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秦非昔日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蒙恬并不担心他透露出此次带来的兵力不多会让这些人萌生出不该有的想法。

  此次带来的兵确实不多,没法对流求岛进行大规模进攻征讨,但守住这处港口还是绰绰有余。

  要是这些人真敢生出不该的想法,并付诸实践,火炮、火枪会告诉他们什么叫时代的差距。

  即使这些人用人命填,顶着火枪、火炮硬冲过来,大不了撤回船上。

  以大秦战舰的威力,就凭岛上这些落魄了的六国余孽,能为之奈何?

  这是技术发展带给蒙恬的自信!

  不过,这些人已知晓火炮、火枪的威力,想必也不会这么蠢。

  且在这座流求岛,六国旧贵的敌人还有番人,彼辈必会担心其等在进攻舰队时,会被番人捅刀。

  逃到流求岛上的这群六国余孽早已不是昔日六国的王公贵族,而是一群丧家之犬,既无地,亦无民,如何和大秦抗衡?

  双方的实力不在一个量级,以大秦如今的国力,可以多次失利,可这些人只要有一次失利,就可能全军覆灭。

  蒙恬实际上也没将岛上的六国余孽当成对手,一群失国失地失民的败者不配做他对手。

  昔日六国未亡时,这些人的长辈都曾败于他手,何况现今六国已灭,一群不如他们长辈的丧家之犬。

  这些人所犯下的最大错便是从神州逃到海外。

  若还在神州,他们兴许还能和大秦对抗一二:在神州时,虽六国已为大秦所灭,可必定还有人心念昔日六国,他们可通过他们六国旧贵的身份聚拢一批六国遗老遗少反抗大秦。

  然而,现在逃到了这座岛上,失去了土地、人口,最主要是没有民众。

  没有民众给他们生产粮食,没有民众为他们织衣,没有民众为他们冶炼武器,没有民众成为他们的士兵……

  他们拿什么和大秦抗衡?

  就凭他们逃到岛上的这点人,还是靠岛上那些未怎么开化的番人?

  但这些人不逃到海外也不行,在制舆台和大秦的各种政策之下,六国旧贵的生存环境被急剧压缩,他们不逃,要么在大秦的政策下灭亡,要么一辈子隐姓埋名,安安分分当大秦的顺民。

  其等逃到海外,是在大秦逼迫下没有选择的选择!

  大秦针对六国旧贵的那些手段当真是极妙,不仅从物理上压缩他们的生存环境,还从民众的思想信任上,以在天下宣扬六国贵族罪行的做法摧毁六国贵族在民众中的信任威望,使得民众们不再相信他们,从而不再会为他们所用。

  后者更为致命!

  要是没有后者的策略,很难解决掉六国贵族之祸,其等虽一时对抗不了大秦,可大不了暂且隐姓埋名,只要他们依旧在民众有威信,等到大秦衰落,再振臂一呼,就会有大批心念六国的民众主动投到他们麾下。

  李念公子所讲说的那个大秦历史上便是如此。

  那个大秦没有李念公子,未曾注意到要真正解决六国贵族必须摧毁六国贵族在民间的威望,使得大秦崩灭时,六国贵族又跳出来死灰复燃。

  虽说最终这帮子六国贵族没干过那位汉高祖,但其等确实又复燃了。

  蒙恬的话却让五人有些犯难,昭岳等人派他们过来投诚,自然是想秦人能尽快与他们里应外合将那些人消灭。

  可秦人近期不出兵,也就意味着短时间内没法与他们里应外合。

  他们还要继续与那些人呆在一起,而拖的时间越长,越可能有变故发生。

  从秦人的角度可以理解,毕竟兵少,岛上情况又复杂,秦人为了稳妥,不想在这时冒险出兵,很合理。

  且秦人如今已立于不败之地,只需等到更多秦军到来,逐步推进便能获胜占据全岛,又何必急于一时?

  但站在他们的角度,便不愿接受,且不说拖的时间久可能有变故,等到秦人援军到来,他们投诚的价值也会被大幅度减低。

  等秦人大军到来这座岛,秦人凭自己实力就能扫平岛上一切,那还需要他们投诚?

