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家主莫不是说笑?举事?此乃灭族之祸啊!白发老者拄杖怒斥,他是宋毅的二叔,族中最年长的长辈。身旁中年男子亦皱眉道:兄长此事未免草率,此等大事竟不与族人商议。
家主三思,太冒险了。
我宋氏如今安居乐业,何苦铤而走险?况且我族向来与人为善,岂谙兵戈之事。
不如坐观成败,汉军若胜自有好处,若败也牵连不到我等。
正是,明哲保身方为上策。
见众人纷纷反对,宋毅面色渐沉,猛然拍案而起:与人为善?任人宰割那叫懦弱!
他厉声道:妄想坐收渔利?我宋氏若不出力,汉军凭什么分润利益?商贾世家岂是无可替代?若汉军兵败,尔等以为室利佛逝人会放过我们?
诸位可还记得,我宋氏能在这万里异域立足,靠的不是委曲求全,而是先祖的血性与胆魄!当年祖父如何与土人厮杀,如何用刀剑在这片土地争得一席之地,你们都忘了吗?
“哼,才过了不到百年光景,四周强敌环伺,你们倒在这虚假的繁华里养出温顺性子了?简直自寻死路!”
“那些人正虎视眈眈盯着咱们,室利佛逝的官老爷们见钱眼开,这次出海要不是汉军相救,我宋家船队早就人货两失。你们还沉醉在这镜花水月的太平里,莫非都忘了李家是怎么覆灭的?”
听到李家二字,满堂宋家人俱是变色。
这李家当年与宋家同批渡海而来,也曾显赫一时。上代李家家主手段了得,将家族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为求立足,李家主动与当地权贵联姻,更抛弃汉姓,妄想洗去外族印记。
谁知树大招风,某夜联军突袭李府,火光映红半边天,凄厉惨叫持续到天明——百年望族,就此绝户!
自那日起,流落此地的汉人便泾渭分明地分成两派。
一派变本加厉地讨好土着,甚至改宗易姓,连祖宗牌位都换成了圣像;另一派则严守汉家血脉,只在族内通婚。
宋家正是后者。
幸而当年渡海汉人众多,倒不必担心血脉相近。
此刻祠堂里多数人都亲历过那场惨剧。可叹世人健忘,这些年借着王坦麻沙那阿扩张的东风,汉商日子渐好,竟将十几年前的血案抛诸脑后。
宋毅这番话,霎时勾起众人记忆——那夜冲天的火光,此起彼伏的哀嚎,以及次日废墟前汉人们惊惶相望的眼神。
二叔沉吟良久,皱纹间藏着阴晴变幻:“家主,汉军战力究竟如何?”
见这位族中耆老松口,宋毅连忙道:“汉军兵甲之利,绝非室利佛逝那些乌合之众可比。方国珍将军亲口所言,此番奉汉王诏令要为海外汉人开疆拓土,绝非劫掠便走。”
“此话当真?”二叔浑浊的眼中迸出精光。
“千真万确!方将军说攻下室利佛逝后,汉王要在此常驻水师,将整片海峡纳入版图。”
“果真?!”
众人发出惊叹。
千百年来,中原王 少关注海外疆域,这位汉王却显得与众不同。
二叔,各位,这是难得的机遇。若大汉国日后掌控室利佛逝全境,岂非我宋家腾飞之时?
许多族人面露向往。
在官本位思想深入骨髓的汉人眼中,经商再成功也不及仕途显达。
我们也能入仕为官?
有族人急切询问。
自然!宋毅挺直腰板道:大汉乃汉人国度,必当重用汉人。在这万里海疆之外,还有谁比我们更熟悉这片土地?
宋家最终达成共识。
核心成员们开始四处奔走,联络可靠的纯血汉人家族。至于人数更多的混血家族,暂时还未能获得信任。
当年室利佛逝剿灭李家的举动确实失策,成为汉人心头隐痛,也成为宋家游说时的重要论据。
伊拉尔本名伊宏,出身汉人家族伊氏,是家主嫡子,同时具有混血身份。
其父伊文娶了 女子为妻,带领全族皈依绿教。但伊拉尔清楚,父亲始终自认汉人,私下仍教授他汉语与汉家礼仪。
这日,他见父亲被毛拉唤去,归来时神色焦虑,立即将他召入书房。
看着素来沉稳的父亲在房中踱步不安,伊拉尔忍不住问道:父亲唤儿前来......
伊文猛然驻足,眼中泛起血丝,改口用汉语道:我儿,今日苏莱曼沙大长老盘问诸多汉人家族之事,情形颇为蹊跷......
他略作停顿,继续道:为父觉察苏莱曼沙与诸位毛拉似有重大谋划。更遇见艾本尼,其目光甚是不善。
作为异国谋生的汉人家族首领,伊文素来谨慎,对危险尤为敏感。方才与 武士首领艾本尼擦肩时,对方眼中流露的森然恶意令他毛骨悚然。
1396年
伊文无法确定艾本尼是否真对自己怀有恶意,但他宁可多留个心眼,也不愿因疏忽导致家族覆灭。
当年李家的惨剧仍历历在目,正是那场变故让他放弃了迎娶同族汉女为妻的念头,转而娶了异族女子。
尽管绿教允许男子娶四房妻室,谨慎的伊文却未再纳汉女为妾,唯恐招来猜忌。
然而——
艾本尼那道阴鸷的目光再度浮现在脑海,他心头一凛,急唤儿子伊拉尔:你与长老家的穆拉德素有交情,速去邀他饮酒,探听毛拉们是否要对汉人动手......尤其是我们这些联姻家族......
