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三方混战(八)
推荐阅读:
大明流匪
迷踪谍影
南宋特种兵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
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
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
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
兵王穿越到南宋,华山论剑我称雄
穿越锦衣卫:我不想再用加特林了
征伐天下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这比战场上的失败,更让他感到彻骨的寒冷和讽刺。而杨制政等其他几个士卒,则被愤怒的百姓活活打死!
迁安县衙
与上次仓惶逃离时的萧瑟破败截然不同。
此刻的县衙虽谈不上焕然一新,但已被清理得干干净净,破损的门窗用木板临时钉好,庭院的杂草被铲除,甚至还移栽了几盆不知从哪里弄来的青翠松柏,显出几分生气。
魏渊一身常服,负手站在重新修葺过的二堂前,望着庭院中那棵老槐树新发的嫩芽。
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洒在他脸上,神情平静中带着一种掌控全局的从容。
迁安,这个他曾经风尘仆仆逃离北京时临时落脚的“福地”,如今成了他挥师西进、问鼎天下的坚实跳板。
“督师,县衙各处已简单修葺,按您的吩咐,并未大兴土木,只求整洁可用。”
一名亲随恭敬地禀报。
魏渊微微颔首:
“嗯,此地乃我军转折之地,略作修整,以示不忘根本即可。前线军报如何?”
亲随立刻呈上几份文书:
“禀督师,第一份急报:据多方探马及逃难士绅确认,睿亲王多尔衮已于五月初五,兵不血刃,正式占据北京内城!李贼自成离京时,带走了大量精锐,城中守备空虚,几无抵抗。清军入城后,虽未大掠,但已占据紫禁城及各处要害,并开始张贴安民告示,俨然以主人自居。”
魏渊接过文书,扫了一眼,嘴角勾起一丝意料之中的冷笑:
“空城一座,多尔衮倒是捡了个现成便宜。不过,他这‘主人’,怕是坐不安稳。”
这消息完全在他预料之中,李自成主力尽出,北京就是一块肥肉。
“第二份军报。”
亲随继续道。
“李贼自成闻听北京失陷,暴跳如雷!其主力约16万已进抵通州外围。据探,李贼并非为夺回北京而战,其核心意图在于夺回其藏于北京城内库及各处勋贵府邸未能及时带走的巨额金银财宝!自五月初七起,其前锋刘芳亮部已与多尔衮派驻通州的清军前锋阿巴泰部多次发生遭遇战!双方在通州、张家湾、漷县一带反复拉锯,战况胶着激烈!李贼主力正源源不断压上,多尔衮亦在调集入关兵马增援通州方向,大战一触即发!”
魏渊眼中精光闪烁:
“好!狗咬狗,一嘴毛!李闯舍不得他的金山银山,多尔衮也绝不会吐出来!让他们在通州好好打!打得越惨烈,越持久,对我军越有利!”
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局面。
“第三份军报…”
亲随的声音依旧谨慎。
“是关于李过的。”
“李过?”
魏渊转过身,有些意外。
“他在哪?说!”
“是!李过与其残部数人,在滦州城外被当地村民擒获!村民认出其乃大顺军官,为泄愤并图赏钱,将其五花大绑,现已押送至我军迁安大营!人就在外面,等候督师发落!”
魏渊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笑声中充满了世事无常的感慨:
“哈哈哈!好!好一个李过!没死在千军万马之中,竟栽在了乡野村夫手里!这倒真是出人意料!带进来!”
片刻后,五花大绑、鼻青脸肿的李过被两名军士押了进来。
他身上的伤显然未得妥善处理,肩头的箭伤处隐隐渗血,脸上青一块紫一块,嘴唇干裂,眼神却依旧带着一股不屈的倔强。
他努力挺直腰杆,冷冷地看着魏渊,不发一言。
魏渊挥挥手,示意军士退下。
他踱步到李过面前,上下打量着他这副狼狈却硬气的模样,眼神中并无太多胜利者的嘲弄,反而带着一丝复杂的欣赏。
“李将军,永平一别,没想到这么快又见面了。只是这方式…着实令人唏嘘。”
魏渊的声音平和。
李过冷哼一声,扭过头去,沙哑道:
“要杀要剐,悉听尊便!休要假惺惺!”
“杀你?”
魏渊轻轻摇头。
“本督师若要杀你,在永平城外便可一箭了结,何须等到今日?你虽为贼将,但忠勇可嘉,为李闯殿后,力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算尽忠职守。本督师敬你是条汉子。”
李过身体微微一震,显然没想到魏渊会说出这番话。他转过头,有些难以置信地看着魏渊。
“来人!”
魏渊不再看他,对门外吩咐道。
“解开绳索。请军医来,好生为李将军诊治伤势。安排一处清净营房,好生看顾,饮食不得怠慢。李将军”
他转向李过,
“你且安心在此养伤。待你伤愈,是去是留,再做计较。”
李过身上的绳索被解开,他活动着被捆得麻木的手臂,看着魏渊,眼神复杂至极。
有不解,有屈辱,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震动。
他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深深地看了魏渊一眼,在军士的引导下,踉跄着走了出去。
看着李过离去的背影,魏渊脸上的温和渐渐敛去,恢复了深沉的谋算。
留下李过,既是对其忠勇的些许尊重,更是为下一步做准备。
此人深得李自成信任,知晓大顺内部虚实,未来或许有用。即便无用,善待一个被俘的敌将,也能彰显他魏渊的气度,瓦解部分流寇的抵抗意志。
他走到地图前,目光灼灼地盯住北京、通州的位置。
李自成和多尔衮在通州的缠斗,如同两只争夺腐肉的鬣狗。而他魏渊,手握新君这张大义之旗,麾下六万养精蓄锐、士气如虹的百战之师,正如同蛰伏的猛虎,即将向着那权力与混乱的中心,发出石破天惊的一击!
