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王爷,该歇歇了
推荐阅读:
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
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
兵王穿越到南宋,华山论剑我称雄
穿越锦衣卫:我不想再用加特林了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征伐天下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大召荣耀
每日签到领军队,父皇跪求别造反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峡谷的黑暗,像是被一把无形的刀齐齐斩断。刺目的天光,毫无征兆地泼洒进来。
走在最前面的李琼,下意识地眯起了眼睛。
风的味道变了。
不再是峡谷里那种阴冷、潮湿,带着腐朽气息的死风。
而是带着青草和泥土芬芳的,自由的风。
他的身后,马蹄声变得凌乱。
一个又一个赤着上身的骑士,从那道狭长的裂缝中涌出,撞进了这片久违的阳光里。
起初是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光明晃得睁不开眼。
他们茫然地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平原,看着远方那熟悉的山峦轮廓。
一个年轻的士兵,嘴唇哆嗦着,不敢相信地伸出手,仿佛要去触摸那温暖的阳光。
“出来了。”
他的声音很轻,像梦呓。
“我们真的走出来了?”
下一刻,他从马背上滚了下来,跪在地上,把脸深深埋进带着草根的泥土里,肩膀剧烈地耸动着,发出压抑的呜咽。
这声呜咽像是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
瞬间激起了千层浪。
“出来了,我们出来了!”
“哈哈哈哈,老子还活着!”
“狗日的断魂峡,老子这辈子都不想再看见你!”
压抑了两天两夜的恐惧、疲惫和寒冷,在这一刻,尽数爆发。
有人仰天狂啸,声嘶力竭。
有人抱着身边的同袍,又哭又笑,状若疯癫。
更多的人,只是跳下马,贪婪地呼吸着这片土地上的空气,任由眼泪肆意流淌。
这里是朔方郡的东界。
是南朝的地盘。
他们回家了。
李显扬骑在马上,那只独臂紧紧攥着缰绳。
他的眼眶也红了,看着眼前这群劫后余生的兄弟,又扭头看向那个依旧平静如水的背影。
李琼没有欢呼,也没有落泪。
他就那样静静地坐在马背上,眺望着远方,仿佛眼前的一切,早就在他的预料之中。
这份镇定,让沸腾的人群,慢慢地安静了下来。
士兵们自发地停止了喧哗,重新翻身上马,整理队列。
他们的目光,再次汇聚到李琼身上。
那眼神里,除了狂热,更多了一种名为“神迹”的敬畏。
李琼缓缓收回目光,调转马头。
“传令。”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全军。
“前行十里,临水安营,生火造饭。”
“是!”
山呼海啸般的回应,震得空气嗡嗡作响。
大军再次开拔,只是这一次,所有人的胸膛都挺得笔直。
……
半个时辰后,一条小溪旁,炊烟袅袅。
劫后余生的士兵们围着火堆,用随身携带的匕首,割着最后一批干粮,脸上洋溢着轻松的笑容。
李琼独自站在溪边,用冰冷的溪水擦拭着上身的伤口。
细密的伤痕,遍布他的古铜色皮肤,每一道,都藏着一个九死一生的故事。
李显扬拿着一件干净的内衫,悄无声息地走了过来。
“将军。”他把衣服递了过去。
“穿上吧,风大,当心着凉。”
李琼没有回头,接过衣服披在身上。
“显扬。”
“末将在。”
“我们虽然出来了,但还没脱离险境。”
李琼的声音很轻。
“朝中的旨意,恐怕已经在路上了。”
李显扬的心,猛地一沉。
他当然知道将军指的是什么。
违抗军令,擅自出击,无论打了多大的胜仗,在那些文官眼里,都是足以致命的罪过。
“那我们……”李显扬的声音有些干涩。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李琼转过身,黑色的眸子,在火光下亮得惊人。
“你挑十个最机灵的弟兄,换上便装,今夜就出发。”
“去哪里?”
“往北,去镇北关。”李琼顿了顿,压低了声音。
“不要走官道,从山里绕过去,找到镇北王麾下的黑甲卫,联系他们的统领陈默。”
“陈默?”
