢如此狂妄!”张飞大骂道,“道荣,明日我就率军出战,定要让他知道我老张的厉害!”

  邢道荣却冷静地说:“将军,吕蒙善于用兵,手下的士兵也都是精锐,不可轻敌。咱们还是先坚守城池,观察敌军的动向,再寻找战机出击。”

  张飞想了想,觉得邢道荣说得有道理,就点了点头:“好,就听你的。咱们先守住城池,等敌军疲惫了,再给他们致命一击!”

  第二天,吕蒙果然率领大军来到零陵城下,开始攻城。

  东吴士兵们推着云梯,扛着撞车,向城墙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邢道荣和张飞亲自登上城墙,指挥士兵们防守。

  邢道荣手持铁矛,站在城墙最险要的地方,每当有东吴士兵爬上云梯,他就一矛将其挑下,矛尖上的鲜血染红了城墙。

  张飞则手持丈八蛇矛,在城墙上来回冲杀,大喊着:“谁敢上来,我就戳他一百个窟窿!”

  东吴士兵们被两人的勇武吓住了,进攻的势头渐渐弱了下来。

  吕蒙见攻城不利,只好下令撤军。

  第一天的防守战,零陵军取得了胜利。

  但邢道荣知道,这只是开始,吕蒙绝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的战斗会更加艰难。

  他和张飞一起,召集手下的将领,商议接下来的防守策略,准备迎接更大的挑战。

  吕蒙第一次攻城失利后,并没有退兵,而是在零陵城外扎下营寨,准备长期围困零陵。

  他派人切断了零陵城的粮道,想要让城里的人弹尽粮绝,不攻自破。

  日子一天天过去,零陵城里的粮食越来越少,士兵们的士气也开始低落。

  邢道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知道,再这样下去,不用吕蒙攻城,城里的人自己就会乱起来。

  这天晚上,邢道荣来到张飞的营帐,想要和他商议对策。

  张飞正坐在帐内喝酒,见邢道荣进来,连忙招呼他坐下:“道荣,来,陪我喝几杯。”

  邢道荣坐下后,却没有端酒杯,而是皱着眉头说:“将军,城里的粮食只够支撑半个月了,再不想办法,咱们就真的要被困死在城里了。”

  张飞放下酒杯,叹了口气:“我也知道情况危急,可吕蒙把城围得水泄不通,咱们根本冲不出去,这可怎么办?”

  邢道荣想了想,说:“将军,吕蒙虽然切断了咱们的粮道,但他的粮草肯定也需要从后方运送。咱们不如派一支精锐小队,悄悄出城,去袭击他的粮队,只要能烧掉他的粮草,他就不得不撤军了。”

  张飞眼睛一亮:“好主意!道荣,还是你有办法。那你觉得,派谁去合适呢?”

  邢道荣站起身,抱拳道:“将军,末将愿率军前往!末将对零陵城外的地形熟悉,一定能完成任务。”

  张飞看着邢道荣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好!我给你五百精锐,再让我的副将周仓跟你一起去,他武艺高强,能帮你不少忙。你们一定要小心,若是情况不对,就赶紧撤回来。”

  “请将军放心!”邢道荣说完,就转身离开了营帐,去准备出发事宜。

  当天深夜,邢道荣和周仓率领五百精锐,趁着夜色,从城墙的一个秘密出口悄悄出城。

  零陵城外一片漆黑,只有远处东吴军营的火把在闪烁。

  邢道荣带着队伍,沿着小路,小心翼翼地向吕蒙的粮道方向前进。

  走了大约两个时辰,他们来到了一处山谷。

  邢道荣知道,这是吕蒙粮队必经之路,这里地势险要,适合埋伏。

  他让士兵们隐藏在山谷两侧的树林里,等待粮队的到来。

  又过了一个时辰,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和车轮声。

  邢道荣探出头一看,只见一支大约有一千人的队伍,正押着几十辆粮车,缓缓向山谷走来。

  “来了!”邢道荣低声对周仓说,“等他们全部进入山谷,咱们就动手。”

  周仓点了点头,握紧了手中的大刀。

  很快,东吴的粮队就全部进入了山谷。邢道荣大喊一声:“动手!”

  隐藏在树林里的零陵士兵们纷纷冲了出来,向粮队发起了进攻。

  东吴的士兵们毫无防备,顿时乱作一团。

  邢道荣手持铁矛,冲在最前面,一矛就挑倒了粮队的头领。

  周仓也不甘示弱,挥舞着大刀,砍倒了一个又一个东吴士兵。

  零陵士兵们士气大振,个个奋勇杀敌。

  东吴的士兵们抵挡不住,纷纷扔下粮车,转身就跑。

  邢道荣见时机成熟,大喊道:“放火!”

  士兵们立刻拿出火把,点燃了粮车。

  顿时,山谷里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几十辆粮车很快就变成了一堆堆火海。

  “撤!”邢道荣见任务完成,立刻下令撤军。

  就在他们准备撤退时,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吕蒙派来的援军到了。

  邢道荣不敢恋战,带着队伍,沿着小路,迅速撤回了零陵城。

  回到城里,邢道荣和周仓向张飞禀报了袭击粮队的经过。

  张飞听后,大喜过望,拍着邢道荣的肩膀说:“好样的!道荣,你立了大功!这下吕蒙肯定要撤军了!”

  果然,第二天一早,吕蒙就得知了粮队被袭、粮草被烧的消息。

  他又气又急,知道没有了粮草,再围困零陵也没有意义,只好下令撤军。

  零陵城的围困终于解除了,城里的士兵和百姓们都欢呼雀跃。

  刘备得知消息后,对邢道荣大加赞赏,赏赐了他很多金银财宝,还提拔他为裨将军。

  邢道荣拿着赏赐,心里却没有丝毫喜悦。

  他知道,孙权和刘备之间的矛盾并没有解决,将来肯定还会有战争。

  零陵作为荆州的重要城池,迟早还会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

  他必须更加努力地操练士兵,加强城防,才能在未来的战争中守护好零陵。

  这天,邢道荣正在演武场操练士兵,突然接到了刘备的命令,让他率军前往桂阳郡,协助赵云防守。

  邢道荣不敢耽搁,立刻收拾行装,带着手下的士兵,向桂阳郡出发。

  他不知道,这次桂阳之行,将会让他遇到一生中最大的挑战。

  他连忙召集手下的官员和武将,商议对策。

  郡府的议事厅里,气氛十分凝重。

  文官们大多主张投降,他们说曹操势力强大,抵抗也是徒劳,只会让零陵百姓遭殃;武将们则大多主张抵抗,他们说零陵是祖宗传下来的地盘,不能轻易拱手让人,更何况他们还有邢道荣这样的勇将,未必就打不过曹操的军队。

  刘度看着众人争论不休,目光落在了邢道荣身上:“道荣,你是我零陵最得力的武将,你说说,咱们该怎么办?”

  邢道荣站起身,抱了抱拳,大声说:“太守,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残暴不仁,要是咱们投降了他,不仅会被天下人耻笑,零陵的百姓也未必能有好日子过。末将愿率军死守零陵,与城池共存亡!”

  “说得好!”几个武将纷纷附和,“我们愿跟邢校尉一起,抵抗曹操!”

  文官们却不以为然,一个叫王粲的参军说:“邢校尉,话虽如此,可曹操有数十万大军,咱们零陵只有几千郡兵,怎么跟他抗衡?要是城破了,太守和咱们这些人都要掉脑袋,百姓也会遭难,这又是何苦呢?”

  “王参军,你怕了?”邢道荣看着王粲,眼神里满是不屑,“身为零陵的官员,不思保家卫国,反而一心想着投降,你对得起零陵的百姓吗?”

  王粲被说得满脸通红,想要反驳,却被刘度打断了:“好了,大家都别吵了。道荣,你有把握守住零陵吗?”

  邢道荣坚定地说:“太守放心,末将已经勘察过零陵的城防,只要咱们加固城墙,多准备些弓箭和滚木礌石,再发动百姓一起守城,曹操的军队想要攻破零陵,没那么容易!”

