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老顽固
推荐阅读:
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
三国:身为反贼,没有金手指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我一傻皇子,你计较什么
大明新命记
春风玉露
穿越大明,我要逆天改命
三国之谋伐
开局怒喷朱元璋,跪求砍头!
将白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赫哲部的首领乌尔罕是个老顽固,他宁死也不南迁。在他看来,自幼生长的地方,才是最好的。
南方再好,他也没兴趣。
正是这些保守派的部落,他们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便屡屡和朝廷对抗。
还有乌苏里部的老族长莫日根站在悬崖边,望着山下绵延数十里的明军营寨,浑浊的眼中映照着跳动的火把光芒。
“阿玛,明军使者又来了。”年轻的儿子格日勒快步走来,皮靴踩在积雪上发出咯吱声响:“他们说...这是最后通牒。”
莫日根没有回头,只是将手中的烟袋在岩石上磕了磕:“还是那些话?南迁就给田地、耕牛,抗命就剿灭?”
“是。”格日勒的声音发紧:“他们的田总督说,三日内必须答复。”
远处传来狼嚎声,在寂静的山谷中回荡。莫日根终于转过身,脸上的皱纹在火把映照下如同刀刻:“我活了五十哆年了,.从你爷爷起,我们乌苏里人就在这片林子里狩猎。现在要我们去种地?”
帐内几位长老沉默不语。最年长的萨满额尔德尼拄着鹿头杖,沙哑道:“明人的犁会翻碎我们的魂灵。离开了山神庇佑的土地,乌苏里人就会像春天的雪一样消失。”
“可波尔图的下场...”有人小声嘀咕。
乾清宫的烛火彻夜未熄。
朱兴明揉了揉酸涩的眼睛,将手中的奏折重重摔在案几上。北方又出事了拓拓部残余势力袭击了辽东新设的郡县,杀死县令一名,掳走百姓百余口。
“陛下,已是三更天了,您该歇息了。”贴身太监来福轻声提醒。
朱兴明没有回答,只是起身走到窗前,推开雕花木窗。
“传旨下去,明日早朝,凡是能动弹的官员无故不得请假。”
“奴婢遵旨。”
朱兴明转身回到龙案前,再次拿起那份染血的奏疏。这是辽东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字迹潦草,显然是在极度匆忙中写就。奏折中提到,袭击者自称是波尔图的旧部,要为死去的首领报仇。
波尔图,这个名字让朱兴明眉头紧锁。三个月前,正是这个拓拓部首领在北方发动叛乱,声称要恢复祖辈的荣光。叛乱虽被迅速平定,波尔图也被当场射杀,但其残余势力却如同草原上的野火,扑灭一处,又起一处。
“看来,怀柔政策已经行不通了。”朱兴明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次日寅时,天还未亮,奉天殿内已是灯火通明。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气氛凝重。当朱兴明身着明黄色龙袍出现在殿上时,所有人都感受到了皇帝身上散发的肃杀之气。
“诸位爱卿,北方之事,想必已有耳闻。”朱兴明开门见山:“拓拓部余孽猖獗,朕欲彻底解决北方之患,诸位可有良策?”
殿内一片寂静。半晌,兵部尚书出列奏道:“陛下,臣以为当增派精兵,剿灭叛逆,以儆效尤。”
“剿灭?”朱兴明冷笑一声:“自太祖开国以来,北方部落叛乱此起彼伏,剿得完吗。”
内阁首辅梁启成轻咳一声,缓步上前:“老臣以为,北方部落桀骜不驯,皆因不习王化。不如广设学堂,教以礼仪,假以时日,必能归心。”
朱兴明看着这位年过六旬的老臣,眼中闪过一丝失望。梁启成是崇祯留下的重臣,为人正直,但思想过于保守。他的建议看似稳妥,实则缓不济急。
“梁爱卿所言有理,但朕要的是立竿见影之策。”朱兴明环视群臣。
张定站出:“自即日起,北方所有部落,朝廷规定南迁的,任何条件都不能留下、,继续实行南迁政策,与咱们中原人杂居。朝廷将提供田地、房屋、种子。不愿南迁者,以叛逆论处。同时,鼓励北方汉人北上,填补空缺。如此,十年之内,北方将再无部落之患!”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梁启成脸色大变,急忙上前:“陛下,此策太过激进!强迫部落南迁,恐激起更大反抗啊!”
“对,臣以为不妥。之前咱们有过南迁之策,耗费国库无数,这才使得北方不再有更大的祸患。那些剩下的部落都是冥顽不灵,再让他们南迁,他们绝不会答应的。”
朱兴明目光如电,冷冷的说道:“那就镇压!朕宁可现在流血流汗,也不要子孙后代永受北方之患。朕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不可能什么事都由着他们来。”
圣旨一出,北方震动。
最先反抗的是生活在黑龙江流域的温克部落。他们杀死前来宣旨的官员,集结了三千勇士,声称要"血战到底"。
消息传到京城,朱兴明当即着田文浩调派两万精兵,同时下了一道严旨:“反抗者,杀无赦;服从者,厚待之。”
战争持续了不到一个月。在明军火器和铁骑的碾压下,温克人的反抗如同螳臂当车。部落首领被生擒,押解进京。
朱兴明特意在午门设宴,邀请文武百官共同见证。
当满身血污的温克首领被押上来时,朱兴明走下龙椅,亲自为其解开绳索。
“你为何反抗朕的旨意?”朱兴明问,声音出奇地平和。
温克首领昂着头:“草原是我们的家,我们死也要死在草原上。”
朱兴明点点头:“那朕偏不让你死在草原上,就在这把你给杀了。”
侍卫递上一把宝剑。朱兴明接过,剑尖抵在温克首领的咽喉:“朕最后问你一次,南迁,还是死?”
大殿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温克首领的额头渗出豆大的汗珠,喉结上下滚动。最终,他的膝盖一软,跪倒在地:“我...我愿意南迁...”
朱兴明收剑入鞘,转身对群臣道:“看到了吗,在死亡面前,没有什么是不可改变的,”
此事过后,北方部落的反抗明显减少。朝廷的移民官员每到一处,大部分部落都选择了顺从。短短半年内,超过十万部落民众南迁至河北、山东等地,与汉人混居。同时,大量汉人百姓在朝廷的鼓励下北上,填补了部落离开后的空缺。
还是和之前一样,不过这一次实行的更为彻底。
http://www.bixia5.cc/book/28623/110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