李显扬愣了一下,这个名字他听说过,是镇北王最信任的心腹。
“见到他,什么都别说,把这个交给他。”
李琼从怀里摸出一块小小的虎符,塞进了李显扬的手中。
那虎符入手冰凉,上面刻着一个古朴的镇字。
李显扬瞳孔一缩。
这是镇北王府的私印!
“将军,您和王爷……”
“不该问的别问。”李琼打断了他。
“记住,此事绝密,不可让第四个人知道。找到陈默,他自会明白一切。”
“北境的天要变了。我们得在那之前,找到一个能站稳脚跟的地方。”
李显扬将虎符死死攥在手心,感受着那冰冷的触感。
他抬起头,看着李琼那张年轻却写满沧桑的脸,重重地点了点头。
“末将以性命担保,完成任务!”
李琼拍了拍他的肩膀,那只手,坚实而有力。
“去吧,吃饱肚子天黑就走。”
“是!”李显扬转身离去,背影决绝。
李琼重新望向北方,那里的夜空,似乎比别处更加深沉。
……
与此同时。
镇北关。
这座屹立在南朝北疆数百年的雄关,如同巨兽一般,匍匐在苍茫的天地之间。
城楼上,狂风呼啸,吹得齐字大旗猎猎作响。
镇北王一身常服,双手负后,站在城垛前。
他已经年过五旬,但身形依旧挺拔如枪,岁月在他脸上刻下的,不是苍老,而是威严。
仅仅是站在那里,就有一股渊渟岳峙的气势,让周遭的亲兵不敢大声喘气。
一名将领快步走上城楼,单膝跪地。
“王爷,京城来的天使,已经到了府外。”
镇北王没有回头,声音沉雄:“让他进来。”
“是。”
片刻之后,王府正堂。
镇北王大马金刀地坐在主位上,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热气。
一名身穿宦官服饰的中年人,手捧拂尘,满脸堆笑地走了进来。
“咱家见过王爷,王爷千岁。”
镇北王眼皮都没抬一下:“黄公公不在宫里伺候陛下,跑到我这风沙漫天的地方来做什么?”
黄公公笑意不减:“陛下体恤王爷戍边辛苦,特命咱家前来宣旨,另有一位大人,也想见见王爷。”
“哦?”
镇北王终于抬起了眼:“什么人,架子比你这天使还大?”
黄公公侧过身,对着门外一躬身。
“曹尚书,请吧。”
话音刚落,一个身穿绯色官袍,面容清瘦,留着三缕长髯的身影,缓步走了进来。
他脸上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眼神却像藏在草丛里的毒蛇。
当镇北王看清来人面容的那一刻。
手中的茶杯,被他生生捏成了碎片。
滚烫的茶水混着瓷片,流了他一手,他却浑然不觉。
一股恐怖的杀气,瞬间充斥了整个正堂。
“曹嵩!”
镇北王猛地站起身,身后的椅子咔嚓一声,四分五裂。
他的一只手,已经握住了墙上挂着的佩刀刀柄。
“你这条朝堂上的老狗,来我镇北关做什么!”
那声音,如同九幽寒冰,让堂内的温度都降了几分。
站在一旁的亲兵统领陈默,脸色大变,一个箭步上前,死死按住了镇北王的手。
“王爷,息怒,息怒啊!”
“滚开!”镇北王一把将他甩开,双目赤红地盯着曹嵩。
“今日,本王就要先斩了你这奸贼,再向陛下去请罪!”
面对镇北王那几乎要吃人的目光,兵部尚书曹嵩,却只是风轻云淡地笑了笑。
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官袍,仿佛完全没看到那柄已经出鞘半寸的王刀。
“王爷何必动这么大的肝火?”
他的声音,不急不缓,带着一丝文人特有的腔调。
“本官此来,是奉了陛下的圣旨。”
曹嵩从黄公公手中,接过了那卷明黄色的圣旨,缓缓展开。
他看着满脸杀气的镇北王,嘴角的笑意,更浓了。
他没有宣读圣旨。
只是用一种近乎怜悯的眼神,看着这位执掌北境数十年的军中之神。
然后,他轻轻开口,一字一顿。
“恭喜王爷。”
“陛下说,您为国操劳半生,也该告老还乡,颐养天年了。”
http://www.bixia5.cc/book/16807/23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