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回燕门 >第二百三十三章 生辰之礼,出使曲启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二百三十三章 生辰之礼,出使曲启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尚明奇回到尚家左翻右找。

  三年前他看萧清序很是不顺眼,毕竟一个不受重视还不知反击的皇子在他眼里很是窝囊,还要他那个一天转得跟陀螺似的堂姐去抽时间带着一堆玩意儿入宫哄人,尚明奇哪里会喜欢萧清序?

  当时陆何影悄咪咪把书信和镯子放进尚家叔婶送来的礼品堆里时,尚明奇仗着自己的小身板躲在暗处瞧见了。那时候他还不认识陆何影,陆何影又背对着他,他并未看到陆何影的脸,只想着等人走了再出来去把东西翻出来拿去给堂姐看看。

  等人走后,尚明奇就偷偷溜出来,把锦盒打开一看,是个十分精致的镶金玉镯,镯子下边压着一封书信,书信的一角还特意写了一个“序”字。

  小小的尚明奇当时就转过弯来了,看出这是谁送来的书信:“......”

  沉默须臾,尚明奇果断的把书信塞到怀里,把镯子留下了——这镯子漂亮,配得上他堂姐。

  把锦盒放回原处之后,尚明奇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从窗户翻出去。

  他原本是趁着堂姐忙着应付别人,悄悄来库房里躲个小懒的,没成想竟会撞见萧清序的人偷偷溜进来放东西。玉镯原封不动,但这书信......

  尚明奇虽然不喜欢萧清序,但这毕竟是人家的一番心意,也没撕毁,随手塞到那日看的《尚书》里去了。后来在尚榆晚的生辰宴上,萧清序也在场,有人提起了萧清序与她之间的婚约,尚明奇知道书信和镯子的事儿,当场就心生不悦,说了几句不该说的话。

  三年前的尚明奇才五岁,再怎么比他爹那个书生脑袋更懂得审时度势,他也是个小孩子,说话有时候会把不住门。往小了说,他只是单纯的觉得萧清序配不上尚榆晚,往大了说,他就是对承明帝的旨意有所不满。尚榆晚和萧清序的婚约是承明帝亲自定下的。

  若不是尚榆晚及时找补,尚明奇还不知道会因为那句话给尚家招来多大的麻烦。

  “在哪儿啊,哪去了,明明就是《尚书》啊,难不成记错了?不应该啊......”

  尚家的书很多,尚榆晚以前没事儿的时候就喜欢泡在书堆里,再加上原先家里的孩子有点多,因此尚家的《尚书》不止一本。

  尚明奇现在欲哭无泪的在书堆里边翻找,却又不敢叫人来帮他。要是被人知道他弄丢了祈王送给摄政王的书信,外边的唾沫星子都够他喝一壶的。

  最重要的是,那封书信对堂姐很重要!

  尚明奇翻累了,瘫坐在地上,耷拉着脑袋瓜子,“......”

  他原以为堂姐没有那封书信就不会和祈王走到一起,后来自己也把这事儿抛之脑后了......

  尚明奇看了看堆成小山似的书籍,吐出一口浊气,又开始动手翻找起来。

  那封书信对堂姐很重要,他必须要找到!

  到了用晚膳的时候,尚明奇终于把那封落了灰的书信翻出来了。

  “找到了!”

  他当即动身直奔祈王府。

  等朱漆大门关上之后,尚明奇朝着尚榆晚高兴的大喊道:“堂姐!我找到了!没弄丢!”

  尚榆晚收了书信,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十二,把东西给他。”

  身旁的十二抱着一个大大的木箱子,闻言把木箱递到尚明奇的面前。

  尚明奇:“?”

  他伸手接过,一边打开一边问:“什么东西啊?堂姐。怎么神神秘秘的?”

  低眼一看,尚明奇眼睛猛的一亮,哇的一声叫了出来。

  箱内有三把兵器,两把长刀一把长剑。这三样东西的刃身漆黑如墨,且都覆有银灰色的暗纹,宛若黑云滚滚的天幕中闪现入眼的雷电一般引人注目。

  “等我醒来之际,已经错过了你的生辰,刚好有三块材质极好的玄铁被陆何影从曲启国带了回来,问过他们的意见之后,就拜托居共澄为你锻造了这三把兵器。”尚榆晚看出这孩子的欣喜,心中也跟着高兴。

  锻造的时间太赶,居共澄这会儿还躺在床上补觉。

  “你不是快要去燕门了吗?这三样东西兴许能在日后帮到你。我不在你身边,你带着它们也能多些底气。”

  家族的荣耀和风光终究不是实物,只有实打实的能力与兵器握在手中,对尚榆晚来说才是真正的底气,行事之间可以放开手脚去做,不用因为自身能力的不足而畏畏缩缩。

  尚明奇重重点了点头,“谢谢堂姐!”

