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年跨国科研团队组建
推荐阅读:
吞噬古帝苏辰
苏辰苏昊
道长别装了,我知道你会仙术
重生都市仙帝
绝世萌宝:天才娘亲帅炸了
财阀小甜妻:老公,乖乖宠我
谁说小皇叔要绝后?我两年生五崽
抗战:用大炮带领东方巨龙重新崛
南知意帝释景
冰河末世我囤积了百亿物资张奕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1938 年冬至的南京紫金山,竹林深处的临时实验室里飘着三种语言的蒸汽。江浅推开柜子 “禁止吸烟” 木牌的木门,一股混合着伏特加、煤焦油和糯米浆的气味扑面而来 —— 苏联物理学家安德烈正在用酒精灯加热时砂样本,英国化学家琼斯的烧杯里翻滚着墨绿色的沉淀,而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正蹲在地上,用放大镜观察甲骨上被沙粒侵蚀的纹路。“钾元素含量异常。” 琼斯举着分光镜,金丝眼镜滑到鼻尖上,他呼出的白气在镜片上凝成水雾,“这些沙粒的光谱里有两条未知谱线,像是……” 他突然打了个喷嚏,将手里的记录本溅上褐色的药汁,“像是某种放射性同位素。”
江浅接过记录本,纸页边缘已经被时砂磨出毛边。她翻到安德烈绘制的磁场图谱,那些代表磁力线的红色曲线在时砂样本周围扭曲成怪异的螺旋。“昨天从殷墟送来的甲骨,表面检测出同样的螺旋磁场。” 她指着李四光摊开的拓片,“你们看这些卜辞的刻痕,边缘有细微的金属光泽,时砂正在改变甲骨的化学结构。”
安德烈突然抓起伏特加酒瓶,往烧杯里倒了半杯透明液体。“让我们看看它怕什么。” 他的俄语带着浓重的西伯利亚口音,蓝色的眼睛在酒精灯的映照下闪着兴奋的光,“在列宁格勒,我们用酒精清洗铀矿石,效果比任何试剂都好。”
当伏特加与沙粒接触的瞬间,烧杯里爆发出淡紫色的火焰。琼斯惊呼着打翻了手里的硝酸银溶液,银镜般的沉淀在桌面上蔓延,恰好将那些试图逃逸的沙粒包裹成银色的小球。“上帝啊!” 他掏出怀表,表盖内侧的全家福已经蒙上了一层青铜色的沙膜,“它们在繁殖!这些沙粒像病毒一样在复制!”
江浅迅速用玻璃罩扣住那些银色小球,指尖触到罩壁的冰凉。她想起三天前在重庆防空洞,崔可夫将军递给她的那份密电 —— 斯大林格勒的工厂里,车床正在被石砂腐蚀成粉末,那些原本坚硬的钢铁,正在变成和沙粒一样的物质。
“李四光先生,您觉得这些沙粒的来源可能是哪里?” 她转向蹲在角落的老人,他正用地质锤敲击着一块从紫金山采集的岩石,石屑在阳光下闪烁着同样的青铜色光泽。
老人推了推鼻梁上的圆框眼镜,将岩石粉末撒在放大镜下。“看这些石英晶体的排列方式。” 他的声音带着湖南口音,指尖在桌面上画出复杂的几何图形,“它们不属于任何已知的地质层,倒像是……” 老人突然停顿,目光落在实验室墙上的世界地图上,“倒像是从地心深处喷出来的物质,带着地核的磁场特征。”
夜幕降临时,实验室的煤油灯突然闪烁起来。琼斯发现他的光谱仪开始自动绘制图谱,那些代表未知元素的谱线,正在缓慢地向铀元素的位置移动。“它们在模仿已知物质。” 他颤抖着记录数据,钢笔在纸上划出歪斜的线条,“就像变色龙,这些沙粒在学习如何变成我们世界里的东西。”
江浅突然想起敦煌莫高窟的壁画,那些用矿物颜料绘制的飞天,正在时砂的侵蚀下改变颜色。赭石变成了铅灰,石绿褪成了青铜,仿佛整个古代世界都在被同一种力量重塑。“我们需要更多样本。” 她将那些银色小球装进铅制容器,“明天我去明孝陵,那里的明代石碑表层已经出现了同样的腐蚀痕迹。”
第二天清晨的明孝陵,寒风卷着沙粒抽打在神功圣德碑上。江浅踩着结冰的台阶爬上碑座,发现那些原本清晰的楷书已经变得模糊,碑文中 “奉天承运” 四个字的笔画里,嵌着无数细小的青铜色晶体。安德烈用地质锤敲下一小块碑石,晶体在阳光下折射出诡异的光芒,恰好与实验室里的沙粒光谱完全吻合。
“它在吸收文字。” 李四光抚摸着碑面的凹痕,老人的指腹已经磨出了厚厚的茧子,“这些文字是用朱砂混合桐油写的,朱砂里的硫化汞,正是时砂缺少的元素。”
琼斯突然从背包里掏出一本莎士比亚诗集,书页间夹着的干花已经变成了青铜色。“我明白了!” 他将花瓣撒进随身携带的培养皿,“它们需要有机质!这些沙粒在吞噬碳元素,就像植物需要光合作用一样!”
