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问多了,天会聋
推荐阅读:
穿成年代文男主的炮灰后妈
唐俏儿沈惊觉
刑名女神探
穿越异界:我的魔兽争霸系统
相亲当天,豪门继承人拉着我领证
万古武帝
战帝归来顾靖泽白今夏
都市无敌战神
再世为皇秦云萧淑妃
云弈沈轻雪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嘘,安静。井底的问号还在浮动,像一群找不到方向的蝌蚪。我揉了揉眉心,开春之后的“静问台”,简直比早高峰的地铁站还挤。
小满这丫头,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我耳边嗡嗡个不停:“娘娘,这都什么事儿啊!今天有人问‘为何天不下雨’,明天有人问‘隔壁老王的狗为什么叫得这么欢’,后天更离谱,还有小屁孩举着陶片问‘娘娘您为啥还不嫁给皇上’!这哪是提问,简直是……是……是行为艺术啊!”
我斜倚在软榻上,接过小满递来的茶,轻轻抿了一口。
嗯,今天的碧螺春火候刚好,带着一丝淡淡的甜味。
“小满,你有没有觉得,这‘问’,有点变味儿了?”我放下茶杯,目光落在窗外那株新发的梨树上。
小满一愣,随即气呼呼地说道:“可不是嘛!奴婢瞧着,他们就是闲得慌,没事找事!这哪是‘问’,分明是……是……是吃饱了撑的!”
我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这小丫头,用词越来越接地气了。
“依奴婢看,这些人就是发泄,把‘静问台’当成情绪垃圾桶了!”小满还在喋喋不休。
我没有说话,只是起身走到殿外,凝视着那面“错字墙”。
新嵌进去的陶片,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种各样的字:“我怕”、“我不信”、“没人听”……
突然,我明白了。
当“问”变成一种习惯,一种廉价的情绪宣泄口,它就不再是锋利的刀刃,而变成了一团呛人的烟雾,熏得人睁不开眼,迷失了方向。
“小满,闭宫七日。”我淡淡地说道。
“啊?闭宫?”小满瞪大了眼睛,“娘娘,这……这是为何啊?”
“去,把所有‘静问台’的纸团都收集起来,按照问题类型,分门别类。”我没有解释,只是吩咐道。
七日后。
范景轩来了。
他穿着一身便服,风尘仆仆,见到满殿堆积如山的纸团,先是微微一怔,随即轻笑出声:“爱妃这是在……找沉默?”
我摇了摇头,走到一堆重复的纸条前,指着它们说道:“皇上请看,光是写着‘我怕被烧’的,就有三十多张。可‘焚典’已经三年了,又有谁因为言论而被惩罚呢?他们怕的不是制度,而是……害怕自己说错话,害怕承担责任。”
范景轩沉默了。
“所以,臣妾想立一个‘问休日’。”我抬起头,看着他,“每月十五,禁问、禁焚、禁刻。只许听。”
“只许听?”范景轩挑了挑眉,似乎有些不解。
“臣妾打算在各坊设立‘听语席’,让百姓围坐在一起,轮流讲述一个‘没被问过的故事’。”我解释道,“老农可以讲讲如何救活旱田,寡妇可以讲讲如何养大孩子,匠人可以讲讲如何修好断钟……让他们用自己的故事,去触动别人,去启发别人,去重建信任和理解。”
“这倒是个新奇的主意。”范景轩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不过,朕担心……会有人响应吗?”
“总要试试才知道。”我微微一笑。
“臣妾已经做好了准备。”
“就算一开始冷冷清清”
“因为,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个渴望被倾听的灵魂。”
第一个“问休日”如期而至。
各坊的“听语席”冷冷清清,只有寥寥几人围坐在一起,气氛有些尴尬。
小满急得直跺脚:“娘娘,这可怎么办?奴婢早就说了,他们不会听的!”
我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等待着。
第二天,情况依旧没有好转。
第三天,就在我们快要放弃的时候,奇迹出现了。
一个穿着破旧衣衫的孩童,怯生生地走上了“听语席”。
他手里拿着一块陶片,陶片上歪歪扭扭地写着几个字:“我娘”。
“我……我娘……她从不说……”孩童的声音很小,带着一丝颤抖,“可我知道……她每夜都哭……”
全场瞬间静默。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聚焦在这个瘦弱的孩童身上。
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妪,颤巍巍地站起身,走到孩童面前,将他紧紧地抱在怀里。
“孩子,别怕,奶奶在这儿。”老妪的声音沙哑,却充满了慈爱。
孩童哇的一声哭了出来,紧紧地抱着老妪,哭得撕心裂肺。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的心,也被狠狠地撞击了一下。
原来,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提问,更是倾听和理解。
当夜,小满匆匆忙忙地跑回宫中,气喘吁吁地说道:“娘娘,不好了!北坊的‘焚典会’余党,正在煽动少年,说‘问休日’是‘封口令’,想要聚众冲击静问台!”
我听后,并没有感到意外。
“不用阻拦。”我平静地说道,“反而,命人在静问台前摆放一百张空陶片,在上面写上:‘今日不问,只答。答一句,换一片’。”
小满愣住了:“娘娘,这……这是何意啊?”
