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卫星基地血脉融情
推荐阅读:
海岛,全民垂钓,我独获史诗天赋
有没有一种可能散人也能制霸全服
仙路九万万里
XCY龙凤战队:加入PEL舞台
熊学派的阿斯塔特
尊敬的扫帚骑士大人
译电者
2025重生之我做上海商铺中介
五岁宝宝炼神丹契万兽,无人能敌
疯了吧!神话天赋你管他叫反派?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军工事业,卫星基地血脉融情。——题记
戈壁的风总带着股韧劲,裹挟着沙砾拍打在卫星基地的观测塔上,发出“呜呜”的沉闷声响,像极了老一辈军工人口中未讲完的故事。楚辰盯着监测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指尖在键盘上敲出急促的节奏,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浸湿,紧紧贴在泛着薄红的皮肤上。距离“冰阳三号”卫星发射窗口期仅剩72小时,姿态控制系统的参数却始终存在0.03赫兹的微小偏差——这在普通人眼里或许不值一提,可在航天领域,就像在精密的瑞士怀表里藏了一粒沙,随时可能卡住齿轮,引发箭体姿态失控的致命风险。
“楚工,冷却系统压力又降了0.2个标准值,已经接近临界线了。”助手小陈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打破了主控室里近乎凝固的寂静。楚辰深吸一口气,胸腔里满是戈壁特有的干燥空气,他起身走向实验室角落的模拟设备,目光扫过仪表盘上闪烁的红色预警灯,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指尖触到冰凉的金属管壁时,父亲临终前的模样突然清晰地浮现在眼前:老人躺在病床上,枯瘦的手紧紧攥着他的手腕,指甲几乎嵌进皮肉里,声音沙哑却字字铿锵:“咱们楚家三代都在为蓝天事业熬心血,你爷爷当年在酒泉敲火箭零件,我在西昌守发射台,到了你这辈,卫星不上天,咱们楚家的腰杆就挺不直。”
那时他才十岁,不懂“熬心血”三个字背后是多少个在戈壁滩上啃干粮、在实验室里守通宵的日夜,直到二十年后,他穿上这身藏蓝色工装,站在父辈曾奋斗过的基地里,看着屏幕上复杂的卫星模型,才真正读懂了那份刻在血脉里的责任。“先暂停调试,拆开机柜检查管路接口,重点看三号阀门的密封垫。”楚辰的声音沉稳得像基地里的老杨树,他蹲下身,熟练地拧下设备外壳的螺丝,目光专注得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眼前的金属零件。
就在这时,主控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一阵淡淡的消毒水味道随着风飘进来。楚慧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白大褂,领口别着枚小小的红十字徽章,脸上还沾着一点未擦净的碘伏痕迹。“哥,刚从发射台医疗点过来,小陈说你们这儿还卡着?”她将手里的保温桶轻轻放在桌上,掀开盖子的瞬间,热气裹着小米粥的香气漫开来,瞬间驱散了主控室里的机械冷意,“妈昨天打电话,说你肯定又忘了吃饭,让我给你带点粥,还放了些你爱吃的红枣。”
楚辰抬头,看到妹妹眼底的红血丝——那是这半个月来,她在医院和发射台医疗点之间连轴转熬出来的。基地最近流感高发,急诊室每天都挤满了人,楚慧作为唯一的内科军医,常常要从清晨忙到深夜。“你也别硬撑,要是太累了就跟护士长调个班。”楚辰接过粥碗,温热的触感顺着指尖传到心里,刚喝了两口,监测屏幕突然发出一阵尖锐的警报声,红色的故障代码像潮水般涌满屏幕,姿态控制系统的偏差值瞬间从0.03赫兹飙升到0.15赫兹。
