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投诚不易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可他们又实在看不出来这种武器要怎么发起攻击,既无弓弦,也没有砲的结构。

  不过,从这位秦国名将对这种武器的称呼中,可猜测一二,也许与“火”有所关联。

  难不成秦人要在铜管中点火,借用火的力量发出攻击?

  还有这“海拓二型”之,既然已是“二型”,那应当有“一型”,表明这不是秦人最近才造出的武器,秦人早就在制造这种武器,已发展了一段时间。

  秦人的确是有备而来。

  在那被称为“海拓二型”的火炮前有几名穿着那种奇怪衣装的秦兵,应是负责操作那火炮的士卒。

  见蒙恬到来,一名秦兵跑步到蒙恬近前,行了一礼后,对蒙恬道:“禀告将军,已准备完毕,是否准许发射?”

  蒙恬点头道:“准许发射!”

  听了蒙恬和这名秦卒的对话,几人心道一声“果然!”,这的确是秦人有意准备展现给他们看的。

  得到蒙恬准许后,那名秦军士卒又跑回那火炮前,向其他几名士卒传达蒙恬准许发射的命令。

  几人目不转睛看着那,可并没看懂秦军士卒究竟在干啥,不一会儿,他们看到一团火光从那铜管口喷出,随后一声如雷般的响声响起。

  突如其来的响声让几人一惊,但几人根本没空管被突然惊到,他们看到在前方海面有艘小舟被什么东西击中。

  那东西在击中小舟时炸开,火光和烟雾自那升起,小舟的船体随之碎散。

  好好一艘小舟于眨眼间摧毁,大量散碎的船体木片散落到海面,残缺的船体向水里沉去。

  看到这一出,几人陷入沉默。

  总算明白水寨为何会被攻下,还被打成这副模样,也明白了秦人凭啥用两艘舰船就能将他们在港湾的船摧毁。

  秦人有这等武器,谁能打得过?

  若在战场与秦人正面交战,根本没法和秦人抗衡,哪怕是昔日六国鼎盛之时,也不能。

  若秦人灭他们六国时有这种武器,六国会败亡得更快。

  这种武器虽被秦人装在船上,但一眼便可看出此也能用于陆战,秦人在陆上军队中定也已装备了这种武器。

  且秦人似乎还在进一步发展这种武器,“海拓二型”,也即意味着今后还可能会有“三型”、“四型”、“五硬”……

  那又将何等强大?

  今日秦人能一次攻击摧毁一艘小舟,那日后或许能一次攻击便能摧毁一座城墙、一艘大船。

  那还有什么可以阻挡秦人?

  凭他们手里的那些刀剑去抵挡这种武器?

  只怕一次攻击之下,人马俱碎,连个全尸也留不下。

  在发射过一炮后,蒙恬没再下令多开几炮,一炮就足以让这些人知晓火炮的威力。

  蒙恬看向几人,笑问道:“几位以为如何?”

  一人道:“从未见过此等兵刃,声震如雷,威能莫大,必为战场利刃!”

  另一人也道:“此兵刃堪称不世利器,有此利器,大秦将无敌天下!”

  蒙恬哈哈笑道:“那便请几位回去后好好与诸位主上讲说今日之见。”

  几人点了点头,明白蒙恬的意思:回去后好好给你们主上说说,真心实意投诚,莫要行不智之举。

  几人离开后,一参谋问道:“将军,真要接受其等投诚?”

  蒙恬道:“只要其等真心实意投诚,于我等有利,有何不可接受?”

  反正又不需要大秦付出多少,是这些人主动投诚过来,接受也无不妥,即使这些人并非真心投诚,对大秦也没损失。

  又一参谋问道:“将军,难道真要答应他们条件,让他们回返故土?”

  蒙恬笑道:“本将只说会在陛下面前为他们呈报,可未应下此事。”

  蒙恬也问了几名参谋一个问题:“诸位认为其等回去后,会做何选择?”

  一参谋道:“末将以为彼辈会选择带人前来此处投诚!”

  其他参谋也点头认可这个看法。

  摧毁了岛上六国旧贵的船只,让他们无法逃离出岛,又展现火炮威力,让他们知道无法对抗。

  那么这些人能选的只有两条路:一条继续在岛上的山林躲藏;一条是主动向大秦投诚。

  可这些六国余孽能在岛上的山林躲多久?

