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时砂遗楼 >第625章 年守护者群体的出现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625章 年守护者群体的出现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1938 光芒中的重庆防空洞,煤油灯的光晕在潮湿的岩壁上摇晃。江浅用红漆在洞壁上画出巨大的螺旋符号,符号边缘镶嵌着从皖南带来的时砂样本,在灯光下泛着青铜色的微光。防空洞中央的空地上,二十多个人影局促地站着,他们的袖口都别着相同的布条 —— 那是用 1913 年铁匠铺的帆布改制的,布条上的螺旋印记遇热会显形。

  “林医生,麻烦您看看张老师的手。” 江浅对着人群中的白大褂喊道。林秀芝放下急救箱,指尖刚触碰到小学教师张敏的掌心,那道月牙形的印记就突然亮起,在煤油灯下投射出细碎的星点。张敏的教案本从手中滑落, pages 间夹着的粉笔灰与时砂混合,在地面组成了台儿庄的地图轮廓。

  “我…… 我能看见字里的光。” 张敏的眼镜片蒙上水汽,她指着教案上 “时空裂隙” 四个字,笔画间渗出的青铜色沙粒正在缓慢移动,“就像有无数只蚂蚁在爬,它们在往西北方向去。” 江浅的瞳孔骤然收缩 —— 昨夜的监测数据显示,台儿庄战场的时空异常点确实在向西北移动,而张敏从未接触过任何监测报告。

  人群后排的兵工厂工人老王突然咳嗽起来,他下意识地按住胸口,工装裤上的油渍与沙粒混合,在衣襟处形成奇异的纹路。当江浅递过听诊器时,金属探头刚贴上他的皮肤,防空洞的岩壁就传来轻微的震颤,时砂样本组成的螺旋符号突然加速旋转。“俺一紧张就这样。” 老王的手掌在衣襟上反复擦拭,“上次机床卡壳,俺一摸它就自己转起来了,师傅说俺是‘机器通’。”

  培训在每日清晨的防空警报声中开始。江浅将 1913 年铁匠的定星锤仿制品挂在洞顶,青铜色的锤身反射着灯光,在地面投下旋转的光斑。“试着跟着光斑呼吸。” 她的声音混着洞外的炮火声,“想象你们的血液里也有这样的螺旋,它们在跟着时空的节奏跳动。”

  张敏的教案本在膝头自动翻开,页面上的文字开始重组,那些与 “时空” 相关的词汇周围,凝结的时砂形成了小小的旋涡。“我好像能听见声音。” 她突然按住太阳穴,眼镜滑到鼻尖上,“是孩子们的哭声,从…… 从 1941 年的长沙传来的。” 江浅立刻调出时空定位系统,屏幕上的绿色光点在长沙老城区剧烈闪烁 —— 那里即将出现新的时空裂隙。

  林秀芝的急救箱在这时突然弹开,绷带自动缠绕成螺旋状,碘酒棉球悬浮在半空。当她的指尖划过伤员的伤口时,那些被时砂侵蚀的皮肤竟开始愈合,青铜色的颗粒在创面上组成保护网。“这和缝合伤口的手法一样。” 她的声音带着惊叹,镊子在指间转了个圈,“只是缝合的不是皮肉,是时空的裂缝。”

  最令人惊讶的是老王。当江浅把一台故障的发报机放在他面前时,他的手掌刚贴上机身,真空管就发出了滋滋的电流声。原本混乱的摩尔斯电码突然变得清晰,打出的报文竟是 1967 连纽约地铁的紧急信号。“俺爹是修钟表的。” 老王挠着后脑勺,指缝间的油污在机身上画出螺旋纹路,“他说所有会转的东西都有脾气,顺着它的性子来就行。”

  培训进行到第七天,防空洞的岩壁突然渗出青铜色的水珠。张敏的教案本上,长沙的地图开始冒烟,林秀芝急救箱里的纱布自动飞向西北方向,老王触摸的发报机发出刺耳的警报。“是同步反应。” 江浅盯着洞顶的定星锤仿制品,锤身的旋转速度已经达到每分钟 73 转 —— 与《伏尼契手稿》记载的 “时空共振频率” 完全一致,“你们的能力正在形成网络,就像 1913 年的铁匠能感知你们一样,你们也在感知远方的危机。”