  刘度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那咱们就抵抗曹操!道荣,零陵的安危,就交给你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邢道荣忙得脚不沾地。他一边组织兵卒加固城墙,在城墙上搭建箭楼,准备滚木礌石;一边又派人去乡下招募壮丁,扩充兵力;同时,他还发动城里的百姓,让他们准备粮食和饮用水,支援守城的兵卒。

  百姓们都很支持邢道荣,纷纷拿出家里的粮食和衣物,有的甚至还主动要求上城墙帮忙。

  张胖子现在已经是邢道荣手下的一个屯长了,他带着自己的手下,整天在城墙上巡逻,检查城防,忙得不亦乐乎。

  就在邢道荣紧锣密鼓地准备守城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刘备派诸葛亮率领军队,前来收复荆州南部的四郡,已经攻下了长沙郡,现在正向零陵郡赶来。

  刘度听到这个消息,又开始发愁了。

  他原本以为只有曹操一个敌人,现在又多了一个刘备,零陵腹背受敌,处境更加艰难了。

  “太守,刘备是皇室宗亲,素有仁德之名,比曹操那个汉贼强多了。”

  王粲又站了出来,

  “不如咱们向刘备投降,这样既不用跟曹操为敌,也能保住零陵的百姓。”

  “王参军,你又想投降?”

  邢道荣皱起眉头,

  “刘备虽然是皇室宗亲,但他现在实力薄弱,能不能抵挡得住曹操还不一定。要是咱们投降了刘备,将来曹操大军一来,刘备跑了,咱们怎么办?”

  “那你说怎么办?”王粲反问,“曹操和刘备都要来打咱们,咱们难道要两面受敌吗?”

  邢道荣沉默了。

  他知道王粲说的是实话,零陵的兵力有限,根本不可能同时抵挡曹操和刘备的军队。

  他想了想,说:“太守,不如咱们先派人去跟诸葛亮接触一下,看看他的来意。如果他真的是为了收复汉室江山,善待百姓,咱们再考虑投降也不迟;如果他只是想吞并零陵,那咱们就跟他拼了!”

  刘度觉得邢道荣说得有道理,就派王粲去见诸葛亮。

  王粲见到诸葛亮后,把零陵的处境说了一遍,又说了刘度和邢道荣的想法。

  诸葛亮听了,笑着说:“我主刘备乃是中山靖王之后,一心想要兴复汉室,善待百姓。只要零陵愿意归顺,我主一定会善待太守和零陵的百姓,绝不会像曹操那样残暴不仁。”

  王粲回来后,把诸葛亮的话告诉了刘度和邢道荣。

  刘度听了,心里松了一口气,想要马上投降。

  可邢道荣还是有些怀疑:“诸葛亮向来足智多谋,咱们不能轻易相信他的话。不如让我去见他一面,亲自跟他谈谈。”

  刘度同意了。

  第二天,邢道荣带着几个随从,来到了诸葛亮的军营。

  军营外旌旗猎猎,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队列整齐,与零陵郡兵比起来,多了几分肃杀之气。

  邢道荣暗自心惊,看来刘备麾下确实有精锐之师,并非传言中那般狼狈。

  通报过后,邢道荣被引至中军大帐。

  帐内陈设简单,只有一张案几,几上摊着一张地图,诸葛亮正坐在案后,手持羽扇,面带微笑地看着他。

  “久闻邢校尉乃零陵勇将,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诸葛亮率先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度。

  邢道荣抱了抱拳,语气恭敬却不卑不亢:“诸葛先生谬赞。末将今日前来,是想请教先生,若零陵归顺刘皇叔,先生能保证零陵百姓不受惊扰,太守及下属官员各司其职吗?”

  诸葛亮放下羽扇,指了指案上的地图:“邢校尉放心,我主刘备向来以仁德为本。长沙郡归顺后,百姓安居乐业,官员依旧任职,此事你可派人去查。零陵若归降,我主不仅会善待百姓,还会任命你继续统领零陵郡兵,守护一方安宁。”

  邢道荣看着诸葛亮坦诚的眼神,心里的疑虑消了大半。

  但他还是有些不放心:“先生,曹操大军南下,若将来曹操攻打零陵,刘皇叔会派兵支援吗?”

  诸葛亮笑了笑:“曹操虽强,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得人心。我主已与东吴孙权结盟,不久后便会与曹操在赤壁决战。只要此战获胜,曹操短时间内无力南下,零陵自然安全。即便将来曹操再来,我主也会与零陵共存亡。”

  邢道荣沉默了片刻,心里已有了决断。他站起身,再次抱拳道:“先生所言,末将信了。末将回去后,会劝说太守归顺刘皇叔,愿为兴复汉室效力!”

  诸葛亮闻言,大喜过望:“好!邢校尉深明大义,将来必能成就一番大业。我这就写一封信,你带给刘太守,以表我主诚意。”

  邢道荣拿着诸葛亮的信,回到了零陵郡城。

  他把见诸葛亮的经过和诸葛亮的承诺告诉了刘度,刘度听后,终于放下心来,当即决定归顺刘备。

  几天后,刘度带着邢道荣等官员,亲自到城外迎接诸葛亮的军队。

  诸葛亮率领大军入城,果然秋毫无犯,百姓们夹道欢迎,零陵城一片祥和。

  不久后,刘备亲自来到零陵,召见了刘度和邢道荣。

  刘备对邢道荣的勇武和忠义十分欣赏,当场任命他为零陵中郎将,继续统领零陵郡兵。

  邢道荣感激涕零,当场表示愿为刘备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本以为日子会就此安定下来,可没过多久,一场更大的风波就来了。

  建安十四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大败,退回北方。

  刘备趁机占领了荆州南部四郡,势力逐渐壮大。

  但孙权却认为刘备占据荆州是“借而不还”,多次派人索要荆州,双方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零陵地处荆州南部,是孙权索要荆州的重要目标之一。

  孙权派大将吕蒙率领军队,进驻长沙郡,对零陵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发动进攻。

  刘备得知消息后,连忙派关羽驻守荆州,又派张飞率军支援零陵,协助邢道荣防守。

  邢道荣接到命令后,不敢有丝毫懈怠,再次加强了零陵的城防,日夜操练士兵,准备迎接一场恶战。

  张飞率军来到零陵后,与邢道荣相见。

  张飞性格豪爽,见邢道荣身材魁梧,勇武过人,十分对他的胃口,两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张飞经常和邢道荣一起喝酒,探讨兵法,还教了他一些枪法技巧,邢道荣的武艺也因此有了很大的提升。

  这天,吕蒙派人送来一封战书,要求邢道荣在三日内打开城门投降,否则就率军攻城。

  邢道荣和张飞看过战书后,都怒不可遏。

  “吕蒙小儿,竟敢如此狂妄!”张飞大骂道,“道荣,明日我就率军出战,定要让他知道我老张的厉害!”

  邢道荣却冷静地说:“将军,吕蒙善于用兵,手下的士兵也都是精锐,不可轻敌。咱们还是先坚守城池,观察敌军的动向,再寻找战机出击。”

  张飞想了想,觉得邢道荣说得有道理,就点了点头:“好,就听你的。咱们先守住城池,等敌军疲惫了,再给他们致命一击!”

  第二天,吕蒙果然率领大军来到零陵城下,开始攻城。

  东吴士兵们推着云梯,扛着撞车,向城墙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邢道荣和张飞亲自登上城墙,指挥士兵们防守。

  邢道荣手持铁矛,站在城墙最险要的地方,每当有东吴士兵爬上云梯,他就一矛将其挑下,矛尖上的鲜血染红了城墙。

  张飞则手持丈八蛇矛,在城墙上来回冲杀,大喊着:“谁敢上来,我就戳他一百个窟窿!”