  他一定不辜负堂姐的期望!

  尚榆晚轻轻笑了一下,“去吧,到了亥时,自个儿去围着京都跑一圈。”

  “好!”

  尚明奇抱着木箱子高高兴兴的走了。

  一名楼客拿着拜帖朝着尚榆晚走来。

  “越家拒了。”

  尚榆晚眼底一黯。虽是意料之中的事,却还是难免有一丝失落。

  她收了拜帖,转身去书房找萧清序。

  “被拒了?”

  萧清序正在处理事务,抬头看见尚榆晚进来了,一眼就明白了她的来意。

  尚榆晚进了书房,十二并未跟着进来,而是静静的守在门外。

  尚榆晚软软的趴到书案上,“......他们不想见我,也是情有可原。”

  萧清序浅浅笑了一下,移开离尚榆晚有些近的砚台,伸手揉揉她的头,“不过他们倒是愿意见尚明奇。”

  尚榆晚道:“可能是看他是个孩子,不好意思拒绝?”

  “......”萧清序想起尚榆晚没醒来之前,姬素闲与他说过的话,眼底闪过一抹流光,随即迅速掩藏下去,“应该是吧。”

  对萧清序来说,越家的人拒绝接触尚榆晚也算是一件好事。

  晚晚因为岳母的死因大损心脉,她若是知道了自己前世身死并非是越竹所杀,怕是心脉又要受损一次。说他自私自利也好,说他不够坦诚以待也罢,无论如何,萧清序都不会让尚榆晚的心因为越竹而再加重一分愧疚了。

  他已经给越由官职所在的地方打点好了,只要越由不生出歪邪的心思,他日后所走的路一定会比越竹要更加通畅顺利。这是他能给越家最好的东西了。

  翌日清晨,尚榆晚与萧清序一同入宫去见萧清顾。

  萧清顾这时候整个人都被淹没在了奏折当中,其中大多数都是为尚榆晚和萧清序说好话的。

  虽然百里蒲和袁玑两个知晓内情的人没有动静,但萧清顾为那两人放一年的婚假实在无法令人不多想,不少人都明里暗里的劝萧清顾莫要走了先皇的老路,以免惹得天下人寒心。

  萧清顾有些头疼,因为她没法跟人说萧清序命不久矣,她给那两人放一年的婚假是为了让他们在最后的时间里一同相伴着度过。

  若是说了实话,京都乃至大虞岂不是要乱起来了?尚榆晚和萧清序现在的地位可没有以前那么轻啊。

  把这些折子统统找了个理由敷衍过去,就听到有宫人前来禀报。

  “圣上,摄政王与祈王求见。”

  萧清顾眼睛一亮,忙道:“让他们进来!”

  尚榆晚和萧清序进了御书房,朝萧清顾行礼。

  礼行了一半,萧清顾就连忙把他们扶起来,“免礼免礼,你们二人来宫里找我,可是有什么事?”

  是时候在尚榆晚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与才华了!

  萧清顾赐了座,屏退了所有宫人。

  “这两日因为我们的婚假,没少被人念叨吧?”尚榆晚眉眼微弯,“我们定好了日子,后天便去曲启国,你不如给我们一个差事?”

  萧清顾一听,连连摇头,“这怎么行?给你们婚假就是让你们开开心心去游山玩水的,哪里有让你们一边休假一边忙公务的道理?说出去不得被人笑我表里不一,连休假都让人不得片刻歇息?”

  萧清序坐在尚榆晚的身侧,道:“曲启国送来了交好文书,五妹可是还没回信?”

  “是啊,正想着如何稳妥的解决呢。回也不是,不回也不是......也不算是交好文书吧,就说了点恭贺我登基之类的话,有些想要两边交好的意思,不过没明说。”

  萧清顾继续说道:“那二皇子登基不久,曲启国内有不少人不服他,就算我不去特意打听,都能从闲言碎语中得到曲启朝政动荡不安的消息。”

  易步缘和萧清顾不一样,虽同样是登基不久,但曲启国的文臣武将和万千百姓对易步缘的信任还远不及那个独断专行的大皇子。

  大皇子易步生虽独断专行,但起码人家有手段,有能力,能震得住某些人。

  反观易步缘,那些文臣武将虽不知他是得了谁的帮忙,竟能解决掉大皇子,还能让上一任曲启王临死前亲自下旨将皇位传给了他,但就依照易步缘登基这些时日的表现来看,他根本就是赶鸭子上架,不论是民心还是朝堂官员的支持,甚至都没有萧清顾的一半。

  萧清顾垂了垂眼,手指有一下没一下的轻轻敲打案面,“此事还是要好生斟酌,毕竟也不了解他真正的为人。”

  萧清顾与易步缘的接触并不多,更何况人心还隔着肚皮呢。若是要她现在趁着曲启国动荡之际去与易步缘交好,万一那把火烧到了大虞的地界怎么办?万一易步缘是个表里不一的人又该怎么办?