“怎么了?”楚慧下意识地握紧了手里的病历夹,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她虽不懂航天技术,却记得去年“冰阳二号”发射前,也曾出现过类似的警报,当时整个基地都绷紧了神经。楚辰猛地放下粥碗,快步冲回操作台,手指在键盘上翻飞,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在键盘的缝隙里,晕开一小片深色的痕迹。“是陀螺仪传感器故障,数据传输链路断了!”他快速调出备用方案,大脑像高速运转的处理器般分析着——如果不能在两小时内修复,就只能推迟发射窗口期,而下次窗口期要等半个月,这不仅会影响后续的在轨测试任务,还可能错过与国际空间站的协同观测机会。
“我能帮上什么忙吗?”楚慧走到他身边,目光落在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据上。虽然那些复杂的参数对她来说就像天书,但她能感受到哥哥身上的压力,就像小时候,楚辰在学校里遇到难题时,她总会凑过去帮忙找解题思路。楚辰愣了一下,视线扫过楚慧白大褂口袋里露出的医用设备校准手册,突然想起她上周跟自己说过,医院新到的心电监护仪,她用信号模拟法排除了好几个干扰故障。“你帮我拿工具箱里的万用表,再把昨天的故障记录调出来。”楚辰一边拆传感器的外壳,一边语速飞快地说,“你们调试心电监护仪时,是不是会用模拟信号源替代实际信号,排查干扰源?”
楚慧眼睛一亮,瞬间明白了哥哥的想法:“对!可以用同样的思路,先断开传感器的实际信号,接入模拟信号源,如果参数恢复正常,就说明是传感器本身的问题,不是传输链路的问题!”她立刻拉开椅子坐下,打开电脑调出医疗设备的校准程序,手指在键盘上快速修改参数——将心电监护仪的频率范围调整为卫星传感器的工作频率,将信号强度校准到航天标准值。兄妹俩一个专注地拆解硬件,一个认真地调试软件,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们身上,恍惚间,楚辰仿佛回到了小时候的老家院子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时父亲还在基地工作,每年只能回家一次,他和楚慧就跟着母亲在老家生活。每当周末,他总会拿出父亲寄回来的电子零件,试着拼装收音机,楚慧就蹲在旁边,帮他递螺丝刀、找电阻,两个人常常在院子里忙一下午。有一次,收音机好不容易有了声音,却满是杂音,楚辰急得差点哭出来,楚慧却突然说:“哥,是不是天线没接好?就像上次妈给我梳辫子,皮筋松了就会散。”后来他重新接好天线,收音机果然清晰地传出了声音。现在,他们又像小时候那样,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对方的想法,一种无声的默契在空气中流淌。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墙上的挂钟滴答作响,每一声都像敲在众人的心上。当楚慧将修改后的模拟程序导入系统,楚辰也正好完成了传感器的重新焊接。“准备接入模拟信号,启动测试!”楚辰按下回车键的瞬间,整个主控室里的人都屏住了呼吸。屏幕上的数字一点点稳定下来,偏差值从0.15赫兹慢慢降到0.05赫兹,再到0.01赫兹,最后终于回归到正常范围,尖锐的警报声戛然而止。主控室里瞬间爆发出一阵欢呼声,小陈激动地抱住楚辰的肩膀:“楚工,成了!您太厉害了!”
