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南迁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让北方府部落南迁,这可是个巨大的工程。

  拖家带口,一路南下。

  好在此举得到了当初满清八旗遗老的支持,这些八旗遗老如今早已没了势力,只能靠朝廷养活着。

  也就是说,他们如今一切都听朝廷的。

  这一日,朱兴明正在乾清宫批阅奏折,旺财匆匆进来:“陛下,梁阁老求见。”

  “嗯,让他进来。”

  梁启成颤巍巍地走进来,脸色憔悴。自从南迁政策实施以来,这位老臣明显苍老了许多。

  “老臣参见陛下。”梁启成行礼时,膝盖发出轻微的响声。

  朱兴明抬起头:“梁爱卿有何要事?”

  梁启成从袖中取出一份奏疏:“老臣近日收到北方多位官员来信,南迁部落与当地汉人冲突不断,已有数十人死伤。老臣恳请陛下暂缓南迁,从长计议。”

  朱兴明接过奏疏,随手放在一旁:“冲突在所难免。朕已下旨,凡伤害南迁部落者,罪加一等。同样,部落伤人者,严惩不贷。假以时日,自会相安无事。”

  “陛下,”梁启成突然提高声音:“强行改变他们的生活习俗,此非仁政啊。老臣...老臣实在不忍见百姓流离失所,骨肉分离。”

  朱兴明眼中闪过一丝不耐:“梁爱卿,你老了。有些事,看得不够长远。有时候,该给年轻人让让位置了。”

  梁启成浑身一震,似乎从这句话中听出了什么。他沉默良久,终于低声道:“陛下说得是,老臣,确实年事已高,近来常感力不从心,”

  朱兴明微微点头:“梁爱卿为国操劳数十载,也该享享清福了。国家不会忘了你,朕也不会忘了你。你的家乡,朕已经给你购置足够后半生衣食无忧的田产,你的晚年生活儿孙绕膝,可谓天伦之乐了。”

  梁启成伏地:“老臣,谢陛下隆恩。”

  次日早朝,梁启成上书请辞,以年老多病为由,恳请告老还乡。

  这个犊子还是应该装一下的,表面上的功夫得做足。

  朱兴明当庭表示不舍:“梁爱卿乃国之栋梁,朕实在不忍...”

  梁启成跪伏在地:“老臣犬马齿长,恐误国事。恳请陛下恩准。”

  朱兴明叹息一声,无比心痛的:“爱卿一走,朕身边无人矣。”

  说着,朱兴明潸然泪下。

  群臣默然,半响,朱兴明才下旨赐梁启成黄金千两,田宅千亩,以慰多年劳苦。

  “这个梁爱卿致仕,朕身边不能无人可用,诸位爱卿以为推举谁为内阁首辅合适呢?”

  这就纯属于装犊子了,群臣心里跟明镜一般,都知道内阁首辅会是谁。

  皇帝几乎是钦点了,于是群臣也就跟着做做样子。

  大家,一直推举张定,为新任内阁首辅。

  退朝后,新任首辅张定被单独召见。张定年仅四十五岁,是朱兴明一手提拔的改革派。

  “张定,梁阁老已去,改革大业就交给你了。”朱兴明递过一份密折:“这是朕拟定的新政十条,你仔细看看。”

  张定恭敬接过,快速浏览后,眼中闪过惊讶:“陛下,这...废除世袭军户、改革科举、每一条都触动权贵利益啊!”

  朱兴明冷笑:“所以朕才要换掉梁启成。他虽忠心,但背后站着的是整个士绅阶层。改革哪有不阵痛的,这是时代必然。。”

  张定深吸一口气,跪地叩首:“臣愿肝脑涂地,追随陛下!”

  梁府书房,烛影摇红。

  梁启成正在整理多年来的奏疏副本,这些,都是他几十年如一日,辛辛苦苦为大明江山效力的证明。

  可这一切,以后斗鱼自己无关了。

  梁启成无奈感叹,这都是命。

  梁启成离京那日,天色微阴,秋风卷着落叶扫过城门。这位年过六旬的老臣一身素袍,只带了两名家仆和几箱书籍,再无他物。他站在城门外,回望巍峨的北京城墙,神色平静,却掩不住眼中的落寞。

  “梁公,此去江南,务必珍重。”

  “是啊,梁阁老为国操劳半生,如今归隐田园,也算是一桩美事。”

  倒是有不少的官员,前来送行,

  这让梁启成大为感动,他淡淡一笑,拱手回礼:“诸位同僚不必远送,老夫年迈,不堪重任,离朝归乡,倒也自在。”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缓缓道:“只是,老夫临行前有一言相告,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陛下锐意改革,诸位当顺应时势,莫要因循守旧,误了国事。”

  众人闻言,皆是一怔。他们本以为梁启成会暗中表达对新政的不满,却不想他竟说出这样一番话。

  梁启成摇头,轻叹一声继续道:“老夫并非认同,只是明白大势不可违。诸位若想保全自身,便莫要逆势而行。”

  说罢,他登上马车,再不回头。车轮碾过官道,渐行渐远,只留下一众官员面面相觑。

  梁启成的离去,标志着旧时代的终结。新任内阁首辅张定雷厉风行,在朱兴明的全力支持下,大刀阔斧地推行新政。

  朝堂之上,再无人敢公然反对。那些曾依附梁启成的保守派官员,要么沉默观望,要么主动迎合新政。

  “新政已在南直隶、浙江两省试行三月,成效显著。赋税统一折银征收,百姓负担减轻,地方官吏再难从中盘剥,国库收入反而增加两成。”

  朱兴明满意地点头:“好!即日起,推广至全国。”

  “此外,军户改革也已初见成效。世袭军户废除后,各地招募新兵,战力大增。尤其是各地所练新军,火器配备精良,已不逊于边军精锐。”

  朱兴明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好,若想国家强大不为外敌所欺,就得有强大的武力。”

  只是有一点让朱兴明有些不爽,新晋研制的蒸汽火车,提速缓慢。

  兵仗局已经在研究了,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目前还不知道。

  到是火车的铁轨,则是越铺越长了。但朱兴明不喜欢坐火车,若是想微服私访,还是要去地方真正的体验风土人情才是最好的。
  http://www.bixia5.cc/book/28623/110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