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复山河 >第四百六十九章 、震撼的数据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四百六十九章 、震撼的数据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首辅,没必要那么悲观。

  什么藩镇之祸,都是没影的事。

  辽东那帮家伙,顶多嚣张跋扈了点儿,犯上作乱他们还没那能耐。

  朝廷的当务之急,还是尽快平息复起的叛军,万万不能给他们做大的机会。

  等天下太平了,再寻找机会,处理辽东镇那帮家伙。”

  镇东侯面无表情的回应道。

  汉水侯的威胁,谁都能看出来。

  可看出问题,不等于能解决问题。

  连当朝首辅都忌惮万分,不敢直接捅破窗户纸明说,其他人就更不会去碰这个惊天巨雷。

  招惹不起李牧,但收拾叛军和辽东镇,还是可以有的。

  作为大虞最强军事集团的当家人之一,身份天然上就决定了,他对外必须强势。

  忌惮李牧,那是大家都是勋贵系中的一员。

  一旦翻了脸,小团体内部先发生分裂,根本无法协力对敌。

  倘若兵戎相见,勋贵系的将领就算不直接倒戈,也别想他们卖力。

  最坚固的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

  景家在军中的历史损失惨重,李家在军中的影响力,却没有受到多少冲击。

  哪怕死了当家人,依旧是大虞朝最顶尖的豪门。

  加上李牧在军中的旧部,这是一股能颠覆大虞江山社稷的力量。

  换成叛军和辽东镇,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勋贵系和辽东系,本身就互相看不顺眼,无需担心双方的将领勾搭在一起。

  辽东镇实力强悍,但自身先天不足,钱粮上受制于朝廷。

  朝廷只要愿意,在钱粮上动动手脚,就能让辽东镇难受。

  站在镇东侯的立场上,他不怕得罪辽东镇。

  纵使辽东镇勾结上了朝中其他派系,京营能够把他们挡在城外。

  “侯爷说的不错,此事当从长计议。”

  姜书翰话锋一转,直接揭过了刚才的敏感话题。

  隐晦的点出问题,那是在给勋贵高层提个醒,让他们留心汉水侯的威胁。

  想要解决这个麻烦,绝不是他们这个政治联盟,就能够搞定的。

  若是继续这个话题,那么本该针对李牧的计划,最后多半会变成收拾辽东镇的谋划。

  对勋贵集团来说,辽东镇的存在,那是如鲠在喉。

  大虞军中几股力量,大都消耗在了战场上,现在勋贵系一家独大。

  唯独不听使唤的辽东镇,在前面一系列的战争中,保存住了实力。

  解决了这个武装团伙,那么勋贵集团在大虞朝的政治话语权,将大幅度提高。

  事实上,此前针对晋商集团的清洗计划,也有打击辽东镇的意思。

  晋商能够在边关做走私买卖,没有守军将领配合,是不可能完成的。

  按照勋贵集团之前的计划,在收拾晋商集团的同时,搂草打兔子一并把辽东镇给牵连进去。

  到了那一步,辽东将门想不屈服都不行。

  没了走私贸易的收入,辽东军的全部一应开销,全部都要依赖朝廷拨款。

  朝廷甚至不需要故意针对,依旧按之前的标准划拨钱粮,辽东将门都养不活现在这么多军队。

  太上皇北伐失败后,朝廷终止了对晋商的清洗计划,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忌惮辽东将门。

  在朝廷实力大损的情况下,把人给逼急了,万一晋商集团和辽东将门联手作乱,引北虏入关,政治后果谁也承担不起。

  无法硬上,不等于无法谋划。

  朝廷坐拥大义的优势,先天上就占据优势。

  辽东镇内部,同样不是铁板一块。

  辽东那么多将门,也不是谁都愿意屈居在施家之下。

  收买威逼利诱,各种手段都给用上,总会有人愿意和朝廷合作。

  计划没能展开,主要是文官集团不配合。

  一家独大,不是皇帝和文官集团想要看到的。

  辽东镇再怎么讨厌,他们也在一定程度上制衡了勋贵系。

  皇帝年幼,暂时无法发挥作用。

  倘若没有了制衡,让勋贵系完全掌控了军队,文官集团将丧失对朝堂的掌控。

  他们五人既是政治盟友,同样也是竞争对手。大家都有各自的底线,不允许对方越界。

  ……

  永安府,安南都护衙门。

  “算算时间,北方的灾情,早该结束了。

  怎么我们接收的难民数量,还在持续增加啊?”