  易步缘千里迢迢的送来文书,无非就是想借萧清顾的势来让文武百官对自己有一些信心。琅绛国在女帝的带领下愈发强大,但是在东窗事发后对大虞的态度都软了点,游叩国的和约书也送到了萧清顾的书案上,璃曼国虽没有动静,但这些都足以说明萧清顾的能力有多强。

  若易步缘借到了这个东风,他便有了喘息的时间,更能从容不迫的处理曲启国一应事务。

  萧清顾收到这份文书之后,想到自己现如今登基连三个月都不到,表面上文臣武将和民心都有,实际上暗地里不知道有几波人等着她倒台,她自己的脚跟都没完完全全的站稳,哪里有闲心思去帮易步缘。

  但易步缘终归是帮过尚榆晚的大忙,就算百家楼帮他杀了大皇子,助他登基,他们之间的交易已经完成了,但萧清顾还是觉得报以冷漠很是不对。

  萧清顾一时之间没想到解决的法子,就暂时压了下来,先去处理别的事务了。

  现在萧清序将此事提出来,萧清顾不免感到头疼。

  这也不对,那也不行,到底该如何是好?

  萧清顾没当过手握大权之人,初次面对这种事有些不知如何应对也实属人之常情。

  尚榆晚看出萧清顾的犹豫不决,道:“不如就答应他,帮他一把。”

  萧清顾抬起眼帘,“帮他?”

  她自己都忙得晕头转向,当真要忽略这其中的风险,去帮一个不算了解甚至不会治国的异国君王?

  尚榆晚轻轻点头,“他看中的人,不会是宵小之辈。”

  “......他?”萧清顾眼神微动,“温棋君?”

  承明帝对尚家的第一次下手,就是从天师的预言开始的。

  这一路走来,萧清顾总是觉得有一双手在背后推动。后来记不清是在什么地方偶然听到了温棋君这个名字,忽然就想起了那个预言——西出有龙,为国之心。

  当年预言现世之时,她恰好就在燕门,为国之心......指的便是尚家人,亦或是尚榆晚?当时传位诏书还没到他们手上,承明帝遇到危险之时,尚榆晚都能压下心中的仇恨推开承明帝,自己却落到了蛊人的手里。

  一切的一切都是从那个预言开始的,萧清顾不免怀疑温棋君这个预言现世后就消失不见的天师。

  尚榆晚点了点头,“是他。”

  萧清顾略微沉思了片刻后,道:“好。那我便封你们二人为邦交使臣,替大虞与曲启王定下二十年......不,三十年的休兵之盟。”

  话音刚落,她又补上一句:“听说曲启国的冻疮膏很多,找机会跟他们多要点,都分发给镇北军和百姓。”

  这忙不能白帮,她得为守在北方的镇北将士们谋取点好处才行。

  北境之地极其苦寒,农作物到了冬日都长不出来,春夏秋三季囤积的食物也消耗得快。冬日时间长,到了后来,将士们和百姓们便吃得甚是粗糙简陋,冻疮流脓也不在少数。萧清顾曾经游历大虞之时曾见过北境之地有一人两只耳朵全都生了冻疮,整张脸活生生脱了一层皮,叫人不忍直视。

  曲启国在极北之地,虽大部分是沙漠,可到了冬日也有白雪皑皑之景。

  冻疮膏并不是什么稀罕物,但耐不住用量多啊。对萧清顾来说蚊子腿也是肉,省下了冻疮膏的银子,不就能多花点银子给镇北军和百姓送些别的东西了?

  萧清顾又想了想,“牛羊也可以要点,和琅绛一样,互相通商嘛。”

  上一任的曲启王和大虞关系算不上好,两边虽有通商,却远不及琅绛和大虞之间的通商顺畅。现在是易步缘坐在曲启的皇位上,萧清顾派人出使曲启,带给他的好处可不仅仅只是一点喘息之机那么简单。

  尚榆晚和萧清序齐齐应允。

  他们是大虞人,自然心偏大虞。

  萧清顾叫来了负责外交的官员,几人在御书房商讨好出使曲启的一应事务之后,到了后天,尚榆晚和萧清序便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往曲启国的方向去了。
  http://www.bixia5.cc/book/9773/23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