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潼关失陷
推荐阅读:
迷踪谍影
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
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
兵王穿越到南宋,华山论剑我称雄
穿越锦衣卫:我不想再用加特林了
征伐天下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即刻!整军!备战!”“传皇帝陛下旨意!八旗动员!所有牛录,十五岁以上男丁,尽数披甲!粮草辎重,十日之内,务必齐备!”
“目标朝*鲜!本王要亲提大军,踏平朝*鲜!用李定国的头颅,用明军的血,祭奠肃亲王英灵!让他们为为豪格陪葬!!”
一股凛冽的、如同寒流般的战争气息,瞬间笼罩了整个盛京城!
义州,督师行辕。
魏渊正在处理堆积如山的军务,张大强侍立一旁。
一名风尘仆仆、几乎虚脱的信使被亲兵架了进来,颤抖着双手,将那个沉重的木匣和信物呈上。
“督师……李将军急报……阵……阵斩……满洲肃亲王……豪格……”
魏渊拆开李定国的亲笔信,又亲自验看了木匣中那颗经过简单硝制、依旧带着惊愕表情的头颅,以及那象征着亲王身份的黄金虎头腰牌和刻有满文的佩刀!
“哈哈哈!干得漂亮!”
魏渊猛地爆发出震耳欲聋的狂笑!笑声中充满了极致的快意、狂喜和一种棋手落子屠大龙的酣畅淋漓!
他猛地一拍桌子,震得笔墨纸砚齐齐跳起!
“好!好一个李定国!国之柱石!阵斩满洲亲王!此乃国朝未有之大捷!足以彪炳史册!”
他霍然起身,眼中精光爆射,哪里还有半分刚才的狂喜?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洞悉全局、山雨欲来的凝重与决断!
“传令!”
“末将在!”
“即刻!整军!备战!”
“传本督师令!义州、小凌河、所有归附堡寨,进入最高战备!加固城防,清点武库,征召民夫!所有将领,即刻到行辕听令!”
“飞鸽传书吴三桂、祖大寿!告诉他们,豪格首级在此!满洲必然震怒,大军不日就会展开行动!让他们即刻整军,星夜前往义州集结!若有半分拖延,休怪本督师军法无情!”
“同时,六百里加急,将豪格首级及捷报,火速送往京师!请朝廷速发援兵粮饷!”
魏渊的声音如同金铁交鸣,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霸道和决战前夕的亢奋。
他知道,斩杀豪格是一柄双刃剑。泼天大功的背后,必定是多尔衮倾国之力的疯狂报复!
北京城笼罩在一片肃杀的严寒中。
紫禁城,乾清宫西暖阁,炭火烧得通红,却驱不散崇祯皇帝朱由检心头的寒意。
一封来自辽东督师魏渊的八百里加急,如同投入死水潭的巨石,瞬间打破了压抑的寂静。
当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颤抖着双手,用激动得变调的声音念出“阵斩满洲肃亲王豪格”时,崇祯猛地从御座上站了起来!
“什么?!阵斩豪格?皇太极的长子?!”
崇祯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狂喜和颤抖,连日来因流寇肆虐而紧锁的眉头第一次舒展开来,苍白的脸上涌起病态的潮红。
他一把抢过奏报,贪婪地阅读着每一个字,仿佛要从中汲取无穷的力量。
“好!好!好一个李定国!好一个魏渊!”
崇祯激动地在暖阁内踱步,龙袍的袖口因兴奋而微微颤抖,“萨尔浒!辽沈!广宁!多少年了!多少年了!我大明终于……终于斩获如此大捷!阵斩敌酋亲王!此乃太祖、成祖庇佑!中兴有望!中兴有望啊!”
他仿佛看到了辽东局势逆转的曙光,看到了满洲痛失亲王后的仓皇,看到了魏渊挥师东进、收复失地的壮丽图景!连日来的阴霾被这突如其来的捷报一扫而空,他甚至觉得身上沉重的龙袍都轻快了几分。
“王承恩!拟旨!重重封赏!李定国擢升……不!封伯!朕要封他为平虏伯!魏渊……加太子太保!辽东将士,重重有赏!将此捷报,明发天下!让万民同庆!”
崇祯的声音高亢,带着一种久违的亢奋。
暖阁内的气氛瞬间热烈起来,太监宫女们脸上也露出了喜色,仿佛大明的春天真的随着这捷报到来了。
然而,这份狂喜仅仅持续了不到一个时辰。
另一份来自陕西的六百里加急,如同九幽吹来的阴风,裹挟着刺骨的寒意,送到了崇祯的御案前。
送信的驿卒形容枯槁,满面风尘,眼神中充满了绝望。
崇祯心头莫名一跳,一种不祥的预感瞬间攫住了他。他几乎是抢过那份奏报,撕开火漆。
目光扫过奏报上的文字,崇祯脸上的血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狂喜凝固,继而化为一片死灰!
他拿着奏报的手剧烈地颤抖起来,指节因紧张而失血到发白。
“潼……潼关……丢了?!”
崇祯的声音如同梦呓,带着无尽的茫然和惊恐,“洪承畴……孙传庭……败了?下落不明?!”
