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八零:别惹我这护犊子老太太 >第二百四十九章 顶级辅助在此,请尽情输出!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二百四十九章 顶级辅助在此,请尽情输出!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我……我来主讲?”

  这意味着,梁文浩和母亲,将这场关乎“东方雅集”生死存亡的谈判的主导权,完全交到了她的手上。

  “当然是你。”梁文浩的语气平静而笃定,“没有人比你更懂‘东方雅集’。你不是在推销一件商品,你是在介绍自己的孩子。这份感情,只有你能传递。”

  “我和赵总会在旁边,你需要任何支持,我们随时都在。”

  这番话像一颗定心丸,精准地落进了赵小丽那颗七上八下的心里。

  她看向梁文浩,又看向自己的母亲。赵淑芬的脸上带着鼓励的微笑,对她缓缓点了点头。

  “好。”

  下午的会面地点,定在酒店一间僻静的茶室里。

  梁文浩提前让人布置过。茶室正中的长案上,没有摆放商业文件和笔记本电脑,而是铺上了一方素色的亚麻桌布,上面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几件“东方雅集”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一件剔红漆盒,色泽温润,雕工繁复;一套青瓷茶具,釉色天青,宛若雨后初晴的天空;还有一幅苏绣屏风,针脚细密,上面的锦鲤仿佛随时会从薄纱中游曳而出。

  这些器物静静地立在那里,本身就在讲述着一个关于时光和匠心的故事。

  离约定的时间还有半个小时,赵小丽站在那幅苏绣屏风前,指尖轻轻地抚摸着光滑的丝线,口中念念有词,正在做着最后的演练。

  梁文浩和赵淑芬坐在不远处的茶桌旁,没有去打扰她。

  “这孩子,好像一夜之间就长大了。”

  “她只是需要一个机会,一个让她独自面对风雨的机会。”

  赵淑芬看了他一眼,忽然笑了:“文浩,你很看好她。”

  梁文浩没有否认,只是拿起茶壶,为赵淑芬续上热茶,动作沉稳,一如他这个人。

  门外传来了轻微的叩门声,约定的客商到了。

  进来的是两位男士和一位女士。

  为首的是那位马来西亚的陈老板,约莫五十多岁的年纪,穿着一身改良式的中式盘扣短衫,面容和善,但一双眼睛却透着生意人特有的精明。跟在他身边的,应该就是印尼的林先生,他看起来要年轻一些,西装革履,显得更为现代和国际化,而最引人注目的,是跟在林先生身旁的那位女士。

  她穿着一身剪裁合体的黛蓝色旗袍,身段窈窕,气质温婉,正是资料里提到的林先生那位喜爱旗袍的妻子,林太太。

  赵小丽迅速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和母亲、梁文浩一同迎了上去。

  一番简单的寒暄和介绍之后,众人分宾主落座。

  “早就听闻赵总的‘东方雅集’在羊城声名鹊起,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陈老板的目光在长案上的那几件器物上扫过,最后落在了那件剔红漆盒上,赞叹道。

  客套话过后,气氛便逐渐进入了正题。

  赵小丽能感觉到,那两位商人的态度虽然客气,但言谈举止间,始终保持着一种审慎的距离感。他们显然已经听闻了“东方雅集”在新加坡所面临的困境。

  她走到了那件剔红漆盒旁,轻轻地将它捧起。

  “陈老板,您是行家,应该知道,一件好的剔红漆器,从制胎到成品,需要上百道工序,历时一年以上。”

  “我们这件漆盒的匠人,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师傅。他从十五岁开始学艺,这双手,和生漆、刻刀打了一辈子的交道。他说,每天清晨,当他走进工坊,闻到那股熟悉的漆味,心里才觉得踏实。”

  接着,她又走到了那套青瓷茶具前。

  “林太太,您身上的旗袍真美。”她先是真诚地赞美了一句,引起了林太太的注意。

  “我们‘东方雅集’的瓷器,追求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意境。您看这釉色,叫‘雨过天青云破处’。烧制这种瓷器的窑口,至今还坚持用最传统的柴烧。匠人们说,只有燃尽的松木,才能赋予瓷器这样温润的生命力。每一次开窑,都像是一场未知的赌博。天气、湿度、火焰的温度,任何一点细微的变化,都会造就独一无二的成品。”

  她拿起一只小巧的茶杯,递到林太太面前:“您触摸一下,感受一下它的温度。这不只是一件器物,它是有呼吸的。”

  林太太的指尖触碰到那光洁而温润的杯壁,脸上流露出一丝动容。

  赵小丽的讲述,像一个文化使者,将那些冰冷的商品,还原成了一段段有温度、有情感的传承。

  陈老板和林先生脸上的客套和审慎,渐渐被一种专注所取代。

  “赵小姐的故事,讲得很好,很动人。”

  就在气氛最为融洽的时候,一直没有怎么说话的林先生,忽然开口了。他的语气很平和,但提出的问题却异常尖锐。

  “但是,我们是商人。再动人的故事,也要回归到商业的本质。我听说,李嘉海先生已经放出话来,新加坡所有的高端渠道,都不会接纳‘东方雅集’的产品。我们就算拿了货,在本地也寸步难行。赵小姐,对于这个风险,你打算怎么解决?”

  赵小丽的脸色也微微白了一下。这是她最担心,也最无法回避的问题。她下意识地想去看梁文浩,寻求帮助。

  但她忍住了。

  她沉默了几秒钟,像是在组织语言。然后,她抬起头,直视着林先生。

  “林先生,您说得对,我们是商人,必须谈风险。”她的声音,比刚才更多了几分沉稳和坚定。

  “李嘉海先生确实给我们制造了很大的麻烦,这一点,我们不否认。他想把我们困在新加坡,让我们知难而退。但我想请问两位,这个世界上,有哪一门生意,是完全没有风险的?”

  她环视了一圈,继续说道:“陈老板做木材生意,要面对产地的政策变动和风云变幻的国际航运。林先生做成衣贸易,要应对瞬息万变的时尚潮流和汇率波动。风险,永远都存在。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风险,以及风险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机遇。”

  “李嘉海的封锁,恰恰证明了‘东方雅集’的价值。如果我们的产品无足轻重,他根本不必费这么大的力气。他的打压,反而为我们做了一次最高规格的宣传。”

  “他能封锁新加坡的渠道,但他能封锁整个东南亚吗?能封锁欧洲吗?”赵小丽的语速不快,但字字清晰,“今天,我们之所以坐在这里,和来自马来西亚、印尼的两位商界翘楚会面,本身就说明了问题。我们的眼光,从来就不只局限在一个小小的城市。”

  “他制造的困局,对我们来说,是一场危机,但对有远见的合作伙伴来说,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窗口期。因为在这个时候,愿意伸出援手的人,将会得到我们最大程度的诚意和最核心的合作条件。我们卖的,不仅仅是产品,更是一个共同开拓全新市场的机会。等风波过去,所有人都想来分一杯羹的时候,最初的这份情谊和信任,才是最宝贵的。”

  一番话说完,整个茶室鸦雀无声。

  陈老板和林先生对视了一眼,都在对方的脸上看到了惊讶和思索。

  一直沉默的梁文浩,在这时恰到好处地开了口。

  “陈老板,林先生,做生意就像下棋。有的人喜欢走一步看一步,求个安稳。有的人,喜欢先手布局,抢占先机。我们汇联公司,一向喜欢和后者做朋友。”
  http://www.bixia5.cc/book/9443/25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