当他们带着碑石样本返回实验室时,发现昨夜封存的银色小球已经穿透了铅制容器。那些沙粒聚集成一条细长的丝线,正在缓慢地钻进实验室墙角的裂缝 —— 那里存放着老周修复古籍用的糨糊,糯米浆里的淀粉分子,对时砂来说显然是绝佳的养料。
“必须找到阻止它们复制的方法。” 江浅用镊子夹起一丝沙线,它在灯光下像活物般扭动,“安德烈,你的低温防护技术准备得怎么样了?”
苏联人正在调试一台从莫斯科空运来的制冷机,铜管里的液氨发出嘶嘶的声响。“最低能降到零下 196 度。” 他拍着机器外壳,上面的红五星已经被沙粒覆盖成了褐色,“这是用来保存液态氧的设备,现在让我们看看沙粒在液氮里还能不能跳舞。”
当液氮注入装有沙粒的保温瓶时,那些活跃的沙粒突然静止了。琼斯的光谱仪显示,它们的未知谱线不再移动,仿佛被冻结在时间里。“成功了!” 他兴奋地挥舞着记录本,却没注意到瓶口溢出的液氮正在地面凝结成霜,而那些霜花的形状,恰好与沙粒的螺旋磁场完全一致。
江浅突然抓住他的手腕,指向窗外。紫金山的轮廓在月光下泛着青铜色的光晕,那些原本覆盖着积雪的山顶,正在被时砂改造成和保温瓶里同样的螺旋结构。“它们在模仿我们的方法。” 她的声音带着寒意,“我们用低温冻结它们,它们就在改造山脉的形状,用同样的原理对付我们。”
黎明时分,实验室的门被急促地敲响。老周抱着一卷被沙粒侵蚀的《永乐大典》残页冲进来,那些泛黄的纸页上,朱红色的批语正在变成青铜色,像某种活物在纸上爬行。“它们在吃 ink!” 老人的声音带着哭腔,指腹蹭过纸页,留下一道褐色的痕迹,“用松烟墨写的字消失得最快,油烟墨反而能多撑一会儿。”
琼斯立刻用显微镜观察墨痕,发现松烟墨里的碳颗粒正在被沙粒分解成更小的分子。“松烟墨的碳链更短。” 他推了推眼镜,突然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它们在选择更容易消化的食物!就像婴儿只能喝牛奶,这些沙粒还没学会分解复杂的碳结构!”
江浅迅速将油烟墨磨成粉末,混合着糯米浆调成糊状。当这种混合物涂在《永乐大典》残页上时,那些青铜色的痕迹果然停止了蔓延。安德烈看着显微镜下的变化,突然抓起伏特加酒瓶往墨糊里倒了些液体。“让我们给它们加点料。” 他笑得像个孩子,“在西伯利亚,我们用酒精浸泡草药,效果总是加倍。”
三天后的圣诞节,紫金山飘起了带着沙粒的雪花。实验室里,跨国科研团队的成员们围坐在煤油灯旁,看着最新的实验结果 —— 被油烟墨和伏特加混合液处理过的沙粒,已经失去了复制能力,它们在显微镜下变成了无害的灰色粉末。
李四光将这些粉末撒在紫金山的土壤里,很快就有嫩芽从粉末中钻出来。“它们在被分解。” 老人的眼睛里闪着泪光,“土壤里的微生物,正在把这些外来物质变成植物的养料。”
江浅望着窗外青铜色的雪花,突然想起崔可夫将军的话:“真正的敌人不是沙暴,而是人类之间的隔阂。” 此刻实验室里,安德烈正教琼斯用俄语说 “干杯”,李四光则在给他们讲解甲骨文上的 “和” 字,那些跨越国界的笑声,比任何实验试剂都更有力量。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沙雾照进实验室时,琼斯发现他的光谱仪上,那些代表未知元素的谱线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全新的谱线,既不属于沙粒,也不属于任何已知物质,仿佛是不同世界碰撞后诞生的新生命。
“它在进化。” 江浅轻声说,将这份新图谱小心翼翼地夹进记录本,“而我们,也在进化。”
实验室外的竹林里,积雪开始融化,带着沙粒的水珠渗进土壤,在冻土上浇灌出点点新绿。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科学家们还不知道,他们此刻的发现,将在十九年后的日内瓦会议上,成为跨国应急小组制定防护方案的基础。他们只是专注地记录着每一个数据,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用智慧为人类文明筑起一道无形的防线。
http://www.bixia5.cc/book/24595/70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