儿子明白。伊拉尔按汉礼拱手,转身欲行。
且慢!伊文突然喝止,穆拉德未必知晓机密,此举反倒可能打草惊蛇......
他在厅中来回踱步,眼神逐渐凌厉。此刻容不得半分侥幸,那些人何曾有过良心?
即便皈依了他们的宗教,娶了他们的女子,伊文骨子里仍自认是汉人。那些毛拉与阿訇,才是真正的异族。
今夜随我去宋家......生死关头,唯有同胞可信......
亥时初,旧港中城区暗影攒动,汉人聚居区的青壮们悄然汇聚至宋家宅院。
仅有一千一百余人,黑脸汉子望着人群低声道,城中敌军逾万,我们......
宋毅摩挲着刀柄:不必硬拼,只需为汉军守住码头。只要王师登陆——
那大汉国当真能成事?有人迟疑道。
宋毅冷笑:毛拉们与东边交易多年,可曾提过半句真话?
1397年
我托人探听了消息,那些从东方归来的水手们都说,大汉已尽取江南与两淮之地,疆域比昔日的南宋更为辽阔,大有 大元朝廷、一统天下之势。
好啊,太好了!
厅堂里的汉人家主们纷纷露出欣喜之色。
守门的宋三忽然快步进来,俯身禀报:老爷,伊家家主带着伊拉尔少爷求见。
宋毅眉头一皱:伊文?他来作甚?
众人交换着眼色,神情顿时凝重起来。这个伊文早已改信绿教,投靠了毛拉们,早就不与他们这些纯血汉人来往了。
莫非走漏了风声?有位家主惊惶道。
若真走漏消息,来的就该是官兵了。宋毅还算镇定,且看他带着独子前来,我先去会会。
前院厅堂里,宋毅打量着行礼的伊文父子。伊拉尔——或者说伊宏行礼的姿态竟比许多汉家子弟还要端正,这让宋毅暗自诧异。
伊文兄突然登门,所为何事?宋毅虚扶一把,你我道不同,这般往来怕惹人误会。
伊文长叹一声:宋兄,我悔不当初啊!原以为改了姓氏、信了教派就能被接纳,谁知这些绿 如此排外。
站在身后的伊宏不禁点头。他自幼与毛拉子弟玩耍,却始终被唤作东方异 ,唯有穆拉德真心待他。
宋毅神色微变:可是出了什么变故?
伊文环顾四周,压低声音:今日苏莱曼沙召见我,命我打探你们的情况。我担心......他们要对你们不利。
宋毅脸色骤变,警惕地盯着伊文:你为何要告知于我?
伊文神情凝重地望向宋毅:宋兄,李家当年的遭遇我始终铭记于心。虽说我娶了他们族中女子,皈依了他们的信仰,可那都是权宜之计。在我心中,永远都认定自己是个汉人。
他转身指向身后的伊宏,语气真挚:就拿犬子伊宏来说,我自幼便教他说汉话、习汉字、行汉礼。这些祖辈传下来的根基,我们半点都不敢丢弃。
宋毅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动容。
沉吟片刻后,宋毅郑重地对伊文说道:伊文兄今日能来报信,这份情谊我记下了。正好,我也有要事相告。
......
当宋毅带着伊文步入后院时,双方都露出惊诧之色。
宋家主,您怎么把他带来了?
宋兄,这是......
宋毅拉着神色慌张的伊文走到众家主面前:诸位,伊文兄是站在我们这边的。他方才带来一个重要消息......
听完宋毅的讲述,众人看向伊文的目光已然不同。就连打量着伊宏混血面容时,眼中也多了几分看待同族的温和。
汉民族强大的包容性在此刻展露无遗。这种不以血统外貌,而以文化传承来界定族群的方式,正是最包容的处世之道。
在这个多数文明尚处蒙昧的时代,汉文明悠久灿烂的底蕴,确实具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当然,这一切的前提,还需要有强大的实力作为后盾。
伊文兄,可知对方何时动手?
伊文刚要摇头,忽然想起什么,思索片刻答道:苏莱曼沙并未明说具体时辰,只让我明日酉时前将情报呈上。如此推算,他们最早也要等到明日酉时之后才会行动。
一位家主颔首道:酉时递交情报,对方还需时间部署。依我看,真正的行动恐怕要等到次日清晨。
另一人疑惑道:奇怪,若他们要对付我们,为何室利佛逝人毫无动静?
确实蹊跷。况且从最近坦麻沙那阿大加征税赋的举动来看,人的首要目标也不该是我们才对。
莫非......
原来如此......
http://www.bixia5.cc/book/46091/39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