  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户籍名册,李牧忍不住询问道。

  天灾确实会产生许多难民,但通常都是灾情爆发的那一波。

  有点儿家底,扛住了前期阶段,后续局势就会好转。

  土地是需要有人耕种的,地主老爷不会让雇户长工们全跑光了。

  一旦大水退去,局势恢复稳定,就会组织生产自救。

  为了安抚人心,完成一轮土地兼并的士绅们,也会象征性的拿出一些粮食赈灾。

  然后打着共渡难关的旗号,放一笔高利贷给百姓,提前锁定来年的粮食收成。

  “侯爷,北方大地最近几年天灾人祸不断,许多地方经济都濒临崩溃。

  大水之后,破产的不光是自耕农,就连一些小地主也没扛住。

  不同于以往,这一次接收的难民中,甚至出现了拥有秀才功名的读书人。”

  听了王靖川的解释,李牧眉头微微一皱。

  北方各省经济濒临破产,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安南都护府缺少劳动力不假,但行政系统的安置能力,却是有极限的。

  光上个月输入的难民,就超过了三十五万,这个月还在增加。

  涌入大量的人口,哪怕是分散安置,也让地方衙门压力山大。

  地方官忙的昏天黑地,加班都成了常态。

  许多细节性的工作,根本无法做到位。

  “交趾省的十府之地,人口已经临近饱和,后续就别再输送移民了。

  移民司重新做计划,把新占领的苏门答腊岛、婆罗洲、马来半岛等地区,也纳入移民安置区。

  当地的行政机构,尚未建立起来,就让地方驻军暂代地方衙门工作。

  管理模式,依旧采取之前的卫所制。”

  李牧想了想之后下令道。

  从执行移民战略到现在,安南都护府已经累计从大虞朝,吸收移民九百余万。

  其中一百五十余万,是迁入的军户和亲眷。

  战俘和朝廷流放的各类罪囚,累计也有近两百万。

  从云贵两广自发迁入的百姓,也增加了三四十万。

  剩下的五百多万人,都是从北方各省移民过来的。

  统计出来的这些数据,都是抵达安南都护府时,活下来的移民数量。

  死在路上的有多少,都护府衙门没有统计,李牧也只能假装看不见。

  事实上,移民到了地方之后,死亡率依旧居高不下。

  平均下来,年度死亡率高达4.1%,其中罪囚死亡率最高,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十。

  死亡率如此之高,主要是气候恶劣惹的祸。

  中医人才培养速度太慢,安南都护府的医疗体系,至今都停留在纸面上。

  更糟糕的是受自然条件影响,药材的药性和国内,也存在着一定差别。

  许多古老的药方,都需要修订。

  以现有的技术,根本没办法制定统一的药材标准。

  难怪以往的中原王朝,在打下交趾之后,就停下了脚步。

  不是大家看不到中南半岛和南洋的价值,主要是开发难度太大。

  都护府能够在中南半岛和南洋立足,除了生产力的进步,还有就是赶上了好时候。

  小冰河时代,全球都在变冷。

  热带地区的气温,也有所降低。

  具体降低了多少不知道,反正两广、交趾地区,最近几年是看到了雪。

  “侯爷,南洋地区局势不稳。

  如果放大量移民过去,怕是会增加驻军的负担。”

  一旁的卫新之开口提醒道。

  气候恶劣,水土不服,都是可以克服的。

  战胜不了自然环境,那就被自然环境所淘汰。

  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固然残酷了一些,却也是移民的最好选择。

  北方各省经济一旦崩溃,无家可归的破产百姓,那是数以千万计。

  要么出去开辟新的生存空间,要么死在饥饿和内战中。

  指望朝廷救济,纯粹是在做梦。

  北方的经济出现问题,天灾只是一方面,更多还是源于人祸。

  北虏隔三差五的南下劫掠,掠夺了大量的财富离开,对当地经济造成了毁灭性打击。

  正常运转的经济循环链条,被北虏人为打断,市场根本调节不过来。

  幸好大虞朝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代,对市场经济依赖度不高,不然北方各省根本支撑不到现在。

  “困难自然是存在的,但本侯相信他们能够解决。

  局势不稳,那就稳定局势。

  具体怎么干,本侯一概不问,我只要结果!”