  东吴士兵们被两人的勇武吓住了,进攻的势头渐渐弱了下来。

  吕蒙见攻城不利,只好下令撤军。

  第一天的防守战,零陵军取得了胜利。

  但邢道荣知道,这只是开始,吕蒙绝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的战斗会更加艰难。

  他和张飞一起,召集手下的将领,商议接下来的防守策略,准备迎接更大的挑战。

  吕蒙第一次攻城失利后,并没有退兵,而是在零陵城外扎下营寨,准备长期围困零陵。

  他派人切断了零陵城的粮道,想要让城里的人弹尽粮绝,不攻自破。

  日子一天天过去,零陵城里的粮食越来越少,士兵们的士气也开始低落。

  邢道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知道,再这样下去,不用吕蒙攻城,城里的人自己就会乱起来。

  这天晚上,邢道荣来到张飞的营帐,想要和他商议对策。

  张飞正坐在帐内喝酒,见邢道荣进来,连忙招呼他坐下:“道荣,来,陪我喝几杯。”

  邢道荣坐下后,却没有端酒杯,而是皱着眉头说:“将军,城里的粮食只够支撑半个月了,再不想办法,咱们就真的要被困死在城里了。”

  张飞放下酒杯,叹了口气:“我也知道情况危急,可吕蒙把城围得水泄不通,咱们根本冲不出去,这可怎么办?”

  邢道荣想了想,说:“将军,吕蒙虽然切断了咱们的粮道,但他的粮草肯定也需要从后方运送。咱们不如派一支精锐小队,悄悄出城,去袭击他的粮队,只要能烧掉他的粮草,他就不得不撤军了。”

  张飞眼睛一亮:“好主意!道荣,还是你有办法。那你觉得,派谁去合适呢?”

  邢道荣站起身,抱拳道:“将军,末将愿率军前往!末将对零陵城外的地形熟悉,一定能完成任务。”

  张飞看着邢道荣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好!我给你五百精锐,再让我的副将周仓跟你一起去,他武艺高强,能帮你不少忙。你们一定要小心,若是情况不对,就赶紧撤回来。”

  “请将军放心!”邢道荣说完,就转身离开了营帐,去准备出发事宜。

  当天深夜,邢道荣和周仓率领五百精锐,趁着夜色,从城墙的一个秘密出口悄悄出城。

  零陵城外一片漆黑,只有远处东吴军营的火把在闪烁。

  邢道荣带着队伍,沿着小路,小心翼翼地向吕蒙的粮道方向前进。

  走了大约两个时辰,他们来到了一处山谷。

  邢道荣知道,这是吕蒙粮队必经之路,这里地势险要,适合埋伏。

  他让士兵们隐藏在山谷两侧的树林里,等待粮队的到来。

  又过了一个时辰,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和车轮声。

  邢道荣探出头一看,只见一支大约有一千人的队伍,正押着几十辆粮车,缓缓向山谷走来。

  “来了!”邢道荣低声对周仓说,“等他们全部进入山谷,咱们就动手。”

  周仓点了点头,握紧了手中的大刀。

  很快,东吴的粮队就全部进入了山谷。邢道荣大喊一声:“动手!”

  隐藏在树林里的零陵士兵们纷纷冲了出来,向粮队发起了进攻。

  东吴的士兵们毫无防备,顿时乱作一团。

  邢道荣手持铁矛,冲在最前面,一矛就挑倒了粮队的头领。

  周仓也不甘示弱,挥舞着大刀,砍倒了一个又一个东吴士兵。

  零陵士兵们士气大振,个个奋勇杀敌。

  东吴的士兵们抵挡不住,纷纷扔下粮车,转身就跑。

  邢道荣见时机成熟,大喊道:“放火!”

  士兵们立刻拿出火把,点燃了粮车。

  顿时,山谷里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几十辆粮车很快就变成了一堆堆火海。

  “撤!”邢道荣见任务完成,立刻下令撤军。

  就在他们准备撤退时,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吕蒙派来的援军到了。

  邢道荣不敢恋战,带着队伍,沿着小路,迅速撤回了零陵城。

  回到城里,邢道荣和周仓向张飞禀报了袭击粮队的经过。

  张飞听后,大喜过望,拍着邢道荣的肩膀说:“好样的!道荣,你立了大功!这下吕蒙肯定要撤军了!”

  果然,第二天一早,吕蒙就得知了粮队被袭、粮草被烧的消息。

  他又气又急,知道没有了粮草,再围困零陵也没有意义,只好下令撤军。

  零陵城的围困终于解除了,城里的士兵和百姓们都欢呼雀跃。

  刘备得知消息后,对邢道荣大加赞赏,赏赐了他很多金银财宝,还提拔他为裨将军。

  邢道荣拿着赏赐,心里却没有丝毫喜悦。

  他知道,孙权和刘备之间的矛盾并没有解决,将来肯定还会有战争。

  零陵作为荆州的重要城池,迟早还会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

  他必须更加努力地操练士兵,加强城防,才能在未来的战争中守护好零陵。

  这天,邢道荣正在演武场操练士兵,突然接到了刘备的命令,让他率军前往桂阳郡,协助赵云防守。

  邢道荣不敢耽搁,立刻收拾行装,带着手下的士兵,向桂阳郡出发。

  他不知道,这次桂阳之行,将会让他遇到一生中最大的挑战。

  他连忙召集手下的官员和武将,商议对策。

  郡府的议事厅里,气氛十分凝重。

  文官们大多主张投降,他们说曹操势力强大,抵抗也是徒劳,只会让零陵百姓遭殃;武将们则大多主张抵抗,他们说零陵是祖宗传下来的地盘,不能轻易拱手让人,更何况他们还有邢道荣这样的勇将,未必就打不过曹操的军队。

  刘度看着众人争论不休,目光落在了邢道荣身上:“道荣,你是我零陵最得力的武将,你说说,咱们该怎么办?”

  邢道荣站起身,抱了抱拳,大声说:“太守,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残暴不仁,要是咱们投降了他,不仅会被天下人耻笑,零陵的百姓也未必能有好日子过。末将愿率军死守零陵,与城池共存亡!”

  “说得好!”几个武将纷纷附和,“我们愿跟邢校尉一起,抵抗曹操!”

  文官们却不以为然,一个叫王粲的参军说:“邢校尉,话虽如此,可曹操有数十万大军,咱们零陵只有几千郡兵,怎么跟他抗衡?要是城破了,太守和咱们这些人都要掉脑袋,百姓也会遭难,这又是何苦呢?”

  “王参军,你怕了?”邢道荣看着王粲,眼神里满是不屑,“身为零陵的官员,不思保家卫国,反而一心想着投降,你对得起零陵的百姓吗?”

  王粲被说得满脸通红,想要反驳,却被刘度打断了:“好了,大家都别吵了。道荣,你有把握守住零陵吗?”

  邢道荣坚定地说:“太守放心,末将已经勘察过零陵的城防,只要咱们加固城墙,多准备些弓箭和滚木礌石,再发动百姓一起守城,曹操的军队想要攻破零陵,没那么容易!”

  刘度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那咱们就抵抗曹操!道荣,零陵的安危,就交给你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邢道荣忙得脚不沾地。他一边组织兵卒加固城墙,在城墙上搭建箭楼,准备滚木礌石;一边又派人去乡下招募壮丁,扩充兵力;同时,他还发动城里的百姓,让他们准备粮食和饮用水,支援守城的兵卒。

  百姓们都很支持邢道荣,纷纷拿出家里的粮食和衣物,有的甚至还主动要求上城墙帮忙。

  张胖子现在已经是邢道荣手下的一个屯长了,他带着自己的手下,整天在城墙上巡逻,检查城防,忙得不亦乐乎。

  就在邢道荣紧锣密鼓地准备守城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刘备派诸葛亮率领军队,前来收复荆州南部的四郡,已经攻下了长沙郡,现在正向零陵郡赶来。

  刘度听到这个消息,又开始发愁了。

  他原本以为只有曹操一个敌人,现在又多了一个刘备,零陵腹背受敌,处境更加艰难了。

  “太守,刘备是皇室宗亲,素有仁德之名,比曹操那个汉贼强多了。”

  王粲又站了出来,

  “不如咱们向刘备投降,这样既不用跟曹操为敌,也能保住零陵的百姓。”

  “王参军,你又想投降?”

  邢道荣皱起眉头,

  “刘备虽然是皇室宗亲,但他现在实力薄弱,能不能抵挡得住曹操还不一定。要是咱们投降了刘备,将来曹操大军一来,刘备跑了,咱们怎么办?”

  “那你说怎么办?”王粲反问,“曹操和刘备都要来打咱们,咱们难道要两面受敌吗?”