  现在的情况是他们要主动向秦人投诚,而秦人不必要他们投诚,他们投诚属于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偏生主上等人的信物已在这位秦国将军手里,即便现在想要不投诚,也已经晚了,秦人到时把信物送到那位楚王手里,主上等人和那位楚王大概得内讧火并。

  而主上等人和秦人火并起来,对秦人而言,无论孰胜孰败,都可接受,完全可以作壁上观,坐收渔翁之利。

  着急的是他们,而非秦人!

  难怪这位秦国将军听到有信物时,立刻要派人去将信物取来,原来是为了掌握把柄,以此好要挟主上。

  这位秦国名将当真名不虚传,步步为营,只要入其瓮中,便没有其他选择可作。

  这倒是五人想错了,蒙恬根本没这么想,昭岳等人投诚固然好,然不投诚亦无所谓。

  那名多次与蒙恬交流的人道:“将军,此事能否再商议一二?主上是真心实意愿投诚大秦!”

  蒙恬道:“如何商议?再商议,本将也变不出兵马,莫非你想让本将手下这点兵马都随你等进山?若本将人马因你等折损,谁来担罪?”

  这人迟疑了下,又道:“那将军,贵军何时能动?”

  蒙恬看了眼这人,回道:“约莫在一月之内。”

  一月之内,这未免有些久了……

  不等这人说话,蒙恬又道:“本将知你等为难之处,无非是担忧本将故意拖延时间,不想接受你等投诚。若真这般担忧,不若让你等主上即刻带人前来此处投诚!”

  “只要你等主上过来,本将会保障其等性命。”

  这倒是个办法,可问题一是如何瞒过那位楚王和其他人,要是被发现,定会被那位楚王追杀,偷偷逃离可能会演变成双方火并。

  问题二是他们过来,如何保证这位秦国将军不是在欺骗他们?

  问题三是如此一来,他们投诚秦人的价值就小了许多,他们是逃到秦人这边,而非里应外合助秦人消灭那些人。

  两者功劳高低,显然后者更高,功劳高才能更得秦人重视,给他们的赏赐也会更丰厚。

  蒙恬倒无所谓,能与这些想投诚的人里应外合消灭那些六国余孽自然更好,可这些投诚的人逃到这边,也会沉重打击那群六国余孽士气,使之内部产生分裂,也很不错。

  左右都是始皇帝摸电线,赢麻了!

  这人不好自己做决定,道:“我等不能定夺此事,还请将军容我等禀告主上。”

  蒙恬笑道:“无妨,你等回去禀告即可,倒也不急。”

  正在这人要回话之时,蒙恬看了看外边天色,道:“已到用餐之时,几位不若与我等一同用餐。”

  请这几人吃饭并不是真为了请吃饭,而是借吃饭展现一些几人未曾见过的大秦变化,让他们感受到大秦如今非比以往,坚定他们投诚的信念。

  大秦确实不必要这些人投诚,但这些人投诚能给大秦省去一些事,若能促成,蒙恬也不会排斥。

  听到蒙恬邀请他们一同用餐,这人道:“固所愿,不敢请耳!”

  蒙恬让人在甲板上布置了饭食,并不是专门设宴,只是大秦海军日常所吃的一些食物,但对几人而言,也是难得的美味佳肴。

  逃到这座岛上后,他们便很少能吃到这等可口的饭食。

  不,就算是他们以前在故国时,也少能吃到。

  这盐味之中不见苦涩,非常纯正的盐味,用的绝对是上好的盐,还有那香味和鲜味,也是他们以往未吃过,不知秦人用的是何佐料。

  这些饭食中,还有些他们认不出来东西,像那种黄白色软软的东西,吃着味道似乎是菽,可菽能做成这样?