  且不说吃喝、住宿、穿衣、医药这些问题,还有番人与其等为敌。

  蒙恬对这名参谋的想法只是笑笑,未予评论,说不定那些想投诚的六国旧贵会给他一个另外的惊喜。

  不过,若无惊喜,也无所谓,大秦已经赚了,区别只在于赚多赚少。

  那几人回去后,将在蒙恬那所见之事禀告昭岳等人。

  昭岳长叹一声,道:“大将军果然未有反叛。大将军尽忠战至最后之时,未想却被人定罪,还祸及亲眷,实为大将军不值。”

  他说这话,是有意借屈通被冤枉来证明他们向大秦投诚的合法合理。

  另一人道:“未想到秦人这次竟派了蒙恬前来。这位可不好相与,蒙氏一族三代奉秦,深得秦……皇信任。”

  “可其为何会率秦人水师至此?还只带了不多的秦军士卒。”

  “以其所受秦皇信任,及其所得战功,当为秦军一方统帅!”

  又一人道:“未听到黄箴(派出投诚五人之一)等方才所言?这支秦人水师特别,极可能是秦人新设的特别之军,别看其兵少舰寡,实则为深得秦皇重视之军,否则秦皇怎可能让其等携那火炮?”

  “蒙恬率这支秦军到此,应不是为了追缉我等,而是为这夷洲而来,只是正好遇到了我等。”

  那他们还真有些倒霉,正好碰到了蒙恬率领的秦人水师。

  “秦人将那火炮取名为‘海拓二型’,显然存有开拓海外之地之意。这夷洲早已在其等计划中罢了!我等当年出海,兴许也在秦人预料之中。”

  听到后一句话,帐内几人沉默,要真是如此,他们这是一直在被秦人牵着鼻子走,从来就未逃出过秦人掌心。

  一种无力、沮丧的感觉在几人心中生出。

  沉默了会儿后,又一人道:“那我等该如何决定?”

  一人叹道:“如今还有别路可选?是我等要向秦人投诚,而非秦人需要我等投诚。秦人只需将我等围困岛上,时日一久,我等自己便会不攻自破。”

  “且我等又如何与秦人相抗?未听黄箴言那火炮之威?那火炮,绝非人力能够抵挡。”

  另一人道:“也不知秦人是如何造出那火炮,要是我等当年有这火炮,定不会让秦人一统天下。”

  又一人担忧道:“秦人可真心想要接受我等投诚?我等投诚过去,要是蒙恬学那白起……”

  另一人道:“此时境况与白起时不同,且蒙恬也非白起。因而,我不担心秦人会否真心接受我等投诚,而是担心秦人是否真答应让我等回归故土。”

  一人道:“只怕很难。即便秦人让我等归去,也定不会让我等回返故土,十有八九会将我等迁往他处。”

  这是大概率会发生之事。

  他们作为六国旧贵,虽说是准备向秦人投诚的六国旧贵,但身份在那,秦人不太可能放心他们,放任他们回返故土。

  他们心知这是那蒙恬给他们画的饼,但不得不说,他们很想吃这个饼。

  身为贵族,在逃到海外后,能过上的生活比一般士卒好,但如果有的选,他们也不想在这海外之地呆。

  又一人语气低沉道:“我倒不在意是否还在故土,只希望能回去。”

  听了这些人发言后,昭岳道:“我等必须要向秦人投诚,否则今日不亡,来日也必死。只是要看是带人主动去向那位蒙恬将军投诚,还是等一段时日,等更多秦军到后,和秦人里应外合将……诛除!”

  昭岳未说将谁诛除,可帐内众人皆知,诛除那位楚王和其他王公旧贵。

  昭岳接着道:“在这两个选择外,其实还有第三个选择。”

  虽说帐内未点灯,光线昏暗,但昭岳能感到在他说出这句话后,其他人的目光都看向了他,等他说出第三条路。

  “我等原本计划与秦人里应外合,既是为保障自身安危,投诚秦人不被发现,也是想在秦人那立下功劳,让秦人看到我等诚意。只有我等对秦人有功有利,秦人才会更看重我等,于我等优待,只投诚秦人而无寸功,秦人必会看轻我等。”

  “若我等立刻带人过去向秦人投诚,于秦人而言,我等功劳甚小,秦人即便接受我等投诚,恐也不会优待我等,我等也无凭仗和秦人讨议条件。”

  “因而,我等必须要设法立功,让秦人认可我等功绩。”

  听昭岳讲了这么多,有人已经猜出了昭岳想说的第三个选择。

  一人压低了声音:“你……想要弑杀王上?”