  邢道荣沉默了。

  他知道王粲说的是实话,零陵的兵力有限,根本不可能同时抵挡曹操和刘备的军队。

  他想了想,说:“太守,不如咱们先派人去跟诸葛亮接触一下,看看他的来意。如果他真的是为了收复汉室江山,善待百姓,咱们再考虑投降也不迟;如果他只是想吞并零陵,那咱们就跟他拼了!”

  刘度觉得邢道荣说得有道理,就派王粲去见诸葛亮。

  王粲见到诸葛亮后,把零陵的处境说了一遍,又说了刘度和邢道荣的想法。

  诸葛亮听了,笑着说:“我主刘备乃是中山靖王之后,一心想要兴复汉室,善待百姓。只要零陵愿意归顺,我主一定会善待太守和零陵的百姓,绝不会像曹操那样残暴不仁。”

  王粲回来后,把诸葛亮的话告诉了刘度和邢道荣。

  刘度听了,心里松了一口气,想要马上投降。

  可邢道荣还是有些怀疑:“诸葛亮向来足智多谋,咱们不能轻易相信他的话。不如让我去见他一面,亲自跟他谈谈。”

  刘度同意了。

  第二天,邢道荣带着几个随从,来到了诸葛亮的军营。

  军营外旌旗猎猎,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队列整齐,与零陵郡兵比起来,多了几分肃杀之气。

  邢道荣暗自心惊,看来刘备麾下确实有精锐之师,并非传言中那般狼狈。

  通报过后,邢道荣被引至中军大帐。

  帐内陈设简单,只有一张案几,几上摊着一张地图,诸葛亮正坐在案后,手持羽扇,面带微笑地看着他。

  “久闻邢校尉乃零陵勇将,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诸葛亮率先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度。

  邢道荣抱了抱拳,语气恭敬却不卑不亢:“诸葛先生谬赞。末将今日前来,是想请教先生,若零陵归顺刘皇叔,先生能保证零陵百姓不受惊扰,太守及下属官员各司其职吗?”

  诸葛亮放下羽扇,指了指案上的地图:“邢校尉放心,我主刘备向来以仁德为本。长沙郡归顺后,百姓安居乐业,官员依旧任职,此事你可派人去查。零陵若归降,我主不仅会善待百姓,还会任命你继续统领零陵郡兵,守护一方安宁。”

  邢道荣看着诸葛亮坦诚的眼神,心里的疑虑消了大半。

  但他还是有些不放心:“先生,曹操大军南下,若将来曹操攻打零陵,刘皇叔会派兵支援吗?”

  诸葛亮笑了笑:“曹操虽强,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得人心。我主已与东吴孙权结盟,不久后便会与曹操在赤壁决战。只要此战获胜,曹操短时间内无力南下,零陵自然安全。即便将来曹操再来,我主也会与零陵共存亡。”

  邢道荣沉默了片刻,心里已有了决断。他站起身,再次抱拳道:“先生所言,末将信了。末将回去后,会劝说太守归顺刘皇叔,愿为兴复汉室效力!”

  诸葛亮闻言,大喜过望:“好!邢校尉深明大义,将来必能成就一番大业。我这就写一封信,你带给刘太守,以表我主诚意。”

  邢道荣拿着诸葛亮的信,回到了零陵郡城。

  他把见诸葛亮的经过和诸葛亮的承诺告诉了刘度,刘度听后,终于放下心来,当即决定归顺刘备。

  几天后,刘度带着邢道荣等官员,亲自到城外迎接诸葛亮的军队。

  诸葛亮率领大军入城,果然秋毫无犯,百姓们夹道欢迎,零陵城一片祥和。

  不久后,刘备亲自来到零陵,召见了刘度和邢道荣。

  刘备对邢道荣的勇武和忠义十分欣赏,当场任命他为零陵中郎将,继续统领零陵郡兵。

  邢道荣感激涕零,当场表示愿为刘备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本以为日子会就此安定下来,可没过多久,一场更大的风波就来了。

  建安十四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大败,退回北方。

  刘备趁机占领了荆州南部四郡,势力逐渐壮大。

  但孙权却认为刘备占据荆州是“借而不还”,多次派人索要荆州,双方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零陵地处荆州南部,是孙权索要荆州的重要目标之一。

  孙权派大将吕蒙率领军队,进驻长沙郡,对零陵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发动进攻。

  刘备得知消息后,连忙派关羽驻守荆州,又派张飞率军支援零陵,协助邢道荣防守。

  邢道荣接到命令后,不敢有丝毫懈怠,再次加强了零陵的城防,日夜操练士兵,准备迎接一场恶战。

  张飞率军来到零陵后,与邢道荣相见。

  张飞性格豪爽,见邢道荣身材魁梧,勇武过人,十分对他的胃口,两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张飞经常和邢道荣一起喝酒,探讨兵法,还教了他一些枪法技巧,邢道荣的武艺也因此有了很大的提升。

  这天,吕蒙派人送来一封战书,要求邢道荣在三日内打开城门投降,否则就率军攻城。

  邢道荣和张飞看过战书后,都怒不可遏。

  “吕蒙小儿,竟敢如此狂妄!”张飞大骂道,“道荣,明日我就率军出战,定要让他知道我老张的厉害!”

  邢道荣却冷静地说:“将军,吕蒙善于用兵,手下的士兵也都是精锐,不可轻敌。咱们还是先坚守城池,观察敌军的动向,再寻找战机出击。”

  张飞想了想,觉得邢道荣说得有道理,就点了点头:“好,就听你的。咱们先守住城池,等敌军疲惫了,再给他们致命一击!”

  第二天,吕蒙果然率领大军来到零陵城下,开始攻城。

  东吴士兵们推着云梯,扛着撞车,向城墙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邢道荣和张飞亲自登上城墙,指挥士兵们防守。

  邢道荣手持铁矛,站在城墙最险要的地方,每当有东吴士兵爬上云梯,他就一矛将其挑下,矛尖上的鲜血染红了城墙。

  张飞则手持丈八蛇矛,在城墙上来回冲杀,大喊着:“谁敢上来,我就戳他一百个窟窿!”

  东吴士兵们被两人的勇武吓住了,进攻的势头渐渐弱了下来。

  吕蒙见攻城不利,只好下令撤军。

  第一天的防守战,零陵军取得了胜利。

  但邢道荣知道,这只是开始,吕蒙绝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的战斗会更加艰难。

  他和张飞一起,召集手下的将领,商议接下来的防守策略,准备迎接更大的挑战。

  吕蒙第一次攻城失利后,并没有退兵,而是在零陵城外扎下营寨,准备长期围困零陵。

  他派人切断了零陵城的粮道,想要让城里的人弹尽粮绝,不攻自破。

  日子一天天过去,零陵城里的粮食越来越少,士兵们的士气也开始低落。

  邢道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知道,再这样下去,不用吕蒙攻城,城里的人自己就会乱起来。

  这天晚上,邢道荣来到张飞的营帐,想要和他商议对策。

  张飞正坐在帐内喝酒,见邢道荣进来,连忙招呼他坐下:“道荣,来,陪我喝几杯。”

  邢道荣坐下后,却没有端酒杯,而是皱着眉头说:“将军,城里的粮食只够支撑半个月了,再不想办法,咱们就真的要被困死在城里了。”

  张飞放下酒杯,叹了口气:“我也知道情况危急,可吕蒙把城围得水泄不通,咱们根本冲不出去,这可怎么办?”

  邢道荣想了想,说:“将军,吕蒙虽然切断了咱们的粮道,但他的粮草肯定也需要从后方运送。咱们不如派一支精锐小队,悄悄出城,去袭击他的粮队,只要能烧掉他的粮草,他就不得不撤军了。”

  张飞眼睛一亮:“好主意!道荣,还是你有办法。那你觉得,派谁去合适呢?”

