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汉四郡归位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听到大臣夸赞当朝天子。

  赵王宇文招和毕王宇文贤两个皇室成员也是眸光熠熠。

  眼中布满了骄傲与自豪。

  可以说。

  若是没有皇帝二十年前的布局。

  一个完整的突厥就是草原上巨无霸般存在的庞大帝国。

  中原王朝北方盘踞这么一个草原势力。

  压力不亚于汉武帝面对匈奴。

  而高句丽一旦和突厥勾结成功,朝廷想要插手东北之地那就难上加难了。

  “陛下,乐浪、临屯两郡故土回归,可喜可贺。”

  “半岛之地,除东南新罗藩属国,全部纳入华夏版图。”

  “至于该地管辖归属,还请陛下示下!”

  阁臣宇文招眉眼带笑。

  放在二十年前,谁能想到大周能够走到这一步?

  “皇叔公,诸卿。”

  “朕以为,半岛之地与辽东依山带水,是为一体。”

  “真番,乐浪,临屯三郡与玄菟郡一样,皆归辽宁道辖治。”

  “着工部右侍郎李春派遣工匠,于鸭绿江修建石桥,连通南北。”

  半岛之地,单设一道的话面积太小。

  再说。

  百济,高句丽覆灭后,所有百姓全部迁走。

  不存在遗民排周、复国、叛乱这些问题。

  与辽东之地仅有一江之隔,划归辽宁道最为合适。

  宇文衍停顿一下,继续说道:

  “诏令荆王,倭奴道总管张须陀,刺史尹东臣。”

  “半岛与九州岛之间的海峡、岛屿,以及九州岛北部海岸各县划归真番郡管辖。”

  如此一来。

  辽宁道的治辖区域跨海延伸至倭奴道九州岛北部。

  宇文衍的意图一目了然。

  那就是加强大陆与倭奴道之间的联系。

  避免大海之上的疆域自成一体。

  “陛下圣明!”

  “此举当真是其妙无穷也!”

  大佬们心领神会,感叹行政区域的划分充满了多方考量。

  吉林道设立时。

  就把库页岛南端的部分地区划归倭奴道北海道郡。

  长江下游的江南、江北两道。

  也不是单纯以长江划分。

  而是江南和江北各有归属对方管辖的郡县。

  这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行政格局。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地方势力割据的难度,有利于中央集权。

  “着令吏部任命的官员走马上任,负责安排中原移民均田、安家事宜。”

  “秦王继续驻守半岛,把新罗给朕给盯好喽!”

  宇文衍把他对半岛的治理方略和盘托出。

  “陛下,新罗一直以来对朝廷恭敬有加,上贡积极,安分守己。”

  “可谓是藩属国的典范,难道新罗王金白净有所图?”

  说实话。

  朝中大臣,包括一众大佬都不太理解。

  为何陛下对表现出忠心耿耿的新罗如此防备?

  “新罗可是半岛‘三韩’土着,视百济和高句丽为入侵者。”

  “一旦中原王朝势弱,鞭长莫及之时。”

  “其国轻轻松松便能霸占半岛,甚至进军东北三道……”

  宇文衍说得够直白。

  众臣一听,顿时脸色一变。

  不是他们想不到这层。

  而是大周王朝国力如日中天,正是迈向繁华盛世的上升阶段。

  谁也不会去想中原以后会有衰落的一天!

  “陛下高瞻远瞩,未雨绸缪,臣拜服!”

  “正是,防人之心不可无,还得是吾皇深谋远虑。”

  “国有圣主,大周幸甚,神州幸甚,华夏幸甚!”

  “吾皇万岁~!”

  萧摩诃,王鹰,韩擒虎作为马上将军,自认没有皇帝想得那么长远。

  “四夷诸藩大多为势利眼,畏威而不怀德。”

  “有些民族,有些国祚还是让其消亡在历史的长河中方为上策,勿留子孙忧。”

  宇文衍摆了摆手,正色道。

  想想后世棒子国,就像看到茅坑里密密麻麻的蛆,令人恶心至极。

  “陛下,金白净城府够深啊,掩饰得如此完美。”

  “我朝以后该当如何处置彼此间的宗藩关系?”

  大佬们对宇文衍之言百分百的信任。

  皇帝说你有问题,那你就肯定有问题。

  “一切照旧即可!”

  “新罗婢不是倍受欢迎么,那便让新罗多多输出小娘子好了!”

  “此番覆灭百济、倭奴、高句丽三国,新罗军事实力几乎消耗殆尽。”

  “想要再造十万大军,没个一二十年怕是实现不了了!”

  宇文衍说着,嘴角浮现一抹玩味的笑容。

  六位大佬见状,全都露出“我懂”的表情。

  金白净想玩借刀灭国。

  大周皇帝就来个趁机削弱你的军事力量。

  谁也别说谁阴险,谁也别说谁狡诈!

  “新罗婢,嘿嘿……”

  “啧啧啧,不错,不错!”

  “哈哈,好……”

  说起新罗婢,几人也是满口赞叹。

  不过,脸上表情怎么看都蕴含几分猥琐。

  宇文衍心情甚好。

  看着几位肱股之臣畅怀大笑起来。

  “诸卿,高句丽败亡,东北安矣。”

  “朝廷经营二十载,毕其功于一役。”

  “辅伯远赴东北,任劳任怨,居功至伟。”

  “而今,他已年近六旬,也该回京享享清福了。”

  皇帝说着,眼神扫视六人一眼。

  “陛下所言甚是。”

  “辅伯临危受命,不畏艰险,经营辽西,收复辽东,功勋卓着!”

  “和他比起来,臣等汗颜!”

  赵王宇文招接过话头,表明自身态度。

  “是啊,二十年须臾之间,岁月催人老啊。”

  “陛下体谅臣子,是臣等福分。”

  于翼和萧摩诃点头。

  宇文贤,王鹰,韩擒虎也对皇帝所说毫无异议。

  “如此,那便诏令辅伯回京,出任军机大臣。”

  “皇叔公此前一肩双挑,实在太辛苦了。”

  在这之前,宇文衍就和赵王说过这事。

  待贺若弼回京,他便不再担任军机大臣之职。

  当初。

  让宇文招兼任,也是为了平衡多方关系。

  设立军机处时,皇帝便已和他事先说明。

  “谢陛下,这担子啊,总算有人接过去了。”

  宇文招哈哈一笑,没有丝毫的不快。

  “陛下圣明!”

  其他人也都拱手赞同。

  “辅伯回京后,辽宁道总管由韩世锷接任!”

  皇帝话音落下。

  韩擒虎脑袋嗡地震响,眸眼中惊喜之色显露无疑。

  终于。

  这泼天的富贵轮到自己儿子了。

  当即单膝跪地,拱手垂首谢恩:

  “臣谢陛下隆恩!”

  “子通平身!”

  “这也是他们争气,朕给一个机会。”

  “至于以后,那就看自己的表现了……”

  宇文衍右手轻抬,颔首微笑道。

  当初一起进入龙武卫的六侍卫,已有三人被皇帝委以重任。

  剩下杨玄感,高表仁,史怀义还得耐心等待机会!

  ……
  http://www.bixia5.cc/book/21101/73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