  除此外,每人都有肉、有鱼,鱼倒是好说,此处是海,可以捕鱼,可肉就不同了,应是秦人自己所带,经由那未知佐料烹饪后,味道极好。

  这肯定不是一般秦军士卒能吃的饭食,大概是秦人专门为他们所设。

  要是秦人士卒都能吃上这等饭食,就算不是顿顿吃,隔几日有一餐,那也代表如今的秦人强大远超他们所想。

  事实也如他们所想,这种军队伙食并未在秦军中普及,只有有限几支部队才有这等待遇,蒙恬所率领的这支大秦海军正是其中之一。

  大秦的生产力还做不到让所有士卒餐餐有肉吃,都吃好喝好。

  注意到几人的反应,蒙恬道:“此中调味之物为李念公子所制,如今不仅已遍传大秦,甚至远销异域。此碟中之物名为‘菽乳’,也称‘豆腐’,亦是李念公子所制。此物由菽制出,然又味美于菽!”

  “我大秦之民现最常见的饭食为菽饭,然菽饭其味一般,公子制此物,是为让大秦百姓饭食能多些不同滋味。”

  可惜不能像后世华夏那般,让几乎人人吃上米饭、吃上面食,不过今后的大秦百姓一定能吃上。

  而且,李念公子的六英宫中还种植着一种名为“土豆”的作物,据闻其产量比寻常作物更高,还味道甚妙,可做菜、可为主食、可搭配其他食材,等土豆推广开后,一定也能大为缓解大秦的粮食问题。

  大秦必将从他们这开始成为一个前古未有的强大帝国!

  听了蒙恬话后,一人道:“我等曾听闻过这‘豆腐’、‘菽乳’,却未尝食过,未想今日得将军恩典,得此机会。”

  另一人也夸赞道:“此物以菽制成,却味美于菽,甚至能从中品出肉味,使天下万民饭食有味,李念公子有大恩于天下!”

  用过饭食后,蒙恬带几人消食,说是消食,实则继续给几人展现大秦的变化。

  几人这时也随着蒙恬看到了大秦战舰的外部模样,和他们以往所知的秦人舰船的确不一样,多了许多他们不了解的构造,似乎是为了让舰船更适配于在海上航行。

  秦人造这些舰船不是为了在江河上航行,而本身就是为了在海上航行。

  秦人早有在大海的计划?

  那这般想来,某些事细思极恐!

  他们会逃向海外,有一不大不小的原因是从秦人那流出的海外舆图。

  那海外舆图告诉他们海外有许多宝地,他们便想着逃到海外,借助海外的资源东山再起,反攻秦国。

  现在想来,那很可能是秦人故意传出,秦人一时腾不出手去开发海外之地,便想诱使他们前去,等秦人能腾出手后,再来收渔翁之利。

  秦人绝对是早有布置,当初肯定已预料到他们会逃向海外,只是故意没阻止他们。

  原来他们的一切都在秦人算计中!

  蒙恬道:“这艘战舰也是李念公子与诸位工匠一同设计建造,其性能非以往舰船可比。”

  一人感叹道:“李念公子当真乃大才!”

  可惜这等人杰大才属于秦国,非他们六国之人,要是这位李念公子属于他们这一方,他们或许就不会沦落到如今这番田地,甚至已在反攻秦人。

  几人也留意到他们所见到的这支秦军和以前所见过秦军很不同,最明显的便是所着衣装,是他们从没见过的,还有特别的徽记,无不在表明这是一支特别的秦军部队!

  几人猜测这支部队是秦军中十分精锐的一支,专为在海上作战。

  组建专门的海上军队,秦人果真对海外之地早有计划。

  就在这时,蒙恬指着一物,向几人介绍:“此物名为‘火炮’,诸位应当未听闻过其名。其实,此物准确的称呼是‘海拓二型’,‘HT-02’!”

  几人听不懂啥叫“HT-02”,但都被这门火炮所吸引。

  这东西就是传闻里能发出如雷声响,在极远处便能攻敌,击破水寨,摧毁他们舰船的那种恐怖武器?

  当真如传闻那般,形似一根粗铜管,秦人就这般展现给他们看了,不怕他们回去后也造出这等武器?

  秦人既然敢展现给他们,这武器肯定没所见这么简单,定藏了许多他们不知晓的玄机,秦人认为他们看了,也造不出来。

  想到这,几人一阵气馁,别人展现给他们,他们也看不懂,实力差距太大了。

  这位秦国名将是想用这些来向他们展现秦国的变化和强大,让他们更诚心投诚,可他们无可奈何。
  http://www.bixia5.cc/book/27859/52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