  邢道荣站起身,抱拳道:“将军,末将愿率军前往!末将对零陵城外的地形熟悉,一定能完成任务。”

  张飞看着邢道荣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好!我给你五百精锐,再让我的副将周仓跟你一起去,他武艺高强,能帮你不少忙。你们一定要小心,若是情况不对,就赶紧撤回来。”

  “请将军放心!”邢道荣说完,就转身离开了营帐,去准备出发事宜。

  当天深夜,邢道荣和周仓率领五百精锐,趁着夜色,从城墙的一个秘密出口悄悄出城。

  零陵城外一片漆黑,只有远处东吴军营的火把在闪烁。

  邢道荣带着队伍,沿着小路,小心翼翼地向吕蒙的粮道方向前进。

  走了大约两个时辰,他们来到了一处山谷。

  邢道荣知道,这是吕蒙粮队必经之路,这里地势险要,适合埋伏。

  他让士兵们隐藏在山谷两侧的树林里,等待粮队的到来。

  又过了一个时辰,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和车轮声。

  邢道荣探出头一看,只见一支大约有一千人的队伍,正押着几十辆粮车,缓缓向山谷走来。

  “来了!”邢道荣低声对周仓说,“等他们全部进入山谷,咱们就动手。”

  周仓点了点头,握紧了手中的大刀。

  很快,东吴的粮队就全部进入了山谷。邢道荣大喊一声:“动手!”

  隐藏在树林里的零陵士兵们纷纷冲了出来,向粮队发起了进攻。

  东吴的士兵们毫无防备,顿时乱作一团。

  邢道荣手持铁矛,冲在最前面,一矛就挑倒了粮队的头领。

  周仓也不甘示弱,挥舞着大刀,砍倒了一个又一个东吴士兵。

  零陵士兵们士气大振,个个奋勇杀敌。

  东吴的士兵们抵挡不住,纷纷扔下粮车,转身就跑。

  邢道荣见时机成熟,大喊道:“放火!”

  士兵们立刻拿出火把,点燃了粮车。

  顿时,山谷里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几十辆粮车很快就变成了一堆堆火海。

  “撤!”邢道荣见任务完成,立刻下令撤军。

  就在他们准备撤退时,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吕蒙派来的援军到了。

  邢道荣不敢恋战,带着队伍,沿着小路,迅速撤回了零陵城。

  回到城里,邢道荣和周仓向张飞禀报了袭击粮队的经过。

  张飞听后,大喜过望,拍着邢道荣的肩膀说:“好样的!道荣,你立了大功!这下吕蒙肯定要撤军了!”

  果然,第二天一早,吕蒙就得知了粮队被袭、粮草被烧的消息。

  他又气又急,知道没有了粮草,再围困零陵也没有意义,只好下令撤军。

  零陵城的围困终于解除了,城里的士兵和百姓们都欢呼雀跃。

  刘备得知消息后,对邢道荣大加赞赏,赏赐了他很多金银财宝,还提拔他为裨将军。

  邢道荣拿着赏赐,心里却没有丝毫喜悦。

  他知道,孙权和刘备之间的矛盾并没有解决,将来肯定还会有战争。

  零陵作为荆州的重要城池,迟早还会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

  他必须更加努力地操练士兵,加强城防,才能在未来的战争中守护好零陵。

  这天,邢道荣正在演武场操练士兵,突然接到了刘备的命令,让他率军前往桂阳郡,协助赵云防守。

  邢道荣不敢耽搁,立刻收拾行装,带着手下的士兵,向桂阳郡出发。

  他不知道,这次桂阳之行,将会让他遇到一生中最大的挑战。

  他连忙召集手下的官员和武将,商议对策。

  郡府的议事厅里,气氛十分凝重。

  文官们大多主张投降,他们说曹操势力强大,抵抗也是徒劳,只会让零陵百姓遭殃;武将们则大多主张抵抗,他们说零陵是祖宗传下来的地盘,不能轻易拱手让人,更何况他们还有邢道荣这样的勇将,未必就打不过曹操的军队。

  刘度看着众人争论不休,目光落在了邢道荣身上:“道荣,你是我零陵最得力的武将,你说说,咱们该怎么办?”

  邢道荣站起身,抱了抱拳,大声说:“太守,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残暴不仁,要是咱们投降了他,不仅会被天下人耻笑,零陵的百姓也未必能有好日子过。末将愿率军死守零陵,与城池共存亡!”

  “说得好!”几个武将纷纷附和,“我们愿跟邢校尉一起,抵抗曹操!”

  文官们却不以为然,一个叫王粲的参军说:“邢校尉,话虽如此,可曹操有数十万大军,咱们零陵只有几千郡兵,怎么跟他抗衡?要是城破了,太守和咱们这些人都要掉脑袋,百姓也会遭难,这又是何苦呢?”

  “王参军,你怕了?”邢道荣看着王粲,眼神里满是不屑,“身为零陵的官员,不思保家卫国,反而一心想着投降,你对得起零陵的百姓吗?”

  王粲被说得满脸通红,想要反驳,却被刘度打断了:“好了,大家都别吵了。道荣,你有把握守住零陵吗?”

  邢道荣坚定地说:“太守放心,末将已经勘察过零陵的城防,只要咱们加固城墙,多准备些弓箭和滚木礌石,再发动百姓一起守城,曹操的军队想要攻破零陵,没那么容易!”

  刘度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那咱们就抵抗曹操!道荣,零陵的安危,就交给你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邢道荣忙得脚不沾地。他一边组织兵卒加固城墙,在城墙上搭建箭楼,准备滚木礌石;一边又派人去乡下招募壮丁,扩充兵力;同时,他还发动城里的百姓,让他们准备粮食和饮用水,支援守城的兵卒。

  百姓们都很支持邢道荣,纷纷拿出家里的粮食和衣物,有的甚至还主动要求上城墙帮忙。

  张胖子现在已经是邢道荣手下的一个屯长了,他带着自己的手下,整天在城墙上巡逻,检查城防,忙得不亦乐乎。

  就在邢道荣紧锣密鼓地准备守城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刘备派诸葛亮率领军队,前来收复荆州南部的四郡,已经攻下了长沙郡,现在正向零陵郡赶来。

  刘度听到这个消息,又开始发愁了。

  他原本以为只有曹操一个敌人,现在又多了一个刘备,零陵腹背受敌,处境更加艰难了。

  “太守,刘备是皇室宗亲,素有仁德之名,比曹操那个汉贼强多了。”

  王粲又站了出来,

  “不如咱们向刘备投降,这样既不用跟曹操为敌,也能保住零陵的百姓。”

  “王参军,你又想投降?”

  邢道荣皱起眉头,

  “刘备虽然是皇室宗亲,但他现在实力薄弱,能不能抵挡得住曹操还不一定。要是咱们投降了刘备,将来曹操大军一来,刘备跑了,咱们怎么办?”

  “那你说怎么办?”王粲反问,“曹操和刘备都要来打咱们,咱们难道要两面受敌吗?”

  邢道荣沉默了。

  他知道王粲说的是实话,零陵的兵力有限,根本不可能同时抵挡曹操和刘备的军队。

  他想了想,说:“太守,不如咱们先派人去跟诸葛亮接触一下,看看他的来意。如果他真的是为了收复汉室江山,善待百姓,咱们再考虑投降也不迟;如果他只是想吞并零陵,那咱们就跟他拼了!”

  刘度觉得邢道荣说得有道理,就派王粲去见诸葛亮。

  王粲见到诸葛亮后,把零陵的处境说了一遍,又说了刘度和邢道荣的想法。

  诸葛亮听了,笑着说:“我主刘备乃是中山靖王之后,一心想要兴复汉室,善待百姓。只要零陵愿意归顺,我主一定会善待太守和零陵的百姓,绝不会像曹操那样残暴不仁。”

  王粲回来后,把诸葛亮的话告诉了刘度和邢道荣。

  刘度听了,心里松了一口气,想要马上投降。

  可邢道荣还是有些怀疑:“诸葛亮向来足智多谋,咱们不能轻易相信他的话。不如让我去见他一面,亲自跟他谈谈。”

  刘度同意了。

  第二天,邢道荣带着几个随从,来到了诸葛亮的军营。

  军营外旌旗猎猎,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队列整齐,与零陵郡兵比起来,多了几分肃杀之气。

  邢道荣暗自心惊,看来刘备麾下确实有精锐之师,并非传言中那般狼狈。

  通报过后,邢道荣被引至中军大帐。

  帐内陈设简单,只有一张案几,几上摊着一张地图,诸葛亮正坐在案后,手持羽扇,面带微笑地看着他。

  “久闻邢校尉乃零陵勇将,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诸葛亮率先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度。

  邢道荣抱了抱拳,语气恭敬却不卑不亢:“诸葛先生谬赞。末将今日前来,是想请教先生,若零陵归顺刘皇叔,先生能保证零陵百姓不受惊扰,太守及下属官员各司其职吗?”