通州,京杭大运河的北端终点,拱卫京师的东大门。
此刻,这座繁华的漕运枢纽,却成了数十万大军殊死搏杀的修罗场。
初夏的空气中,弥漫的不再是河水的湿润和商贾的喧嚣,而是浓得化不开的血腥、硝烟和尸体腐败的恶臭。
运河以西,清军大营连绵十余里,旌旗招展,营盘森严。多尔衮将他的中军设在了一座坚固的土堡之上,俯瞰着整个战场。
他深知己方优势在于精锐骑兵的机动性和冲击力,劣势则是兵力相对较少,且深入敌境,补给线拉长。
“传令!”
多尔衮的声音冰冷而清晰,手指在地图上运河几处关键渡口和桥梁划过。
“阿巴泰、鳌拜!率正黄、镶黄旗精骑,为左翼锋矢!沿张家湾至漷县一线游弋,寻机突破贼寇防线,直插其侧后,断其粮道!”
“多铎!你率正白、镶白旗主力为中军铁拳!正面强攻刘芳亮部核心阵地!务必击穿其车营!”
“孔友德!率你部蒙古轻骑及汉军旗火器营为右翼策应!压制贼寇左翼,掩护多铎进攻!记住,以骑射袭扰为主,保存实力,待中军突破后,立刻扩大战果!”
“各旗务必紧密配合,以快打慢,以点破面!本王要的是雷霆一击,打垮李自成的脊梁!”
运河以东,李自成的大顺军营盘更为庞大,却也显得杂乱无章。
核心区域由刘宗敏率领6万老营精锐依托着临时构筑的土墙、拒马和缴获明军的战车固守。
外围则是如同汪洋大海般的十余万二线部队和胁从军,营帐蔓延,人喊马嘶,气势汹汹却难掩混乱。
李自成坐镇中军,脸色阴沉。他身边站着怒气冲冲的刘宗敏和忧心忡忡的宋献策。
“陛下,多尔衮的辫子兵不好啃啊!他们的骑兵太快,太狠!”
刘宗敏指着地图。
“咱们的人多,但挤在一起施展不开!依我看,让刘芳亮顶住正面,我亲率老营精锐从右翼压过去,吃掉孔友德那一路!只要打掉他一条胳膊,多尔衮就蹦跶不起来!”
宋献策却摇头:
“权将军勇猛,然清军右翼以骑射、火器见长,机动灵活,我军若主力压上,正中其下怀,恐被其游斗消耗!不如稳守营盘,深沟高垒,以车营、长枪、火铳固守,耗其锐气!待其疲惫,再以精锐反击!我军粮秣尚能支撑月余,而建虏远来,粮道漫长,久拖必乱!”
李自成眉头紧锁,看着地图上犬牙交错的战线,最终拍板:
“刘芳亮!给朕钉死在运河边上!一步不许退!宗敏,你率3万老营精锐作为总预备队,随时策应各方!其余各部,依托营垒,层层设防!用咱们的人堆,也要把多尔衮堆死在通州城下!北京城里的银子,一个子儿也不能便宜了建虏!”
他的策略简单而残酷,利用绝对的人数优势,构筑血肉磨盘,以空间换时间,耗死清军!
战斗在第一缕阳光刺破硝烟时便骤然爆发。
通州城南
张家湾渡口
阿巴泰的镶黄旗精骑如同金色的怒涛,沿着河岸席卷而来。
他们的目标是一个由大顺军二线部队驻守的薄弱渡口。
守卫这里的是一个名叫赵老栓的把总,手下只有千余惊慌失措的新兵。
“稳住!长枪手在前!火铳手装填!快!”
赵老栓声嘶力竭地喊叫,看着那越来越近、如同钢铁洪流般的骑兵,手心全是汗。
他虽说参加过十几次小战斗,但从未面对过如此恐怖的八旗铁骑。
清军骑兵在距离百步时突然加速!
没有呐喊,只有沉闷如雷的马蹄声和弓弦崩响的嗡鸣!
“咻咻咻——!”
密集的箭雨如同飞蝗般落下!
“噗噗噗!”
缺乏甲胄保护的闯军士兵瞬间倒下一片!惨叫声四起,阵型大乱!
“杀!”
清军骑兵趁势撞入!锋利的马刀借着马速,轻易地劈开单薄的躯体!
赵老栓眼睁睁看着自己手下一个年轻的长枪手被一匹高头大马撞飞,口中喷出的鲜血在空中划出一道凄厉的弧线。
他怒吼着挺枪刺向一名清军佐领,却被对方轻松格开,反手一刀削掉了半个脑袋!
渡口瞬间失守!
阿巴泰的骑兵如入无人之境,开始沿着河岸向西穿插,试图包抄刘芳亮主阵地的侧后。
http://www.bixia5.cc/book/24410/58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