奏报上冰冷的文字如同钢针,狠狠刺入他的心脏:
“臣万死泣血急奏:洪督师、孙抚台于潼关外与流贼李自成决战……贼势浩大,狡诈异常……我军……全军溃败……潼关已陷……洪、孙二公……不知所踪……贼酋李自成……恐已兵临西安城下……西安……危在旦夕……”
“噗——!”
一口鲜血猛地从崇祯口中喷出,染红了明黄色的龙袍和手中那份带来噩耗的奏报!他身体晃了晃,眼前一黑,直挺挺地向后倒去!
“皇上!皇上!”
王承恩和周围的太监宫女吓得魂飞魄散,慌忙扑上去搀扶。
暖阁内瞬间乱作一团。
炭火依旧烧得通红,却再也无法温暖崇祯那颗瞬间坠入冰窟的心。
前一刻还在云端狂喜,下一刻便已跌落深渊绝望!
辽东的捷报如同讽刺,映衬着西北塌陷的万丈深渊。他仿佛看到,李自成的大军已经开进了西安,那座象征着大明在西北最后统治的雄城,正燃起熊熊大火……
而大明的江山,就在这冰火两重天的煎熬中,发出了令人心碎的、濒临崩裂的呻吟。
“天……亡……朕……乎……”
崇祯在昏迷前,只来得及吐出这几个绝望的字眼。
潼关,这座天下雄关,此刻已易主。
关城上飘扬的不再是大明的日月旗,而是闯王李自成的“闯”字大旗。
关外原明军大营,如今成了闯军的中军所在。
中军大帐内,气氛肃杀。
李自成高踞主位,身穿简单的箭衣,外罩一件半旧的棉甲,面容粗犷,眼神锐利如鹰,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草莽王气。
他下首坐着谋士牛金星、宋献策,大将刘宗敏、李过等分列两旁。
帐帘掀开,几名闯军士兵押着一个五花大绑、浑身血污泥泞、官袍破碎的人走了进来。
正是兵部尚书、中原督师,名震天下的洪承畴。
他虽形容狼狈,被俘多日,但依旧竭力挺直着脊梁,脸上带着不屈的傲然和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
“跪下!”
士兵厉声呵斥。
洪承畴恍若未闻,只是冷冷地扫视着帐中诸人,最后目光定格在李自成身上,带着审视和鄙夷。
李自成挥了挥手,制止了士兵。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洪承畴面前几步远站定,目光平静地打量着这位曾让他数次损兵折将、头痛不已的劲敌。
“洪大人?”
李自成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力。、
洪承畴冷哼一声:
“正是本督。要杀要剐,悉听尊便!想让我洪承畴屈膝于流寇,休想!”
“流寇?”
李自成嘴角勾起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他环视了一下帐中诸将,又看向洪承畴。
“洪督师,你看看这帐中之人,看看关外那成千上万跟着我李闯的兄弟,他们是什么?是天生就想造反的贼寇吗?”
他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沉痛的质问:
“不!他们是被逼得活不下去的百姓!是交不起皇粮国税、被贪官污吏逼得家破人亡的农夫!是被克扣军饷、活活饿死的边军!是这吃人的世道,把他们逼成了‘流寇’!也把我李自成,逼到了这里!”
洪承畴眼神微动,嘴唇紧抿,没有反驳。他深知大明现状,李自成所言,并非全无道理。
李自成上前一步,目光灼灼地盯着洪承畴:
“洪督师,你是聪明人,更是明白人!这大明朝,从上到下,还有救吗?皇帝猜忌,百官贪腐,天灾人祸,民不聊生!辽东鞑虏虎视眈眈,内部烽烟四起!这样的朝廷,值得你洪亨九为之殉葬吗?”
他放缓语气,带着一丝诚恳:
“我李自成,起于草莽,深知百姓疾苦!所求者,不过推翻这腐朽的朱明王朝,建立一个让天下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有田种的新朝!洪督师,你有经天纬地之才,剿抚并用,治军有方,天下皆知!何必为那昏聩的朱由检陪葬?何不弃暗投明,助我闯王,拯万民于水火,创一番真正的不世功业?”
洪承畴身体微微一震,李自成这番话,句句诛心,直指他内心深处对大明现状的绝望和对自身抱负的无奈。
他紧闭双眼,内心天人交战。忠君思想、士大夫气节与对天下大势的清醒认知,激烈地撕扯着他。
李自成见状,知道火候已到,他沉声道:
“本王知你忠义。但忠义,也要看值不值得!为那即将倾覆的破船殉葬,是愚忠!为天下苍生谋一条生路,才是大义!洪督师,本王敬你是条汉子,是位能臣!只要你点头,本王愿以军师之位相待,共谋大业!你麾下降卒,本王绝不滥杀,妥善安置!你意下如何?”
帐内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洪承畴身上。牛金星捋着胡须,眼神闪烁;刘宗敏抱着膀子,面带审视。
良久,洪承畴紧闭的双眼缓缓睁开,那曾经锐利不屈的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疲惫和一种近乎绝望的释然。
他长长地、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那叹息仿佛抽干了他所有的力气和坚持。
他抬起头,看向李自成,声音嘶哑而低沉:
“闯王……所言……洪某……受教了……”
http://www.bixia5.cc/book/24410/54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