  诸葛亮放下羽扇,指了指案上的地图:“邢校尉放心,我主刘备向来以仁德为本。长沙郡归顺后,百姓安居乐业,官员依旧任职,此事你可派人去查。零陵若归降,我主不仅会善待百姓,还会任命你继续统领零陵郡兵,守护一方安宁。”

  邢道荣看着诸葛亮坦诚的眼神,心里的疑虑消了大半。

  但他还是有些不放心:“先生,曹操大军南下,若将来曹操攻打零陵,刘皇叔会派兵支援吗?”

  诸葛亮笑了笑:“曹操虽强,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得人心。我主已与东吴孙权结盟,不久后便会与曹操在赤壁决战。只要此战获胜,曹操短时间内无力南下,零陵自然安全。即便将来曹操再来,我主也会与零陵共存亡。”

  邢道荣沉默了片刻,心里已有了决断。他站起身,再次抱拳道:“先生所言,末将信了。末将回去后,会劝说太守归顺刘皇叔,愿为兴复汉室效力!”

  诸葛亮闻言,大喜过望:“好!邢校尉深明大义,将来必能成就一番大业。我这就写一封信,你带给刘太守,以表我主诚意。”

  邢道荣拿着诸葛亮的信,回到了零陵郡城。

  他把见诸葛亮的经过和诸葛亮的承诺告诉了刘度,刘度听后,终于放下心来,当即决定归顺刘备。

  几天后,刘度带着邢道荣等官员,亲自到城外迎接诸葛亮的军队。

  诸葛亮率领大军入城,果然秋毫无犯,百姓们夹道欢迎,零陵城一片祥和。

  不久后,刘备亲自来到零陵,召见了刘度和邢道荣。

  刘备对邢道荣的勇武和忠义十分欣赏,当场任命他为零陵中郎将,继续统领零陵郡兵。

  邢道荣感激涕零,当场表示愿为刘备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本以为日子会就此安定下来,可没过多久,一场更大的风波就来了。

  建安十四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大败,退回北方。

  刘备趁机占领了荆州南部四郡,势力逐渐壮大。

  但孙权却认为刘备占据荆州是“借而不还”,多次派人索要荆州,双方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零陵地处荆州南部,是孙权索要荆州的重要目标之一。

  孙权派大将吕蒙率领军队,进驻长沙郡,对零陵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发动进攻。

  刘备得知消息后,连忙派关羽驻守荆州,又派张飞率军支援零陵,协助邢道荣防守。

  邢道荣接到命令后,不敢有丝毫懈怠,再次加强了零陵的城防,日夜操练士兵,准备迎接一场恶战。

  张飞率军来到零陵后,与邢道荣相见。

  张飞性格豪爽,见邢道荣身材魁梧,勇武过人,十分对他的胃口,两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张飞经常和邢道荣一起喝酒,探讨兵法,还教了他一些枪法技巧,邢道荣的武艺也因此有了很大的提升。

  这天,吕蒙派人送来一封战书,要求邢道荣在三日内打开城门投降,否则就率军攻城。

  邢道荣和张飞看过战书后,都怒不可遏。

  “吕蒙小儿,竟敢如此狂妄!”张飞大骂道,“道荣,明日我就率军出战,定要让他知道我老张的厉害!”

  邢道荣却冷静地说:“将军,吕蒙善于用兵,手下的士兵也都是精锐,不可轻敌。咱们还是先坚守城池,观察敌军的动向,再寻找战机出击。”

  张飞想了想,觉得邢道荣说得有道理,就点了点头:“好,就听你的。咱们先守住城池,等敌军疲惫了,再给他们致命一击!”

  第二天,吕蒙果然率领大军来到零陵城下,开始攻城。

  东吴士兵们推着云梯,扛着撞车,向城墙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邢道荣和张飞亲自登上城墙,指挥士兵们防守。

  邢道荣手持铁矛,站在城墙最险要的地方,每当有东吴士兵爬上云梯,他就一矛将其挑下,矛尖上的鲜血染红了城墙。

  张飞则手持丈八蛇矛,在城墙上来回冲杀,大喊着:“谁敢上来,我就戳他一百个窟窿!”

  东吴士兵们被两人的勇武吓住了,进攻的势头渐渐弱了下来。

  吕蒙见攻城不利,只好下令撤军。

  第一天的防守战,零陵军取得了胜利。

  但邢道荣知道,这只是开始,吕蒙绝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的战斗会更加艰难。

  他和张飞一起,召集手下的将领,商议接下来的防守策略,准备迎接更大的挑战。

  吕蒙第一次攻城失利后,并没有退兵,而是在零陵城外扎下营寨,准备长期围困零陵。

  他派人切断了零陵城的粮道,想要让城里的人弹尽粮绝,不攻自破。

  日子一天天过去,零陵城里的粮食越来越少,士兵们的士气也开始低落。

  邢道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知道,再这样下去,不用吕蒙攻城,城里的人自己就会乱起来。

  这天晚上,邢道荣来到张飞的营帐,想要和他商议对策。

  张飞正坐在帐内喝酒,见邢道荣进来,连忙招呼他坐下:“道荣,来,陪我喝几杯。”

  邢道荣坐下后,却没有端酒杯,而是皱着眉头说:“将军,城里的粮食只够支撑半个月了,再不想办法,咱们就真的要被困死在城里了。”

  张飞放下酒杯,叹了口气:“我也知道情况危急,可吕蒙把城围得水泄不通,咱们根本冲不出去,这可怎么办?”

  邢道荣想了想,说:“将军,吕蒙虽然切断了咱们的粮道,但他的粮草肯定也需要从后方运送。咱们不如派一支精锐小队,悄悄出城,去袭击他的粮队,只要能烧掉他的粮草,他就不得不撤军了。”

  张飞眼睛一亮:“好主意!道荣,还是你有办法。那你觉得,派谁去合适呢?”

  邢道荣站起身,抱拳道:“将军,末将愿率军前往!末将对零陵城外的地形熟悉,一定能完成任务。”

  张飞看着邢道荣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好!我给你五百精锐,再让我的副将周仓跟你一起去,他武艺高强,能帮你不少忙。你们一定要小心,若是情况不对,就赶紧撤回来。”

  “请将军放心!”邢道荣说完,就转身离开了营帐,去准备出发事宜。

  当天深夜,邢道荣和周仓率领五百精锐,趁着夜色,从城墙的一个秘密出口悄悄出城。

  零陵城外一片漆黑,只有远处东吴军营的火把在闪烁。

  邢道荣带着队伍,沿着小路,小心翼翼地向吕蒙的粮道方向前进。

  走了大约两个时辰,他们来到了一处山谷。

  邢道荣知道,这是吕蒙粮队必经之路,这里地势险要,适合埋伏。

  他让士兵们隐藏在山谷两侧的树林里,等待粮队的到来。

  又过了一个时辰,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和车轮声。

  邢道荣探出头一看,只见一支大约有一千人的队伍,正押着几十辆粮车,缓缓向山谷走来。

  “来了!”邢道荣低声对周仓说,“等他们全部进入山谷,咱们就动手。”

  周仓点了点头,握紧了手中的大刀。

  很快,东吴的粮队就全部进入了山谷。邢道荣大喊一声:“动手!”

  隐藏在树林里的零陵士兵们纷纷冲了出来,向粮队发起了进攻。

  东吴的士兵们毫无防备,顿时乱作一团。

  邢道荣手持铁矛,冲在最前面,一矛就挑倒了粮队的头领。

  周仓也不甘示弱,挥舞着大刀,砍倒了一个又一个东吴士兵。

  零陵士兵们士气大振,个个奋勇杀敌。

  东吴的士兵们抵挡不住,纷纷扔下粮车,转身就跑。

  邢道荣见时机成熟,大喊道:“放火!”

