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前往川东府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韩宝英挣扎欲逃,却被箍得更紧,听他言语间竟带了罕见的急切与惶然,心头那团火气忽地泄了大半,可嘴上仍硬道:“谁信你的鬼话!松开!”

  傅昊却忽地俯身,在她耳畔低语:“若不信,我便将这匣子枣子全吃了,噎死算罢,省得你再为我操心。”

  韩宝英闻言,终是“噗嗤”笑出声,颊上却烫得厉害,指尖绞着他袖袍,嗔道:“油嘴滑舌,倒比那枣子还甜腻!”

  窗外蝉声忽歇,屋内光影摇曳,傅昊将她鬓边一缕乱发拂至耳后,眼底笑意渐深,却未再言语,只将怀中人儿搂得更紧了些。

  二人从彼此的怀抱中缓缓分开,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了。

  傅昊温柔地凝视着韩宝英,嘴角泛起一丝微笑,轻轻地刮了一下她那小巧的鼻尖。

  “好啦,宝贝,别再吃醋啦。”

  傅昊轻声说道,声音中透露出一丝宠溺。

  韩宝英的脸颊微微泛起红晕,她羞涩地低下头,但眼中的喜悦却难以掩饰。

  傅昊见状,连忙转换话题,“走,跟我一起去川东府吧,去见一下贵州各路起义军的首领们。等我们回来后,我再去你干爹石达开那里提亲,如何?”

  “去川东府?”韩宝英的小手不自觉地摸了摸自己的下巴,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陈大哥,你是说你要去收编这些势力吗?”

  她突然抬起头,目光紧盯着傅昊,满脸疑惑地问道。

  傅昊点了点头,肯定地回答道:“没错,我正是这个打算。这些势力虽然各自为政,但如果能够将他们团结起来,我们的力量将会更加强大。”

  韩宝英皱起眉头,担忧地说:“可是,这些势力很可能就像捻军在太平天国一样,表面上听从命令,实际上却自行其是啊!”

  傅昊微微一笑,自信满满地说:“放心吧,宝贝。就算他们听封不听调,只要我们的势力足够强大,他们自然会听从我们的安排。”

  他的语气坚定,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忽又揽过韩宝英的肩,将她往怀里带了带,眉梢挑起一抹桀骜:“捻军当年纵有十万铁骑,终不成气候,不正是因各自为政,号令难一?”

  “如今咱们既有川渝为根基,又有黔滇义军响应,若能将这些散沙聚成磐石,何愁不能成鼎足之势?”

  他指尖摩挲着她腕间的玉镯,声音渐沉:“宝英,你素来聪敏,当知乱世之中,唯强者能定规矩。他们若肯归心,便是共襄义举;若存异心……”

  他忽地轻笑,眼底寒光一闪:“那便叫他们瞧瞧,何为雷霆手段!”

  韩宝英听得心头一颤,抬眸只见他下颌绷紧,侧脸轮廓在烛光下愈发冷峻。

  她咬了咬唇,终是叹道:“昊哥,我并非疑你魄力,只是怕人心难测,万一……”

  话未说完,却被傅昊以指抵唇止住。

  “没有万一。”

  他截断她的话语,语气笃定如铁:“此次川东之行,我既要捧他们做座上宾,也要让他们明白——傅某给的爵位,不是摆设!”

  言罢,他忽地松开手,转身踱至窗前,望着天际残月,袖中拳头悄然握紧:“三日后启程,你且准备妥当。此番赴会,不仅要收编各路豪杰,更要借他们的旗号,搅动西南这潭死水!”

  韩宝英望着他背影,眸中忧色未褪,却终是点了点头。

  窗外夜风忽起,吹动案头舆图,那幅绘满山川的纸上,川渝滇黔之地已被朱笔圈出,密密麻麻的标记如棋局落子,暗藏玄机。

  数日之后,傅昊带领着叶三元、洪兴、秦英、韩宝英等人,率领八百警备团骑兵营浩浩荡荡前往川东府。

  马蹄踏过之处,尘土飞扬如金雾。

  韩宝英身着劲装骑于白马之上,鬓边碎发被风撩起,她不时望向身旁傅昊,只见他身披红色披风,身穿呢子大衣,眉目间凝着肃然,却偶尔回眸朝她展颜一笑,那笑意似能驱散暑气,叫她心头安稳几分。

  此时的川东府,恰似一锅沸腾的热油,激荡着前所未有的喧嚣与躁动。

  自陈玉成挥师夺下重庆,以雷霆之势横扫川东大半疆土后,整个西南局势便如多米诺骨牌般倾覆。

  云贵湘三地的清廷联军,被悍将李福猷如铁钳般死死钳制于黔境,动弹不得。

  贵州、湘地的起义军借此天赐良机,陡然从疲于防守的困局中挣脱,反守为攻,势如破竹。

  当起义军的旌旗已然覆盖贵州膏腴之地,那些曾割据一方的土霸主们,终不得不咽下苦涩的现实:在乱世洪流中,弱小的山头注定要被巨兽吞没。

  如今云贵川三地,谁执牛耳?

  自是那从陕西龙骧南下、拥兵数十万的革命军;其后依次是杜文秀部、朱明月的白号军与张秀梅的苗军。

  朱明月心底明镜似的,自己不过是刘仪顺、何冠益、秦魁等人精心推至台前的提线木偶,徒负虚名。

  张秀梅亦深陷无奈,麾下联军如捻军般成分芜杂,号令难一。

  各方首领在权衡利弊后,终决意摒弃前嫌,共聚一堂,决议归附那如今雄踞数十股势力之巅的反清巨擘——革命军,以求在这崩裂的世道中寻得一方安身立命的根基。

  1863年秋,苏州城外的许墅关笼罩在一片肃杀之气中。

  作为太平天国苏州防线最后的咽喉要隘,这里已成为决定生死存亡的战场。

  忠王李秀成深知此地关乎天国存灭,亲率麾下七八位王爵——来王陆顺德、纳王郜云宽、桂王黄桂章、护王陈坤书等,集结三十余员悍将、五万精兵,誓在此地与李鸿章的淮军决一死战。

  许墅关外,淮军主力与戈登的常胜军已布下天罗地网。

  李鸿章的淮军阵列中,数百门西洋大炮黑森森地矗立,炮口直指关隘;士兵们两三人便配备两把洋枪,枪械寒光如霜,火药味弥漫战场。

  戈登的常胜军更是装备精良,全员配备最新式洋枪,百余门火炮多为杀伤力惊人的西洋开花炮,炮阵轰鸣之声震得大地颤动。

  联军以压倒性火力封锁关隘,似一张铁网缓缓收紧。

  反观太平军,装备之悬殊令人扼腕。

  五万将士中,平均五人方得共享一把洋枪,多数仍持冷兵器;两百余门火炮中,土炮占绝大多数,仅有的少量西洋炮亦显陈旧。
  http://www.bixia5.cc/book/19617/35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