  帐内其他还没反应过来的人,听到此话,顿时一惊:昭岳竟然想在投诚秦人前,将王上给杀了,提着王上的人头去见秦人!

  但几人思考了下,发现此事要是能做成,绝对能在秦人记上一笔大功,秦人对有功的投诚之人,总归会好点吧?

  带着秦人想要的战利品去投诚,和啥都没带便去投诚,那将是两回事。

  只是问题是他们手下的兵力不多,如何能杀掉王上?

  昭岳对他想要谋逆弑君的想法也不遮掩:“楚国已灭,楚王早已身死,他算何楚王?且,诸位有更好办法?”

  又是一阵沉默。

  过了会儿后,一人问道:“可我等要如何得手,得手后又当如何脱身?王上所在营帐,侍卫甚众,以我等兵力,若要强攻,只怕不易。”

  昭岳道:“得手后想要脱身倒是不难,王上威望早不足以服众,士卒皆畏秦人,且想回归故土。”

  “我等在得手后,大声宣扬我等是奉了秦人之意,士卒定不敢妄动,再说出只要与我等投诚秦人,便能回返故土,士卒定会心动,不会有多少士卒站在王上一方。”

  “活着的王,值得他们效忠,可一个死去的王,却未必!”

  几人仔细想了想,发现昭岳所说的这种情况还真有可能发生。

  自从逃到海外后,许多士卒都想念故乡,要不是在岛上跑不了,加楚王等人以奖惩手段激励,像表现得好的士卒可分到更多粮食,可赐予番人女奴,表现不好的士卒便处以极刑,早就有很多士卒逃了。

  如果没有秦人到来岛上,只要士卒在岛上成了家,诞下后代,这种思乡的情绪能得到极大缓解,愿意长期呆在岛上,慢慢化为岛上居民。

  可此时,士卒的人心还没彻底安定下,秦人便到了。

  见秦人到了,六国士卒会恐慌害怕,也会更想念故土家乡。

  如果能打出秦人接受他们投诚,让他们回返故土的口号,恐怕大多士卒都会选择站到他们这边。

  一人道:“此法确有可行之处,然最好能得秦人支持,得手后拿出,更能威慑取信于众,像秦人的旗,最好是那位蒙恬将军的旗!”

  到时他们得手后,将蒙恬的旗帜打出,不说震慑到所有人,可绝对会有人被震慑住。

  昭岳道:“所以,主要的问题在于要如何弑王。王上护卫虽众,然并非随时如此,也有松懈之时……”

  昭岳将他的计划娓娓道来,一人听后道:“这未免也太冒险了,若不能成,我等连脱身都难,还不如偷偷带人投了秦人。”

  昭岳道:“若不冒险,又如何谋取大功?诸位想做哪一选择?”

  众人在心中做着判断:一面是风险不大的选择,可没有功劳,在秦人那没有份量,难说秦人会如何对他们;一面虽风险高,可得手后能在秦人那有功。

  且他们刺王杀驾、弑杀楚王,也更能表明他们投诚的决心,更在秦人那得到信任,消除他们在秦人心里六国旧贵的印象。

  几日后,蒙恬得到了昭岳等人派人送来的消息,并没有多少意外,这正是他所想的“另一惊喜”:投诚的那些六国旧贵同另外的六国余孽互相残杀。

  和平投诚,哪有这些人内部分裂,自相残杀好?

  无论哪方获胜,都能大大削弱六国余孽的力量,也是蒙恬所愿看到的。

  岛上的六国余孽实力削弱,更便于大秦日后轻松解决他们。

  蒙恬笑道:“尔等主上竟想做成此事,也罢,本将便与尔等信物,希望尔等不会让本将失望。”
  http://www.bixia5.cc/book/27859/52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