  士兵们立刻拿出火把,点燃了粮车。

  顿时,山谷里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几十辆粮车很快就变成了一堆堆火海。

  “撤!”邢道荣见任务完成,立刻下令撤军。

  就在他们准备撤退时,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吕蒙派来的援军到了。

  邢道荣不敢恋战,带着队伍,沿着小路,迅速撤回了零陵城。

  回到城里,邢道荣和周仓向张飞禀报了袭击粮队的经过。

  张飞听后,大喜过望,拍着邢道荣的肩膀说:“好样的!道荣,你立了大功!这下吕蒙肯定要撤军了!”

  果然,第二天一早,吕蒙就得知了粮队被袭、粮草被烧的消息。

  他又气又急,知道没有了粮草,再围困零陵也没有意义,只好下令撤军。

  零陵城的围困终于解除了,城里的士兵和百姓们都欢呼雀跃。

  刘备得知消息后,对邢道荣大加赞赏,赏赐了他很多金银财宝,还提拔他为裨将军。

  邢道荣拿着赏赐,心里却没有丝毫喜悦。

  他知道,孙权和刘备之间的矛盾并没有解决,将来肯定还会有战争。

  零陵作为荆州的重要城池,迟早还会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

  他必须更加努力地操练士兵,加强城防,才能在未来的战争中守护好零陵。

  这天,邢道荣正在演武场操练士兵,突然接到了刘备的命令,让他率军前往桂阳郡,协助赵云防守。

  邢道荣不敢耽搁,立刻收拾行装,带着手下的士兵,向桂阳郡出发。

  他不知道,这次桂阳之行,将会让他遇到一生中最大的挑战。

  他连忙召集手下的官员和武将,商议对策。

  郡府的议事厅里,气氛十分凝重。

  文官们大多主张投降,他们说曹操势力强大,抵抗也是徒劳,只会让零陵百姓遭殃;武将们则大多主张抵抗,他们说零陵是祖宗传下来的地盘,不能轻易拱手让人,更何况他们还有邢道荣这样的勇将,未必就打不过曹操的军队。

  刘度看着众人争论不休,目光落在了邢道荣身上:“道荣,你是我零陵最得力的武将,你说说,咱们该怎么办?”

  邢道荣站起身,抱了抱拳,大声说:“太守,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残暴不仁,要是咱们投降了他,不仅会被天下人耻笑,零陵的百姓也未必能有好日子过。末将愿率军死守零陵,与城池共存亡!”

  “说得好!”几个武将纷纷附和,“我们愿跟邢校尉一起,抵抗曹操!”

  文官们却不以为然,一个叫王粲的参军说:“邢校尉,话虽如此,可曹操有数十万大军,咱们零陵只有几千郡兵,怎么跟他抗衡?要是城破了,太守和咱们这些人都要掉脑袋,百姓也会遭难,这又是何苦呢?”

  “王参军,你怕了?”邢道荣看着王粲,眼神里满是不屑,“身为零陵的官员,不思保家卫国,反而一心想着投降,你对得起零陵的百姓吗?”

  王粲被说得满脸通红,想要反驳,却被刘度打断了:“好了,大家都别吵了。道荣,你有把握守住零陵吗?”

  邢道荣坚定地说:“太守放心,末将已经勘察过零陵的城防,只要咱们加固城墙,多准备些弓箭和滚木礌石,再发动百姓一起守城,曹操的军队想要攻破零陵,没那么容易!”

  刘度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那咱们就抵抗曹操!道荣,零陵的安危,就交给你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邢道荣忙得脚不沾地。他一边组织兵卒加固城墙,在城墙上搭建箭楼,准备滚木礌石;一边又派人去乡下招募壮丁,扩充兵力;同时,他还发动城里的百姓,让他们准备粮食和饮用水,支援守城的兵卒。

  百姓们都很支持邢道荣,纷纷拿出家里的粮食和衣物,有的甚至还主动要求上城墙帮忙。

  张胖子现在已经是邢道荣手下的一个屯长了,他带着自己的手下,整天在城墙上巡逻,检查城防,忙得不亦乐乎。

  就在邢道荣紧锣密鼓地准备守城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刘备派诸葛亮率领军队,前来收复荆州南部的四郡,已经攻下了长沙郡,现在正向零陵郡赶来。

  刘度听到这个消息,又开始发愁了。

  他原本以为只有曹操一个敌人,现在又多了一个刘备,零陵腹背受敌,处境更加艰难了。

  “太守,刘备是皇室宗亲,素有仁德之名,比曹操那个汉贼强多了。”

  王粲又站了出来,

  “不如咱们向刘备投降,这样既不用跟曹操为敌,也能保住零陵的百姓。”

  “王参军,你又想投降?”

  邢道荣皱起眉头,

  “刘备虽然是皇室宗亲,但他现在实力薄弱,能不能抵挡得住曹操还不一定。要是咱们投降了刘备,将来曹操大军一来,刘备跑了,咱们怎么办?”

  “那你说怎么办?”王粲反问,“曹操和刘备都要来打咱们,咱们难道要两面受敌吗?”

  邢道荣沉默了。

  他知道王粲说的是实话,零陵的兵力有限,根本不可能同时抵挡曹操和刘备的军队。

  他想了想,说:“太守,不如咱们先派人去跟诸葛亮接触一下,看看他的来意。如果他真的是为了收复汉室江山,善待百姓,咱们再考虑投降也不迟;如果他只是想吞并零陵,那咱们就跟他拼了!”

  刘度觉得邢道荣说得有道理,就派王粲去见诸葛亮。

  王粲见到诸葛亮后,把零陵的处境说了一遍,又说了刘度和邢道荣的想法。

  诸葛亮听了,笑着说:“我主刘备乃是中山靖王之后,一心想要兴复汉室,善待百姓。只要零陵愿意归顺,我主一定会善待太守和零陵的百姓,绝不会像曹操那样残暴不仁。”

  王粲回来后,把诸葛亮的话告诉了刘度和邢道荣。

  刘度听了,心里松了一口气,想要马上投降。

  可邢道荣还是有些怀疑:“诸葛亮向来足智多谋,咱们不能轻易相信他的话。不如让我去见他一面,亲自跟他谈谈。”

  刘度同意了。

  第二天,邢道荣带着几个随从,来到了诸葛亮的军营。

  军营外旌旗猎猎,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队列整齐,与零陵郡兵比起来,多了几分肃杀之气。

  邢道荣暗自心惊,看来刘备麾下确实有精锐之师,并非传言中那般狼狈。

  通报过后,邢道荣被引至中军大帐。

  帐内陈设简单,只有一张案几,几上摊着一张地图,诸葛亮正坐在案后,手持羽扇,面带微笑地看着他。

  “久闻邢校尉乃零陵勇将,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诸葛亮率先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度。

  邢道荣抱了抱拳,语气恭敬却不卑不亢:“诸葛先生谬赞。末将今日前来,是想请教先生,若零陵归顺刘皇叔,先生能保证零陵百姓不受惊扰,太守及下属官员各司其职吗?”

  诸葛亮放下羽扇,指了指案上的地图:“邢校尉放心,我主刘备向来以仁德为本。长沙郡归顺后,百姓安居乐业,官员依旧任职,此事你可派人去查。零陵若归降,我主不仅会善待百姓,还会任命你继续统领零陵郡兵,守护一方安宁。”

  邢道荣看着诸葛亮坦诚的眼神,心里的疑虑消了大半。

  但他还是有些不放心:“先生,曹操大军南下,若将来曹操攻打零陵,刘皇叔会派兵支援吗?”

  诸葛亮笑了笑:“曹操虽强,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得人心。我主已与东吴孙权结盟,不久后便会与曹操在赤壁决战。只要此战获胜,曹操短时间内无力南下,零陵自然安全。即便将来曹操再来,我主也会与零陵共存亡。”

  邢道荣沉默了片刻,心里已有了决断。他站起身,再次抱拳道:“先生所言,末将信了。末将回去后,会劝说太守归顺刘皇叔,愿为兴复汉室效力!”