楚辰松了口气,后背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他转头看向楚慧,兄妹俩相视一笑,眼里都含着泪光。“还是多亏了你,”楚辰拿起桌上的粥碗,舀了一勺递到楚慧嘴边,“剩下的你喝吧,妈放的红枣挺甜的,对你眼睛好。”楚慧接过粥碗,突然想起什么,从白大褂口袋里掏出一张泛黄的照片:“对了,妈整理旧箱子时翻到的,说你肯定想看看。”
照片上是三十年前的父亲,穿着和楚辰现在一样的藏蓝色工装,站在一个老式的卫星模型前,笑容灿烂得像戈壁滩上的太阳。照片的背面,是父亲工整的字迹:“愿吾辈心血,铸中华天路;盼儿女继志,护家国安康。”楚辰轻轻抚摸着照片上的字迹,指尖能感受到纸张的纹路,眼眶瞬间湿润了。他想起小时候,父亲难得回家一次,总会带着他和楚慧在基地的操场上散步,指着天上的星星说:“辰辰,慧慧,你们看,那片星星下面,就是咱们国家的卫星在转。以后啊,咱们国家会有更多的卫星,在天上连成一条路,让全世界都看到中国的力量。”
那时他和楚慧还小,只是似懂非懂地点头,如今再想起那些话,才明白父亲当年的期盼,早已变成了他们肩上的使命。“哥,我得回医院了,还有几个病人等着换药。”楚慧看了一眼手表,将空粥碗收进保温桶,“发射那天,我会在医疗点盯着,咱们一起等卫星上天。”楚辰点点头,看着妹妹的身影消失在走廊尽头,再低头看向手里的照片,心里充满了力量。
接下来的两天,基地里的气氛越来越紧张。楚辰带领团队进行最后的调试,从火箭的燃料加注到卫星的姿态校准,每一个环节都反复检查,生怕出一点差错。楚慧则更忙了,她不仅要在医院接诊病人,还要去发射台医疗点做应急演练,准备急救药品和设备。兄妹俩偶尔会在食堂遇见,简单聊几句家常,楚辰会问起母亲的血压,楚慧会说基地里的趣事,两个人都默契地避开工作中的压力,只把温暖的关心留给对方。
发射当天,戈壁滩上万里无云,金色的阳光洒在发射塔上,将金属塔架镀上了一层耀眼的光芒。楚辰站在发射指挥台前,手里紧紧攥着父亲留下的照片,耳边传来指挥员清晰的倒计时声音:“10、9、8、7……”他下意识地转头,看向不远处的医疗点——楚慧穿着白大褂,正和护士们一起整理急救箱,或许是感受到了他的目光,她突然抬起头,隔着空旷的戈壁滩,冲他比了个加油的手势。
“3、2、1,点火!”随着指挥员的一声令下,火箭底部喷出橘红色的火焰,巨大的轰鸣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卷起漫天的沙尘。楚辰紧紧盯着屏幕上的飞行轨迹,看着火箭带着“冰阳三号”卫星一点点升空,穿过云层,向着遥远的宇宙飞去。当屏幕上显示“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的字样时,指挥台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同事们互相拥抱、击掌,有人甚至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楚辰快步跑出指挥台,向着医疗点的方向跑去。戈壁的风依旧在吹,却不再带着刺骨的寒意,反而像一双温暖的手,轻轻拂过他的脸颊。楚慧也正好从医疗点跑出来,手里拿着一面小小的五星红旗,红色的旗帜在风中飘扬,格外鲜艳。“哥,卫星上天了!咱们成功了!”她激动地喊道,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
楚辰接过五星红旗,将它和父亲的照片一起举在阳光下。照片里的父亲,仿佛正微笑着看着他们,看着这颗承载着三代人梦想的卫星,在蔚蓝的天空中划出最美的弧线。远处的发射塔还在冒着淡淡的青烟,基地里的人们还在欢呼,楚辰和楚慧并肩站在阳光下,看着天上的流云,心里都明白,他们的血脉早已和这座卫星基地融为一体,和祖国的蓝天事业融为一体。
就像爷爷当年在酒泉戈壁上敲出第一颗火箭零件,父亲在西昌基地守着发射台迎来第一颗卫星升空,他们也会在这里继续坚守,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为更多的卫星铺就上天的道路。或许未来,他们的孩子也会来到这里,穿上藏蓝色的工装,或是白色的大褂,将这份刻在血脉里的家国情怀,一代代传承下去,让“中华天路”延伸向更遥远的宇宙,让这份大爱无疆的信仰,在戈壁滩上生生不息,永远闪耀。
喜欢冰阳之歌
http://www.bixia5.cc/book/24749/35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