  李牧平静的回答道。

  欧洲殖民者,几千人就能殖民一座大岛,他可是派出了数万大军。

  解决不了问题,那就解决制造问题的人。

  殖民时代,本就充满了血腥。

  在乱世中当圣人,只能害人害己。

  ……

  随着李牧的一声令下,南洋的局势再次发生变化。

  一船船移民,从北方大地被运送过来。

  一座座移民村落拔地而起,在南洋地区开始扎根。

  巴达维亚城(雅加达),总督府。

  “总督阁下,虞朝人太疯狂了。

  短短一个月时间,就向苏门答腊岛上移民了两万人,并且还没有丝毫停滞的迹象。

  上帝,我们在岛上经营了这么久,都没有两万移民!

  ……”

  政务官亚历克斯忍不住吐槽道。

  对人口仅有一百五十万的荷兰王国来说,两万移民已经占据了本土人口的百分之一点三三……

  纵使殖民地战略价值再高,他们也不可能有这种力度的投入。

  受本土人口不足的影响,荷兰王国在开发殖民地的时候,通常会引入欧陆其他地区的移民。

  在欧洲本土的时候,大家打的你死我活。

  到了海外之后,白人移民成为了少数裔。

  为了更好的生活下去,大家不得不抱团取暖,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殖民地的稳定。

  即便是扩大了移民来源,荷兰王国也表现的非常克制。

  一方面是欧洲世界,愿意去殖民地的人有限,另一方面则是怕被强国鸠占鹊巢。

  “海上马车夫”,既是美誉,也是一种嘲讽。

  在很多欧洲贵族眼中,他们就是财富的搬运工。

  “亚历克斯先生,请保持冷静。”

  “你现在的状态,很不对劲!”

  罗德里格斯总督开口打断道。

  虞朝人向苏门答腊岛上移民,他自然是知道的。

  那么大的动静,根本保不了密。

  “抱歉总督阁下,我刚才失态了!”

  “不过虞朝人的移民行动,确实对我们造成了严重威胁。

  如果不制止他们的行动,要不了多久,岛上到处都是他们的人。

  虞朝人和土著不一样,他们有先进的文明,可以自己生产火炮军舰。

  只要岛上的移民超过二十万,我们就没法和他们竞争。”

  亚历克斯神色凝重的说道。

  参照欧洲各国的惯例,海外移民都带有军事性质。

  战争时期,每一名移民都能拿起武器,保卫殖民地的安全。

  移民多以青壮男性为主,岛上移民超过二十万,能够轻松拉起五万大军。

  荷兰王国的常备军,都没有五万人。

  哪怕是举全国之力,想要吃掉这支敌军,都有不小的风险。

  “亚历克斯先生,你的消息滞后了。

  据我所知,虞朝人输送上岛的移民,总人数已经超过五万。

  你统计到的数据,只是虞朝人其中的一个移民据点。

  类似的据点,在岛上还有很多个。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移民行动他们还要持续下去。

  背靠大虞帝国,他们拥有近乎无穷的人力,可以使劲儿挥霍。”

  守备司令官内森尼尔抢先回答道。

  为了对抗突然出现的竞争者,他一直都在努力搜集敌人的情报。

  结果搜集到的情报越多,他就对王国在岛上的统治,越发感到迷茫。

  双方的实力差距太过悬殊,大虞帝国才露出冰山一角,就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这不可能!”

  “一个多月时间,就输送五万移民过来,虞朝人不准备过了?”

  亚历克斯难以置信的反问道。

  作为一名资深政务官,他可是亲自在国内组织过移民。

  为了拉人头,他可是四处做广告,还是只忽悠到了几百人。

  这样的工作成果,还获得了荷兰政府的嘉奖。

  虞朝人直接把这个数据放大了一百倍,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

  “亚历克斯先生,尽管有些难以接受,但这就是事实。

  虞朝人的移民船队,正在不断穿梭。

  除了苏门答腊岛外,他们其他的殖民地,也获得了大量移民。

  初步估计,虞朝人首轮向南洋地区输入的移民,不会低于十五万人。”

  罗德里格斯总督耸耸肩说道。
  http://www.bixia5.cc/book/7962/48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