“他们不是想要提问吗?那就让他们先回答。”我淡淡地说道,“让他们用自己的答案,来证明他们的勇气和诚意。”
第二天,静问台前。
聚集了越来越多的百姓,他们手持陶片,神情激动,似乎在犹豫着什么。
“娘娘这是什么意思?”
“不知道啊,难道这陶片有什么玄机?”
人群中,一个曾经被“代承契”迫害的老吏,颤巍巍地走上前,拿起一片空白的陶片。
他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缓缓地在陶片上写下了一行字:
“我曾诬人,因怕被烧。”
当他放下陶片的那一刻,整个广场瞬间变得鸦雀无声。
第一句真答,如石破天惊。
人们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那片小小的陶片上,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震惊和难以置信。
这……才是真正的“问”。
这……才是真正的“答”。
这……才是真正的勇气。
我站在高高的静问台上,俯视着广场上的人群,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
三日内,百片成墙,名曰“答字墙”。
有人写“我偷过粮……”,可就在这时,我听到井底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像是有人在轻轻敲击着什么……我缓缓走向井边,向里看去,水面上倒映出我的脸,以及我身后答字墙隐隐约约的轮廓,而水面下,似乎有什么东西要浮出水面……
三日内,百片成墙,名曰“答字墙”。
啧,这名字土是土了点,但胜在真实。
有人写“我偷过粮,因孩子饿”,字迹歪歪扭扭,像是饿极了的手抖出来的。
有人写“我举报过人,因想活”,笔锋倒是利落,想必当时也是个狠角色。
我命工匠将其烧制成琉璃砖,嵌入错字墙对面。
五彩斑斓的琉璃,映衬着那些坦诚的“罪状”,莫名有些赛博朋克的味道。
完事儿,我大手一挥,题曰:“问如刀,答如药——刀割不开谎,药治不了聋。”
这话一出,整个静问台都安静了。
那夜,我正准备回宫睡觉,小满这丫头神神秘秘地跑来,非说有新情况。
我让她有话快说,有屁快放,别耽误我美容觉。
她凑到我耳边,压低声音说:“娘娘,静问台空碗底部……浮现新字了!”
我瞬间清醒,瞌睡虫跑得比兔子还快。
空碗底部?
那不是许愿池吗?
不对,是接听“天问”的地方。
能在那儿留下字迹,怕是真有什么大事发生。
我顾不上卸妆,急匆匆地赶到静问台。
月光如水,静静地洒在空碗上。
我屏住呼吸,凑近一看——
果然,碗底赫然刻着两个字:“我……答。”
我瞬间感觉后背一阵发凉。
这“天问”竟然回应了?!
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之前不管大家怎么问,怎么吵,这玩意儿都跟死机了一样,纹丝不动。
现在突然冒出这么一句,是抽的哪门子风?
“娘娘,这……这是什么意思啊?”小满也吓得不轻,声音都有些发颤。
我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也不知道。
这年头,神仙也开始玩行为艺术了?
问休日最后一日,我特意没穿龙袍,只穿了身素净的衣裳,免得吓着这些凡夫俗子。
我独坐井边,百无聊赖地数着井里的石子。
这口井也不知道挖了多少年了,里面的水依旧清澈见底,倒映着我这张如花似玉的脸。
忽闻远处钟响——不是“源钟”那令人头疼的问音,而是久违的晨鼓。
咚、咚、咚,一声一声,沉稳而有力。
我抬头望去,南坊的熊孩子们正用炭笔在墙上更新“活报”。
这玩意儿有点像现代的社区公告栏,只不过内容更加接地气。
以前上面写满了各种各样的“我要”,比如“我要吃肉”、“我要新衣裳”、“我要嫁给范景轩”……看得我脑壳疼。
但今天,上面的内容却焕然一新。
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触写着:“昨日渠修毕,水到张家田。”
我嘴角微微上扬。看来,这些小家伙也开始关注身边的事情了。
一阵风吹过,一片未干的答字陶,摇摇晃晃地飘落井口。
我伸手接住,发现背面还写着几行小字:“原来不问的时候,话才真敢出来。”
落款是……老吏。
我拿着那片陶片,默默地站在井边,心里五味杂陈。
原来,有时候沉默,也是一种力量。
突然,范景轩的声音从我身后传来:“爱妃,在看什么呢?这么入神。”
我转过身,看着他那张英俊的脸,心里没来由地一阵烦躁。
“皇上怎么来了?”我没好气地问道。
他走到我身边,一把搂住我的腰,笑眯眯地说:“朕听说爱妃这儿出了新鲜事儿,特意过来瞧瞧。”
我挣脱开他的怀抱,没好气地说:“皇上日理万机,还是多关心国家大事吧,别在我这儿瞎掺和。”
他挑了挑眉,一脸委屈地说:“爱妃这是嫌朕碍事了?朕可是特意来陪你的。”
我翻了个白眼,懒得理他。
“对了,皇上。”我突然想起什么,问道:“你说,这‘天问’突然回应,是好事还是坏事啊?”
范景轩摸了摸下巴,沉吟道:“这可不好说……也许,是时候听听,它想说什么了……”他顿了顿,眼神变得深邃起来。
“毕竟,有些问题,问多了,反而什么都听不见。”
http://www.bixia5.cc/book/21628/48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