  诸葛亮闻言,大喜过望:“好!邢校尉深明大义,将来必能成就一番大业。我这就写一封信,你带给刘太守,以表我主诚意。”

  邢道荣拿着诸葛亮的信,回到了零陵郡城。

  他把见诸葛亮的经过和诸葛亮的承诺告诉了刘度,刘度听后,终于放下心来,当即决定归顺刘备。

  几天后,刘度带着邢道荣等官员,亲自到城外迎接诸葛亮的军队。

  诸葛亮率领大军入城,果然秋毫无犯,百姓们夹道欢迎,零陵城一片祥和。

  不久后,刘备亲自来到零陵,召见了刘度和邢道荣。

  刘备对邢道荣的勇武和忠义十分欣赏,当场任命他为零陵中郎将,继续统领零陵郡兵。

  邢道荣感激涕零,当场表示愿为刘备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本以为日子会就此安定下来,可没过多久,一场更大的风波就来了。

  建安十四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大败,退回北方。

  刘备趁机占领了荆州南部四郡,势力逐渐壮大。

  但孙权却认为刘备占据荆州是“借而不还”,多次派人索要荆州,双方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零陵地处荆州南部,是孙权索要荆州的重要目标之一。

  孙权派大将吕蒙率领军队,进驻长沙郡,对零陵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发动进攻。

  刘备得知消息后,连忙派关羽驻守荆州,又派张飞率军支援零陵,协助邢道荣防守。

  邢道荣接到命令后,不敢有丝毫懈怠,再次加强了零陵的城防,日夜操练士兵,准备迎接一场恶战。

  张飞率军来到零陵后,与邢道荣相见。

  张飞性格豪爽,见邢道荣身材魁梧,勇武过人,十分对他的胃口,两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张飞经常和邢道荣一起喝酒,探讨兵法,还教了他一些枪法技巧,邢道荣的武艺也因此有了很大的提升。

  这天,吕蒙派人送来一封战书,要求邢道荣在三日内打开城门投降,否则就率军攻城。

  邢道荣和张飞看过战书后,都怒不可遏。

  “吕蒙小儿,竟敢如此狂妄!”张飞大骂道,“道荣,明日我就率军出战,定要让他知道我老张的厉害!”

  邢道荣却冷静地说:“将军,吕蒙善于用兵,手下的士兵也都是精锐,不可轻敌。咱们还是先坚守城池,观察敌军的动向,再寻找战机出击。”

  张飞想了想,觉得邢道荣说得有道理,就点了点头:“好,就听你的。咱们先守住城池,等敌军疲惫了,再给他们致命一击!”

  第二天,吕蒙果然率领大军来到零陵城下,开始攻城。

  东吴士兵们推着云梯,扛着撞车,向城墙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邢道荣和张飞亲自登上城墙,指挥士兵们防守。

  邢道荣手持铁矛,站在城墙最险要的地方,每当有东吴士兵爬上云梯,他就一矛将其挑下,矛尖上的鲜血染红了城墙。

  张飞则手持丈八蛇矛,在城墙上来回冲杀,大喊着:“谁敢上来,我就戳他一百个窟窿!”

  东吴士兵们被两人的勇武吓住了,进攻的势头渐渐弱了下来。

  吕蒙见攻城不利,只好下令撤军。

  第一天的防守战,零陵军取得了胜利。

  但邢道荣知道,这只是开始,吕蒙绝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的战斗会更加艰难。

  他和张飞一起,召集手下的将领,商议接下来的防守策略,准备迎接更大的挑战。

  吕蒙第一次攻城失利后,并没有退兵,而是在零陵城外扎下营寨,准备长期围困零陵。

  他派人切断了零陵城的粮道,想要让城里的人弹尽粮绝,不攻自破。

  日子一天天过去,零陵城里的粮食越来越少,士兵们的士气也开始低落。

  邢道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知道,再这样下去,不用吕蒙攻城,城里的人自己就会乱起来。

  这天晚上,邢道荣来到张飞的营帐,想要和他商议对策。

  张飞正坐在帐内喝酒,见邢道荣进来,连忙招呼他坐下:“道荣,来,陪我喝几杯。”

  邢道荣坐下后,却没有端酒杯,而是皱着眉头说:“将军,城里的粮食只够支撑半个月了,再不想办法,咱们就真的要被困死在城里了。”

  张飞放下酒杯,叹了口气:“我也知道情况危急,可吕蒙把城围得水泄不通,咱们根本冲不出去,这可怎么办?”

  邢道荣想了想,说:“将军,吕蒙虽然切断了咱们的粮道,但他的粮草肯定也需要从后方运送。咱们不如派一支精锐小队,悄悄出城,去袭击他的粮队,只要能烧掉他的粮草,他就不得不撤军了。”

  张飞眼睛一亮:“好主意!道荣,还是你有办法。那你觉得,派谁去合适呢?”

  邢道荣站起身,抱拳道:“将军,末将愿率军前往!末将对零陵城外的地形熟悉,一定能完成任务。”

  张飞看着邢道荣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好!我给你五百精锐,再让我的副将周仓跟你一起去,他武艺高强,能帮你不少忙。你们一定要小心,若是情况不对,就赶紧撤回来。”

  “请将军放心!”邢道荣说完,就转身离开了营帐,去准备出发事宜。

  当天深夜,邢道荣和周仓率领五百精锐,趁着夜色,从城墙的一个秘密出口悄悄出城。

  零陵城外一片漆黑,只有远处东吴军营的火把在闪烁。

  邢道荣带着队伍,沿着小路,小心翼翼地向吕蒙的粮道方向前进。

  走了大约两个时辰,他们来到了一处山谷。

  邢道荣知道,这是吕蒙粮队必经之路,这里地势险要,适合埋伏。

  他让士兵们隐藏在山谷两侧的树林里,等待粮队的到来。

  又过了一个时辰,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和车轮声。

  邢道荣探出头一看,只见一支大约有一千人的队伍,正押着几十辆粮车,缓缓向山谷走来。

  “来了!”邢道荣低声对周仓说,“等他们全部进入山谷,咱们就动手。”

  周仓点了点头,握紧了手中的大刀。

  很快,东吴的粮队就全部进入了山谷。邢道荣大喊一声:“动手!”

  隐藏在树林里的零陵士兵们纷纷冲了出来,向粮队发起了进攻。

  东吴的士兵们毫无防备,顿时乱作一团。

  邢道荣手持铁矛,冲在最前面,一矛就挑倒了粮队的头领。

  周仓也不甘示弱,挥舞着大刀,砍倒了一个又一个东吴士兵。

  零陵士兵们士气大振,个个奋勇杀敌。

  东吴的士兵们抵挡不住,纷纷扔下粮车,转身就跑。

  邢道荣见时机成熟,大喊道:“放火!”

  士兵们立刻拿出火把,点燃了粮车。

  顿时,山谷里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几十辆粮车很快就变成了一堆堆火海。

  “撤!”邢道荣见任务完成,立刻下令撤军。

  就在他们准备撤退时,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吕蒙派来的援军到了。

  邢道荣不敢恋战,带着队伍,沿着小路,迅速撤回了零陵城。

  回到城里,邢道荣和周仓向张飞禀报了袭击粮队的经过。

  张飞听后,大喜过望,拍着邢道荣的肩膀说:“好样的!道荣,你立了大功!这下吕蒙肯定要撤军了!”

  果然,第二天一早,吕蒙就得知了粮队被袭、粮草被烧的消息。

  他又气又急,知道没有了粮草,再围困零陵也没有意义,只好下令撤军。

  零陵城的围困终于解除了,城里的士兵和百姓们都欢呼雀跃。

  刘备得知消息后,对邢道荣大加赞赏,赏赐了他很多金银财宝,还提拔他为裨将军。

  邢道荣拿着赏赐,心里却没有丝毫喜悦。

  他知道,孙权和刘备之间的矛盾并没有解决,将来肯定还会有战争。

  零陵作为荆州的重要城池,迟早还会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

  他必须更加努力地操练士兵,加强城防,才能在未来的战争中守护好零陵。

  这天,邢道荣正在演武场操练士兵,突然接到了刘备的命令,让他率军前往桂阳郡,协助赵云防守。

  邢道荣不敢耽搁,立刻收拾行装,带着手下的士兵,向桂阳郡出发。

  他不知道,这次桂阳之行,将会让他遇到一生中最大的挑战。
  http://www.bixia5.cc/book/20582/29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