  那天夜里,张敏做了个清晰的梦。她站在 1941 年的长沙城头,时沙暴像潮水般涌来,却在接触城墙时突然停滞。城墙砖缝里渗出的血迹组成了螺旋符号,与她掌心的印记一模一样。“是学生们的血。” 她在晨训时声音发颤,“他们把课本撕了塞在砖缝里,说这样能挡住风沙。”

  林秀芝的急救箱在这时突然震动,里面的体温计全部指向 42c—— 那是人体能承受的极限温度。“台儿庄的伤员在发烧。” 她迅速将药品分类,绷带自动缠绕成急救包,“他们的伤口在时空乱流下发炎,普通的青霉素没用。” 江浅突然想起 1913 年铁匠修复犁铧的场景,从木箱里取出时砂样本递给她:“试试这个,古籍说‘砂之精能愈时空之伤’。”

  当林秀芝将时砂粉末撒在模拟伤口上时,那些青铜色颗粒突然变成银白色,在创面上组成微型防护盾。监测仪显示,这层护盾能隔离 90% 的时空辐射,与 1967 年的电磁防护服效果相同。“它们在模仿现代科技。” 江浅的笔尖在记录本上飞快滑动,“就像学生模仿老师的笔迹,这些沙粒在学习如何保护人类。”

  老王的发报机在这时接收到新的信号。摩尔斯电码翻译成文字后,竟是 1913 年江南小镇的气象记录,其中详细记载了时沙暴来临前的异常现象。“俺能让它发报吗?” 老王突然按住按键,指腹的油污在键盘上晕开,“告诉过去的人要小心,就像提前预报台风。”

  江浅的眼中闪过惊喜。她调出 1913 年的时空坐标,教老王调整发报机的频率。当第一组预警信号发出时,防空洞的时砂样本突然全部亮起,在洞顶组成跨越时空的通讯网 ——1913 年的铁匠铺、1938 年的防空洞、1967 年的炼油厂,在这一瞬间被能量线连接起来。

  培训的最后一天,江浅组织了实战演练。她用能量装置模拟出半米宽的时空裂隙,青铜色的沙粒在裂隙中组成狰狞的面孔。张敏第一个站出来,她的教案本在手中展开,页面上的文字化作屏障,裂隙的扩张速度明显减慢。“我在给它讲故事。” 她的额头渗出细汗,眼镜片后的目光异常坚定,“讲我们如何守住学校,如何保护孩子,它好像…… 听得懂。”

  林秀芝紧接着上前,指尖划过裂隙边缘,那些沙粒组成的面孔开始瓦解,在地面凝结成无害的粉末。“它们害怕生命的气息。” 她的白大褂下摆沾着沙粒,却像戴着无形的防护盾,“就像细菌害怕抗生素,这些时空碎片害怕活人的能量。”

  老王最后按下发报机的按键,摩尔斯电码在裂隙中回荡,青铜色的沙粒突然开始规律震动,最终组成了完整的螺旋符号 —— 与 1913 年铁匠的印记、1967 和守护者的防护盾完全相同。“俺爹说,万物皆有节奏。” 他的手掌在发报机上轻轻拍打,“找到节奏,就能让乱了套的东西归位。”

  当裂隙完全闭合时,防空洞的岩壁上渗出淡金色的液体,在石面上画出二十多个相连的印记。江浅知道,1938 年的守护者群体已经真正觉醒,他们就像台儿庄战役中的士兵,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却在共同的使命下组成了坚不可摧的防线。

  夜幕降临时,老王的发报机收到了 1913 年铁匠的回信。只有简单的三个字:“锤已备好。” 张敏的教案本自动翻开新的一页,上面用青铜色的沙粒写着:“笔也备好。” 林秀芝的急救箱发出轻微的响动,仿佛在说:“药也备好。”

  江浅站在洞外,看着月光穿透时沙暴的云层,在废墟上投下螺旋状的光晕。她知道,1938 年的守护者们即将迎来真正的考验,但此刻,他们眼中的迷茫已经被坚定取代,就像防空洞岩壁上那些相连的印记,虽然各自不同,却在共同的守护中,组成了跨越时空的希望之光。

  当第一缕阳光照进防空洞时,张敏的教案本、林秀芝的急救箱、老王的发报机,突然同时指向西北方向。那里的时空裂隙正在扩大,但这次,守护者们不再是孤军奋战 —— 他们的身后,是 1913 年传承的火种,身前,是 1967 年等待的未来,而脚下的 1938 年,正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关键节点。
  http://www.bixia5.cc/book/24595/71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